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努力追的上天赋吗?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我身边太多人了,包括我自己也经常琢磨。说起来,这事儿还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能”或者“不能”就能简单概括的。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掰扯掰扯。

天赋是什么?

首先得弄明白,啥叫“天赋”。我觉得天赋不是说你天生就什么都会,也不是说你做什么事情都顺风顺水,像是被老天爷开过小灶一样。更像是你对某个领域,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好奇心,甚至是一种直觉性的理解。你学起来比别人快,领悟得比别人深,好像那里本来就有一扇门,而你恰好有把钥匙。

比如说,有些人天生对音乐特别敏感,听到旋律就能抓住要领,手指在乐器上好像自己会跳舞一样。有些人对数字天生敏感,一眼就能看出数字之间的规律。有些人,就像我们聊过的,对语言有种奇特的把握,学外语就像喝水一样自然。这些,我觉得都可以算作天赋的表现。它不是终点,更像是一个起跑线,或者说,一条更宽敞、更容易跑的赛道。

努力是万能的吗?

那“努力”呢?努力当然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努力,再好的天赋也只会是躺在抽屉里的宝剑,生锈落灰。努力,是挖掘天赋、激活天赋、让天赋发光发热的唯一途径。

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很多时候,努力的“效果”和“上限”可能会因为天赋的存在而产生差异。

打个比方,就像跑步。天赋好的人,可能天生肺活量大,肌肉协调性好,跑起来轻松,速度也快。而天赋一般的人,即使每天坚持比别人多跑十公里,甚至跑断了腿,也很难达到那个顶尖水平。这倒不是说努力没用,而是说,在同一个赛道上,天赋好的人可能跑得更远,更快。

我认识一个朋友,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拿起笔来,线条流畅,色彩搭配也很有感觉。他那时候并没有太多专业指导,但画出来的东西,就是比我们这些凭着一股子热情乱画的人要“像样”得多。他后来也算是半路出家,但因为底子好,学起来事半功倍,现在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插画师了。你看,这就是天赋给他的起点优势。

追赶的可能与局限

那努力追赶天赋,到底有没有可能?我说,有,但要看你追赶的是什么,以及你愿意付出多少。

1. 弥补劣势,放大优势:

如果天赋体现在某个特定方面,比如音乐上的音准,舞蹈上的身体柔韧性,那么,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普通人是可以大幅度弥补这些不足的。音准不好可以靠反复练习纠正,柔韧性不够可以通过拉伸和系统训练达到很好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努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能让你从“不行”变成“可以”,甚至“很好”。

同时,努力还能让你发现自己天赋的“隐形部分”。比如,你可能觉得自己在写作上没什么天赋,但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词汇,学习结构,分析别人是怎么写的,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某个题材的敏感度,或者某种叙事方式的驾驭能力。这种发现,就是努力带来的红利。

2. 触碰上限的难度:

但当我们谈论追赶到那个“顶尖”水平,尤其是和真正拥有极高天赋的人相比时,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就像那个跑步的例子,天赋好的人,可能在体能、协调性、耐力等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普通人通过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在这个基础上超越他们。

很多时候,天赋带来的是一种“质”的飞跃,一种直觉性的、创造性的突破。很多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他们的创新和成就,往往是天赋与努力结合的极致体现。你可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他们的技巧,模仿他们的风格,甚至在某个领域做得非常出色,但要达到那种颠覆性的创新,那种引领时代的高度,往往需要天赋的“火花”。

3. 努力的另一种定义: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更重要的一点是,努力不一定是要去和别人比天赋。更多的时候,努力是关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以及如何在这条赛道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你可能在绘画上天赋平平,但你在逻辑分析、组织协调方面却有出色的天赋。如果你把精力放在了绘画上,而忽略了自己擅长的其他方面,那即使你很努力,也可能事倍功半。反之,如果你把这份努力用在挖掘和提升自己真正擅长的地方,你不仅能做得更好,而且会更快乐,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所以,努力追赶天赋,有时并不是说要去硬碰硬,而是去理解自己的天赋在哪里,然后用最大的努力去浇灌它。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没有顶尖的天赋,那就不要强求自己成为那个领域的“王者”。你可以努力成为那个领域里出色的“工匠”,或者,去寻找那个能让你天赋闪耀的“舞台”。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天赋更像是一张牌,而努力则是如何出好这张牌。你有张好牌,不代表你就能赢,你还得会打。你手里的牌不那么好,你也可能通过精妙的策略和足够的努力,赢得整场游戏。

