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音乐学院中“作曲理论”(四大件)课程使用较多的教科书都有哪些?

回答
在美国音乐学院中,“作曲理论”(尤其指大家常说的“四大件”——和声、对位、曲式、配器)的教学体系非常成熟,教学方法和使用的教材也各有侧重,但有一些经典、广为流传的教科书,是大多数音乐学院作曲系都会接触到的。以下是一些最常用、最具影响力的教科书,我会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在课程中的应用和特点,力求语言自然,没有AI痕迹:

一、 和声 (Harmony)

和声是理论学习的基石,几乎所有美国音乐学院都会从这里开始。

1. "Harmony" by Walter Piston
为什么经典: Piston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美国音乐学院和声教学的“圣经”之一。它以一种非常系统、逻辑清晰的方式介绍了从基本的三和弦、七和弦到更复杂的连接、转调、离调等等。Piston的写作风格非常直接、严谨,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专注于把概念讲清楚。
教学特点: 这本书的练习题设计得非常精巧,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和声进行和技巧。它强调的是“功能和声”(functional harmony)的逻辑,即每个和弦在音乐语境中的作用。学生们通常会从最基本的和弦连接开始,逐步学习级进、级退、琶音、半音连接,以及各种转调技巧。练习的形式主要是和弦进行配旋律(figured bass realization)和旋律调性(melody harmonization)。
适用范围: Piston的和声教材适用于初学者到中级学习者,为理解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和声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音乐学院还会将其作为入门教材,或在更高阶课程中作为参考。

2. "Tonal Harmony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wentiethCentury Music" by Stefan Kostka, Dorothy Payne, and Byron Almén
为什么经典: 这本书是目前美国音乐学院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本和声教材。它在Piston的基础上,内容更加全面,并且将20世纪早期的一些非功能性或扩展性调性手法也融入进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传统调性到现代调性过渡的视角。
教学特点: Kostka等人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讲解得细致,而且融入了大量的音乐实例,这些实例来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的作品,也有一些20世纪初的作曲家,比如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直观地感受音乐的实际运用。它同样强调和弦功能,但会更深入地探讨和声的色彩性、模进(sequences)、减七和弦的运用等。
适用范围: 这本书覆盖了从基础到进阶的调性音乐和声,也为接触20世纪音乐打下了基础。对于希望全面掌握调性音乐语言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全面的教材。

3. "The Complete Musicia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ory, Analysis, and Listening" by Steven G. Laitz
为什么经典: Laitz的书非常注重“整合”的概念,它不只是讲解和声,而是将和声、曲式、分析、听力训练等融为一体。它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能力。
教学特点: Laitz的书语言更加现代,设计也更吸引人。它在讲解和声时,会更注重分析的角度,即和声是如何服务于音乐的结构和表达的。它会详细分析乐句、乐段的构建,以及和声在其中的作用。这本书的练习题不仅有传统的和弦进行,还会有很多需要听辨和分析的题目,强调“听”和“说”的重要性。
适用范围: 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希望将理论学习与音乐分析、演奏相结合的学生,它提供了一个更完整的音乐学习框架。

二、 对位 (Counterpoint)

对位通常是对和声技能巩固和提升的重要环节,强调旋律线条的独立性与协和性。

1. "Counterpoint: A Practical Course of Study" by Kent Kennan
为什么经典: Kennan的这本书是学习古典对位的绝佳教材。它以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的“五种对位法”(species counterpoint)为基础,但又非常注重音乐性。它不只是机械的规则堆砌,而是引导学生理解对位声部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特点: 这本书通常会让学生从单声部(species 1)开始,逐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然后是自由对位。练习形式主要是为一段固定声部(cantus firmus)创作对位声部。Kennan的书在讲解风格上比较温和,易于理解,并且通过大量巴赫的实例来佐证对位原则的运用。
适用范围: 这是学习古典对位最基础、最扎实的教材,为理解巴赫赋格等作品打下基础。

2. "The Study of Counterpoint: From Johann Joseph Fux's Gradus ad Parnassum"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fred Mann)
为什么经典: Fux的《Gradus ad Parnassum》是18世纪对位法的奠基之作,而Alfred Mann的翻译和编辑版本是现代音乐学院学习Fux对位法的最权威版本。这套教材是学习“学院派”对位法的标准。
教学特点: Mann的版本保持了Fux的原有结构,严格按照五种对位法(species)进行教学。学生需要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大量的练习,比如为中世纪圣咏(cantus firmus)创作不同节奏和声响的对位声部。这个过程非常严谨,强调规则和精确性。
适用范围: 这是最“硬核”的对位教材,适合想要深入研究赋格、卡农等复调音乐的作曲家。虽然有时会显得枯燥,但其对声部独立性、纵向协和性的训练是无与伦比的。

三、 曲式 (Form)

