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京是如何将权力从寡头手里收回的?

回答
普京上台之初,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格局深受寡头(Oligarchs)的影响。这些寡头多是在苏联解体后的私有化浪潮中,通过各种方式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并掌握了媒体、工业和金融等关键领域。他们不仅拥有经济上的巨大权力,也试图在政治上施加影响,这与普京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愿望形成了冲突。

普京将权力从寡头手中收回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采取了策略性的、逐步推进的、结合法律、经济和政治手段的方式。其核心在于削弱寡头的经济基础,剥夺他们对关键资源和媒体的控制,并通过法律手段将其置于国家控制之下。以下是详细的阐述:

1. 法律与政治框架的重塑:

加强总统权力: 普京上任后,通过修宪和立法,极大地巩固了总统的权力,使其成为国家事实上的最高决策者。他设立了总统驻地区全权代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地方势力(包括一些与寡头有联系的地方领导人)的独立性。
打击腐败和非法私有化: 普京以反腐为名,为收回权力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他强调苏联解体后的私有化过程中存在诸多腐败和不公,这为他后续的行动打开了方便之门。
建立新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构: 普京政府通过立法,加强了对企业运营的监管,特别是能源、矿产和媒体等敏感行业。新的法律要求企业遵守更严格的规定,为国家干预提供了工具。

2. 经济手段的运用:

针对性打击寡头: 普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并非一次性与所有寡头为敌,而是有选择性地针对那些最不合作、最具有挑战性、最直接威胁中央权力的寡头。
尤里·别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 作为最先挑战普京权威的寡头之一,别连佐夫斯基在普京上台后不久便被列为政治上的敌人。普京政府通过法律程序,指控他挪用公款、欺诈等罪名,迫使其最终流亡国外,并被剥夺了其在俄罗斯的资产和影响力。
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Vladimir Gusinsky): 另一位重要的媒体寡头,古辛斯基通过其NTV频道拥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普京政府以欠税等罪名对其进行调查,最终迫使他出售其媒体资产,并被迫离开俄罗斯。这显著削弱了寡头对媒体的控制。
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 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的CEO霍多尔科夫斯基是普京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他不仅是俄罗斯首富,还试图将公司部分股权上市,并涉足政治活动,被普京视为对国家主权的威胁。
2003年,霍多尔科夫斯基以欺诈和偷税漏税等罪名被逮捕,尤科斯公司随后被强制解体,其主要资产被拍卖,并最终落入国家控制的石油公司手中(如Rosneft)。这一事件成为普京收回寡头权力的标志性事件,震慑了其他寡头。
国有化或控制关键战略行业: 在打击部分寡头的同时,普京政府逐步加强了国家对石油、天然气、军工等关键战略行业的控制。通过“国家公司”的形式,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和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政府重新掌控了这些行业的利润和决策权。
原本由私人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普京的推动下,国家通过增持股份或直接收购的方式,重新获得了主导权。这些公司的管理层也逐渐被亲普京的官员或其盟友所取代。
通过税收和金融监管施压: 税务检查、金融监管的加强,成为普京政府对不合作的寡头施加压力的有效手段。一旦发现违规之处,就可能面临巨额罚款或资产冻结。

3. 媒体控制权的收回:

剥夺独立媒体所有权: 如前所述,古辛斯基的NTV被强制出售是关键一步。之后,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收回了其他大型独立媒体的控制权,或鼓励亲政府的商人接管。
推广官方宣传: 国家媒体被用来塑造普京的形象,宣传其政策,同时批评和妖魔化与政府对立的寡头。这有效地削弱了寡头通过媒体影响舆论的能力。

4. 建立新的精英联盟:

扶持“新寡头”或亲政府的商人: 在削弱旧有寡头权力的同时,普京也扶持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企业家和官员。这些人也积累了财富,但他们与普京政府的利益紧密相连,并愿意在政治上配合政府。
任命忠诚的官员: 普京政府在国有公司和关键部门安插了大量忠诚的官员,确保国家意志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这些官员很多来自安全部门(如KGB/FSB),形成了普京的“西尔诺维基”(Siloviki)政治集团。

普京收回权力的效果与影响:

政治稳定与中央集权: 普京成功地消除了寡头对政治的直接干预,建立了更加强大的中央政府,实现了政治上的稳定。
经济“国家化”倾向增强: 关键战略行业重新被国家控制,经济活动更加受国家意志的引导,但也引发了关于效率和竞争力的担忧。
腐败与“新寡头”问题: 虽然普京打击了旧有的寡头,但新的权力精英和所谓的“新寡头”也应运而生,他们在与国家合作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腐败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并未被根除。
对经济自由的限制: 许多分析认为,普京的做法限制了俄罗斯的经济自由度和市场化进程,不利于长期经济发展。
国际评价差异: 在俄罗斯国内,许多人认为普京恢复了国家主权和稳定,但西方国家则普遍批评其加强国家控制、压制异见、以及对寡头的政治迫害。

