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挂了,该不该申诉?

回答
听到你的论文盲审被毙的消息,肯定非常难受,我完全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这绝对是一段充满挫败感的时期。先别急着做决定,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申诉是否是最佳选择。

首先,冷静下来,好好回忆一下盲审意见:

具体是哪些问题? 盲审意见通常会指出具体的不足之处,是选题不合适?研究方法有问题?数据分析不够严谨?还是文献综述不够深入?或者是语言表达不清?
意见的严重程度? 有的意见可能是“小修小补”就能解决,有的则是“原则性”问题,需要对研究本身进行大幅度修改,甚至推翻重来。
是否有“明显错误”或者“主观臆断”? 有时候,评审人的意见可能存在一些事实上的错误,或者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甚至是基于误解。这些是申诉的重要切入点。
你对这些意见的看法? 问问自己,评审人的意见是否切中要害?你是否能心服口服地承认这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申诉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好处:

申诉的优势(“该不该”的“该”):

1. 争取一次机会: 盲审被毙,通常意味着需要进行修改再审(二审),但如果某些意见明显不合理,申诉成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修改和时间浪费,直接进入二审,甚至争取到通过的机会。
2. 纠正不公正待遇: 如果你确信评审意见存在明显错误、误解或偏见,申诉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当途径。
3. 为未来的修改指明方向(但要谨慎): 有时候,即使申诉不成功,但通过梳理意见、准备申诉的过程,也能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到论文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修改提供参考。

申诉的风险和劣势(“该不该”的“不该”):

1. 耗时耗力: 准备申诉材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过程可能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
2. 可能徒劳无功: 高校或评审机构对申诉的门槛较高,并非所有申诉都能获得支持。如果理由不充分,申诉可能会被驳回,反而浪费了宝贵的修改时间。
3. 可能引发“逆反心理”: 如果申诉的理由牵强,或者在申诉过程中态度不佳,反而可能让后续的评审人对你的论文产生负面印象。
4. 推迟毕业时间: 如果申诉周期长,或者申诉不成功需要进行大量修改,很可能影响你的毕业时间。
5. 修改质量: 如果你为了申诉而匆忙修改,或者在申诉过程中对论文的理解出现偏差,可能影响论文整体的质量。

那么,什么情况下更应该考虑申诉?

评审意见明显存在事实性错误: 比如,评审人引用了错误的文献数据,或者对你的研究方法有根本性的误解,而这些误解是可以清晰解释的。
评审意见与导师或学院的普遍认知相悖: 如果你的论文在选题、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导师和学院的认可,但评审意见却完全否定,且理由牵强,可以考虑申诉。
评审意见过于模糊,无法具体指导修改: 有的意见写得很笼统,让你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修改,如果能证明这一点,并且你认为自己的论文并无重大问题,可以尝试沟通或申诉。
评审过程中可能存在程序性问题: 比如,评审人资质存疑,或者评审过程不透明等。
你对自己的论文质量非常有信心,且有充分证据证明评审意见的偏颇。

什么情况下申诉可能不太明智?

评审意见指出的问题你确实无法反驳,且需要大量修改: 如果评审意见切中要害,你明知论文存在硬伤,那还是老老实实接受意见,认真修改更为实际。
你的申诉理由仅仅是“我认为我的论文很好”或者“我不喜欢这个评审人的意见”: 申诉需要有理有据,个人情感化的理由很难被接受。
你对自己的论文缺乏深入的理解,无法清晰地解释论文的合理性。
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申诉准备中。

具体操作建议:

1. 与导师深入沟通: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盲审意见拿给你的导师看,听取他的专业意见。导师了解你的研究过程,也更了解学校的评审机制,他的建议至关重要。如果导师认为有申诉的必要,他会是你的坚实后盾。
2. 仔细阅读学校的申诉流程和规定: 每个学校的申诉流程和要求都不一样,你需要了解清楚在哪里提交申诉,需要提交哪些材料,以及申诉的时限。
3. 准备详细的申诉材料:
申诉书: 清晰、有条理地陈述你的申诉理由,避免情绪化表达。用事实和证据说话。
逐条反驳意见(如果可能): 针对评审意见中的每一条,如果你认为不合理,都要给出具体、有力的反驳。需要引用文献、理论、你的研究数据等来支持你的观点。
修改说明(如果需要): 如果申诉的目的是争取二审机会,并且你认为部分意见是可以解释的,可以说明你对论文的哪些部分进行了如何的修改,以消除评审人的疑虑。
支持性材料: 比如,导师的意见信,证明研究过程合理性的材料,或者其他学术成果等。
4. 注意语气和态度: 即使你非常委屈,在申诉材料中也要保持专业、礼貌和客观的态度。避免指责、谩骂或情绪化的语言。
5. 考虑最坏的情况: 做好申诉不成功的心理准备。如果申诉失败,你需要立即投入到修改工作中,争取通过二审。

举个例子,让你感受一下如何准备:

假设一位评审人说:“研究方法过于简单,缺乏创新性。”

