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福建仙游县发现 6 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如何做好境外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

回答
仙游县这波疫情的6例阳性病例,确实牵动着大家的心。作为基层防控的一份子,我们梳理了几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细节,并结合当前形势,聊聊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境外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

仙游县这波疫情的6例阳性病例,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1. 传播链的源头和早期隐匿性:
病例的构成: 这6例阳性人员的身份、职业、近期活动轨迹非常关键。他们是集中隔离的密接者,还是在社会面筛查中发现的?是否有共同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如果早期有未被及时发现和隔离的病例,那么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可能涉及更广泛的人群,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首发病例的情况: 了解首发病例的感染时间和症状出现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毒在当地传播了多久,以及是否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在早期传播。他们的旅居史、接触史是否清晰,对于追溯和阻断传播链至关重要。
核酸检测策略的有效性: 这6例阳性是如何被发现的?是常规筛查、重点人群筛查,还是疫情发生后的紧急流调排查?这反映了我们现有检测策略的敏感性和覆盖面。如果是在病例出现症状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说明早期监测可能存在不足。

2. 病例的活动范围和风险人群的锁定:
详细的活动轨迹: 这是最最核心的部分。每一位阳性病例,从他们出现症状前到被发现为止,去过哪里?接触过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这些信息一旦公布,我们需要迅速对这些区域进行封控和消杀,对接触人员进行判定和管理。
高风险场所的识别: 例如,如果是发生在人员聚集性场所,如商场、餐饮店、KTV、棋牌室等,这些场所的暴露风险会更高,需要更严格的管理和筛查。
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的判定: 这里的“密切”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接近,更要结合时间、空间、防护措施等因素综合判断。一旦判定有疏漏,就可能出现新的隐匿传播。

3. 病毒变异株的监测:
基因测序结果: 了解这6例阳性感染的是哪种变异株,例如奥密克戎的某个亚型,对于判断其传播速度、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性都至关重要。这也能帮助我们评估现有疫苗和药物的有效性。

4. 区域防控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封控、管控区域的划定: 根据病例的活动轨迹,科学精准地划定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是关键。过度封控会影响民生,而封控不到位则会失控。
社区防控的协同: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基层干部、志愿者、物业、居民的配合度直接影响防控效果。例如,核酸检测的组织、物资的保障、信息的可及性等等。

5. 公众的防护意识和配合度:
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公众对于疫情信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防护行为。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发布,有助于建立公众信任,提高配合度。
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 口罩佩戴、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接种疫苗等个人防护措施的普及和落实情况,是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基础。

如何做好境外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

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做好境外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我们必须筑牢“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这需要一个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1. 源头管理与信息共享:
旅客登机前筛查: 要求所有入境人员在登机前进行多次、规范的核酸检测(包括抗原),并提供阴性证明。检测机构的资质和检测过程的规范性非常重要。
健康申报的严格性: 确保旅客如实、完整地填写健康申明卡,包含近期的旅行史、居住史、接触史、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一旦发现虚假申报,应依法追责。
信息对接与共享: 加强国际航空公司、海关、边检、地方政府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例如,航空公司在旅客登机前就应将旅客名单和健康信息传递给目的地城市。

2. 口岸的严密查验与分流:
严格的边境口岸管理: 入境时,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申报核验、口岸核酸采样等流程。口岸工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风险评估与分类管理: 根据旅客来源国家(地区)的疫情风险等级,以及旅客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流行病学史,对入境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例如,高风险地区来的旅客可能需要更长的集中隔离期。
“点对点”转运:入境人员抵达后,应实行闭环管理,“点对点”转运至指定的集中隔离场所,避免其与社会面人员接触。转运车辆和人员也必须做好防护,并定期消杀。

