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好人有好报这句话?

回答
“好人有好报”,这句古老的谚语,像一盏灯,照亮了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也牵引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然而,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我们心中坚守的理想,还是现实生活赤裸裸的写照?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层层剥开。

首先,我们得承认,“好人有好报”这句俗语背后,隐藏着一种朴素的因果观。它源自于人们对世界秩序的期待,希望善行能够得到善的回应,恶行能够受到恶的惩罚。这种期待,在很多时候,确实会在生活中得到印证。比如,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当他遇到困难时,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援手;一个诚实守信的商人,往往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长期的合作。这些“报”,可能是物质上的回馈,也可能是情感上的支持,或者是社会地位的提升,更可能是内心宁静和满足感的获得。

然而,现实往往比这句简洁的谚语要复杂得多。放眼望去,我们也能看到太多“好人”饱受磨难,甚至遭遇不幸,而一些“坏人”却似乎过得风生水起。一个无私奉献的医生,可能因为劳累过度而积劳成疾;一个善良淳朴的村民,可能因为被骗而倾家荡产。这种“不报”或“坏报”,让人不禁感到困惑和失落,甚至对“好人有好报”这句话产生怀疑。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矛盾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定义“好人”和“报”。

首先,我们得区分“形式上的好”和“内心的善”。 有些人可能表面上表现得很有道德,说漂亮话,做给别人看,但内心却充满了算计和私欲。这样的“好”,其“报”自然难以持久和真实。而真正的“好人”,他们的善行往往发自内心,不求回报,是一种由衷的善良和同情心。这种内在的善,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报”,它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内心的平和与力量。即使外在环境不尽如人意,内心的丰盈也能支撑他们走过艰难。

其次,“报”的维度是多样的,并且常常是长远的。 我们常常将“报”局限于即时可见的物质利益或直接的回馈,但很多时候,“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一个坚持原则的人,虽然当下可能会损失一些利益,但他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报”。一个坚持善良的人,他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形成一种积极的能量场,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但很难在短期内量化。有时,“好报”可能体现在子孙后代的福荫,或者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再者,“好人有好报”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而非绝对的规律。 它鼓励我们向善,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铁板钉钉的因果链条,一旦不应验就立刻否定。生命中充满了偶然性和不可控因素,外界环境、社会结构、甚至基因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我们不能因为生活中的“反例”就放弃内心的良善。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遭遇不公,坚持善良也是一种尊严的体现。 承认“好人有好报”不一定随时灵验,并非是对善良的背叛,而是一种更成熟、更清醒的认知。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选择善良,本身就代表着对自身品格的坚守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报”。它让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光芒,不被黑暗吞噬。

所以,我认为“好人有好报”这句话,与其说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不如说是一种对理想的期盼,一种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意,要相信积极的力量,要去践行那些美好的品质。即便现实不总是如我们所愿,坚持善行,也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尊重。它不保证你在物质上一定能收获多少,但它能保证你在精神上一定不会空虚;它不一定能让你免于风雨,但它能让你在风雨中不失方向。

最后,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好报”,也许就是当我们回顾一生时,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能够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我尽力了,我做了一个好人。”这或许才是最实在,也最值得追求的“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与人为善能让我快乐,这便是我最大的回报!

user avatar

因为好人有好报的好,是出于本性,没有回报想法的本能善良,而不是带有目的性的。

user avatar

见到他人作恶,却不敢吱声,只敢祈求天降花盆砸死他丫的。

作了些小善,就想上天保佑升职加薪,合家平安,长命百岁。

耶稣,我不做佛祖了!

user avatar

昨天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他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首先,我想先剖析一下这个同学的心理。

他首先认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然后认为这种品质,应该给自己带来利益。

但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这种品质无法给自己带来利益。

所以他就开始问这个问题了。

当你去思考,好人和好报的关系的时候。

其实味道就变了。

就是你做好事,是为了有好报。

也就是,善良是一个交易的筹码。

交换好东西的筹码。

那么,如果这个世界真实运作都是如此这般的话。

我相信中国人,人人都会选择去做好人。

因为,能够带来巨大利益嘛。

那么这种善良,到底是真的善良,还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品质呢?

