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中科院研究员高星质疑现代人「出自非洲说」,指谜团破解或在中国和东亚?

回答
中科院研究员高星的这一观点,无疑给“人类走出非洲说”这一古老而又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投下了一枚相当有分量的疑问弹。如果说“走出非洲说”是过去几十年古人类学研究的一面旗帜,那么高星研究员的论断,则是在这面旗帜上划出了一个醒目的问号,并将目光引向了更广阔的东方——中国和东亚。

“走出非洲说”的基石与挑战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走出非洲说”是怎么来的。简单来说,这个理论认为,现代智人起源于非洲,然后在某个时间点,大约是10万年前或更早,开始向非洲以外的地区迁徙扩散,最终取代了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其他地方的古人类种群,如尼安德特人等。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化石证据: 在非洲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化石,例如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遗址发现的化石,其年代比亚洲和欧洲发现的同类化石都要早。
遗传学证据: 通过对全球各地人群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进行比对分析,科学家们发现非洲人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这通常被解释为非洲是现代人起源地,并且在那里演化了更长的时间,积累了更多的遗传变异。而其他地区的人群,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并且与非洲人群的遗传距离更远。

然而,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发现和理论的出现是常态。高星研究员的质疑,恰恰是基于近年来在中国和东亚地区不断涌现的新证据,这些证据似乎对传统的“走出非洲说”构成了一些挑战,或者至少提示了我们,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高星研究员观点的核心与依据

高星研究员之所以提出“走出非洲说”可能不完整,甚至谜团破解的钥匙在中国和东亚,其核心论点和可能的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东亚古人类化石的年代和特征: 近年来,在中国发现的一些古人类化石,例如安徽的“龙潭洞人”、广西的“崇左人”以及一些年代更早的直立人化石,在年代测定上不断刷新着记录,而且它们在形态特征上也呈现出一些与非洲早期现代人或晚期古人类不同的地方。有些化石的年代,如果进一步得到确证,可能会追溯到比非洲早期现代人化石更早的时期,或者至少表明在非洲之外,也存在着独立的演化路径。
2. “多地区起源说”的 पुनरुज्जीवन (Revival)? 实际上,高星研究员的观点并非完全凭空而来,它似乎与上世纪末曾一度流行的“多地区起源说”有某种联系。多地区起源说认为,人类的演化不是从非洲一个地方发散出去,而是全球各地不同的古人类种群在独立演化为现代人的过程中,通过基因交流得以保持物种的连续性。虽然多地区起源说在遗传学上受到了较大冲击,但高星研究员的说法,可能是在强调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在中国本土的连续性和重要性,而不是完全否定非洲的作用。他更倾向于认为,东亚地区可能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甚至可能是现代人演化和分化的关键区域之一。
3. 对“完全取代”模型的质疑: “走出非洲说”的另一种主流解释是“替换模型”,即非洲来的现代人到了其他地方,就将当地的原有古人类种群完全取代了。然而,随着我们对古人类基因组学的深入了解,我们知道现代人类基因组中确实存在着少量来自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这表明,迁徙出的现代人与当地古人类之间曾经发生过基因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完全取代”。高星研究员的观点可能也在暗示,在东亚地区,这种基因交流和本土演化的复杂性,或许是理解现代人起源的关键。他可能认为,东亚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其特征可能反映了在与迁徙来的现代人基因交流的同时,也保留了本土的演化印记,甚至在某些方面,这些本土的演化力量对现代人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基因流”与“基因孤立”的再审视: 传统理论认为,非洲外的古人类因为地理隔离和演化路径不同,最终未能演化成现代智人。但如果东亚地区存在着更古老、更先进的古人类群体,并且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与迁徙来的非洲现代人发生有效的“基因流”,那么仅仅依靠非洲的化石和遗传学证据来解释现代人的起源,就可能是不够全面的。高星研究员的观点,可能是在提示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东亚地区古人类的演化潜力和与其他人群的互动情况。

