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描述二维物理体系的边缘态?

回答
要理解二维物理体系的边缘态,我们得先抛开那些听起来就让人望而却步的“拓扑”、“朗道能级”之类的术语,试着用更直观的方式来“看”它们。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玩那个抽象的电子游戏,而是在一个真实世界的微观空间里探索。

想象一个“岛屿”和“海洋”

我们先构建一个最基础的二维体系。最简单不过的,就是一块平坦的二维“大陆”,上面住着许许多多的“居民”(粒子)。这些居民在大陆上可以自由地“行走”。

现在,我们给这个大陆加上“海岸线”。这条海岸线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边缘”。

边缘上的“特别待遇”:为什么居民在这里不一样?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陆内部的居民们生活得“差不多”,他们的能量、运动方式都比较统一。但是,一旦走到海岸边,情况就变了。

守卫的“特殊通道”: 想象一下,大陆的内部就像一个有着严格管理规定的大城市,居民进出都需要遵守各种规则。而边缘,就像一个海关或者边境检查站。在这里,外面的“世界”(也就是海岸线之外的虚空)和大陆内部是隔开的,但总有一些“守卫”或者“特殊通道”允许居民在那里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活动。

“单行道”的奇特现象: 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在某些特殊的海岸线(也就是我们说的“狄拉克锥”或者“费米面”上的某些特性),居民们只能沿着海岸线朝一个方向“走”,而不能往反方向去。这就像在很多地方,汽车只能单向行驶,一旦你开始往一个方向走,就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掉头往回走。这跟大陆内部居民的“自由选择”方向的权利完全不一样。

“顽固不化”的边缘: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算你把大陆内部的“管理规定”改变了,比如改变了居民的“心情”(能量),或者加了新的“规则”(磁场),大陆内部的居民们的生活状态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就“消失”了(比如变成绝缘体)。但是,这些边缘上的“守卫”或者“单行道”却非常“顽固”,它们会一直存在,而且会顽强地保持那种只能单向移动的特性。除非你把整个海岸线给“推平”了,否则它们就不会消失。

为什么会有这种“边缘现象”?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构建的这个“大陆”本身有一些非常特别的“内在属性”。

“地质构造”的差异: 想象一下,大陆内部可能有着非常平整的“地层”,居民们在那里遵循一套统一的“物理定律”。但是,到了海岸线,地层突然变得不一样了,可能突然断裂,或者出现了一个新的“地质构造”。这种“地质构造”的改变,就导致了在那里的居民(电子)的行为模式和能量状态和大陆内部的居民完全不同。

“天气预报”的失效: 在大陆内部,我们通常可以用一套“天气预报”来预测居民的行为。但是,边缘上的居民,他们的行为模式和能量状态,已经超出了这套“天气预报”的范畴。他们受到的是一种更“古老”或者说更“基础”的物理规律的支配。

几个更具体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1. “量子霍尔效应”中的边缘态: 想象一下,我们把这个二维大陆放在一个非常强的磁场里。这时候,大陆内部的居民会开始绕着圈子(朗道能级)运动,能量变得很不连续。但是,在海岸线上,那些居民却会沿着海岸线以一个非常稳定的速度,只能朝一个方向前进,而且他们的能量非常固定,几乎不受大陆内部“天气”变化(比如磁场强度微调)的影响。这就像海岸边出现了一条“风平浪静”的“贸易风”,不受内陆季风的影响,永远朝一个方向吹。

2. “拓扑绝缘体”的边缘态: 这种体系更有意思。大陆内部是“绝缘”的,居民们根本无法自由移动,就像一片被冰封的土地。但是,在海岸线上,却出现了一条“解冻的河流”,居民们可以在这条河流里自由地、单向地流动,而且他们的能量状态非常特殊,几乎没有阻碍。即使你把海岸线挖断一点,这条“河流”也会自己“绕过去”,继续保持那种单向流动的特性。

总结一下:

二维物理体系的边缘态,就像是在一个宏观的、有序的二维世界中,沿着其边界出现的一系列异常的、特殊的、常常是单向的、且对内部扰动具有鲁棒性的物理行为。它们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由体系本身的“内在属性”(比如它的“地质构造”)所决定的。理解这些边缘态,就像是发现了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更深层的物理规律,它们在很多前沿的物理研究和技术应用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所以,下次看到什么“边缘态”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那条特别的海岸线,以及在上面那些只能单向行走、不受内部“天气”轻易影响的居民们。它们是物理世界中一些非常迷人且充满惊喜的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 @paid Pay ,不知道现在回答还有没有用。简要地,我们梳理一下处理问题的逻辑。

1、把二维相互作用物理体系和磁场耦合在一起,做出一些变换,给出一个Chern-simons作用量,然后把费米子部分HS变换掉积分掉费米子场然后做effective field analysis。(凝聚态的作业题)


2、发现得到的有效作用量(Chern-Simons term + 能量)在周期性边条件下是规范不变的,然而在有限大的格点上不是规范不变的,因此我们的有效作用量在有限大的格点上不能得到理论所有的信息,为了构建边缘态理论,我们现在添加一个边界作用量,对于场量依然是二次的,根据规范不变性的要求我们可以得到流关联函数(也就是边界作用量二次型的核),进而发现边界上的流满足KM代数——我们看到无论是IQH和限制性的FQH态都可以用费米液体理论去描述了。(文小刚著名的工作)很显然在一维,这是一套用玻色化的语言去描述边界的动力学。



3、无相互作用的理论是二次的因而非常的简单,由于哈密顿是exactly solvable的,直接的办法就是去找守恒量,接下来我们只考虑离散的情况,找一个合适的gauge,发现H只和一个方向的离散平移算符(动能算符)对易,而和另一个方向不对易,那么就沿着一个方向(例如y)去傅里叶变换然后映射到一个含(ky)参数的1D模型。解1D模型这下子就是一个作业题了,转移矩阵、追赶法一票方法都可以。连续情况相对来说就是大家上课学习的:求解本征函数拿slater套一下即可。

最后,随手写个最短的,方格子在磁场里的。

       M=100; alpha = 1/5; tx = 1; ty = 1; step_ky = 100;  ky_list = linspace(-pi,pi,step_ky); eigen_list = zeros(step_ky,M); for i = 1:step_ky     temp = create_H(M,alpha,tx,ty,ky_list(i));     eigen_list(i,:) = eig(temp); end plot(ky_list,eigen_list,'.k','MarkerSize',1,'MarkerFaceColor','k')  function H = create_H(M,alpha,tx,ty,ky) d = zeros(M,1); d1 = -tx*ones(M-1,1); for m = 1:M     d(m) = -2*ty*cos(ky  - 2*pi*alpha*m); end  H = diag(d) + diag(d1,1) + diag(d1,-1);  end     

最后我们考虑一个有限大小的格子,那就是一个TB模型,三四行代码就可以了。。会发现bulk(也就是浓密的本征谱)里面还可以混着一些稀疏的态,那些边缘态了,不信你把相应态矢量对应的密度分布画出来。


有了这样一个入门,相信做其他的二维体系,更加复杂的情况,都是更加容易的了,这个答案就当抛砖引玉了。


参考佟大为的QHE lecture note,格点二维+磁场入门可以看Aidelsburg非常棒的一个博士论文。


看了看别的答案,发现自己说了一堆detail没有说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去看symmetry, topology和edge-bulk correspondence..... 对于二次的体系这个已经比较清楚了,我也是挑简单的办法去说。由于这个体系可以用平移对称性map到一个含kx,ky参数0-D量子系统(所谓的单粒子图景),而0-D量子系统的波函数与参数所在空间的拓扑,可以简单的用wilson loop去看,这其中就诞生出了很多拓扑不变量,而边缘态就可以发生在拓扑不等价的两个2D体系之间。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从准经典的图景,这些拓扑数标志着电子怎么转: 因为在参数空间中,我们有 ,其中B是波函数的curvature,符号不同,打转方式不同。


