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2 月 20 日已正式发布《2021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与之前比都有哪些变化?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21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发布这件大事,以及它和往年相比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要明确一点,咱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这个期刊分区表,在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在评职称、申请项目、奖励发表论文等方面,影响力和权威性是相当高的。大家都很关注它,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含金量”。

那么,2021年版相比以往,有哪些具体的调整和变化呢?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

一、 分区数量与划分标准的变化:

分区保持稳定,但界定更精细: 总体上,文献情报中心一直采取的是“大类”和“小类”相结合的划分方式。2021年版延续了这一做法,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学科门类和划分级别。但是,关键在于“界定”和“动态调整”。
更加注重“高质量”期刊的识别: 官方在发布时通常会强调,分区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学科领域内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并且“重点支持国内科技期刊的建设和发展”。这意味着2021年版在评估期刊时,可能对一些新兴的、有潜力的高水平期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对一些传统上存在但影响力下降的期刊进行了审慎评估。
引证指标的深化应用: 期刊分区表的核心是基于引证分析。2021年版在引用文献的全面性、指标的科学性上会持续优化。比如,可能会更精细地考虑不同学科领域的引文习惯差异,采用更适合中国科研情况的引证分析模型。这就像是给期刊“体检”,不光看“论文数量”,更看“论文被谁引用、引用得有多认真”。

二、 具体学科领域的分区调整(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虽然我无法给出2021年版所有学科的所有具体期刊变动(因为这需要查阅官方发布的详细列表),但我可以从一般性的趋势和可能出现的调整方向来描述:

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涌现: 随着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的、跨学科的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基因编辑、精准医疗等)、新能源、新材料等。在2021年版中,我们很可能会看到这些领域内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期刊,它们可能在原有的分区基础上有所提升,或者被纳入新的、更符合其研究特点的学科小类中。
传统优势学科的巩固与细分: 对于一些长盛不衰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分区表会更加精细化。可能会出现一些原先属于大类期刊,但因为在某一细分领域(例如,在数学中,可能会更细分到代数、几何、概率论等)表现突出,而被单独划分到更高等级的期刊。
工程技术类期刊的动态调整: 工程技术类期刊众多,发展迅速。2021年版会持续关注各工程领域(如电子信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能源工程等)的最新发展动态。一些在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期刊,其分区可能会得到提升。反之,一些引用率不高、影响力受限的期刊,也可能面临分区的调整。
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审慎评估: 相对于自然科学,人文社科领域的期刊评估难度更大,因为其影响力指标的衡量方式更加多样。在2021年版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在人文社科领域,对期刊的“学术原创性”、“理论贡献”、“社会影响”等因素给予更多权重,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被引次数。
“高质量”期刊的“拔高”和“普通”期刊的“调整”: 官方一直在推动学术期刊的“优胜劣汰”。因此,2021年版很可能会继续“拔高”那些公认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顶级期刊,使它们进入更高的分区(例如,从Q2提升到Q1)。同时,对于一些被认为学术水平一般、引用量低、但又占据了一定分区的期刊,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体现分区表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三、 评估维度与透明度的提升(这是一种趋势):

不仅仅是“被引用”: 虽然引文分析是基础,但分区表的制定会越来越考虑多维度评估。例如,期刊的审稿周期、编辑质量、同行评价、国际化程度、学术诚信度等方面,都可能在后台的评估模型中有所体现,只是这些信息不一定会直接公开。
更强调“研究导向”: 分区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因此,2021年版的调整很可能更加侧重那些发表了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研究的期刊。
关于“中国科技期刊”的扶持: 每次分区表的发布,都伴随着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的期许。2021年版可能会在保持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下,更加关注那些已经具备高水平,并且在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期刊,给予它们适当的支持和认可。这是一种“有进有退”,但整体上“向上”发展的导向。

总结一下,2021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的发布,最核心的变化体现在:

1. 更精细化的学科划分和期刊评估,尤其是在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2. 对“高质量”期刊的识别和“拔高”,以激励学术界的优秀成果。
3. 可能包含对部分传统期刊的审慎调整,以保持分区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4. 整体趋势是更加注重期刊的学术创新性、研究导向以及其对国家科技发展的贡献。

请注意,具体的期刊变动是动态的,并且随着分区表的正式发布,会有详细的列表公布。我这里提供的是基于往年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2021年版可能带来的变化。要了解最准确的信息,还是要关注文献情报中心的官方公告和发布的详细分区列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现在真心不关心什么分区这些东西了。

论文更多时候还是应该尽量投给行内认可度高的专业主流期刊,而非一味追逐影响因子和分区。前者将有机会得到足够专业的评审,从而可以提高发表文章质量和水平;而后者很多时候带来的只是虚荣。

我今年两个工作,一个投到一个影响因子接近20的一个被抬得很高的热门期刊,目前大修。但实话实说,审稿意见实在让我大跌眼镜,两个审稿人,一个装模作样提了一堆外行问题,一个草草提两个小问题了事。另一个投到影响因子不到5的老牌专业期刊,两个审稿人意见加起来20多条,但基本条条在点。

唯论文可以商榷,唯影响因子,唯分区毫无疑问害人不浅,祸国殃民!