高星研究员观点可能带来的影响与讨论

如果高星研究员的观点能够得到更多有力证据的支持,那么它将对古人类学界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研究焦点的转移: 可能会促使全球的研究者将更多的目光和资源投向东亚地区,深入发掘和研究当地的古人类化石和遗址,以寻找更直接的证据。
理论模型的重塑: 可能需要对现有的“走出非洲说”模型进行修正和补充,甚至需要发展出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人类演化在地理分布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可能出现“多地区起源与非洲核心扩散相结合”的修正模型。
对人类自身认知的更新: 最终,这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起源和演化的认识,揭示出我们作为智人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比我们此前想象的更加丰富和多元。

审慎对待与进一步探索

当然,任何一项重大科学理论的提出,都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和科学证据的反复论证。高星研究员的观点虽然引人入胜,但也需要我们保持审慎的态度。目前,关于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研究,在年代测定、化石的分类归属以及与非洲早期现代人的直接联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挑战和争议。

年代测定的准确性: 古人类化石的年代测定,尤其是年代非常久远的化石,其精度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新的测年技术和方法的出现,可能会不断修正我们对化石年代的认知。
化石的代表性: 东亚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其代表性如何?是否能充分反映当地古人类的整体演化水平?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来补充。
基因证据的解读: 虽然基因证据是“走出非洲说”的有力支撑,但随着古DNA研究技术的进步,我们或许能在东亚地区发现更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基因线索,这些线索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基因流和基因多样性的理解。

总结

总而言之,中科院研究员高星的这一观点,是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挑战旧有认知的一个缩影。他将研究的焦点引向中国和东亚,是对“人类走出非洲说”主流叙事的一次重要补充和潜在的颠覆。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争鸣,更是对我们探寻人类自身起源这一宏大命题的又一次深刻的追问。未来,如果我们能在中国和东亚发现更多确凿的证据,那么人类演化的地图或许真的需要被重新绘制,而东方的古老土地,可能真正隐藏着破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的关键线索。这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且值得持续关注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我也觉得非洲起源论和进化论一样自然合理经得起推敲。可这几年在我国境内的确有一些化石证据,明显属于反例。