3. 集中隔离的管理与服务:
隔离场所的选择与改造: 选择通风良好、隔离条件符合要求的场所,并进行必要的改造,如设置单间隔离、独立卫生间、加强通风设施等。
科学的隔离期限与频次: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集中隔离期限(例如“14+7+7”或根据疫情变化调整的政策),并根据需要增加核酸和抗原检测的频次,确保尽早发现感染者。
严格的隔离纪律: 隔离期间,严禁随意串门、接触外部人员,所有服务人员(医务、安保、后勤)需严格执行防护规定。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关注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减轻隔离带来的不适感。

4. 落地后的健康监测与管理:
解除隔离后的健康管理: 对解除集中隔离的人员,应根据情况要求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居家健康监测,并进行多次核酸检测。
信息随访与追踪: 确保解除隔离人员的去向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目的地社区,方便后续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社区的联动与责任: 社区应建立完善的接收和管理机制,及时了解解除隔离人员的到来,并做好后续的健康指导和监测。

5. 技术支撑与科技赋能:
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入境人员行程的有效追踪和风险预警。
智能化监测系统: 在隔离场所引入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如无接触体温监测、环境消杀机器人等,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6. 人员培训与应急预案:
高素质的防控队伍: 加强对口岸、隔离点、社区一线防控人员的专业培训,包括个人防护、核酸采样、流调溯源、心理干预等技能。
完善的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或隔离点突发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做好境外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续绷紧弦、不放松,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通过科学的管理、严格的执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筑牢“外防输入”的铜墙铁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这个快40天的潜伏期长的有点不正常,建议排查一下厦门的隔离酒店。delta导致酒店传播的例子不少了,如果也同时传给了同酒店其他被隔离的人,那些人也解除隔离好几天了,这就糟糕了。

2:希望在核酸检测时减少聚集吧。南京、扬州很多案例其实是在核酸检测的时候不注意防护感染的……核酸检测普查,把可能感染的人集中在一起检测,如果不做好防聚集,那么弊大于利。(全国都那么多地方普筛那么多次了,咋现在还没有开发出一个可用的普查预约系统防聚集的……)

user avatar

忍不住了,我必须吐槽。

我是福建人在福清跟莆田的交界。

本来在学校没回来,这周又通知我们需要回去做核酸。

村委会也通知了。

好嘛,晚上七点半开始排队

大大小小五六个村的人都叫过来做,排到十点下雨了,跟我们说做不了,让我们回去。

人走了六分之一后,门又开了,跟我们说学生先做,结果一股人又涌了回来。

挤在门口,什么社交距离都放屁。小小的村委会挤的都没缝隙了。

真的想吐槽下

既然核酸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防疫

大晚上的让人都聚集在一起几个意思?

生怕传不开

天天搞这些形式主义

省省吧

小镇全民核酸检测

当是个笑话吧


看不下去了部分的村民素质真的一言难尽

里面的社会姐都跟老奶奶激情对线le

报警了

结果民警在外边绕了两圈,回来打电话喷我乱报警

这种人也配当人民公安?

拉个线会出问题?


隔日 9.12

我们这福清到莆田的国道已经设卡了

公交也停了

只能打车去学校

user avatar

不是太懂其中的道道,吐槽一下,权当笑话听吧。或许咱们运行了一年多的隔离酒店体系不那么完美,需要好好拿出来晒晒,不然很难解释下面的问题。

——————————

已知:现在境外泛滥的优势毒株是什么?德尔塔!

德尔塔的病程比之前的毒株要长还是短?短!