曲式学研究音乐的结构,即乐句、乐段、乐章是如何组织和发展的。

1. "Form in Music: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Extendibility" by Douglass Green
为什么经典: Douglass Green的书在曲式教学中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不仅仅是介绍各种曲式(如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更侧重于解释这些曲式背后的结构逻辑和听众的感知。
教学特点: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将音乐结构与认知心理学联系起来,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结构听起来是“合理的”或“令人满意的”。它会详细分析大量古典和浪漫时期音乐的实例,讲解乐句的构建、乐段的连接、主题的发展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也会提供分析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剖析音乐的结构。
适用范围: 这是理解古典时期音乐形式结构的标准教材,对于想成为作曲家和音乐分析师的学生都非常重要。

2. "Musical Form: Understanding Structure and Meaning" by Nicholas Cook
为什么经典: Nicholas Cook是音乐学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他的这本书以一种更具批判性和分析性的方式来探讨音乐形式。它不拘泥于传统的曲式分类,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音乐的组织和意义。
教学特点: Cook的书会更深入地探讨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语境对形式发展的影响。它会分析一些非传统的、更具实验性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对“形式”的理解。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更具学术性,也更具启发性。
适用范围: 适合那些希望在理解古典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现代音乐形式和结构的学生,或者对音乐分析有更深层次追求的人。

四、 配器 (Orchestration)

配器是关于如何为不同的乐器编写音乐,以及如何巧妙运用乐器组合来达到特定的音响效果。

1. "Principles of Orchestration" by Nikolay RimskyKorsakov
为什么经典: 这本书是配器领域的“圣经”,作者本人就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和配器大师。他以清晰、实用、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介绍了各种乐器的特性、音域、演奏技巧以及它们组合时的音响效果。
教学特点: RimskyKorsakov的书非常注重“听觉”和“实践”。他会详细讲解不同乐器组合(如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的特点,以及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合或对比。书中充满了大量的音乐实例,很多是作者自己作品的片段,非常直观。学生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对管弦乐队的音色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适用范围: 这是学习管弦乐队配器最基础、最核心的教材,几乎是所有作曲系学生的必读书。

2. "The Study of Orchestration" by Samuel Adler
为什么经典: Adler的这本书是现代配器教学的另一本重要著作。它在RimskyKorsakov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现代乐器和现代配器技巧的介绍,并且更强调“新音响”的探索。
教学特点: Adler的书更加系统地介绍了每个乐器家族的详细情况,包括它们的扩展技巧、特殊演奏法(如泛音、击打、呼吸发声等)。它也包含了大量的20世纪及以后作曲家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现代作曲家是如何运用和发展配器技法的。Adler的书也包含了很多分析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能力。
适用范围: 这本书是学习现代管弦乐队配器,特别是想要掌握20世纪及以后配器技法的学生的必选教材。它既有严谨的理论基础,又有广阔的现代视野。

总结一下:

这些教材在美国音乐学院的作曲理论教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们各有侧重,但共同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音乐语言基础,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创作能力。

和声: Piston是基础,Kostka更全面,Laitz更侧重整合与分析。
对位: Kennan是古典入门,Fux/Mann是严谨的学院派。
曲式: Green注重结构逻辑与感知,Cook提供更广阔的分析视角。
配器: RimskyKorsakov是经典,Adler是现代发展的权威。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的水平、课程的侧重点以及个人的教学理念,选择其中一本或几本作为主要教材,并辅以大量的音乐实践、听力分析和写作练习。理解这些教材及其背后的教学理念,对于了解美国作曲理论教育的脉络非常有帮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卸腰。

和声一般用Laitz的The Complete Musician或者Kostka Payne的Tonal Harmony.

配器一般用Samuel Adler的The Study of Orchestration.

