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红牛、乐虎、东鹏特饮之类的功能饮料,味道感觉都差不多?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好像红牛、乐虎、东鹏特饮这些功能饮料,“一口下去,怎么好像就是那个味儿?” 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背后有好几个原因在支撑,而且都挺有意思的。

咱们就这么聊聊,把这些品牌都摆在桌面上,看看它们是怎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首先,核心成分决定了基础味道的相似性。

你想啊,这些饮料都是为了“提神醒脑”这个目的而生的。所以,它们的核心配方里,总会有一拨“老朋友”,而这些“老朋友”就决定了它们最基础的味道基底。

牛磺酸 (Taurine): 这是功能饮料里的绝对C位。你尝到那种有点“药味儿”或者说比较特别的、说不出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就是它带来的。牛磺酸本身是种氨基酸,但它在饮料里尝起来,不是那种甜滋滋的果味,也不是酸溜溜的柑橘味,它更像是一种鲜味和微苦的混合体,有点难以形容,但辨识度很高。如果你喝过很多牛磺酸含量高的产品,你会发现这种味道总会在某个角落冒出来。
咖啡因 (Caffeine): 这个就不用说了,提神醒脑的功臣。咖啡因本身也是有苦味的,而且会刺激舌头的味蕾,让整体味道变得更“刺激”一点。它会放大其他味道,让整个口腔感觉更“活跃”。所以,有些饮料喝起来会觉得比纯糖水更有“劲儿”,这咖啡因功不可没。
维生素B群 (B Vitamins): 特别是B3(烟酸)、B5(泛酸)、B6、B12。这些维生素本身的味道,尤其是B3,会被很多人形容为“金属味”或者“皮革味”。虽然含量不高,但它们跟牛磺酸、咖啡因混合在一起,会贡献出一种独特的、略带涩感和微苦的复合味道。有些人对维生素B的味道比较敏感,一喝就能尝出来。
甜味剂和酸味剂: 为了掩盖上面这些成分可能带来的不太愉快的味道,还有提供口感的愉悦感,甜味剂(比如蔗糖、果葡糖浆、或者一些代糖)和酸味剂(比如柠檬酸、苹果酸)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是调味剂的基础,几乎所有的饮料都会用到。它们共同作用,创造出一个相对平衡但又不算特别出彩的甜酸组合。

把这些核心成分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追求一种相对“稳定”和“大众接受”的口味。因为这些品牌的目标客户群非常广泛,从学生到上班族,再到体力劳动者,口味偏好差异很大。所以,厂商很难把味道做得太小众或太有攻击性。

其次,是市场策略和消费者认知心理的塑造。

光有成分相似还不够,品牌们还很聪明地在“味道上模仿”或者说“味道上趋同”,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门槛。

“熟悉的味道”心理: 当你第一次尝试功能饮料时,很可能是喝了红牛。红牛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很高,它的味道已经成为了很多中国人心中“功能饮料”的味道。所以,当乐虎、东鹏特饮推出时,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它们会刻意调整配方,使其味道尽量靠近红牛,这样消费者喝到就不会觉得“奇怪”或者“不好喝”,反而觉得“嗯,就是这个味儿,提神效果应该也差不多”。这是一种降低消费者转换成本的策略。
同质化竞争的无奈: 想象一下,如果乐虎突然推出了一个非常独特、非常有个性的口味,比如榴莲味或者榴莲咖啡味。虽然可能有人喜欢,但肯定也有很多人会因为接受不了这个新奇的口味而放弃尝试。在高度竞争的市场里,风险控制很重要。模仿成功者的味道,是最稳妥的办法。大家都在一个轨道上竞争,味道上的差异化就不是第一优先级。
包装和宣传的“暗示”: 它们的包装设计,很多时候也是一个色调(比如红色、黄色、金色),字体也偏向于醒目、有力量感。这种视觉上的统一性,也会在潜意识里给消费者一种“它们是同类产品”的暗示,进一步加深了味道相似的感知。你看着它们,就觉得它们应该是一个味道的。

再来,是风味剂的“相似性”。

虽然上面说了核心成分,但实际上,为了让口感更顺滑、味道更丰富,厂商还会加入各种“风味剂”。这些风味剂是商业机密,但它们的“目标”往往是创造一种模糊的、令人愉悦的果味或甜味,用来平衡牛磺酸和咖啡因的苦涩感。