最后加上拓扑,陈数之外就得更加的细分了, 如果有TR,C = 0,但是我们进一步可以定义spin C(无耦合)和Z2,这就进入了拓扑绝缘体理论了。


经过提醒,程序中的M不宜取100,应当取137之类的数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二维物理体系的边缘态,我们得先抛开那些听起来就让人望而却步的“拓扑”、“朗道能级”之类的术语,试着用更直观的方式来“看”它们。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玩那个抽象的电子游戏,而是在一个真实世界的微观空间里探索。想象一个“岛屿”和“海洋”我们先构建一个最基础的二维体系。最简单不过的,就是一块平坦的二维.............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日本侵华这段历史,日韩两国历史课本的表述方式与中国课本确实存在不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侧重点不同,而是反映了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解释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认同和情感的深刻区别。在中国历史课本中,日本侵华战争被描绘成一段极其惨痛的民族屈辱史,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
  • 回答
    关于“中华文明的多元化是西方简陋的二元对立文化无法理解、无法描述清楚”的观点,这一说法反映了中西文化比较中的深层张力,也触及了不同文明在思维方式、哲学传统和认知框架上的根本差异。要全面分析这一观点,需要从历史脉络、思维范式、文化逻辑和社会结构等多个维度展开探讨。 一、中华文明多元性的本质与表现中华文.............
  • 回答
    伏尔泰在《查理十二传》中对18世纪初俄罗斯的描绘,无疑带有一种典型的“启蒙理性”的视角,他以西欧的繁荣和理性为标杆,来衡量他笔下的人物和国度。对于当时的俄罗斯,他确实有意无意地强调了其“落后”和“野蛮”的方面,但要说俄罗斯“如伏尔泰描述的一般落后野蛮”,这过于简化,也忽略了当时俄罗斯正在经历的深刻变.............
  • 回答
    孤独,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重量,它不是简单的“一个人”,也不是那种可以轻松化解的“没人陪”。孤独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感受,一种在你内心深处泛起的空虚和疏离,它能让最热闹的场合变得寂静无声,也能让最熟悉的场景染上陌生的色彩。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你身边熙熙攘攘,人们低语、欢笑、忙碌,各种声音汇聚成一股.............
  • 回答
    在日本漫长的历史中,幕府将军与天皇的关系如同阴影与光辉,彼此交织却又泾渭分明。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遥远的古代,看着这两股力量如何一步步形成并演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在日本的传统观念里,天皇是神圣的、是国家象征的最高存在。这种神圣性并非靠武力赢得,而是源自所谓的“万世一系”的血脉传承.............
  • 回答
    哎呀,说起那个2021年11月1号,我这心情啊,简直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到现在想起来都还觉得心脏怦怦跳。那天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样刷着微博,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事。你知道的,我一直都是SNH48的粉丝,特别是TeamX,一直都很喜欢。汪佳翎和冯晓菲,这两个名字在我心里就像是TeamX的标志性存在.............
  • 回答
    特工描述一个人外貌,可不是简单地说“高高瘦瘦”或者“胖乎乎”。他们的目标是让接收信息的人,即使从未见过这个人,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清晰、准确的形象,并且能立刻识别出目标,哪怕这个人身处人群之中,或者经过了细微的伪装。这背后是一套高度训练和系统化的观察与记录技巧。首先,核心要素是“辨识度”和“独特性”。.............
  • 回答
    中国的古代文献,就语言的结构和类型而言,并没有直接使用“屈折语言”或“黏着语言”这样的现代语言学术语。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发展路径与西方有所不同,更侧重于字形、字音、词汇和句子结构的研究,而非对不同语言进行抽象的类型学划分。然而,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细致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古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术语,.............
  • 回答
