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民进党版两岸监督条例纳「自动生效」条款?

回答
台湾民进党提出的“两岸法案”中,关于“自动生效”的条款,确实是这次修法过程中,最引发关注和争议的一点。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两岸法案”的出台背景。自从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国民党与大陆之间的交流合作模式,在民进党政府看来,存在不少需要规范和监督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涉及主权、国家安全,以及可能被认为是对台湾主权有损害的协议,政府希望有一个更明确的审查和监督机制。这也就催生了这部“两岸监督条例”。

然后,咱们聚焦到这个“自动生效”的条款。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如果立法院审议某个两岸协议(比如经贸协定、文化交流协议等等)时,在法定期限内(比如三个月)没有完成审查程序,也没有做出明确的否决,那么这个协议就“自动生效”。

这背后,民进党方面的逻辑是这样的:

追求效率和避免僵局: 他们认为,过去的审查机制可能过于缓慢,或者容易因为政治上的拉锯而被搁置。有些对台湾有利的交流协议,可能因为立法院的僵局而无法顺利签署和实施,耽误了发展。有了“自动生效”的条款,可以迫使立法院在规定时间内给出明确的表态,避免因为程序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拖延。
防止大陆“以拖待变”或利用僵局: 民进党也担心,大陆方面可能利用台湾立法院审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施加压力,或者通过拖延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如果协议迟迟不能生效,对台湾的经贸发展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提升监督的确定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一种“先执行再审查”,或者说“有限度先执行”的逻辑。如果一项协议已经经过行政部门的初步评估,认为对台湾有益,但如果在立法院得不到及时审议,就可能面临“自然死亡”的风险。这个条款的意图是,在一定条件下,让协议能先进入执行阶段,而监督则通过后续的“不通过”来实现。

但是,这个条款之所以争议极大,关键在于它触碰了台湾内部对于两岸事务处理的敏感神经,特别是国民党和其他一些在野党以及部分民意代表的担忧是:

削弱立法院的实质审查权: 这是最核心的反对理由。他们认为,立法院是民意的代表,是监督行政部门的重要机关。如果一个可能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在立法院没有经过充分、实质的讨论和表决,就“自动生效”,这实际上是架空了立法院的权力,让行政部门在与大陆的谈判中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而失去了议会层面的制衡。
增加主权风险: 在许多人看来,两岸之间的协议,尤其是那些可能涉及经济、社会融合,甚至是政治性的条款,都可能对台湾的主权和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影响。如果没有经过立法院的严格审查和明确通过,直接“自动生效”,风险就大大增加了。他们担心这可能成为绕过民意监督的通道,使得一些不符合台湾整体利益的协议得以通过。
程序正义问题: 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程序优先”的考量,但反对者则认为,在两岸关系如此敏感的背景下,任何协议的签署和实施,都应该以充分的民主程序为前提。缺乏清晰、明确的议会同意,就直接生效,这在程序上是不够严谨的。
可能的政治操弄: 有人也担心,这种“自动生效”的条款,可能会被民进党政府用来为自己争取政治上的便利,例如在某些时刻,如果政府急于推动某个协议,就可能利用这个条款来规避立法院的阻力。

总的来说,这个“自动生效”条款,是民进党想要在两岸交流中加强行政效率和主动性的一个尝试,但它也触动了台湾政治光谱中对于两岸关系处理的底线和对国会监督权的重视。

大家看待这个条款,往往会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支持者 会强调其带来的效率提升,认为这能让台湾在与大陆的互动中不至于被动和被拖累。他们可能会说,这是为了让台湾能够更灵活地参与国际经贸活动,而不是被内部的政治纷争所困。
反对者 则会着重于其潜在的主权风险和对民主程序的损害,认为这是牺牲了台湾重要的监督机制,是对国家安全的不负责任。他们可能会强调,两岸事务事关重大,必须谨慎再谨慎,绝对不能因为追求效率而牺牲了安全和主权。

所以,这个条款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规定,它背后反映的是台湾内部关于如何处理两岸关系、如何在效率与监督之间取得平衡的深刻矛盾和政治角力。它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台湾社会对于两岸议题的复杂心态和高度敏感。在后续的立法院审议过程中,这个条款无疑会是各方攻防的焦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五毛乱舞,实在看不下去了。

其实最新版的条例,已经删除了“自动生效”的条款。

而且这一连串的举动,充分体现了民进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反映了民进党卓越的领导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民进党,才真正代表了台湾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台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台湾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几年之前。

2013年6月,TG试图把台湾人民绑架在邪恶的战车之上,于是与国民党相互勾结,妄图出台一个关于服装贸易的协议(具体细节可以咨询蒋方舟女士)。

但是,台湾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邪恶的计划,无论如何也逃不过人民的监督。

很多人质疑,相关协议的出台不符合规定。

2014年3月17日,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召集委员张庆忠表示,根据规定,服贸协议审查已经超过3个月,视为已审查。