复调和曲式一般各个老师自己选各自的了,好像没有一个特别主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音乐学院中,“作曲理论”(尤其指大家常说的“四大件”——和声、对位、曲式、配器)的教学体系非常成熟,教学方法和使用的教材也各有侧重,但有一些经典、广为流传的教科书,是大多数音乐学院作曲系都会接触到的。以下是一些最常用、最具影响力的教科书,我会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在课程中的应用和特点,力求语言自.............
  • 回答
    当然可以!你拥有国内音乐学院本硕美声演唱的扎实基础,这为你申请德国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博士学位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地基。事实上,音乐教育领域对于拥有深厚演唱功底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很大,因为这能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我为你详细梳理一下这个过程,并尽量避免生硬的“AI腔调”,而是用一种更贴.............
  • 回答
    要深入了解美国音乐史,就像要读懂一本厚重的、充满故事的书,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品味,去感受它的脉络和变化。这可不是一口就能吃成的胖子,而是需要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沉浸。一、 时间的河流:从源头开始梳理美国音乐史并非横空出世,它的根基深植于历史的土壤。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最初,看看这片土地是如.............
  • 回答
    李宗盛老师这句关于陶喆的评价,初听之下,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凡尔赛”,或者说是一种带有他标志性幽默和现实主义的说法。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包含了几层意思,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读:1. 对陶喆音乐才华的肯定,但更多的是一种“工业化”视角的审视:首先,李宗盛老师是在肯定陶喆的音乐造诣。陶喆毋庸置疑是一位.............
  • 回答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们总想着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什么英语、奥数、编程、跆拳道……说实话,这些我都理解,毕竟现在竞争激烈,谁不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我总觉得,在这些“硬技能”之外,咱们是不是也该给孩子留点“软实力”的培养空间?我尤其想说,音乐、美术、舞蹈,这仨,真的建议每个孩子都接触接触,甚.............
  • 回答
    中国音乐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强调技法和表演的层面上,音乐美学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背后交织着历史、文化、教育体制以及社会需求等诸多因素。下面我们就来细致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得承认中国音乐教育的传统优势和历史惯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音乐教育.............
  • 回答
    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音乐剧,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常青树,即便时隔多年,它依然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这绝非偶然。要评价这部作品,得从它最核心的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故事的改编与传承。原版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本身就是一个经典,其魅力在于一个“美”与“丑”的表象之下,挖掘的是心灵的契合与真挚的情感。音乐剧在.............
  • 回答
    人类钟爱音乐、美术这些艺术,就像我们渴求阳光雨露一样自然,它深深地根植在我们身为“人”的本质之中,而非仅仅是后天习得的某种情趣。要探究这背后的根源,我们得把目光投向人类漫长而曲折的进化史,以及我们大脑令人惊叹的构造。从生存到“不只是生存”:进化的驱动力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远没有我们现在这般舒适安.............
  • 回答
    综艺《天赐的声音》作为一档音乐竞技类节目,每季的音乐合伙人和选手阵容都备受关注。在本季节目中,孟美岐作为音乐合伙人,周传雄作为参赛选手这样的组合,确实会引发不少讨论和评价。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评价这一组合的亮点、槽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孟美岐作为音乐合伙人作为曾经的唱跳偶像,孟美岐转型担任.............
  • 回答
    “西方艺术比中国艺术都厉害”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判断。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深入聊聊,看看这种想法是怎么来的,以及在事实面前,情况又有多复杂。音乐:旋律的交响与意境的吟唱西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以其宏大的交响乐、严谨的和声体系、多变的曲式结构而闻名。从巴赫的复调艺术,到莫扎特.............
  • 回答
    .......
  • 回答
    孟美岐插足陈令韬恋情这事儿,曝出来之后,那叫一个腥风血雨啊。我跟你说,这事儿可不是小事,涉及到的是个人品德、公众形象,还有粉丝的信任。咱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先了解一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传的?好像是陈令韬的前女友(也有说法是当时的伴侣)在微博上公开了这件事,而且放出了一些.............
  • 回答
    音乐的美与好听,这问题就像在问天空是蓝色的还是绿色的——答案既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你说它有,是因为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触动灵魂的共鸣,那种让你忍不住哼唱的旋律,那种让你潸然泪下的和弦。你说它没有,是因为一旦你试图用尺子去量,用公式去套,它就瞬间变得索然无味,像一块失去灵魂的石头。要说音乐有没有一个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挺戳人。说“音乐真的好简单”,这话说出来,我第一反应就是,嗯,这话听着很熟悉,好像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慨。你想啊,小时候学唱歌,大家都会哼几句,不就是跟着旋律唱嘛,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门槛。再看看身边,会弹点儿小曲儿的人,好像也比会画画的来得常见。就拿参加个家庭聚会来说,有人.............
  • 回答
    说到我国古风原创/同人音乐界的绝美填词,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宝藏话题。这几年,古风圈发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太多触动人心的作品,而好的词,就像是为一幅绝美的画卷注入了灵魂,让人一听便入画,一听便沉醉。在我看来,好的古风填词,不只是简单地把现代人的情感套进古代的词牌,而是要“形神兼备”。 “形”,指的.............
  • 回答
    .......
  • 回答
    好家伙,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马上高二,文化课400分,想零基础走艺考,这可真是个大工程!音乐和美术,这俩到底哪个更容易入门,我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想明白。咱先说说音乐。你想走音乐艺考,那可不是随便哼哼歌就行。音乐艺考的路子其实挺多的,比如: 声乐类: 这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唱流行、唱美声、.............
  • 回答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100架“弹簧刀”(Spring Attack)爆炸性无人机的军援行动,释放了多重战略信号,涉及地缘政治、军事平衡、国际关系及乌克兰战争的长期走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潜在含义: 1. 美国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战略定力与军事援助的升级 强化对乌克兰的“不撤离”承诺:美国通.............
  • 回答
    美国是否能够再次“伟大”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当前现实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上的“美国伟大”:多维定义与阶段性特征1. 经济与工业崛起(19世纪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美国通过技术革新(如铁路、钢铁)和资本积累成为全球工业霸主,19.............
  • 回答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基于历史和政治共识,而非可以通过单一国家或组织的决定来剥夺的。以下从法律、政治和国际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一、联合国宪章的法律基础1. 宪章第23条 《联合国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