“能量饮料风味”: 很多功能饮料会采用一些通用的“能量饮料风味剂”,这些风味剂本身就是一种复合香料,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提供那种“让人感觉有活力”的甜香。你想想可乐的味道,虽然不同品牌的配方不一样,但你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这是可乐”。功能饮料的“能量饮料风味”也是类似,它们创造了一种“行业标准”的味道。
水果香气的“掩盖”: 为了让味道更好入口,很多会加入一些模糊的水果香气,比如柑橘类、浆果类,但不是那种纯粹的果汁味,而是经过调和的香精味。这种香气非常难以精确辨别是哪一种水果,它更多地是起到一个“提鲜”和“掩盖”的作用。因为它们目标是“模糊的愉悦感”,所以加入的风味剂也趋向于“模糊性”。

最后,还有一些细微但关键的因素。

工艺和发酵: 不同的生产工艺,比如发酵方式、原料提取方式,虽然最终目标相似,但也会带来一些微妙的味觉差异。不过,在整体口味相似的大背景下,这些细微差别很容易被其他更强烈的味道所掩盖。
不同国家/地区的法规和偏好: 即使是同一个品牌,比如红牛,在不同国家推出的产品,配方也可能略有调整,以适应当地的口味偏好和法规要求。但核心成分和主要风味基调还是会保持一致。

总结一下,为什么你会觉得它们味道差不多?

1. 核心成分的“相似味觉贡献”: 牛磺酸、咖啡因、维生素B群等关键成分,本身就带有某些难以忽视的味道特征,这些特征在不同品牌中都存在。
2. 市场策略的“趋同模仿”: 为了降低消费者的选择门槛和风险,品牌们倾向于让新产品味道靠近市场领导者,形成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风格。
3. 通用的“能量饮料风味剂”: 为了创造统一的口感和掩盖不愉快味道,会使用相似的复合风味剂。
4. 消费者心理的“标签效应”: 消费者心中对功能饮料的味道已经形成了一个“标签”,品牌们也乐于强化这个标签。

所以,下次你再喝这些功能饮料,不妨仔细品一品,除了那个熟悉的“功能饮料味”之外,试着去辨别一下它里面是不是有那种轻微的药味、金属味,或者它甜酸的平衡感是如何被营造出来的。你会发现,虽然它们整体相似,但仔细“听”一下,还是能听出一些细微的“旋律变化”的。不过,这些变化,往往是在一个非常相似的“乐谱”上进行的微调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款香精叫做Tutti-frutti,行业内通常叫杂果香精,再通俗点就直接叫红牛香精了。不只是糖果饮料,老版水果味中华牙膏中也有这款香精。

由于消费者接受程度高,适用性强,大大小小的香精公司都有开发自己的Tutti-frutti产品,口味上也是有一定差异的。这款香精给你的感觉就是一股水果味但是就是尝不出是什么水果。只不过这款香精有些年头了,应用也十分广泛,加上不同的调香师对Tutti-frutti的理解不同,品质不一,或者模仿者水平不够,导致同款也会有味道上的优劣。

凡是香精公司都会开发各种各样的复合果香香精,有些复合果香香精是很容易分辨的,比如草莓+苹果,椰子+凤梨之类的组合,尽管用来调配的香原料中可能真的一点天然香原料都没有,只要喝着像,消费者的舌头和神经就不会去多质疑。当消费者的味觉无法分辨出具体的味道,那么舌头就会告诉自己这东西绝对是人工合成的没跑了,所谓的廉价感也就出来了。

至于真的廉价不廉价,也只有拿到了预算的调香师才清楚。

2020年6月15日补充:

