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2 月 20 日上海一别墅失火, 3 人逃生 4 人死亡,起火原因正进一步调查中,目前情况如何?

回答
12月20日凌晨,上海市闵行区一处别墅突发大火,据最新通报,火灾造成4人不幸遇难,另有3人成功逃生。目前,起火原因仍在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之中。

这起悲剧发生在12月20日凌晨时分。具体地点位于闵行区某别墅区内。据了解,火灾发生时,大火迅速蔓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接到报警后,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立即调派了多支消防队伍、数十辆消防车和近百名消防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扑救。

消防队员们在抵达现场后,发现别墅内火势十分猛烈,且别墅结构复杂,给灭火救援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消防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方面全力扑救火势,控制火势蔓延到周边建筑;另一方面则争分夺秒地展开搜救工作,希望能将困在火场中的人员安全救出。

在紧张的搜救过程中,有3名人员成功从火场中逃生,他们被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然而,不幸的是,经过消防员们的努力搜寻,最终在火场内发现了4名遇难者的遗体。目前,这4名遇难者的身份信息还在进一步核实之中。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周边居民表示震惊和痛心。许多人表示在凌晨被浓烟和火光惊醒,看到熊熊大火吞噬着别墅,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目前,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勘查,并围绕火灾发生的原因展开全面的调查取证工作。为了查明事实真相,相关部门正在仔细排查是否存在电气线路故障、用火不慎、或者其他人为因素等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调查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对于此次火灾的具体细节,例如失火别墅的结构、内部装修情况、以及火灾发生时别墅内的人员构成和活动情况等,还在梳理和核实中。同时,相关部门也正在对幸存者进行安抚和心理疏导,并配合做好善后工作。

这场火灾无疑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也再次提醒大家,消防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居民家庭还是公共场所,都应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定期检查用电设备,不乱拉乱接电线,不私自改动燃气管道,并且要熟知消防常识和逃生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期待能尽快了解火灾的真实原因,并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平安。相关部门也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相关事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墅没能跑出来真的很奇怪,看起来也没有封窗,想起前几天12.17的时候纽约一栋公寓失火,两姐弟爬窗户从几楼爬下来,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常备防毒面具和灭火毯吧!

不是让你们往外爬啊,这是个特例,这女孩19岁体力好 运气也好,10月份的时候孟买也有个同样的也是爬管道,掉下来了,我觉得这个能代表大多数人的能力!

另外不要去企图灭火,特别是带浓烟和明焰的,举一个案例:

洛杉矶一个仓库,外表看起没多大,

动用了10几辆消防车,115名消防员,折腾了1晚上才灭了火,如果你不是氪星血统,就别考虑灭火的事了,老老实实的别给消防员添乱。

user avatar

这应该是联排或者双拼吧。

联排单层面积较小。住的人一多,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家里东西放过于的紧密,一有起火点,很容易大面积引燃周边物品。然后房子就像个大烟囱。

实在是不推荐那种一层几十个平方,加地下室弄个4-5层的小别墅,楼梯小到70-80cm,底层失火烟一窜上来,跑都没办法跑。

如果非要选这样的房子,每层最好都要有阳台露台,每个阳台露台都有水源。

再就是装修上面。不要搞木质护墙板,不要做木质吊顶,不要在客厅做什么柜子。公共区域全部大理石。如果楼梯间过小,能改一定要改,

user avatar

前几天刚就“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突发大火”问题进行了回答,并纠正了新闻中混淆的“疏散”和“被困”的区别指出火灾中如果人员都跑到天台或者室外平台上,那叫做“成功疏散”而不是|“被困天台”,像上海这种别墅失火,人员逃不出来,才是真正的“被困”。

一个仅仅三层的别墅,失火都有人员说伤亡,只能说消防做的太差了,不管是原来消防设计有问题还是后期业主使用出现的问题。

一个房子防火性能是否合格,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火灾发生初期要保证人员能够安全撤离,逃生通道的设置是关键。逃生通道要简短通畅,不能太过曲折,否则在慌乱中很容易迷路,延长逃生时间。