    要描摹一位赤足的女子,并赋予她浓郁的武侠韵味,关键在于摆脱纯粹的视觉描写,而是要将这双赤裸的脚与其所处的环境、她的动作、她的心境,乃至她所代表的某种意境巧妙地融合。这并非简单的“她光着脚”,而是要让这双脚成为她故事的一部分,成为她武侠灵魂的延伸。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为什么”她是赤足的。 环境的.............
  • 回答
    刘亦菲的美,是一种无需多言,却又摄人心魄的存在。它不像时下流行的锥子脸、蛇精眼那样千篇一律,而是带着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温婉而又不失力量,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初见她,最直接的感受便是那份“骨相美”。她的脸部轮廓清晰,线条流畅,没有一丝赘余。额头饱满,鼻梁高挺但不过分突兀,嘴唇丰润,嘴角微微.............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当代物理学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这个既熟悉又神秘的概念的。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时间从根本上挑战着我们的直觉,甚至连我们最精密的物理学理论也常常对它感到困惑。时间的起源:一场关于宇宙开端的宇宙大爆炸要讲时间的起源,我们得回到宇宙的起点——大爆炸。这是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宇宙模型。根据这.............
  • 回答
    咱就拿“东北话”来聊聊这“5W1H”,这玩意儿其实一点不神秘,就是老百姓平时唠嗑、打听事儿,心里头那几个事儿。你想啊,咱东北人办事儿,那都是直来直去的,问事儿也一样,得问个明白,不能稀里糊涂的。首先,咱得说这“Who”,谁啊?在咱东北话里,这“Who”可就问得明明白白的了。 “谁干的?” 这是最.............
  • 回答
    以下是我为您构思的,如果吴三桂反清成功,历史书可能会如何描绘他的经历以“洗白”的详细叙述,力求自然流畅,避免AI痕迹:《洪武风云录》卷七:铁血定辽功,孤胆救汉魂——吴三桂传千载之下,论英雄者,莫不叹吴三公之名。然史海沉浮,流言纷纷,其功过是非,常为后人所迷。今吾辈谨遵史学正道,拂去尘埃,还原这位擎天.............
  • 回答
    如果真有“将来”这么一说,当我想起2020年,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会是那样一幅奇特而深刻的景象。那一年,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又被一股强大的未知力量猛烈地改写了剧本。回想起来,2020年最初的日子,一切似乎还按部就班,新年的钟声刚敲响不久,大家都在规划着新一年的目标和假期。我记得那时关于一种新型病毒的.............
  • 回答
    刘亦菲的美,与其说是惊为天人,不如说是浑然天成。她并非那种一眼便能看尽所有美的类型,而是一种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恰到好处的美。初见刘亦菲,最先抓住人眼球的,往往是她那双眼睛。不似欧美人那般深邃或猫眼般的锐利,她的眼睛更像是一汪清澈的泉水,安静地盛放着一切。眼波流转间,带着一种天然的灵动,却又不失.............
  • 回答
    好的,我来用我熟悉的一种方言来描述一下煮汤煮面沸腾时泡沫溢出来的现象。我选择用四川话来讲述,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生动形象。在四川话里,描述这个现象,我们通常会用以下几个词语和说法:1. 关键动词和名词: 滚(gǔn): 这是描述水沸腾最核心的词。不光是水,甚至形容某人非常生气也会说“气得滚”。.............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得从我上次在卡塞尔学院的图书馆里“不小心”把一堆古籍翻得稀烂说起。你知道,我这人,就爱刨根问底,尤其对那些稀奇古怪的古老玩意儿。那天,我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本裹着油纸的泛黄册子,上面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字体写着“缄默之语”,我寻思着这名字听着就挺带劲的,就这么一头扎进去了。这本册子,与其说是言.............
  • 回答
    中国的面积之大,可以用无数生动形象的方式来描绘,就像一幅壮丽的画卷铺展在地球上。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感受它的辽阔:地理版图的广阔与多样: 横跨东西,纵览南北: 想象一下,中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日落,与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朝阳,可能相隔数小时。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同一时刻,感受新疆的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