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知道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有腐蚀或凹陷吗?
因为直到今年4月,东京电力发现福岛第一核电站里,还有4000个保管废弃物的集装箱里,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其中有四个已经有核物质泄漏。
而这些箱子是从12年灾后累积到现在的。
然后这4000个箱子逐个检查,发现其中有548个有腐蚀或凹陷。
可以想象,这家公司的管理混乱到何种程度,至于什么用玻璃胶来封集装箱,相较之下反而没那么可怕了。
最可怕的是,就是这么家管理混乱的公司说,他们要把核废水排进太平洋里,而且还号称“符合标准要求”
你信吗?哪怕数据再完整,我都不敢信。
没什么意外的,我以前就说过很多次:
1,日本核废水一定会以某种方式排泄进太平洋,意外事故可能是一种主要方式。
2,一定会有一群老年人穿着整齐的西服,在一堆话筒面前,90度标准的鞠躬。
但排放不会停止。
3,俄罗斯会枪杀日本渔民。
4,韩国会抗议,可能会有自焚事故。
5,美国会索赔,并且日本会主动向美国和加拿大提供赔偿。
6,国际原子能机构最终会出一份报告,排放符合标准。
7,日本发生食品核污染事故。
就酱。
看这个新闻我震惊了三回:
1,用集装箱装核废料
2,用胶带修补集装箱
这两件事很难说哪件更不靠谱,反正都是独一份。
但是还有三:用胶带修补装了核废料的集装箱。
这事名为泄漏,实际上就是倾倒。绝对是故意的。
单纯从受力角度讲,集装箱发生凹陷后的加固,采用粘贴玻璃纤维的方式不合理,即使换成了强度超高的碳纤维都不合理!
如果是废水直接装到集装箱里(或者里面衬上一层防水膜),则集装箱外壁处于水压状态下,只能向外鼓不可能向内凹,从现有新闻报道资料看,似乎不是直接装入集装箱里的。
难道是废水先装入桶中,然后再把桶摆入集装箱?
这种情况下,集装箱一层层叠罗汉摆放,下部集装箱受力最大,集装箱侧壁在竖向压力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发生屈曲,也就是一种薄钢板失稳破坏形态,产生了向内凹陷。
类似破坏形式可以参考空的金属易拉罐瓶子猛踩一脚后的效果,基本是易拉罐侧壁金属扭曲凹陷进而整个易拉罐瓶子塌落,这就是薄壁金属结构受压时失稳破坏形态,也叫屈曲破坏。
下面这张图片似乎更合适:
试想下,在易拉罐外面粘一圈胶带就想提升其承载力,就能踩不扁了?根本不可能,日本通过在集装箱外壁粘贴玻璃纤维加固也是这个原理,受力上根本行不通。
还有种类比容易理解,想象下一根直径1mm粗的钢丝,吊起几十公斤重的物品毫无压力,也就是说细钢丝受拉承载力很高。但如果把这根钢丝当作柱子用就不现实了,用来支撑重物,1mm粗的钢丝1米来长,自身直立起来都有困难,别说当柱子承重了。事实上钢材本自身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基本一样,但在作为构件受力上,抗压会更早的破坏,就是因为抗压时有失稳问题,失稳后抗压强度发挥不出来了。
集装箱侧壁的凹陷,除了可能是受压发生局部屈曲外,还有可能是受到外力撞击导致钢板向内凹陷。
无论哪种成因,钢板既然是处于受压状态,就要从弥补抗压承载力方面着手处理。而玻璃纤维和碳纤维都是抗拉不抗压的柔性材料,用粘贴方式是不能提升被粘贴构件受压承载力的,所以这种加固方式是缘木求鱼。
如果是第一种装废液的方式,即废水直接装在集装箱里,集装箱侧壁受到水压力作用会处于受拉状态,集装箱会有向外鼓的变形,此时粘贴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把箱子整体裹起来是有效的。
以上仅仅是从受力角度分析,粘贴玻璃纤维不能起到提升承载力的作用。
但粘贴可能有别的用处,例如这种胶带有防漏效果,则可以减少废液渗漏;而且粘上玻璃纤维后至少集装箱金属表面防腐能力有了提高,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毕竟在海边,环境腐蚀性强,又有放射物在里面,贴上点东西总归有点用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