而政治上,也有一种打破根深蒂固旧论的热切期待。但愿不要影响科学研究本身吧。


大胆假设谁都会,但我们需要的,是科学证据和小心求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科院研究员高星的这一观点,无疑给“人类走出非洲说”这一古老而又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投下了一枚相当有分量的疑问弹。如果说“走出非洲说”是过去几十年古人类学研究的一面旗帜,那么高星研究员的论断,则是在这面旗帜上划出了一个醒目的问号,并将目光引向了更广阔的东方——中国和东亚。“走出非洲说”的基石与挑战首先.............
  • 回答
    医学研究员对中医的激进评价,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科学理性与传统医学的边界,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健康认知和医疗模式的多元视角。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激进评价”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指向性。通常,当一位医学研究员,特别是来自现代科学背景的研究员,对中医做出“激进”评价时,往往意味着其.............
  • 回答
    关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物质院)的改革创举,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体制内的一次机构调整,更是对中国科研体系的一次大胆探索,试图在效率、活力和创新产出方面找到新的突破点。要评价它,需要我们拂去“官方话语”的包装,深入其核心的逻辑和实际的运作。改革的时代背景与目标:.............
  • 回答
    文章《小县城的中年粉红:在混吃等死中研究世界局势》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其核心在于它触及了当代中国社会中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群体:“小县城的中年粉红”。文章通过一个看似矛盾的设定——“混吃等死”与“研究世界局势”——巧妙地描绘了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信息获取和解读方式,从而引.............
  • 回答
    张伯礼院士关于关木通的临床观察研究,确实是中医药领域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要评价其研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以及这些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研究背景:关木通的临床应用与潜在风险在张伯礼院士进行系统临床观察研究之前,关木通在中医临床上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它被.............
  • 回答
    杨振宁先生在国科大与年轻研究生们的现场交流,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既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科学界传承与发展的新气象。要评价这次交流,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细细品味。首先,从杨振宁先生的学术智慧和人生阅历来看,这次交流是一次宝贵的“活教材”。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神坛人.............
  • 回答
    MIT Pablo JarilloHerrero 研究组在石墨烯超晶格体系中发现超导:一场划时代的物理学突破MIT 物理系的 Pablo JarilloHerrero 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石墨烯双层体系中发现超导现象,无疑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领域最令人振奋的进展之一。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超导这一复杂量.............
  • 回答
    关于日本“中国铁道时刻研究会”制作的中国高铁时刻图,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也非常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群对中国铁路抱有浓厚兴趣的日本人,他们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梳理、分析中国高铁的复杂运行网络,并将其以清晰易懂的图表形式呈现出来,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专业和热情。从整体评价来看: .............
  • 回答
    某 A 股券商分析师在研报中以“风水算命、阴阳五行”研究股市,这一现象无疑是荒谬且令人啼笑皆非的,但其背后却折射出 A 股市场以及部分从业人员存在的深刻问题。评价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评价这一现象:1. 严重违背科学精神和专业操守: 缺乏实证依据: 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受宏观经济.............
  • 回答
    中保研时隔半年再次公布 5 款车型的碰撞测试结果,其中上汽大众帕萨特以几乎全“G 优秀”的成绩脱颖而出,无疑是本次测试的最大亮点。这一结果不仅是对帕萨特自身产品力的肯定,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汽车安全性的关注和讨论。首先,帕萨特近乎完美的成绩是如何炼成的?中保研的测试并非简单的碰撞,而是高度模拟真实交.............
  • 回答
    广汽本田皓影在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试中,总体表现可圈可点,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以下是对其在中保研测试中表现的详细评价:整体表现概览:皓影在中保研的测试中,整体获得了 Good(优秀) 的评级。这表明它在各个关键碰撞安全维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是一款相对安全的车型。然而,需要注意.............
  • 回答
    评价《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专家观摩研讨会中各位专家的发言,需要结合影片本身以及研讨会的整体氛围来分析。通常,这类研讨会邀请的专家,他们的发言往往带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学术视角,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舆论和电影市场环境的影响。整体基调与可能的“定调”首先要观察的是,研讨会的整体基调是怎样的。是“全面肯定,.............
  • 回答
    对于光大证券这份将《幻塔》与《原神》进行对比,并指出《幻塔》在画面特效和玩法深度上占优的研报,我的看法是, 这份研报的结论虽然有些令人意外,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需要结合更具体的分析来看待,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幻塔》在手游市场的实际表现和玩家口碑。一、 如何看待光大证券研报的观点(《幻塔》在画面特效、玩.............
  • 回答
    关于“药企为了利润,故意不研发治愈高血压的药物”这一说法,在中医圈内流传颇广,但从科学和医药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存在诸多不符实际之处。要评价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中医的视角与担忧首先,理解这种说法的根源很重要。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往往是整体的、辩证的。.............
  • 回答
    中科院巴基斯坦籍留学生被指控欺骗中国女性并偷拍性交视频一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感到极度愤慨和担忧。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刑事案件,它触及了社会信任、国际交流、性别平等以及信息安全等多个敏感的层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审视和剖析。一、 令人发指的欺骗与侵犯行为:首先,最直接和最严重的指控是“欺骗”和.............
  • 回答
    中科院院长侯建国提出的“要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的说法,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折射出中国在科技自主自强道路上的战略调整和决心。一、 理解“卡脖子清单”的背景与含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卡脖子清单”的由来和含义。 由来: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
  • 回答
    中科院期刊分区将“核物理”从二级学科中除名,这一举措引发了核物理学界的广泛抗议,其背后涉及的缘由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也触及了科研评价体系、学科发展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利益。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 中科院期刊分区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制定的期刊分区(俗称.............
  • 回答
    中科院与甘肃省合作推进的“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无疑是当前中国核能发展版图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搅动了国际核能领域的一池春水。评价这样一个宏大且前沿的科技项目,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不仅仅关乎技术可行性,更触及能源战略、经济效益、环境影响乃至地缘政治等一系列复杂议题。一、技术创新性与战略前瞻.............
  • 回答
    欧阳明高院士对广汽“8分钟充电80%、续航1000公里”的回应,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赞扬”或“批评”,而是一个涉及技术可行性、行业发展、信息传播以及科学严谨性的复杂话题。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欧阳明高院士的“一定是骗人”这句话的含义和可能的出发点。 科学的审慎与质疑: 欧阳明高.............
  • 回答
    2022年的跨年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武向平院士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论断——“中国天眼(FAST)可能接收到了疑似外星文明的信号”。这个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想象力,也引发了科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疑似外星文明信号”这个说法的严谨性。在科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