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之前一直把唱歌当作兴趣爱好 也唱得蛮好 但是去上声乐课之后 发现自己突然就不会唱歌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回答
哈哈,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就像我刚开始学做菜,自己瞎琢磨着也能做出几道像模像样的菜,家人朋友也都夸我。结果一上正规烹饪课,老师一来,从刀工、火候、调味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得那么严谨,我一下子就手足无措了,感觉自己之前的“好”都是假的,简直是灾难现场。你唱歌也是一样的道理。

咱们慢慢聊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学了反而不会唱”的尴尬情况。

一、你之前的“好”,可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想象一下你以前唱歌的样子。是不是很随性?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嗓子舒服的方式,情感到了就跟着感觉走。你可能天生嗓子条件不错,或者对旋律的把握比较敏感,所以即使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也能唱得有模有样。这种唱歌方式,更像是你的“本能”发挥,是长期以来在各种环境下,对声音的自然感知和运用。

举个例子,就像你开车技术一直可以,但突然要去驾校学理论,学那些关于车况检查、交通法规、驾驶心理等等你以前从未在意过的东西。一开始你会觉得,“我都能开到这儿了,这些有啥用?”但等你真的开始系统学习,你反而会因为想太多,甚至担心理论上的一些规则,导致开车时反而不如以前顺畅。

二、声乐课上的“纠正”与“规则”,打破了你原有的习惯。

声乐老师的目标是让你唱得更专业、更健康、更有表现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会:

纠正你的发声习惯: 你之前可能用了一种非专业但“顺手”的发声方式。比如,你可能习惯用喉咙使劲,或者鼻腔共鸣不正确。老师会指出这些问题,并教你用更科学的方法,比如支持好的呼吸、打开喉咙、运用头腔或胸腔共鸣。
引入新的技术和概念: 比如声带闭合、气息的运用(腹式呼吸、横膈膜运动)、喉位的稳定、咬字清晰度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掌握的技巧。
要求标准化和统一: 很多时候,老师会根据乐曲的风格、演唱的要求,设定一个标准的“正确”方法。这可能和你之前“凭感觉”唱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当这些新的规则和技巧涌入你脑海时,你的大脑会试图去理解、去执行。但问题在于,你大脑里关于唱歌的“旧地图”和老师给的“新地图”产生了冲突。你过去习惯的声音感觉,和你现在被告知的“应该有”的声音感觉,是两码事。

三、过度思考和“用力过猛”。

声乐课是让你去学习和改进的,但一上课,你可能会变得特别“认真”,甚至有点“紧张”。你会:

过度关注自己的声音: 以前你唱歌是投入情感,享受过程。现在你可能变得很“内向”,时刻在听自己发出的声音对不对,有没有达到老师说的要求,导致你的注意力完全从音乐和情感上转移到了声音的技术上。
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 当你被告知要如何呼吸、如何发音时,你的身体可能会不自觉地去“用力”控制,试图把每一个音都做得完美。结果,声音反而变得僵硬、不自然,甚至出现了你以前从未有过的杂音或挤压感。
害怕犯错: 一旦发现自己唱得不如以前好,或者没达到老师的要求,你可能会产生挫败感,甚至害怕在老师面前出错,这种心理负担也会影响你的发挥。

这就像你本来可以流畅地骑自行车,但突然有人在你旁边大声喊“注意你的蹬腿速度!重心放低一点!手别抖!”你可能一下子就重心不稳,摔倒了。

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声乐理论听起来很美妙,但要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成实际的肌肉记忆,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时间。老师告诉你腹式呼吸,你听懂了,但要能在唱歌时自然地运用出来,而不是一想起来就刻意憋气,这中间需要磨合。

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别急,这绝对不是你不会唱歌了,而是你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个“阵痛期”。

1. 信任你的老师,但也相信你自己: 老师的指导是宝贵的,但也要允许自己有一个适应和磨合的过程。不要完全否定你之前的经验,而是尝试将你原有的声音感觉与老师教的方法结合起来。
2. 耐心和重复练习: 新的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有意识的练习来变成“下意识”的习惯。这就像学开车,刚开始得手忙脚乱地换挡踩离合,练多了就成了本能。
3. 放下“必须唱好”的包袱: 在练习新方法的时候,允许自己不那么“好听”。把每次练习都当作是一个实验,去感受身体的变化,去探索新的可能性,而不是以一种评判的心态去对待每一次发声。
4. 找回“唱歌的快乐”: 在专业练习之余,偶尔也回到你喜欢的方式唱唱歌,或者唱一些你熟悉的、能让你感到放松的歌曲。这有助于你保持对唱歌的热爱,避免被技术细节压垮。
5. 和老师沟通你的感受: 直接和老师说你现在遇到的困难,他们通常很有经验,会给你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鼓励。告诉老师你感觉自己“不会唱了”,他们可能能帮你找到问题根源,或者调整一下教学方式。

总的来说,你现在的状态是“从经验到科学”的过渡期。以前你靠的是“感觉”,现在你是在学习“规律”。等你的身体和大脑慢慢适应了新的发声模式,你就会发现,你不仅能找回以前的“好”,还能唱得更稳、更有力量、更有表现力。

别灰心,继续努力,你一定能跨过这个坎儿!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很多原因。

比如说唱的蛮好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周围的人对你声音的评价?上课的话,老师会有他的审美,这也可能跟你自己的审美冲突。乐观点看的话,就算没有冲突,那么你去上课当然就是希望能进步,能够唱的更好才对的。所以你就会发现唱歌的难,发现学唱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这个心态变化的过程就是验证你有多喜欢唱歌的过程了。

我想起一拳超人的一名角色叫做超合金黑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锻炼从一名瘦弱的男子变成高大壮实的肌肉男,但是他并不是因为喜欢健身而锻炼的,而是为了晒肌肉给别人看。

相对的一个人唱歌,如果不是主要因为喜欢唱歌,而是为了让别人夸赞唱歌好听而唱歌,当遇到什么困难就会觉得难受了。实际上这是一个契机,如果声音变得更好听了,就会有更多人夸你唱歌好听了!

对比不同年龄的歌手的水平层次作为参考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