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第一步,但毕竟是迈出去了。
中国已经越来越无法忍受光伏等需要大量政府补贴的“新能源”了,决心与美国合作,在核电领域取得突破,以钍基熔盐堆研究带动氢能源和清洁甲醇生产,未来甘肃省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基地。
想对钍基熔盐堆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有一个大致了解的,可以参考中科院院刊的《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一文:
钍基熔盐堆无需建设沉重坚固的压力容器,只需少量的水即可维持运转,具备轻便紧凑、安全环保、成本较低、耗水量少的优点,还可以进行高温制氢及清洁制甲醇,在经济性、安全性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
如图:基于TMSR的核能综合利用前景
同时,相比铀基堆,钍基堆产生的高毒性放射废料少,不易于提取武器级核材料,在防扩散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较为放心大胆地推广给第三世界国家。可能是发觉了熔盐堆在这方面的劣势,日本依托美国MSRE的基础上搞出了Fuji-MSR(该堆几乎实现了核燃料的自持循环)之后,很快便丧失了兴趣。
如图:以核材料再处理闻名的日本六所村核设施
但这都不是笔者想谈的主要内容,如果钍基熔盐堆项目取得成功,甘肃省将得以依托核电产业发展清洁化工生产,有可能一跃成为中西部地区新兴化学工业中心,其中的关键就是高温制氢及清洁制甲醇。
一、依托钍基熔盐堆的高温制氢
当前,高温制氢技术在国际上主要有两大技术流派:一种是热化学循环制氢,主要挑战在于优化技术路线、提高生产效能、解决反应器腐蚀等问题,目前以美国G.A公司开发的碘-硫(S-I)循环和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的UT-3循环为最优解;另一种是高温电解水蒸气制氢(HTSE),使用的技术主要来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逆过程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优点是可以进行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和建造,主要挑战是电解池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当前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在这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清华大学已经建成了高温电化学SOEC评价系统,正在就电极材料、系统稳定性等进行研究。
依托钍基熔盐堆提供的廉价电力和工业热能,通过高温电解水蒸气(目前国内已有较为成熟的千瓦级高温电解制氢系统)制取廉价氢气,通过长距离氢气输送管道,将供应稳定、价格低廉的清洁气态燃料提供给东部地区,有望缓解中国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结束中国燃气短缺、供应受制于人的历史。
二、依托钍基熔盐堆的清洁甲醇生产
有了依托钍基熔盐堆的廉价氢气供应,同时可以进行清洁环保的二氧化碳加氢制取甲醇。
当前生产甲醇的四大方法中,煤制甲醇和氨醇联产制甲醇污染风险高、焦炉气制甲醇原料供应有限且不稳定、天然气制甲醇利润空间过低,随着当前中央环保力度的加大,占甲醇生产总量八成以上的煤化工甲醇生产必然日渐萎缩,依托传统工艺的甲醇生产设备开工率也将持续走低,急需新的生产技术来支撑7000万吨的甲醇年产量。
同时,还可以在甲醇生产线下游配套烯烃生产线,提供依托甲醇的非煤及石油烯烃。将烯烃工业内迁不仅能为甘肃等中西部省份提供就业和税收,也有利于纾解东部沿海地区居民对石油化学工业的焦虑。
总之,如果中国能够在钍基熔盐堆技术上取得突破,将有力拉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清洁环保的能源,让我们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占据主动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