林某杰是入境几天核酸检测阳性的? 37天吧。

年初时因为输入型病历而增加,后面的隔离与居家观察套餐是多久的? 14+7+14,14天入境地集中隔离,7天户籍地集中隔离,14天居家观察。

那么这个输入病历如果确诊德尔塔,他是在哪里感染的呢?不敢瞎猜

————————————分割线————————

千里之堤,可能溃于蚁穴。

说点知道的经历,我有一个朋友,今年年初从广州入境,注意,广州是一线城市,几乎每天都有国际航班降落的城市,所以入境客流相对稳定。集中隔离也应该是专业团队,我朋友下了飞机就进入了白云机场的一个航站楼的一角,迎接他的就是穿戴防护服和口罩的流调人员,录入好信息之后就是捅鼻子测核酸了,然后走了很远之后才是从头到脚都有防护的海关了,然后走专门的通道去大巴接去隔离酒店。到隔离酒店之前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很专业很敬业,特别是大巴车上的记录员,他顶着广州的20多度的天气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在大巴上为每个人安排好座位,由于行李很多,所以他还要亲自帮忙把一些行李搬到过道和隔开每个人之间的空座椅上。完了之后他还要穿过过道上的行李去指导每个人按照座位号来填写自己的信息,并给每个人测了体温,这一套下来,他已经汗流浃背到累晕得站不稳,我朋友也不由得为他的敬业精神点赞。

车子一个小时以后就到了广州市内的一个集中隔离点,一个在美团上显示价格500多一晚同时又满房的维也纳酒店。朋友入住时候给了友情价370一晚含三顿吃不饱的盒饭,一次交清14天的钱就能入住了。拖着行李进入房间时,朋友发现,里面摆满了14天用的垃圾袋和水,房间里没有任何消毒水的刺鼻气味,当时想,应该是消毒之后敞开放置了很久吧?朋友被告知14天内只有送饭时间和测体温和核酸时间能开门,其余时间都不能开门,有问题可以微信联系驻酒店的医生。一切都是很专业。

14天内每天都要测一次体温,下飞机测一次核酸,第6天和13天各测一次,14天出报告就可以一大清早就走了。这14天里,朋友有一天下午听到酒店的工作人员在房间外敲对面房间的门,说他14天满了,可以退房了,朋友透过猫眼看到对门的别的航班的大叔离开,满是羡慕,朋友继续回到床上无聊看着手机。房间隔音效果很差,但是对面的房间门开之后朋友没有听到里面有什么吸尘器的响声,也没有闻到什么刺鼻的气味,门只是开着。第二天一早,那个房间门已经又关上了。13天晚上朋友被酒店前台告知要提前收拾好东西,因为通知离开的时候就只有30分钟时间,14天后入境的同一航班的乘客就要到这个酒店办入住了。这段时间窗口,酒店人员就要穿着防护服把几十人的房间腾空然后让后续的人住进去。

朋友下楼办理退房后,酒店给了解除集中隔离的文件之后,记录了各自的回户籍所在地的交通工具以后就不管大家了,所有人都被要求到酒店围墙的大门口去等车。由于地方比较偏,朋友打的滴滴等了接近一个小时才来。期间朋友看到了熟悉的场景,一辆满载和14天前的他自己一样的入境人员的大巴缓缓驶入酒店,下车,入住。可能又是和自己一样,分到了一个自己入住时看起来空置了很久的全面消毒过的房间。

酒店可能就是觉得隔离满了14天再出现发病的概率很低吧?但是如果真的因为很低就可以侥幸地认为没有,那样就不认真消毒,我国要那后续的7+14天做什么呢?也或许是反正那之后在社会上发病的就不算他们酒店的责任了,这样的心态让酒店没有好好消毒,就让旅客住进去了,然后这个快捷酒店就可以一直保持接近满房的入住率了(注:酒店的医生不拿酒店的工资,酒店的工作人员每天其实就穿好防护服和戴好口罩把楼里的垃圾带走集中处理,送3次饭,再14天后换一下床单被套这些的,即使酒店员工工作14隔离14天再居家14天这种闭环模式都是不贵的。一个接近时刻满员而且溢价100%的酒店,好歹应该做好本职的消杀工作吧?)。那是不是商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挖咱们国家的墙角呢?