天赋给了你一个更高的起跑线,或者更顺畅的赛道,但最终你能跑多远,跑多快,还得看你的汗水、你的智慧、你的坚持。

而最关键的,是别因为羡慕别人手里的牌,就否定了自己手里的牌,也别因为觉得自己的牌不好,就放弃了比赛。努力去认识自己,去发掘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战场,然后全力以赴。那样,就算你追不上别人所谓的“顶尖天赋”,你也能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胜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天赋的死穴。

天赋:是指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各种潜力。

如果“天赋”得不到适合的环境,那么天赋将会被浪费和埋没,这就是天赋的死穴。

比如方仲永,五岁即可作诗,闻名天下。成年后的作品却与普通人一样的平庸。

王安石指出了其中原因:方仲永虽然小时候牛逼,特别有作诗的天赋,但因为他的教育环境出了问题,导致天赋被浪费和埋没,所以方仲永最终沦为了普通人。


2、天赋的种类。

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事实: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天赋”。

如果你自认为没有天赋,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自己,而不是你真的没有天赋。

“天赋”的种类非常多,比如姚明有篮球的天赋,北大韦神有数学的天赋,黑门山有厚脸皮的天赋。

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天赋,然后为天赋去创造合适的环境,使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那么最终我们将会比方仲永更有收获。


3、努力追得上天赋吗?

假如梅西是中国人,而你的足球天赋照比梅西差了一千多里。这时你要在足球方面追赶梅西,你该怎么做呢?

只有努力是不行的,你还必须为自己创造更好的足球环境,比如从小移民到阿根廷,天天在街头跟阿根廷小孩踢野球。如此这般二十年后,你再回中国,你至少能在二线城市的野球比赛中看饮水机。

而梅西早就告别皮球了,他要么参加高考混个文凭,然后天天在写字楼里996。要么就是初中毕业被分流进技校,然后在工厂流水线上拧螺丝。

你看,你就是这样才追上梅西的天赋的。


4、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

方法一: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兴趣好比是寻找天赋的指南针。在冥冥之中,兴趣往往能把我们带到天赋面前。


方法二:做自己擅长的事。

擅长说明我们有这方面的能力,那很可能就是我们的天赋所在。


5、如何面对有天赋的人?