此外,逃生通道还要有明确的路线指示、充足的照明,并能在火灾发生时阻断烟气窜入,保持通道良好的通行环境,这要靠消防设施发挥功效。

2017年6月22日发生的杭州保姆纵火案,由于起火点位于门口,阻断了通往室外的逃生路线,而且屋内排烟能力不足,导致室内人员无法撤离火场。

逃生通道是火灾下人员安全撤离的生命通道,需要时刻保持畅通,楼梯间堆积的杂物,会影响逃生时间。

2. 火灾持续期间,结构能够保持稳定不倒塌,为灭火工作提供必要的时间。如果房屋耐火性能太差,在救火过程中发生垮塌,会耽误灭火工作,甚至会发生人身伤害。

3. 火灾后要易于修复,修复费用和修复时间均可接受,否则社会、经济影响太大,无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满足上述3点,需要承重构件具备相应的耐火能力。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中一级要求最高,对构件的耐火时间(小时)要求如下:

要满足上述要求,不同结构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1)钢结构。钢材自身不耐高温且极易导热,火烧到裸露的钢构件表面,热量会迅速传导到钢材内部,导致钢构件很快丧失承载能力。下图为裸露的钢结构在火灾作用下温度和强度变化规律。

从图中可以看出,裸露的钢结构在火灾发生后13分钟温度上升到538℃,强度降低为原来的61%;15分钟温度上升到609℃,强度降低为原来的43%;20分钟温度上升到724℃,强度降低为原来的18%,此时钢结构基本就倒塌了。

根据统计,从发生火灾到消防员赶到现场开始灭火需要15分钟,此时钢结构强度已降低到不足原来的一半,房屋处于危险状态

要延长钢结构的耐火时间,需要在钢结构外部喷涂防火涂料包上防火板,防火涂料和防火板厚度不同,钢结构的耐火时间也不同。

2)混凝土结构。与钢相比,混凝土不易导热(导热系数约是钢的1/60),火灾时升温缓慢,因此对内部钢筋形成了很好的耐火保护。我国规范对梁、板、柱、承重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做了相应的规定,保护层除了可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外,还兼做钢筋的耐火保护,延长了耐火时间。因此,混凝土结构一般不需要额外的防火措施也可满足防火要求。

3)砖混结构。与混凝土类似,砖墙不易导热,耐火能力较强,一般不需要额外的防火措施

4)木结构。天然木材不耐火,需要经特殊防火处理才可作为建筑承重材料,此外还需要采取覆盖防火板、表面抹灰等措施满足防火要求。

房屋发生过火灾,不仅结构表面有烟熏火燎的颜色,影响美观,严重的火灾还会影响结构安全,在继续使用前需要做安全评估。

评估时首先要考虑火灾对不同材料性能的影响。总体来说,火灾对各种材料都有不利的影响(强度或者延展性),而且火灾时间持续越久,材料性能损失越大

此外,用水灭火会导致材料表面温度骤降,除了热胀冷缩引发裂缝外,材料自身的性能会损失更严重。具体来说,火灾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如下:

对于钢结构,火灾除了影响材料性能,还会导致整个结构内力分布发生重大调整。总的调整规律是荷载从受力大的构件向受力小的构件转移,实现了“削峰平谷”,有点像《道德经》里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是由于火灾期间钢材会变软,受力大的钢构件变形更大,随着变形的发展,将部分荷载卸向其他构件。如下图所示,原本仅中间柱子承载,两侧柱子不受力,火灾发生时钢柱变软,中间柱子被“压扁”,变为三根柱子共同承载。

因此,钢结构经历火灾后,受力状态与原设计会大相径庭,新的受力状态是否仍能保证安全,需要详细评估。另外火灾后钢结构变脆,会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

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火灾前后各个构件内力调整较小,火灾后的实际受力状态与原设计基本相符。但需要重点关注预制楼板,火灾后钢筋强度剧烈下降,需核算承载力能否满足要求。

木结构经过火灾后,除了表面烧黑的构件需要替换外,表面完好的构件也像是受到了七伤拳的攻击,表面完好,内部强度大幅降低,需要重新评估其安全性。

对于我们普通住户,很难改变房子自身的耐火性能,但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防火措施,例如家中常常断舍离,减少无用物品堆放,从而减少火源;另外家里常备灭火器,至少厨房和客厅各一把,一旦出现火患,迅速消灭于萌芽。最后提醒大家,一旦火势失控,要第一时间撤离,按照逃生指示牌指示到达安全地带,千万别舍命不舍财,耽误宝贵的撤离时间。

user avatar

没评论的知乎好无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