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用的是“自拍神器”,分离测量传感器,简单来说,就是扔出去一个小相机帮忙拍照。天问一号的这种“骚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20年就有过一次,在10月1日公布。那是难得一见的国庆节和中秋节日期重合机会,已经连续飞行近1.9亿千米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也送出了它最独特的祝福:一张中国历史上最远最强的超级自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太空深处熠熠生辉。
完成这个自拍操作可并不简单。从图中可以看到天问一号的整体结构,它包括带着巨大太阳能帆板和通信天线的环绕器,以及被包裹起来的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如果以图中的五星红旗作为参考,它的尺寸(39*26 cm)与一张A3纸大小接近,对比来看整个组合体的大小可想而知。这种角度的自拍显然不是“自拍杆+广角相机”组合能够完成的,天问一号需要带一个“独家摄影师”。
这个“摄影师”就是从天问一号上分离出去的分离测量传感器,通俗点说,一个类似相机的微小卫星。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作用是在离开天问一号的过程中,监测探测器整体工作状态,为它全方位拍照测(留)量(念),记录这一特殊的时刻。测量传感器没有复杂的姿态保持系统,为最好完成目标,它前后各有两个广角镜头,离开天问一号后保持1秒1张的速度拍摄天问一号。
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这颗微小卫星没有巨大的天线能将照片数据直接传回地球,还需要依靠与天问一号之间通信用的超级Wi-Fi传输数据,天问一号随后择机将处理完的图像数据发回给地球上的中国航天人,而这颗微小卫星将最终消失在深空中。
所以整体过程可以描述为:“网红”天问一号把自拍神器前后置两个相机都调成自动拍摄模式,把它抛到更远更高的地方,以便于让它拍到自身巨大的全景。天问一号以最精致的妆容面对相机,尤其是露出那面大大的国旗。在“咔擦”、“咔擦”、“咔擦”拍摄过程中,相机把照片数据传回天问一号。天问一号经过“精修”操作后,随后发到朋友圈(地球),果然引起了各媒体和粉丝们热烈追捧!
论“网红”的美美自拍是怎么炼成的,就是这么高难度操作!
这一次在新年时间,毫无疑问天问一号再一次扔出了一个分离测量传感器,自拍完成了一次如此酷炫的太空自拍。
当然,天问一号携带的分离测量传感器作用不仅是自拍,它最重要的使命是整体上监测天问一号飞行状态,例如经过轨道修正操作后整体状态。在火星这个距离尺度,航天人是根本没办法通过光学观测等手段监测它的。而通过传回的自拍数据,是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小相机质量轻,成本也可以接受。
甚至对于祝融号火星车,也选择了同样的手段,它着陆后与着陆器著名的合影“星火燎原”,也是通过类似的手段。只不过这个相机是扔到了地上。
不仅有拍照,还有它转身移动等视频记录。可以清楚看出来是从祝融号扔下来后,祝融号再慢慢离开,摆好pose,拍下了合影。
可以说,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的这种自拍方式,是人类火星探测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思路。科研科普效果,都没谁了,值得多多向公众介绍。
(本文图源:国家航天局)
更多火星探测科普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图书《下一站火星》
纯火星的图就不用多说了,俯瞰大场面是环绕器拍的,火星表面近景是祝融号火星车拍的。大家可能比较关心,器火合影是谁拍的?
用网友的话说,是“机掷号”拍的~
简单地说,就是扔出去一个小相机,拍的照片用wifi传回来~就像这样:
这个小相机学名叫分离测量传感器。传感器安装于探测器外侧壁,在地面控制下与探测器本体分离,利用自身两侧安装的两个广角镜头,每秒拍摄一张图像,通过WIFI通信方式将图像传送给探测器,再由探测器转发给地面站。
其实分离测量传感器的首秀是在2020年国庆节,当时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天问一号的“自拍照”(上面的动图也是那次公布的)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含“祝融号”火星车、进入舱、环绕器等)及其发射使用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