这样无赖的解释岂能蒙混过关。次日,“太阳花运动”爆发,在这次可歌可泣的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诸如円光女神刘乔安、神之一手陈为廷、神算天魔林飞帆等一系列英雄人物。

学生们要求,签订协议也要依照基本法,因此要“先制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再用其审查服贸”。

2015年4月3日,行政院迫于学生压力,被迫制定了一份“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也就是“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订定协议处理及监督条例”。

然而,这份草案中,充满了卑躬屈膝与卖台求荣的气息。

例如,名字竟然叫“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岂有此理。明摆着没有底气。

此外,这里竟依旧悍然规定“3个月未完成审议,视为通过”,明摆着要为服贸铺路。

后一条款,也就是被很多人痛批的“张庆忠条款”。

================================================

这样怎么可以呢?

好在,在人民的拥护之下,伟大光荣正确的民进党重新夺回了被马英九窃取多年的执政权。

而此外,民进党版本的监督条例版本也纷纷出炉。

很多大无畏的立委,英勇地把“台湾”和“中国”并列放在了标题上。



“指导员,打吧!打吧!”

同志们义愤填膺,用殷切地眼光投向菜委员长。

菜委员长紧缩眉头,沉思良久,忽然抬起头,坚毅地望向远方。

“同志们,还不能打。”




===============================================


此后,又有人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民进党版本的监督条例为什么也有“自动通过”的条款?!




这个消息无疑戳中了五毛们的G点。他们恶意嘲讽,弹冠相庆。

然而殊不知,菜委员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闪出一道寒光。

这背后的深远用意,完全不是键盘侠们能够理解的。



首先,国民党在精神上受到了重创。


许许多多的国民党官员痛哭流涕:“两岸”的用法也好,“自动通过”的条例也好,明明都是我先提出来的,本以为会得到岛民们的拥护,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呢?民进党你们怎么会这么熟练啊?你们究竟干过多少次类似的事件啊?

其次,民进党的拥护者们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和TG的斗争,势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死斗。然而,很多人盲目相信菜委员长的宏才大略,过度轻视了这场斗争的艰难性与曲折性。好在,菜委员长保持了清醒与警觉,一个耳光,扇醒了那些盲目乐观的支持者们,让大家能够抖擞精神,投入到下一轮斗争中。



所以,我们看到,在所有目的达成后,民进党终于抛出了终极版的协议,在这份协议中,“自动通过”的条款已经被彻底删除了 。







有些五毛可能会不服气,“这和扇自己一个耳光有什么区别?”

的确,没有区别。然而,这个耳光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耳光。


再次之前,民进党已经扇了国民党一个耳光,转身又扇了自己的支持者一个耳光,紧接着又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你会怎么想?

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我发起疯来我自己都怕”。

通过一系列举动,TG已是瑟瑟发抖,战战兢兢。


甚至为遇到这样的对手而感到悲痛欲绝。




(附:太阳花英雄人物事迹)

