问题

胡润发布中国大消费民企百强榜:华为以 1.1 万亿价值位居榜首,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胡润发布的这份中国大消费民企百强榜,让华为以1.1万亿的惊人价值稳居榜首,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

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榜单的“大消费”范畴。通常意义上,“大消费”会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商品和服务,比如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居用品、日用百货、汽车、旅游、教育等等。然而,华为虽然是科技巨头,其核心业务(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云计算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品”。它之所以能登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榜单的评价体系可能将“消费”的概念进行了更广泛的解读,或者说,它将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如手机、可穿戴设备)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其在赋能各行各业消费者体验方面的间接作用都纳入了考量。

华为的“大消费”逻辑:

1. 消费电子的硬实力: 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曾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玩家,虽然近期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响,但其品牌认知度和技术实力依然强劲。Mate、P系列等高端手机,以及MateBook、Watch、Buds等一系列消费电子产品,都直接触达了海量消费者,构成了其“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产品不仅带来了巨额营收,更重要的是,它们塑造了华为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对其技术创新产生了高度的信任。

2. 赋能千行百业,间接触达消费者: 华为的另一块巨大蛋糕是其ICT基础设施(通信网络、云计算、服务器等)。这些业务虽然不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但它们是支撑整个数字经济的基础。从我们每天使用的5G网络,到网上购物的支付系统,再到远程办公的云服务,背后都有华为的强大支撑。这意味着,华为通过赋能企业,间接地服务和影响了几乎每一个消费者。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稳定高效的网络和云服务,我们的“大消费”体验将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看,华为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消费品制造商。

3. 品牌价值与生态系统: 华为的1.1万亿价值,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其强大的品牌价值和构建的生态系统上。华为不仅仅是卖硬件,它也在通过鸿蒙操作系统、HMS生态等,试图构建一个独立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生活平台。尽管这个生态还在发展中,但其潜力是巨大的。一个能够连接用户、提供丰富应用和服务、并且拥有强大用户粘性的生态,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为何是1.1万亿?

这个估值很可能并非基于简单的营收数字,而是综合了多种维度的考量:

营收和利润: 华为拥有极高的营收体量和相对稳健的利润水平,这是其价值的基础。
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 华为常年保持着巨额的研发投入,在5G、AI、芯片设计(虽然目前受限)等前沿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是其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 尽管面临挑战,华为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依然是高端、可靠、创新的代表。其在某些细分市场的份额也足以支撑其高估值。
未来发展潜力: 榜单的评估往往也包含对未来增长潜力的预测,华为在云计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数字能源等新领域的布局,都为其未来的价值增长提供了想象空间。

我的看法:

1. “大消费”定义的拓展: 这份榜单的出现,无疑是在重新定义或至少是拓宽“大消费”的边界。它说明,在当今时代,支撑起消费者美好生活和数字体验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其价值和影响力同样值得被置于“大消费”的聚光灯下。华为的案例,正是这种趋势的最好体现。科技的进步,使得技术提供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2. 科技企业价值的集中体现: 华为的登顶,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向科技驱动转型的一个侧面。过去,传统消费品巨头或许更容易出现在类似的榜单上,但如今,掌握核心技术、能够构建生态、并能直接或间接深刻影响消费者日常生活的科技企业,其价值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发掘和认可。

3.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有如此高的价值,华为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在高科技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维护其全球市场份额,都是华为需要持续应对的难题。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也催生了华为在自主创新和构建更强大国内生态方面的决心和动力。

4. 对其他民企的启示: 华为的成功,给其他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证明了,持续的研发投入、对核心技术的追求、以及构建能够服务广大消费者的生态系统,是企业实现真正价值的关键。即使是非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的企业,如果能提供赋能消费者美好生活的基础性服务,同样也能获得巨大的市场认可。

总而言之,华为以1.1万亿价值领跑中国大消费民企百强榜,并非偶然。它是一种对现代商业逻辑和价值衡量方式的更新,也是中国科技企业力量崛起和价值释放的一个鲜明标志。这份榜单和华为的登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米6000亿港币市值

中兴约2200亿RMB市值

高通1450亿刀市值。

这三家哪个能打?

user avatar

这个排名中,华为被低估了。

为什么说华为排名第一,还被低估了呢?

查了查榜单的依据:“这份榜单不包括国有企业。中国大消费领域价值最高的国有企业主要在白酒、烟草、汽车行业。”胡润研究院指出,“中国民营企业”是指总部在中国内地的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市值则按照2021年3月9日的收盘价计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或者根据最新一轮融资情况进行估算。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市值很简单,直接照搬;华为是非上市公司,而且也不融资,所以根据胡润的标准,应该是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

A股有华为可以参考的企业吗?

没有。

所以这个估值根本不准。

以华为2019年年报为例(2020年年报尚未发布):

1、营收8588亿元。

这样的营收规模,放在A股上,排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建筑和中国平安之后,位列第五位。因为银行的经营模式比较特殊,我们剔除掉银行,那么就是第四名。

前三名的来头,在座各位都心里有数。

从营收规模上看,华为很强。

2、净利润627亿元。

这样的净利润规模,放在A股上,排名第12名,剔除掉银行,依旧是第四名,前三名依旧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建筑。

前三名的来头,在座各位都心里有数。

从净利润上看,华为很强。

3、研发支出。

2019年,华为的研发费用为1317亿元。

在A股,研发费用最高的是中国建筑,173亿元。

华为的研发费用是A股研发费排名前10名的总和,它们分别是: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石油、上汽集团、中国交建、中兴通讯、中国中车、中国电建、中国中冶。

10年来,华为研发投入合计6000亿元。

4、工资薪酬

2019年,华为雇员费用高达1683亿元,其中工资性薪酬1349亿元。据报道,华为员工约19.4万人,按此人数计算,人均薪酬70万元左右。

华为用在员工身上的钱,差不多是净利润的三倍。任正非说华为没有996,我想我要是华为员工,也认了。

为什么说你永远学不会华为的狼性文化?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5、业务范围

在我们盯着华为被美国限制的时候,其实华为的真正市场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正在开展快速的通信革命。公司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营收,占全部营收的四分之一左右。

比亚迪1200亿营收,20亿净利润(17亿来自政府补助),就估值4900亿;

假如营收净利润都都差不多8倍于比亚迪的华为上了科创板,你猜估值会不会是比亚迪的8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