我更倾向于这是后者吧。

试图通过一种简单偷懒的方式,就想换到世界上的好东西。

但重点不是在这里。

重点在于。

好人确实是有好报的。

但是这个好,是自己觉得好,别人觉得好。

别人就是伴侣觉得好,孩纸觉得好,用户觉得好,老板觉得好,市场觉得好,,

自己觉得好往往是自我感动,别人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好,孩子却觉得父母在伤害自己,父母会有好报么。

产品经理觉得产品好,市场觉得产品跟坨屎,产品真的会好么。

你觉得对另一半好,另一半觉得你根本不懂他的点,他也不觉得你的好。

好人会有好报,关键是你是不是做了对别人有价值的事情,关键是对别人的价值,,而不是你认为的价值,自大的人会认为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别人就一定觉得好。其实这很愚蠢。

好人有好报的前提是,别人觉得好,是别人觉得你对他好。

而不是自以为对别人好。

统治者自以为对老百姓好,老百姓觉得统治者是残暴的,那就是残暴的。

你对朋友一味付出,朋友觉得你只不过在迎合我们,那就是迎合。

你自以为对公司好,天天加班加点,但公司没觉得你为他创造任何效益和价值。那你就是对公司不好。


昨天一个新闻讲一个男生苦追女生8年,送了将近4万的礼物,以为就可以换得真心。

一味的傻傻的付出,从来不去了解别人要什么。总觉得靠自己的好去换,去交易。这种人,自允是好人。但是,在我看来是非常自大自恋自私且愚蠢的表现。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往往,世界上最邪恶的事情,都是出于正义或者善良的动机。

打着对你好的旗号,做了一些特别伤害人的事情。

例如,爱国主义,父母说我是为了你好。

爱国主义不说了,你看看日本多爱国主义啊,打着爱国主义杀人可以是不眨眼的。

所以奥斯卡才说,这个世界上最邪恶的美德就是爱国主义。

父母也可以打着父母对你好的旗号,对你做任何不尊重你,或者伤害你的事情。

所以啊,对别人好这件事情,不是一个心理动机问题,而是一个能力问题。

首先你要有耐心去了解别人,或者把自己位置摆低,去了解。

然后了解别人需要什么之后,你还有有能力去满足别人的需求。

你才能叫做对别人好。

比如,你特别善良,想帮助一些穷人。

可你穷的要死,穷人不会觉得你善良的。

反而,他会觉得那个富豪是很善良的。

因为他有能力。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有心是很好,但是,真正的实质,还是要你有能力。

能够真正解决别人问题,为别人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个才是真的好。

光有善良不行,你得还要有智慧去驾驭。

user avatar

根据我这些年为人处世的经验来看,能不能得到回报和主观善意/恶意关系不大,和是否认真对待具体的人或事物关系比较大。恶意可以是一丝不苟的,善意也可以是马马虎虎的。

法律保护好人吗?法律保护的是懂法的好人而不是法盲。

舆论保护好人吗?舆论保护的是会用舆论的好人而不是话都说不利索的人。

领导者/资本家/pua再没有人性,也是真的有在深入了解受众需求甚至逆本能般的自律来达成目标,而平庸且无害的人,多数时候只是用本能在生活,并把思维上的惰性和行为上的惯性当成是人性本善。

你要搞清楚,“好人卡”不等于“被人重视”,甚至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矛盾的。人在群体中想要不被任何人讨厌,只需要和多数人的步调保持一致就可以了,但人在群体中想要脱颖而出,那必然是得具备多数人都不具备的特质。举例说明,一个对待心爱的人毫无保留的人,和一个在心爱的人面前也会控制自身需求感的人,若说纯真程度,前者高于后者,但在硬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后者竞争力更强。原因就在于多数主动追求异性的人,都有前者那个阶段,所以这样的动情反而没有后天培养出来的不轻易动情动人。

我自认“好人没好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我认为自己是有善意的,所以可以不注重表达善意的方式,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去重视别人的需求。可以说在潜意识中是傲慢的——仿佛动机是好的,就可以站在高位。

有的人我其实不大喜欢,防备心大于善意。但被我当成上的了台面的对手去重视,也有认真揣摩这些人的心思,并且开始积极的注重自身言行来进入状态,此时对手回馈给我的,也是同样的重视,还有意料之外的尊重。

于是就出现了,当我把别人当傻孩子的时候,别人也会把我当傻孩子;当我把别人当强者的时候,别人也会把我当强者。

user avatar

以前苏州有一老者,赴宴后夜归,看到邻居甲在河边磨刀,惊问:晚上磨刀干什么?邻居不答,老者再三询问,邻居恨恨的说:我老婆出轨某生,刚刚看到某生来到我家里,我准备杀了他,以血雪耻。


老者看了看刀说:该杀该杀!只是这把刀太钝了!我家里有宝刀,刚刚磨好,去我家拿刀,怎么样?