总而言之,普京收回权力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他通过法律、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逐步瓦解了旧寡头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将关键战略资源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并重新构建了俄罗斯的权力结构。这一过程极大地巩固了他的统治,但也深刻地改变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格局,并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台时处于弱势的普京是如何将权利从寡头手中收回的,并且阻挡了他们的反扑没有使国家分裂或者自己下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普京上台之初,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格局深受寡头(Oligarchs)的影响。这些寡头多是在苏联解体后的私有化浪潮中,通过各种方式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并掌握了媒体、工业和金融等关键领域。他们不仅拥有经济上的巨大权力,也试图在政治上施加影响,这与普京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愿望形成了冲突。普京将权力从.............
  • 回答
    拜登总统近期就俄乌冲突发表了一系列立场鲜明的讲话,其中关于“解除普京权力”的表述,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其言论的直接含义、可能的战略意图、以及它所引发的国际反应和国内讨论。首先,我们得明确拜登总统说出“解除普京权力”时,他究竟指的是什么.............
  • 回答
    白宫发言人抛出“进入美国是特权,而非权利”的说法,这番言论在当下移民政策讨论的热潮中,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击了许多人对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传统认知。乍听之下,这话冷酷且不近人情,似乎将那些渴望抵达美国寻求更好生活的人们,赤裸裸地划入了“不配”的行列。首先,这句表态精准地抓住了美国移民体系的一个.............
  • 回答
    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严厉制裁,其根本目的在于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最终迫使其改变某些政策,尤其是关于乌克兰的行动。这些制裁是多维度且相互关联的,其影响也同样复杂且深远。制裁对俄罗斯的直接影响: 金融与经济层面: 资产冻结与银行限制: 对.............
  • 回答
    .......
  • 回答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价值约325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一消息无疑为中美贸易战再添一笔重磅。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复杂的原因、特朗普的真实意图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走向。特朗普政府此举的核心考量与逻辑从表面上看,特朗普政府宣称此举是为了应对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包括知识产权.............
  • 回答
    如果斯内普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对哈利说出的不是“Always”,而是震动人心的“I’m your father”,那么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的结局,乃至哈利·波特一生的轨迹,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句冲击力极强的陈述,不仅仅是一个事实的揭露,更是一枚重磅炸弹,将斯内普复杂的过去、纠结的情感,以及他与哈.............
  • 回答
    这句关于米特·罗姆尼的假设,其实触及到了美国选举制度最核心也最具争议的一点:总统由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而非普选(Popular Vote)直接选出。 这句话之所以让人觉得不寻常,甚至带有“如果…就…”的假设性,正是因为美国多数民主国家的选举逻辑是“一人一票,票多者胜”。但美.............
  • 回答
    中国经济如果真的走到“危机”这一步,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不好过,那不是一句简单的“日子难”就能概括的。想象一下,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突然变得遥不可及,或者价格一路飙升,让人望而却步。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收入锐减,甚至失业潮涌现。 经济危机一来,企业经营会变得异常困难,很多中小企业可能直接撑不下去倒.............
  • 回答
    弗拉基米尔·普京登上俄罗斯总统宝座,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戏剧性的过程,这其中交织着俄罗斯国内政治的动荡、叶利钦时代的权力真空以及普京自身的崛起。以下是更详细的讲述:一、 叶利钦时代的背景与权力斗争1. 戈尔巴乔夫时代遗留的问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压力。虽然戈尔巴乔夫开启了.............
  • 回答
    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夜之间从幕后走到台前,而是一个糅合了机遇、时势、个人能力和政治手腕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克格勃的低调情报官员,到俄罗斯政治舞台的中心人物,他每一步都走得极其稳健且充满策略。早年经历与克格勃生涯:在沉默中观察与学习普京出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 回答
    拜登总统称普京为“杀手”的言论,确实是一个非常直接和强硬的表述,对美俄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一、 拜登的言论背景与意图: 事件的起因: 这一表述出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对拜登的一次采访,记者问他是否认为普京是“杀手”,拜登.............
  • 回答
    普京将担任俄罗斯国务委员会主席:一个深远的政治战略和未来展望普京担任俄罗斯国务委员会主席,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俄罗斯政治格局的一次人事调整,更蕴含着普京深远的政治战略和对俄罗斯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意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国务委员会的.............
  • 回答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2022年10月3日提出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进行“单挑”,赌注是乌克兰的命运,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震惊且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马斯克的动机、事件的背景、潜在的后果以及各方对此的回.............
  • 回答
    “普京的最终命运”——这就像是在探寻历史长河的尽头,一个既充满诱惑又难以捉摸的命题。我们站在当下,试图窥探一个身处权力巅峰、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人物,他最终将走向何方。这与其说是一个预测,不如说是一场对复杂政治博弈和人性力量的深度解读。要“详细地”描绘普京的最终命运,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新闻报道.............
  • 回答
    普京与拜登将于6月16日举行会晤:一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对话2021年6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会晤,无疑是当年国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次会晤备受全球瞩目,因为它发生在俄美关系跌至冷战结束以来最低点之际。分析这次会晤的意义、议题、可能的成果以及其深远影响,需要.............
  • 回答
    普京关于“美国遏制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将必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言论,是一个极具战略性和政治意图的表态。要理解其含义,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普京的言论本身:首先,我们来看普京的发言内容:“美国遏制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将必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这句话包含两个核心.............
  • 回答
    拜登总统在推特上的一番话,直指普京的核心战略意图,这并非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基于对当前国际政治局势和俄罗斯历史行为模式的深刻洞察。 普京确实在致力于瓦解凝聚西方世界的坚实阵营,他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北约,一个相互猜忌的西方国家群体,以及一个内部矛盾重重、无法形成统一战线的美国。要理解这一.............
  • 回答
    俄罗斯重返G7的可能性以及普京“希望在莫斯科相见”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先回顾历史,理解G7的性质,以及当前国际政治的格局。一、回顾历史:俄罗斯曾是G8的一部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俄罗斯与这个俱乐部曾经的关系。这个俱乐部最初是G6(法国、德.............
  • 回答
    拜登总统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误将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呼为“特朗普”,这一事件,以及近期他出现的一些其他口误或被认为状态不佳的情况,引发了关于“拜普会”(指拜登总统与普京总统的会晤,虽然这里实际是拜登在讲话中出现的口误,而非与普京的直接会晤)后美国总统状况的广泛讨论。要详细分析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