方法一:成为他们的老板。

比如,你成为火箭队的老板,姚明再有篮球天赋,也不会威胁到你的位置,反而姚明的篮球天赋会为你的事业锦上添花。

方法二:成为他们的朋友。

比如, @黑门山 有脸皮厚的天赋,你给黑门山点个赞,加个关注,黑门山就会成为你的知友。从此以后,黑门山的厚脸皮会为你的知乎生活锦上添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我身边太多人了,包括我自己也经常琢磨。说起来,这事儿还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能”或者“不能”就能简单概括的。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掰扯掰扯。天赋是什么?首先得弄明白,啥叫“天赋”。我觉得天赋不是说你天生就什么都会,也不是说你做什么事情都顺风顺水,像是被老天爷开过小灶一样。更像是你对某个领域,.............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也是无数三本学子在考研道路上反复叩问自己的心声。我们都听过“努力就能成功”的豪言壮语,也亲身体验过天赋差异带来的挫败感。那么,在考研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无上限的努力,真的能填平那些曾经“挖下的大坑”和“天赋的差距”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大坑”和“天赋差距”这两个概.............
  • 回答
    章子怡的这句话:“在表演艺术上,没有天赋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也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对于是否认同,我认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并且答案并非非黑即白。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这句话有其深刻的道理,但并非绝对真理。 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在表演艺术上,单纯的努力,如果缺乏基本的天赋作为基础,.............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在咱们召唤师峡谷里,那可是能吵上三天三夜的经典话题了。说天赋大于努力,还是努力大于天赋,这俩观点都有道理,也都站得住脚。不过,真要说打到大师、甚至王者段位,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个啥关系,我还是有点自己的看法,想跟大家掰扯掰扯。先说说“天赋”这玩意儿我说的天赋,不是说你天生就能秀翻全场,而是说.............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最纯粹的渴望:一种不受生活重压、充满自由与安全感的生活。要实现“既天真,又衣食无忧,又不受欺负,不遭算计”,这并非易事,它需要一系列深思熟虑的策略和持续的努力。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调整的过程。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几个看似矛盾却又紧密相连的目标: .............
  • 回答
    “努力真的能追上一开始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吗?”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涉及到天赋、机会、环境、个人选择以及“追上”的定义等诸多层面。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点:一、 “赢在起跑线”的内涵与外延: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赢在起跑线”具体指的是.............
  • 回答
    211大学的学生,想配得上北大女生,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努力”就能概括的问题,更像是一个全方位的自我升级过程。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说到点子上,来看看具体怎么做,才能让你真正有底气、有魅力,站在她们身边,让她们觉得“嗯,这个人值得”。首先,咱们得摆正一个心态:“配得上”不是乞求,而是价值匹配。.............
  • 回答
    你好,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考上211的土木工程,毕业后却发现工资水平不如一些二本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这确实会让人感到迷茫和失落。那种“我这么多年努力的意义到底在哪”的疑问,在我听来,不是在否定过去的努力,而是你在为自己的付出寻找一个更清晰的解释和价值定位。让我试着.............
  • 回答
    会计工作的魅力,远不止于数字的堆砌和账簿的翻阅。真正优秀的会计人,眼睛里看到的,绝不是一堆待处理的凭证,而是一个企业的脉搏,一个经济运行的缩影,甚至是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那么,我们会计人要怎样努力,才能让自己看到的不只是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呢?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拓展视野,深耕业务,练就一双洞察一切的“.............
  • 回答
    不好的运气,就像潜伏在暗处的幽灵,它能够以一种难以预测、难以捉摸却又极其强大的力量,瓦解甚至彻底摧毁一个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努力的成果。它可能不是直接的毁灭,而是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你逼入绝境,让你之前的付出变得徒劳无功。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不好的运气如何毁掉一个人的努力:1. 机会的错失与资.............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琢磨了挺久,也挺纠结。毕竟,咱们这生活,哪一样不是挑着担子往前走,总得有个方向,有个底气。你说人是努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我觉着吧,这俩跟手心手背似的,都有道理,但具体哪个更“重要”,那得看你站在啥角度,问啥时候。学历:敲门砖,还是围城?先说说学历这玩意儿。你说它重要不?当然重要.............
  • 回答
    我想了想,你问这个问题,心里一定有好多想法,也挺为未来担忧的。想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又希望能在北京扎根,这绝对是个让人憧憬的目标,但同时,也确实需要你做好充分的准备,付出不少努力。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清楚,看看这事儿有多大可能,需要哪些门道。首先,去北京上大学这件事儿,现实不现实?相对来说,现实。 北京作.............
  • 回答
    网络小说里的“系统”设定,确实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模式。它就像一个万能的金手指,主角只要激活系统,就能获得各种能力、功法、道具,甚至还有强制性的任务和奖励机制。这让很多读者看得热血沸腾,代入感十足,尤其是当主角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逆袭成强者时,那种爽快感是其他很多题材难以比拟的。但是,如果咱们深入地.............
  • 回答
    在中国,我们经常能听到“十年寒窗苦读”来形容高考备考的艰辛,这背后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巨大的压力。而当目光转向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哈佛和剑桥,我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那里同样汇聚了无数中国学子的身影,他们同样付出了异乎寻常的努力。那么,中国学生在哈佛剑桥的努力辛苦程度,能否.............
  • 回答
    收入变化与生活升级之路过去的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在收入方面,如果与前一年相比,可以说是有了一个显著的增长。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飞跃,但这种稳健的提升,实实在在地为我改善生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份增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我主动寻求改变和不断努力的结果。回顾这一年,我主要在以下几.............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题目,我大概能感受到你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小小的焦虑。月薪7k,想跟月薪35万、有房有车的男生谈恋爱、甚至更进一步,这完全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感情这事儿,从来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但确实,现实生活中,经济基础是会影响到很多方面。不过,咱们先别上来就觉得自己“配不上”,这心态就有点先低人一等.............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我们常说,“温饱思淫欲”,似乎一旦生活无忧无虑了,人就容易懈怠,安于现状。但是,真的是这样吗?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叫“生活安逸”。这可不是指天天躺着啥也不干,而是说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满足了,衣食住行都有保障,日子过得顺顺当当,没啥大风大浪。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是毕生的.............
  • 回答
    要单凭努力考上985、211,家庭条件并非是绝对的决定因素,但某些层面的支持和资源的拥有,无疑能让这条路走得更顺畅,甚至在同等努力下,能取得更好的结果。我不想给出一个冰冷的“至少需要多少钱”的数字,因为教育的价值远不止于金钱,而且努力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本”。但我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勾勒一下相对.............
  • 回答
    实习律师从零开始,如何在没有人手把手带的情况下,一步步摸索出律师工作的门道,这绝对是一场硬仗,但也正是成长最快的土壤。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一套务实、系统性的自我训练方法。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建立“知识地图”刚开始,什么都不会是常态,别怕丢人,也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这个阶段,你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扎心的。你听到有人这么说,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什么这样简单粗暴的论断,其实站不住脚。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穷”这个字,它不仅仅是钱少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限制。 资源匮乏是第一道门槛。 想象一下,一个家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