甲说:多谢。

老者又问:以前杀过人吗?

甲说:清平世界,哪敢乱杀人?

老者点头说:头次杀人,需要借酒壮胆,我家里也有酒。


于是甲到了老者家中,老者拿出一瓶酒,一些豆子,让他喝酒壮胆。

老者谎称如厕,离开家跑到邻居甲家,告诉了邻居老婆和情夫。两人吓的要死,老翁对情夫说:快走快走,晚了就没命了!情夫就仓皇逃离。老翁又让邻居老婆关好门。


老翁回到家,甲已经吃喝完了。甲拿了刀回家,破门而入,要杀掉情夫,却遍寻不着。甲想了好久,突然醒悟,提着刀来找老翁算账。

老翁说:稍安勿躁,听我一言。普通人家娶个老婆不容易,你今天愤怒杀掉了她和情夫,是痛快了。但是杀人需要打官司,打官司需要花钱,也免不了受刑,自己想想,这样做明智吗?,我有一个万全之策,你老婆不贞洁,还不如卖掉。你得了钱,可以再娶,不是更好些吗?


甲想了想说:这个主意很好,但是我老婆的父兄不会答应我卖掉她。

老者说:偷情之事太丢人了,我去给你作证,她的父兄不会阻拦。

于是甲和老者去了丈人家,果然他们一听女儿不贞洁,深以为耻,听从甲处理,不干涉。于是甲卖掉了老婆。


过了几年,遇到了大灾荒,老者因为家贫破落,出外逃荒乞讨,竟然来到了山西某地。老者暂住某寺,一天,看到一群丫鬟簇拥着一美丽少妇,凤冠霞帔,入寺礼佛。

贵妇出来后上车,瞥见了老者,于是派随从询问老者的姓名家乡,问清楚后带他回府。

老者进了一所大宅,见到了少妇的丈夫,一位贵人。贵人刚刚三十岁,听老婆说老者是她表叔,对老者好言抚慰,十分礼貌。


老者这才认出这位贵妇就是当年邻居甲的老婆。因为贵人在旁,老者和贵妇都不提往日之事。等贵人离开,贵妇对老者跪拜,说:当年一时贪欢,如果不是您,我早就死于非命。我能有今天,全是您的恩德。贵妇送给老者两百两黄金做为谢礼。


老者喜出望外,对贵妇提到以前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唯唯诺诺而已。

后来,老者才知道,贵人因为生不出儿子,就派人到江苏买妾,正好买到了甲妻,又连生二子,备受宠爱。前年贵人的正妻死了,就把她扶正,夫妻关系很好。


贵人富可敌国,因为老者是贵妇的长辈,非常厚待,锦衣玉食的养在府上。半年后,老者想家,又厚赠三千金,准备好仆人马车送回故里。

老翁回家后,探知儿子出外打工,连忙找他回来,出钱让儿子去做买卖。没过几年,竟然成了巨富。后来儿子到湖北做买卖,牵连上了人命官司,被官府捉拿。

主管官员看卷宗,看到了老者儿子的姓氏籍贯,就问他,某老者和你是同族吗?

儿子回答:正是我父亲。

官员一听,退了堂,过了几天,就把老者儿子无罪开释,而且对他说:你赶紧回家,见到令尊,就说某生向他问好!


老者听说儿子坐牢,忧心如焚,正在焦急无奈之际,儿子回来了。儿子问老者,你什么时候认识这样的大官?

老者听儿子一说,大惊:这就是当初和某妇有私情的那个书生啊,没想到当了这么大官。

父子非常高兴,全家欢庆。


老者洞悉人情,看到某甲怒气正盛,就拖延时间,通风报信。又巧言相劝,救下甲妻和某生两条人命。后来,父子都得了好报。


本文选自《兰苕馆外史》,作者是许奉恩,清晚期作家。


(来源:陈建谈古论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