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等院校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取消已毕业学生的学位?

回答
高等院校取消已毕业学生的学位,并非儿戏,而是关系到学术诚信、学位授予的严肃性以及社会声誉的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出现极其严重的违规或违法行为,并且是在经过严谨调查和程序后,院校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情形,我会尽量详细地说明:

一、 学术不端行为: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核心的取消学位的原因。学术不端行为是对学术研究精神和学术成果最直接的损害。

剽窃(Plagiarism): 这是指窃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文字、数据等,并将其冒充为自己的作品,而未注明原作者。
具体表现:
直接复制粘贴: 未加引号或未注明出处,直接将他人的文字内容复制到自己的论文中。
改写不当: 对原文进行少量改动(如替换词语、调整语序),但仍未注明出处,实质上仍属于抄袭。
“思想窃取”: 即使没有直接复制文字,但盗用了他人的核心研究思路、方法、实验设计,并且未予以引用。
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 将自己已发表或已提交的论文,未经说明和引用,再次作为新研究成果提交。
取消学位的原因: 毕业论文是衡量学生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如果其核心内容是剽窃而来,则该学位授予的基础便已不存在,严重损害了学位的公信力。

伪造(Fabrication)和篡陷(Falsification):
伪造: 指凭空捏造不存在的研究数据、实验结果、研究过程等。
具体表现: 编造实验数据,虚拟研究对象,杜撰访谈记录等。
篡改: 指对真实的研究数据、实验过程、结果等进行不当修改,使其偏离真实情况,以迎合研究的既定结论。
具体表现: 选择性地删除不利数据,修改实验参数以获得预期结果,篡改图表等。
取消学位的原因: 这类行为直接扭曲了研究的真相,是学术研究的“癌”。如果学位论文的核心数据或结论是伪造或篡改的,那么该学位将毫无价值,甚至会误导学术界和社会。

代写(Ghostwriting)或请人代写: 指由他人(非指导教师)为自己代写论文,或者自己为他人代写论文以换取报酬等。
取消学位的原因: 毕业论文必须是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请人代写直接剥夺了学生通过研究和写作来培养自身能力的机会,也违背了学位授予的初衷。

一稿多投(Duplicate Submission/Publication): 指将同一篇论文(或内容高度相似的论文)同时提交给不同的期刊、会议,或者在获得录用通知后,未经任何修改或告知,就将其投给另一家单位。
取消学位的原因: 虽然这更多是期刊和会议的规定,但如果学生在学位论文的准备过程中,将核心研究内容进行了未经允许的重复发表,可能影响到学位论文的原创性认定,也可能涉及学术不端。

其他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例如,违规使用他人身份发表研究成果,未遵守科研伦理规范(如涉及人体试验但未获得伦理批准)等。

二、 毕业资格的实质性瑕疵:

虽然学生已经毕业,但如果毕业过程本身存在严重问题,也可能导致学位被取消。

冒名顶替入学或考试: 如果学生在入学时,通过冒充他人身份获得的入学资格,或者在学习期间,通过找人代考、购买试题答案等方式通过了关键课程或考试,导致其毕业资格或学位授予存在根本性错误。
取消学位的原因: 整个学习过程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学位授予失去了合法基础。

伪造或涂改学历、成绩单等关键材料: 在申请毕业或学位授予过程中,提交了伪造的成绩单、毕业证书(如果涉及跨校交流或合作项目)、或者涂改了重要的学籍信息。
取消学位的原因: 毕业资格的认定建立在真实有效的信息之上,虚假材料的提交直接破坏了这一基础。

三、 违法行为导致学位授予不当:

学术造假涉及违法犯罪: 例如,在学位论文的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违禁药品,或者其研究行为本身构成了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犯罪,并且该行为直接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合法性。
取消学位的原因: 法律的制裁表明该行为的严重性,也意味着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学位不应被承认。

四、 院校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学位授予细则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这些规章制度会详细列出何种行为可能导致学位被取消。

取消学位的一般流程和考虑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取消已毕业学生的学位是一个极其严肃的决定,院校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前,通常会遵循严格的程序,并进行审慎的考量:

