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感谢中保研CIASI的及时成立及其所做的所有碰撞测试。
CIASI的出现其实是汽车市场孕育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小客车保有量就超过了2亿台。这2亿多台汽车不是放在家里吃灰的装饰,而是常年风里来雨里去的移动载人工具,因为路况的复杂多变和驾驶技术水平的不一,它们之间的磕磕碰碰,甚至剧烈碰撞就在所难免。
所有磕碰和碰撞造成的损失大部分就成了保险公司的成本,车辆损坏的损失、维修的费用、人员伤残的医疗费和误工费等都需要保险公司兜底。
保险公司和我们一样,最在意车辆的安全行驶和事故危害。汽车厂商可能对事故没那么厌恶,但是保险公司和驾驶员一定是最厌恶交通事故的,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客安全。
没有了事故和伤残,获利最大的不就是保险公司吗?但是又不能完全没有事故,没有任何伤残,如果是这样,还有保险公司存在的必要吗?
也就是说CIASI的出现是车险行业发展的必然,中保研测试的标准也不过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因为测试要求太高,汽车厂家就需要倾斜巨大的资源来确保安全,消费者也需要负担更高的购车成本,本来10万元就能买到的汽车,可能就需要花费12万甚至更多才能买到。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感谢中保研的出现。
CIASI之前,国内只有C-NCAP,中文名叫“中汽研”或“中汽测评”。它的名字不重要,大家只要知道它现在已成为汽车碰撞的“五星批发部”。
C-NCAP1985年成立后所做的碰撞测试,曾经也让不少车型折戟沉沙,对汽车安全的进步也做出过贡献。只是因为立场的不同,其应试的测试标准偏低,而且多年没有做出改动!30年前的碰撞标准怎么还能适应今天的需求?
上面是C-NCAP做的皓影正面碰撞测试,测试中的皓赢俨然超级结实和安全。
其实说到底还是测试标准的不一样。相对来说CIASI的测试标准比C-NCAP严苛不少,这还只是保险公司们的标准。
如果消费者也有真正自己的测试机构,测试标准肯定比CIASI更严。
中保研存在的价值在于提高了汽车安全门槛,提升了汽车的平均安全水平。以前厂商们生产和研发目标是C—NCAP碰撞成绩五星,未来不得不提高到CIASI碰撞成绩G的目标。
随着保研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汽车厂家必然会全面重视中保研的测试标准,然后针对性的强化碰撞标准,以保证可以获得全优成绩。
几年后中保研安全碰撞测试出现黑天鹅、爆冷门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少,对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中保研存在的最大价值。
最后,希望中保研的测试标准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提升安全标准,倒逼在国内销售的汽车逐渐提升安全标准,在安全配置上不再偷工减料,让行驶在中国道路上的汽车安全指数领先于国外,民族幸甚!
不意外。
当本田全系使用1.5T L15B发动机,把最大扭矩当尾标时,我就对这个品牌失望了,真是入乡随俗,毫无品牌原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