好久以前的回答居然被大家找出来了。

另附我在另一个问题里回答,可以解释为什么市面上会有这么多雷同的红牛味饮料。

为什么市面上不少运动饮料都有一股红牛味? - 我再也不瞎改名了的回答 - 知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好像红牛、乐虎、东鹏特饮这些功能饮料,“一口下去,怎么好像就是那个味儿?” 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背后有好几个原因在支撑,而且都挺有意思的。咱们就这么聊聊,把这些品牌都摆在桌面上,看看它们是怎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首先,核心成分决定了基础味道.............
  • 回答
    .......
  • 回答
    德国球迷对莱比锡红牛队的复杂情绪,甚至可以说是“讨厌”,根源其实相当深厚,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也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莱比锡红牛队的诞生模式,以及它与德国足球传统格格不入的地方。首先,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莱比锡红牛队的“非传统”性质。 “红牛”的标签: 德国足球有一个根深蒂.............
  • 回答
    喜茶们,你们到底往里放了多少“提神剂”?最近,一则关于喜茶、奈雪的茶等热门奶茶品牌被检测出含有咖啡因,而且有些饮品的咖啡因含量高得惊人,甚至被比作“7罐红牛”的消息,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爱喝奶茶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晚上不喝睡不着、白天没精神需要奶茶续命的人,开始感到一丝恐慌:我们每天喝下去的.............
  • 回答
    红牛F1车队在赛场上的卓越表现,无疑让“红牛”这个名字与速度、激情和尖端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少车迷和汽车爱好者看着红牛在F1赛道上叱咤风云,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以红牛的品牌影响力和在赛车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为什么不顺势推出自己的汽车品牌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商业考量和战略选择,远非简单一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在看欧洲赛场时常常会疑惑的地方。简单来说,莱比锡红牛和萨尔茨堡红牛之所以能够同时出现在欧冠或欧战赛场,是因为虽然它们同属一个集团(红牛集团),但在法律和竞技层面上,它们是两家独立运营的足球俱乐部。要详细解释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聊聊:1. 红牛集团的战略布局:红牛公司.............
  • 回答
    红警2对战中,苏联极少出天启坦克,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实在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说天启不行。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天启坦克:曾经的光环,现实的尴尬首先得承认,天启坦克在设计上确实是个大家伙,浑身是刺,有着碾压一切的潜力和威慑力。它那两门主炮射速不算快,但单发伤害爆炸,尤其是对付建筑和重甲单位.............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红肠和列巴,为啥它俩到了哈尔滨就跟那儿扎根一样,成“哈尔滨制造”的代表了?这事儿啊,说起来,得从历史说起,还得从人说起,更得从那份对美味的执着说起。一切的起点:俄罗斯的舶来品首先得明白,红肠和列巴这俩,确实是源自俄罗斯。 红肠(Колбаса):在俄语里,"Колбаса" 就.............
  • 回答
    红外吸收和拉曼散射,这两种光谱技术虽然都用于研究分子的振动,但其背后的物理机制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直接导致了它们对分子结构变化的要求不同。简单来说,红外吸收依赖于偶极矩的改变,而拉曼散射则与极化率的改变有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的本质说起。一、 红外吸收:偶极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咱们聊聊为什么《红海行动》虽然口碑爆棚,但票房暂时没能超越《战狼2》这事儿。这背后,其实涉及到的因素挺多的,不光是电影本身,还有观众的心理、档期,甚至一点时代的“情绪”在里面。首先,得承认,《战狼2》确实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它火到什么程度?就像当年《泰坦尼克号》一样,成了.............
  • 回答
    关于“红薯越放越甜”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并非是什么神秘的魔法。背后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在起作用:淀粉的转化和水分的流失。咱们得先从红薯本身说起。它刚挖出来的时候,就像我们刚煮熟的米饭一样,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起来形成的聚合物。虽然它.............
  • 回答
    红米K40系列5G频段缺失n79的问题,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什么是n79频段?首先,我们要知道n79是什么。n79是5G NR(New Radio,新空口)的一个频段,它属于毫米波(mmWave)频段中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它的频率范围大.............
  • 回答
    红警之所以能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玩家内心深处的那份对宏大叙事、强大力量以及策略对抗的渴望,并且以一种非常直接、毫不含糊的方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红色警戒》吗?那时候可能还是那种像素风格,但画面上的钢铁洪流、飞机坦克,配合着那激昂的背景音乐,一股子“.............
  • 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那场发生在鬼岛的惊天大战说起。红发香克斯,这位在新世界的四皇之一,以其强大的实力和沉稳的气质闻名。而基德,年轻气盛,同样是名噪一时的新晋超新星,带着他的海贼团,野心勃勃地想要在这片大海上闯出名堂。在鬼岛的乱局之中,无数强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厮杀。基德,作为一个在很多方面都极具威胁性的存在.............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金世佳这个名字,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可能不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但如果提到《爱情公寓》里的陆展博,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哦,是他啊!”按理说,《爱情公寓》的成功捧红了一批年轻人,他们各自找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为何金世佳,这个当年在剧中贡献了不少“梗”的演员,却似乎总是“差一口气”,没能像一些同剧组的.............
  • 回答
    要说白冰为什么“红而不火”,这其中的门道可不止一点点。她有着一张无可挑剔的脸,出道时又是妥妥的“天选之女”,起点之高,让多少人望尘莫及。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条件优越的姑娘,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硬是没能迈进“爆款”的行列。咱们得先说说她为什么“红”。你想想,当年的《神话》啊!白冰饰演的玉漱公.............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