接下来,朋友给自己戴的KN95口罩外又加了一个KN95,朋友真的怕了,怕自己最终因为酒店的环境感染,到时候又被舆论喷成万里投毒,这哪里说理去呀。自己消除不了酒店感染的风险,只求自己要是真的感染了也不至于造成社会影响,不会让家人因此丢了工作。

朋友想起了出发之前看到的回国群的群友有被从广州拉到肇庆的一个农家乐里面隔离的,他们在群里吐槽自己房间里面卫生没有打扫,床单有印子,房间里发现老鼠屎(可以看微博北美票帝的1月23号左右的转发,保证是真实的)。当时正值年初疫情的风口浪尖,群里有人问了一句,酒店这样的环境,到时候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感染了算谁的?有人回答:“普通人只会怪我们投毒,很多人还会仇富,我们愿意花大几千块钱隔离最后酒店没责任,我们身败名裂。”

朋友滴水不进,不吃不喝不摘口罩地上了滴滴,上了高铁,到了户籍地,出站就去找接待入境人员的工作人员。坐着社区的专车去了本地的隔离酒店确认信息。接下来还有7+14天等着他。

————————分割线————————

全国那么多隔离点,南京机场的懈怠情况,会不会再度发生呢?广州的隔离酒店会不会真的像我朋友所说的那种情况呢?全国呢?会不会有一处蚁穴呢?对了,广州是一线城市。而且广州今年也发生了本土疫情,还是查不到源头的那种。我的朋友是在广州疫情之前几个月入境的广州。

剩下的真的不敢说了。只求轻喷。

user avatar

更新下最新的流调信息:


今天(9月10日)晚上,福建省莆田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发布会上通报,2021年9月10日,福建莆田市在对仙游县枫亭镇一小学在校学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2名学生(为亲兄弟)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立即扩大核酸采样又发现4人(1名学生和3名家长)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截至9月10日18时,共发现6人检测结果呈阳性。

病例1:林某某,男,12岁,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2:林某某,男,10岁,为病例1的弟弟,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3:林某,男,33岁,为病例1病例2的父亲,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4:柯某某,女,30岁,为病例1、病例2的母亲,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5:林某某,男,12岁,为病例1的同学,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6:林某某,男,38岁,为病例5的父亲,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经流调发现,该病例为境外返莆人员,8月4日乘坐厦门航空852航班自新加坡从厦门机场入境,在厦门定点酒店集中隔离14天后,于8月19日点对点转运至仙游县集中隔离点继续集中隔离,(8月19日、22日、24日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于8月26日起实行居家健康监测。

目前已对上述阳性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经专家初步研判,本次疫情源头疑似为该病例6林某某(新加坡入境人员)导致的传染链条。

截至9月10日18时,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128人,次密切接触者137人,相关密接者转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9月10日18时,累计环境核酸采样87个,检测出5例阳性样本。


为什么有人在说林俊杰???林俊杰的密接怎么可能会居住在这些村里,这就离谱。

通报写的不是很详细,啰嗦点多解释下,不然很容易被误会只进行了7天的隔离。

林某杰从新加坡入境,在经过14天的集中隔离后于8月19日以点对点转运至仙游县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7天,其中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于8月26日实行居家健康监测,整个过程是符合福建的入境防疫规定的,要怪就怪病毒太狡猾,潜伏期太长了。

如果是从新加坡入境的话,那感染的很有可能是Delta变异株了,因为近一个月,Delta感染者已经占据了新加坡新增病例的99.9%。

Delta恐怖传播能力大家都知道了,考虑到病毒已经传播了7天左右的时间,已经足够Delta传播1-2代了。另外根据某个匿名答主所说是在学生核酸检测中被发现的,这就有点麻烦了。

user avatar

仙游县内仅有两家公立医院具备PCR检验能力。现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缺设备缺人手,必须依靠外援。昨晚在群里一群人给当地医务人员出主意,比如说申请火眼实验室、派其他专业的医务人员给PCR人员“一对一”搭手,非重点人员采取“十五合一”混检等。