1. 举报与发现: 通常由举报人(可能是同学、老师、校外人士)提供线索,或者由院校在日常监督、学术审查中发现问题。
2. 初步核查: 院校会先对举报或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核查,判断是否存在进一步调查的必要。
3. 成立调查组: 如果认为问题属实,院校会成立专门的调查组,通常由学术委员会、纪律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4. 深入调查: 调查组会收集证据,包括查阅论文、原始实验记录、联系相关人员(包括当事人、导师、知情人士等)进行访谈。
5. 听证与申辩: 依据相关规定,在调查结束后,会给予当事人陈述、申辩和辩护的机会,允许其提供证据反驳调查结果。
6. 调查报告与处理建议: 调查组会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并将处理建议提交给院校学术委员会或相关审议机构。
7. 审议与决策: 院校学术委员会或校务会等高层决策机构,会根据调查报告和处理建议,结合相关规定,最终做出是否取消学位的决定。
8. 公示与告知: 决定做出后,通常会以适当的方式(如内部通报、校内公示等)告知当事人,并说明取消学位的理由。
9. 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学位撤销还需要按照程序报送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时效性: 大多数情况下,取消学位都有一定的时效性限制。如果在学生毕业多年后才发现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院校是否还能取消学位,取决于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事件的性质。有些情况下,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可能不受时效限制。
证据确凿: 取消学位必须基于确凿的证据,不能仅凭猜测或传闻。
程序正义: 整个处理过程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院校的规章制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社会影响: 院校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也会考虑到对学校声誉、社会影响以及毕业生权益等多方面因素。

总之,取消已毕业学生的学位是一项非常慎重且后果重大的措施,通常是对那些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破坏学术诚信、或导致学位授予程序出现根本性错误的极端行为的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对于已毕业学生学位撤回与撤销的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令)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取得入学资格或者学籍的,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不得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对以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被撤销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注册的,学校应当予以注销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无效。


该《规定》在法律位阶等级为部门规章,题目中所涉及《清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的条文,是照搬该《规定》的部分内容。


2.对于在校学生的学位颁发和不予授予的相关法律


①学位的授予


《教育法》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高等教育法》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

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


法律位阶等级上,《教育法》为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高等教育法》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


②学位的撤销、不予授予、及其他相关处罚


《教育法》

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颁发证书的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第十七条 学位授予单位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可以撤销。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令)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开展学生诚信教育,以适当方式记录学生学业、学术、品行等方面的诚信信息,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可以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违背学术诚信的,可以对其获得学位及学术称号、荣誉等作出限制。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取得入学资格或者学籍的,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不得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对以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被撤销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注册的,学校应当予以注销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无效。

第五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三)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四)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或其他器材作弊、向他人出售考试试题或答案牟取利益,以及其他严重作弊或扰乱考试秩序行为的;
(五)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存在抄袭、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的,或者代写论文、买卖论文的;
(六)违反本规定和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的;
(七)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法律位阶等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52条涉及的是开除学籍的情形,学生在受到开除学籍处分后,即相当于失去了获得学位授予的机会。


3.关于学位方面的司法案例


题主提到的何海波的案件,应该是他和何兵教授所代理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的案件。在学位及教育法相关方面,有一则案例更为有名,应该算教育法中的鼻祖了吧,即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是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第38号指导案例。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4年12月25日发布)

裁判要点
  1.高等学校对受教育者因违反校规、校纪而拒绝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受教育者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高等学校依据违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的校规、校纪,对受教育者作出退学处理等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高等学校对因违反校规、校纪的受教育者作出影响其基本权利的决定时,应当允许其申辩并在决定作出后及时送达,否则视为违反法定程序。