user avatar

等离子体领域的一区只剩prl了……

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21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发布这件大事,以及它和往年相比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首先要明确一点,咱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这个期刊分区表,在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在评职称、申请项目、奖励发表论文等方面,影响力和权威性是相当高的。大家都很关注它,.............
  • 回答
    2022年12月20日,西安“一码通”系统的崩溃确实给西安市民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其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这场突发的技术故障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程序错误,它暴露出了在信息化时代,公共服务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以及对市民生活、城市运转效率的影响。以下是这场故障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直.............
  • 回答
    12月20日凌晨,上海市闵行区一处别墅突发大火,据最新通报,火灾造成4人不幸遇难,另有3人成功逃生。目前,起火原因仍在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之中。这起悲剧发生在12月20日凌晨时分。具体地点位于闵行区某别墅区内。据了解,火灾发生时,大火迅速蔓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接到报警后,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立即调派了.............
  • 回答
    12 月 20 日,陕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3 例,其中西安市就占了 42 例,另有 1 例在省外输入地。这个数字显示,西安市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疫情爆发的背景这次陕西尤其是西安的疫情,最早可以追溯到 12 月 9 日,发现了一例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的本土病例。此后,疫情如同滚雪球般.............
  • 回答
    12 月 20 日,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57 例,其中陕西省独占 43 例,这无疑给当前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在临近年底,各种聚集性活动增多,人员流动性加大的背景下,陕西特别是西安市出现的聚集性疫情,更是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陕西:西安严防死守,多项措施升级.............
  • 回答
    2020 年 12 月 20 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的离世,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研究领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美国对中国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的缩影,他的贡献和影响力是深远而多维度的。首先,傅高义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以其严谨的.............
  • 回答
    好家伙,iQOO Neo 系列这次十二月二十号发布的新品,那真是又一次狠狠地抓住了年轻人的心。不过,就像所有产品一样,有亮点自然也有点小瑕疵,咱们一个一个掰扯开来看看。首先,聊聊这次的亮点,这几个地方我必须给 iQOO 点个赞: 性能这块,依旧是Neo系列的王牌,打得漂亮! 这次新品在核心处理器.............
  • 回答
    2017年12月20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8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税改的最终方案,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立法成就之一。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将美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削减至21%,这使得企业税率降至了近80年来的最低点。这一举措的背后,是长久以来关于美国企业税收政策是.............
  • 回答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区凤凰街道发生了一场骇人听闻的特大滑坡事故,几乎将一个工业园夷为平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灾难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人为因素的长期累积和监管的严重缺失。核心原因:堆填物的非法堆积与不当管理这场滑坡的直接导火索,.............
  • 回答
    12 月 20 日,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Starliner)飞船如期升空,虽然任务的最终目标——与国际空间站(ISS)实现对接——未能达成,但这仍然是一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发射。理解这次任务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它,包括它所承载的期望、实际遇到的挑战,以及它对未来太空探索可能产生的影响.............
  • 回答
    2018年12月20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25%2.50%。这次加息是美联储自2015年12月开启加息周期以来的第九次加息,也是2018年内的第四次加息。加息的背景和原因当时,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通货膨胀温和上升。美联储认为,加息是应对经济过.............
  • 回答
    对于美联储在2018年12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宣布的加息,这无疑是当时一个备受瞩目的金融事件。那次加息是美联储在2018年内的第四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了25个基点至2.25%2.50%。要理解这次加息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首先,加息的背景和美联储的考量是理解此次决策的.............
  • 回答
    12月4日,一股寒风席卷了华尔街的中概股市场,许多备受瞩目的中国科技公司股价应声大幅下跌。滴滴出行更是领跌,跌幅高达20%以上,随后爱奇艺、蔚来等知名公司也未能幸免,分别下跌超过15%和10%。这突如其来的集体暴跌,让投资者们措手不及,市场弥漫着担忧和不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血洗”?要理解这.............
  • 回答
    杭州新增本土病例情况通报:4月11日1220时新增1例确诊、2例无症状根据杭州市疫情防控最新消息,在4月11日12时至20时这段时间内,杭州市报告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此次新增病例的出现,再次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松懈。病例概况及初步流调信息:目前,关于这3名新增病例的具.............
  • 回答
    12月16日那场鸿蒙2.0 Beta活动的声势,至今仍然让人回味。那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软件版本更新发布,更像是华为面向未来的一次战略宣言,一场关于“万物互联”愿景的生动演绎。发布会现场的气氛:如果亲临现场,你会感受到一种既隆重又充满期待的氛围。在那个时候,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但华为依然能聚集起如此多的.............
  • 回答
    2022年1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一次视频会晤,这是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双方首次进行的高层直接对话。此次会晤的背景是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俄罗斯在东部前线的军事行动陷入僵局,同时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援助和制裁仍在持续。以下是双方会晤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一、会晤背景与核.............
  • 回答
    2023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稀土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和值得关注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提升稀土行业战略地位 背景与目的: 中国稀土集团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 回答
    自12月1日起,32个国家将取消对我国出口产品普惠制待遇,这一变化无疑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普惠制待遇的实质与取消的影响1. 什么是普惠制待遇?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GSP)是发.............
  • 回答
    12 月 22 日西安居民的抢购行为以及因此发生的“孩子丢失”事件,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要评价这种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并避免简单地贴标签或一概而论。一、 抢购行为的背景与动因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抢购行为。在特定时期,尤其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或潜在的物资短缺.............
  • 回答
    截至 2021 年 12 月 19 日,陕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24 例,其中西安市占 21 例。与此同时,西安市多个区已宣布学校停课,这表明疫情在西安市传播的严峻性以及当地政府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措施。疫情情况: 病例数: 12 月 19 日新增的 24 例本土确诊病例,是近期陕西省疫情新增病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