新加坡归国病人回国后严格按照“14+7+7”管控,即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管理7天+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7天,期间多次核酸检测结果正常,在“14+7+7”的第二个“7”确诊。德尔塔毒株感染后潜伏期通常很短,要么是病毒变异,变得更狡猾了,要么病人是在“14+7+7”期间感染。不论哪种可能性,都增加了防疫工作的复杂性。

user avatar

这六例疑似新加坡入境人员林某杰导致的传染链条。这位林某杰(当然不是林俊杰),8月19日入,26日实行居家健康监测。这过程其实是符合福建省居家隔离规定的,但这隔离措施可能以后要升级了,因为新加坡的疫情,哎,让人担忧。

新加坡啊新加坡,该怎么说你好呢。

去年年底,我申请回国内远程工作,于是从新加坡回到国内,开始居家办公生活。那时候老板还说,等明年疫情稳定你,你一定要回来哦。于是我每天看着疫情数据,看看新加坡啥时候清零,结果反而眼睁睁看着新加坡的疫情逐渐失控,我老板重启新加坡办公室的想法又继续搁置了,当然我也能继续在家办公了(如果公司不被疫情打垮的话)。

从去年开始,新加坡的疫情起起伏伏,经过一段时间稳定后,最终失去控制,新加坡政府开始考虑和病毒共存。为了让读者了解到这个新增数的体量,我这里给大家一个信息:新加坡人口大约560万。

其实新加坡去年抗疫总体算成功的(不过比起我国来说,用的时间太长了),这是疫情爆发到去年年底新加坡的每日新增图。

去年单日新增最高去到1000,虽然看起来很夸张,但很快压制下来了,因为主要是在外劳宿舍,很容易隔离,导致很多天,新加坡就分成了两个部分:「客工宿舍」和「市里」。全新加坡经历了八周的锁城,以及分批隔离与解封劳工宿舍,去年的疫情花了几个月总算控制住了,每日新增控制在个位数了。

其实新加坡从来没打算过清零,因为作为一个中转港口,不现实。新加坡一直打算「压平曲线」,防止疫情爆发。但从今年四月开始,在德尔塔毒株的施虐下,新加坡还是没控制住。

疫情在50例以下潜伏了几个月后,爆发了。没错,是德尔塔毒株。新加坡也尝试在五月份「封锁」了四周,但也就仅仅四周。那时候,新增100多。

数据来源:https://ourworldindata.org/coronavirus/country/singapore

而最近几天,新加坡的病例疯狂增长。其实新加坡绝不是西方那种民众不配合的国家,新加坡人狠配合政府各项防疫举措,但依然抵不住德尔塔毒株的感染力。最近五天的新增分别为241,332,349,457,573。仅仅五天就翻倍了啊。别看这数字不及去年的巅峰,但这些病例基本都是在社区里,而且很多根本没法找到关联病例,流调非常难做。

然而新加坡已经不打算封城了。王乙康还预计,10月份新加坡的日增可能达到3000。

图来源:新加坡眼

而过去五天就已经翻倍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王部长你的预测可能有点乐观了啊。

现在新加坡的目标,不是控制爆发,而是控制死亡人数。新加坡的抗疫方向很明显了,就是让大家赶紧接种疫苗,因为接种了疫苗可以减少重症和死亡。

其实能理解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岛的无奈选择,手停口停嘛,再封锁下去经济都完蛋了。但新加坡某些地方,本来能做得比现在更好的,这里就马后炮了,哎。


说到这里似乎有点离题。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给大家展示我们面临着多大的境外病例输入压力。很多国家疫情真的兜不住了。这里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我们抗疫成果的来之不易。我们很多人可能已经麻了,都不关注国外疫情情况了。但我们面临境外输入的压力,正在肉眼可见的倍数级增大。我们入境隔离措施,可能真的需要升级了。

user avatar

疫情隐蔽传播一段时间,有扩散风险

一、流调信息

今天(2021年9月10日)晚上,福建省莆田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发布会上通报,2021年9月10日,福建莆田市在对仙游县枫亭镇一小学在校学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2名学生(为亲兄弟)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立即扩大核酸采样又发现4人(1名学生和3名家长)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截至9月10日18时,共发现6人检测结果呈阳性。