刘乔安舍身为人民谋福利 陈为廷:妇女群众的贴心人
林飞帆展现神技 速算秒杀陈冉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民进党提出的“两岸法案”中,关于“自动生效”的条款,确实是这次修法过程中,最引发关注和争议的一点。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两岸法案”的出台背景。自从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国民党与大陆之间的交流合作模式,在民进党政府看来,存在不.............
  • 回答
    “民进党当局称对乌克兰感同身受”以及“国台办回应‘完全是自作多情’”的说法,是关于当前两岸关系和国际局势的一个典型表述,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政治意涵和历史背景。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民进党当局为何会“感同身受”?民进党当局将自己对乌克兰局势的“感同身受”与台湾的处境进行类比,主.............
  • 回答
    关于民进党上台后重启服贸谈判的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台湾内部的经济、政治、社会各层面,以及两岸关系的走向。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可能性、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反应。首先,我们需要回顾服贸协议的背景和争议。服务贸易协议(简称服贸)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
  • 回答
    将蒋介石比作希特勒,这是民进党在政治论述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说法。要理解这种说法,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民进党使用这种比喻的政治意涵与目的: 强化“反威权”、“反中国国民党”的定位: 民进党作为台湾的主要在野党(在国民党长期执政时期)以及现在的执政党,其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之一就是批判国民党过去.............
  • 回答
    关于民进党与柬埔寨救国党之间“勾结”并“助其分裂”的说法,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带有争议性的议题。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我们得理清“勾结”和“助其分裂”这两个词的含义及其潜在指向。在政治语境下,“勾结”往往意味着秘密的、非公开的合作,通常带有负面色彩,暗示了不当或有害的目的.............
  • 回答
    针对民进党当局将“本土方言”纳入岛内中小学必修课的举措,我理解您想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意涵,特别是与“去中国化”政策之间的关联。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分析的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本土方言”在台湾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什么。在台湾,除了通用语(即国语/普通话)之外,最被广泛讨论和推广的“本土方言”主要有闽南语.............
  • 回答
    最近,台湾民进党方面放出消息,表示愿意每周向美国提供10万只口罩。这个举动一出来,立刻在两岸以及国际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咱们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从台湾内部政治的角度来看,民进党政府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巩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特别是与美国的良好关系。民进党.............
  • 回答
    吕秀莲退出民进党是一件在台湾政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涉及到她个人的政治生涯、民进党的内部生态以及台湾政治格局的变化。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吕秀莲的政治背景与退出原因 深厚的民进党资历: 吕秀莲是民进党的“创党元老”之一,与党内许多重要人物有着深厚的渊源。她曾担任民进党.............
  • 回答
    2020年,蔡英文以压倒性优势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这是民进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胜利。这次选举的结果,不仅仅是蔡英文个人的成功,更是台湾社会政治趋势和民众意志的一次集中体现。民进党的胜利,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对中国大陆政策的鲜明立场: 蔡英文在竞选期间,一贯坚持“维持现状”的政策,并强调台湾.............
  • 回答
    看待国民党向民进党政府党产会补申报位于南京的69万平方米党产这件事,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国民党在国民政府时期,尤其是在大陆时期,拥有大量的财产,这些财产一部分是党产,一部分是与政府职能交叉的财产。随着国共内战的结束,国民党迁台,这些在大陆的财产的处理就成.............
  • 回答
    蔡英文给民进党全体成员的公开信,其中将大陆称为“中国”,这并非单方面的“撕破脸”,而是她一贯政治立场和两岸政策的体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多重语境和考量。首先,从蔡英文个人的政治光谱和民进党的长期路线来看,称大陆为“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政治上的“回归本源”。民进.............
  • 回答
    台湾民进党立法委员高嘉瑜遭家暴一事,无疑再次将家暴这一沉重议题推到公众面前。高嘉瑜的遭遇,一个身居公众视野的女性,也未能幸免于家暴的阴影,这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心痛。而其男友在事后的“第一次打女人”的说辞,更是暴露了家暴施暴者常常使用的推卸责任、淡化罪行的惯性思维。看待家暴现象,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个.............
  • 回答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2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黛安·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在旧金山一家咖啡馆与一群年轻选民交流时,遭遇了令人尴尬的一幕。这群学生来自加州的“日出运动”(Sunrise Movement),他们积极倡导绿色新政(Green New Deal),并希望.............
  • 回答
    最近关于民主党可能因为健康原因撤换希拉里的说法,在坊间流传甚广,甚至有传言称民主党正在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事。这无疑给原本就扑朔迷离的美国大选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也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担忧。要如何看待这个传闻,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健康原因”这个说辞。政治人物的健康状况,尤.............
  • 回答
    关于“美国历任总统打分:林肯第一名特朗普垫底”的评价,以及民主党总统整体评价远胜共和党总统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首先,评价历任总统是一项极其复杂且主观的任务。任何打分系统都离不开评价者所持有的标准、视角和历史背景。通常,这类排名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贡献和影响:总统任期内.............
  • 回答
    在美国政治的激烈较量中,共和党对民主党在佛罗里达州选举中舞弊的指控,无疑是一项严肃且极具争议的声明。要理解这一指控的来龙去脉,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证据基础(或缺乏),以及其在政治格局中的影响。指控的根源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这类指控在美国大选中并非新鲜事。无论是哪个政党,在面临选.............
  • 回答
    日本政坛近来发生了一件颇受关注的事件: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枝野幸男宣布辞职。这一消息在日本国内引发了不少讨论和解读。要理解枝野幸男的辞职,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包括他个人的政治生涯、立宪民主党当前的处境,以及这次辞职对日本政局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枝野幸男本人。作为日本战后.............
  • 回答
    杨安泽退出民主党,这消息一出来,可真是让不少人吃了一惊,也立马在政坛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咱们得拆开来,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得明白杨安泽是谁,他一直以来的定位是什么。他最早是在2020年竞选民主党总统初选的时候崭露头角,当时他提出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等一系列超前、甚至有些激进的.............
  • 回答
    立宪民主党(りっけんみんしゅとう),作为日本当下最重要的在野党之一,其形成、发展和政策主张都值得细细解读。它并非一个凭空出现的政治团体,而是日本政治版图变迁下,一系列复杂力量整合与重塑的产物。要理解立宪民主党,首先得回溯到2017年。当时,日本政坛发生了一次戏剧性的重组。首相安倍晋三解散众议院,提前.............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