相关链接:指导案例38号: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等院校取消已毕业学生的学位,并非儿戏,而是关系到学术诚信、学位授予的严肃性以及社会声誉的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出现极其严重的违规或违法行为,并且是在经过严谨调查和程序后,院校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情形,我会尽量详细地说明:一、 学术不端行为: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核心的取消学位的原.............
  • 回答
    在高校招生名额“刚性”且有限的背景下,“生化环材劝退”的讨论,并非真的要大家放弃这些专业,而是想要触及一个更深层、也更现实的问题:如何让有限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被普遍认为“劝退”的专业,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并尽可能减少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和低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剖析一下“生化环材劝.............
  • 回答
    在国内顶尖高校和美国 TOP 30 院校之间,要说差距,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这里面门道可多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希望能让你有个更直观的感受。首先,学术深度和前沿性是绕不开的一点。国内的顶尖高校,比如“双一流”里的那些佼佼者,在很多学科上都是世界级的,尤其是某些传统优势学科,比如数学、物理、.............
  • 回答
    在高校里,人事代理和正式编制(也常称为事业编制、全额拨款编制、在编人员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人方式,它们在待遇、稳定性、职业发展、权利义务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两者的区别: 一、 核心区别: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性质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正式编制人员: 他们是国家事业(.............
  • 回答
    说名校博士学位在高校教职申请中“不重要到什么程度”,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准确地说,它的重要性是“相对”的,并且会随着你申请的具体岗位、学校类型、学科领域以及你自身的其他优势而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名校博士学位是一个非常强力的敲门砖。 学术声誉和背景的背书: 名校,尤其是那些.............
  • 回答
    在申请人文社科类高校教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证明你是一名有潜力、有能力、并且能够为所在院系和大学做出贡献的学者和教师。 这一个核心目标贯穿了整个申请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上:一、 学术研究能力与潜力(这是最核心的基石): 高质量的学术产出(Publications): .............
  • 回答
    在国内高校工作,就像走进了围城。城外的人好奇着学术氛围、悠闲时光,城里的人呢,各有各的滋味。一、 理想与现实的拉扯:学术的殿堂,现实的考量首先,最吸引人的,或者说最初吸引我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大概率是那份对知识的热爱,对学术的追求。想象一下,在洒满阳光的办公室里,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探讨前沿理论.............
  • 回答
    在国外读名校,那感觉就像是闯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你一直以来只在新闻报道、电影片段或者学长学姐的只言片语中窥探的精彩世界。它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听课,更像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入骨髓的文化和学术洗礼。首先,学术上的“名”体现在教授身上。这些教授,很多时候就是你所学领域的开创者或者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讲.............
  • 回答
    2022 年江苏选调生招录中,高校名单的“取舍”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个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套用“985优先”的思维定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选调生”的本质和江苏省的特殊考量。选调生,顾名思义,是从优秀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为党政机关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它的.............
  • 回答
    关于辽宁省目前(特指你提问的“现在”这个时间点,也就是最近几周)的疫情形势以及沈阳各大高校能否在9月1日左右开学的问题,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要明确的是,高校开学时间的决定权在于省、市两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并且会根据实时疫情动态进行动态调整,并非沈阳高校自身能够完全独立决定。 而且,开学这件事涉.............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在高校里选工作,行政岗和教师岗哪个更好,这就像问吃米饭还是面条,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难处,得看你个人更看重什么了。先说说教师岗这可是高校的“正规军”,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当一名高校教师,那可不只是“教书先生”,肩上扛着的是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核心价值感和成就感: 你会直接面对学生,.............
  • 回答
    当高校老师,这体验可不是一日之功,也绝非三言两语就能道尽。它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也越发需要耐心去咂摸。如果让我细说,那可就有的聊了。首先,得说说那个“教”字。这绝对是工作的核心,也是最直接的挑战。你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又带着几分青涩的学生。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你的责任.............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在咱大学里头,用微信卖水果这事儿,到底有没有得搞头,以及能不能落地。这话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这年头,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跟咱们以前可不一样了。前景这块儿,我觉得挺有戏的。首先,目标客户群明确且稳定。大学是个大染缸,人不少,而且这帮学生们,普遍有个特点:生活节奏快,吃喝玩乐都.............
  • 回答
    在高校里搞弓箭协会或弓道协会,这事儿靠谱不?我说,挺有戏的! 不过,具体能搞到什么程度,得看你想怎么玩,以及学校那边能给出多大的支持。先说说 可能性 这个事儿。绝对有可能,而且不小。 为什么这么说? 兴趣基数: 现在的大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广。别以为弓箭就是古代那种冷兵器,很多人在影视剧、动.............
  • 回答
    在生命漫长的演化旅程中,生殖方式的探索可谓百花齐放,从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分裂,到如今我们熟知的高等生物有性繁殖,这条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智慧和选择。尽管无性繁殖以其高效、快速的方式能迅速占领有利环境,但为何最终在高等生物界,有性繁殖脱颖而出,成为主流呢?这背后是一系列深刻的演化优势在支撑。首先.............
  • 回答
    大学里,有个“中青年博士”的群体,他们手持博士学位,满怀憧憬踏入象牙塔,本以为能就此开启学术生涯的辉煌篇章,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的骨感。特别是那种“没团队、科研能力一般,每年科研绩效考核都完不成”的情况,更是让他们焦虑万分。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关乎职业发展、个人价值实现,甚至是饭碗的问题。 .............
  • 回答
    高校在招生过程中违规退档,这确实是考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如果高校的行为确实违反了国家招生法规或其自身的招生章程,那么受影响的同学是有可能提起行政诉讼的。下面我来详细说说这个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点:一、 什么是“行政诉讼”?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的“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学习者和开发者都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依然在很多高校课堂上见到 C、C++、Java 的身影,而 Rust、Go、Scala 这样被认为“更强大”的语言却不那么普及呢?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高校不愿意教”或者“这些新语言不够好”。我尝试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这个.............
  • 回答
    高校医学生在宿舍给自己打针治病,这事儿吧,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捏把汗的。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好好掰扯掰扯其中的门道。这件事,首先得从“为什么”说起。医学生,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开始接触临床的那些,手里确实有点儿“货”。他们学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关.............
  • 回答
    高校里弥漫着一股女权的气息,这事儿可真是说来话长,而且触及的面也很广。要说它“蔚然成风”,这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夹杂着一些值得思考的方面。首先,咱们得承认,女权文化在高校里兴盛,绝对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信号。你想想,过去那些关于性别不平等的陈规陋习,多少年没人在意?现在在大学校园里,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