病例1:林某某,男,12岁,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2:林某某,男,10岁,为病例1的弟弟,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3:林某,男,33岁,为病例1病例2的父亲,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4:柯某某,女,30岁,为病例1、病例2的母亲,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5:林某某,男,12岁,为病例1的同学,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

病例6:林某某,男,38岁,为病例5的父亲,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经流调发现,该病例为境外返莆人员,8月4日乘坐厦门航空MF852航班自新加坡从厦门机场入境,在厦门定点酒店集中隔离14天后,于8月19日点对点转运至仙游县集中隔离点继续集中隔离,(8月19日、22日、24日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于8月26日起实行居家健康监测。

备注:我国入境人员在入境口岸集中隔离14天,随后返回原籍继续隔离一段时间,一般集中隔离7天,随后居家健康监测。本次疫情的传播应该出现在14+7后的居家健康监测期间。

目前已对上述阳性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经专家初步研判,本次疫情源头疑似为该病例6林某某(新加坡入境人员)导致的传染链条。

截至9月10日18时,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128人,次密切接触者137人,相关密接者转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9月10日18时,累计环境核酸采样87个,检测出5例阳性样本。[1]


二、传染源可能是新加坡输入的德尔塔系列

最近新加坡流行的是德尔塔(B.1.617.2,占比5%)和德尔塔的子代(AY.23,占比95%)。[2]

两者突变点位类似,而AY.23青出于蓝胜于蓝,多了V1264L突变

所以,我们要面对的还是传播迅速、重症率较高的德尔塔或德尔塔子代病毒。


三、隐蔽传播时间长,影响范围较大

(1)病例6在8月26日后未继续做核酸检测,转阳性并传播的起始时间不明,可能是8月26日解除集中隔离后的任意时间。

(2)截止9月10日已经感染6例,涉及多代病例,按每代病例间隔至少两天计算,开始传播至少已经有5天。由于隐蔽传播时间较长,预计传播范围较大。

(3)铺头小学已经确认形成聚集性传播,很可能存在学生-家长的传播链。

(4)疫情发生地交通便利,且疫情传播时间正好和大学开学时间重合,不排除疫情沿交通线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

(5)其他地区的疾控部门都应当提高警惕,对8月26日以来有仙游旅行史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四、本次疫情可能来自超长潜伏期或者隔离点交叉感染,建议严格隔离点管理,延长隔离时间

1.我国已经出现多次解除隔离后检测阳性的案例

据健康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半年内至少有11位入境人员在解除14天集中隔离后,出现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情况,其中有6人在隔离结束后7天之内被检测出核酸阳性。[3]

2021年4月以后,至少有4例解除隔离后核酸阳性

(1)某旅客2021年4月14日从非洲尼日尔乘坐AF339航班抵达巴黎,4月15日从巴黎搭乘AF198航班至上海入境,医学观察期间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4月30日解除隔离后乘坐K759次列车至杭州南站,后转乘T101次列车到达义乌站。抵达义乌后,直接点对点转运至综合服务点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月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经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4]

(2)2021年5月24日,南宁市根据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查函,在对协查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及核酸检测中,发现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1例。

宁某某,男,34岁,现住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隆宁街63号。于2021年4月25日从卢旺达回国,入境广州市后在荔湾区隔离酒店集中隔离14天。5月10日解除隔离,5月11日乘坐D204动车至金陵镇家中。5月24日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协查函后,立即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5月25日5时37分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5]

(3)泰安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某某,男,70岁,中国籍,山东省新泰市人,2021年8月12日乘坐AC027国际航班从加拿大出发,途经新加坡,于8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上海市完成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间7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021年8月27日解除集中隔离后乘坐G138次列车于当日17:22抵达泰安,由专人专车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8月28日核酸检测阴性。8月30日核酸检测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6]

(4)【温州市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及其关联病例的通报】 患者王某某,女,温州市瑞安籍,居住平阳万全镇。2021年5月10日和丈夫一起从意大利回国,入境后在北京某隔离场所进行医学观察21天,期间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6月1日解除隔离后乘坐CA1539航班抵达温州龙湾机场,由其儿子李某二驾车接回在平阳县万全镇居住。6月9日上午,患者因身体不适,由其女儿驾车送瑞安市人民医院万松院区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现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7]

(5)陈某某,男,59岁,平潭人,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后,于2021年4月16日从肯尼亚登机回国,4月17日抵深圳,下机后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并在深圳隔离点隔离14天,期间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月1日,陈某某乘坐D3344动车09车厢01C座位于21点47分到达平潭;5月2日至8日在潭城镇桂山庄居家健康监测,5月9日、10日早晨均在其住所附近锻炼,5月9日到平潭流水安置小区C区6号楼看新房装修。5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陈某某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正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8]


2.隔离酒店可能发生交叉传播

中国专家五人团队于2021年4月9日入住越南安沛省的隔离酒店,4月23日中午退房离开。印度专家十一人团队则于4月18日入住,其中有人检测阳性。

截止5月17日,包括印度专家团队中的4位、中国专家团队5位和酒店前台大叔1位共10人中招。[9]


3.建议措施

(1)解除隔离人员有继续定期核酸检测的必要性。

(2)居家健康监测缺乏监管,很难确保单独的隔离环境,建议用集中隔离代替。

为了减少从入境口岸到居住地转运过程中的传播风险,消除居家健康监测过程中的社区传播风险,建议在入境口岸一次性集中隔离21天以上。

为了平衡不同城市之间的防疫压力,可以根据各地实际隔离能力合理调配入境航班。

(3)隔离点按规范选址,远离居民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要求

(4)提高隔离点一线工作人员(包括保洁、保安等临时人员)的收入水平,用高工资吸引高素质人员,进行防疫技能培训,严格考核并淘汰能力不足的人员。

(5)按规范进行垃圾处置,废水处置。汲取去年成都疫情教训,避免隔离点周边居民捡拾隔离点垃圾造成社区传播。[10]

(6)加强隔离点内部管理,杜绝交叉感染。每批次住客离开后,隔离酒店房间进行彻底消毒。

(7)学习浦东机场“14+7+7”封闭式管理措施,一线人员全部集中居住,避免上下班期间与社区人员的接触。

所谓“14+7+7”封闭式管理,是指这些一线人员,先进行14天的在岗工作,其间由专车在工作地与集中居住点之间提供“两点一线”接送保障; 随后7天离岗,在专门的酒店进行封闭式的隔离健康观察; 再接下来的7天,为居家隔离健康观察。[11]


五,、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最近一段时间输入性疫情风险还会维持高位,各地都要提高警惕!加强防护!

参考

  1. ^央视新闻的流调 http://m.news.cctv.com/2021/09/10/ARTIUQZMl6d9LcfcBm64ooql210910.shtml
  2. ^ https://outbreak.info/situation-reports?loc=SGP&muts=S%3AV1264L&selected=SGP
  3. ^ https://news.sina.com.cn/c/2021-03-28/doc-ikknscsk2841019.shtml
  4. ^ https://news.ifeng.com/c/85ukUZ5eyP3
  5. ^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5/25/c_1127489057.htm
  6. ^ 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21/08/31/32018965.html
  7. ^ https://3g.163.com/dy/article/GC5G5GBK0512DU6N.html
  8.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456252006450622&wfr=spider&for=pc
  9.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2965045
  10. ^ http://china.qianlong.com/2021/0101/5224730.shtml
  11. ^ https://new.qq.com/rain/a/20210902A09PUM00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