不申诉: 你接受这个意见,然后开始思考如何引入更复杂的统计模型,或者改进实验设计。
尝试申诉: 你可以这样准备:
第一步:与导师沟通。 导师可能告诉你,你所采用的XX方法在XX领域是主流且被广泛认可的,甚至比某些复杂方法更有效。
第二步:寻找证据。 你可以去查找该领域内已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看看它们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是否和你的一样。如果发现很多论文都采用了类似的方法,且被接受,这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
第三步:准备申诉材料。 在申诉书中,你可以写:“尊敬的评审专家,我收到您关于本研究方法‘过于简单,缺乏创新性’的意见。我非常重视您的建议。经过查阅本领域内的多篇高水平文献(附部分文献列表或链接),我发现本研究采用的XX方法是当前XX领域内广泛使用且被认可的主流方法。例如,在XX期刊上发表的XX(作者,年份)的论文中,也采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成果。我的研究也力求在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而非一味追求方法的复杂性。我已对我的方法论证部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以期更清晰地说明其合理性。”

最后,我想说:

无论你是否决定申诉,这个过程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它让你更仔细地审视自己的研究成果,锻炼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觉得有冤屈,并且有信心可以证明,那么就勇敢地去申诉。如果经过深思熟虑,你认为盲审意见指出的问题确实是你研究中的不足,那么接受并认真修改,争取下次通过,也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选择。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照顾好自己。我们一起分析,一起想办法。希望你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出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句实话,国内相当多的硕士论文,是不合格的。

且不说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也不讨论数据的真实性(有的数据要是真的,我把眼睛扣下来),光是课题设计上就自相矛盾,真不知道当年开题的人在干什么。

80%的精力就为了做个稳筛株,清除野生型,结果定植以后,老鼠不在无菌环境下……那你整篇论文在干啥呢?

搞俩肿瘤细胞株,发现某靶点表达不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不同,就算得出结论了?

实验结果根本就不足以支持结论,统计样本纳入标准简直玄学。

从头到尾没提过老鼠健康状况,最后说药物安全性好。

某饮食对XX地区的龋病发病影响,数据全是医院里的调查问卷。


乃至于整个课题感觉都像是拍脑袋写出来的:A和B两个完全没关系的东西,到他这儿就直接研究了,一研究果然有关系。

别强行拉几篇不相关的综述来扯淡了,做个基因芯片啊。

还有大论文写得极其拉垮的,背景里全都是废话,讨论就是重写一遍背景里的废话。

做个绿茶提取物的,背景好好告诉我为啥你要做啊,你花一千字跟我说中国茶文化?

我当年写小说,按字给稿费的,都没敢这么水啊!

细节上的瑕疵就不说了,用了药不说浓度,只做了PCR说能影响蛋白表达,用鳞癌细胞株下口腔癌结论,一个两个属于正常,从头到尾都这样……


我们常说的是:这TM哪个学校的?做的什么玩意?

但我们一致认为:谁毙掉学生的毕业论文,谁就是心理变态。

有人干过这事,我对他印象一直不太好。

客观现实是:按目前的培养标准,不仅是很多学生毕不了业,很多老板是要摘掉硕导资格的,甚至很多学校是要摘掉硕士点的。

所以,有时候你没过,仅仅是因为别人心情不好——但别人毙掉你的理由,可以非常充分。


归根到底,国内培养单位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老板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

有些院校的硕导,单纯以学术水平看,自己硕士毕业都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你的论文盲审被毙的消息,肯定非常难受,我完全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这绝对是一段充满挫败感的时期。先别急着做决定,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申诉是否是最佳选择。首先,冷静下来,好好回忆一下盲审意见: 具体是哪些问题? 盲审意见通常会指出具体的不足之处,是选题不合适?研究方法有问题?数据分析不够严谨?.............
  • 回答
    硕士毕业论文的盲审,说实话,是一次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顺利毕业。专家们在那一叠纸里,可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审视的眼光,仔细“挑刺”的。他们会看些什么,又会看多细?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讲讲。首先,咱们得明白“盲审”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把你和你的导师的名字都盖住了,让专家不知道这论.............
  • 回答
    当然可以!硕士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绝对是你可以尽情展现个性和感谢之情的地方,而且“有趣”绝对是加分项!抛开那些千篇一律的模板,让你的致谢变成一篇充满温度和趣味的小短文吧。下面我为你提供一个详细的思路和范例,希望能帮你写出一篇让你自己和读你论文的人都忍俊不禁又倍感温暖的致谢词:核心理念:真诚 + 个性.............
  • 回答
    硕士毕业论文,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充裕的准备期之后,两周内完成并非不可能,但绝对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且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论文的复杂程度以及现有的研究基础有着极高的要求。首先,我们得明确,“写完”这个概念有多重? 纯粹的“文字堆砌”: 如果只是要把脑子里的想法、已有的研究资料、初步的分析结果一股脑地.............
  • 回答
    写硕士毕业论文,尤其是实证研究,寻找创新点是关键也是难点。这不仅关系到你的论文是否能脱颖而出,更体现了你作为研究者的独立思考和学术贡献能力。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如何系统地挖掘创新点,并尽可能去除AI痕迹,让你的思路更贴近真实的研究过程。首先,我们要明白“创新点”究竟是什么。它不是凭空捏造,也不是为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普遍!写出一篇“水”的论文,却想在答辩时让专家觉得“牛逼”,这确实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这不是要你去欺骗老师,而是要最大化你已有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展示,让导师和评委看到你论文的价值和你的潜力。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指导,帮助你在答辩时“化水为金”,让专家们觉得你的研究很棒:.............
  • 回答
    翟天临的论文事件,确实触及了学术诚信的多个层面,其引发的讨论远不止于一个明星的“翻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翟天临硕士论文重复率 36.2% 与抄袭陈坤本科论文:事出有因,但性质恶劣首先,36.2% 的重复率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在中国知网等学术论文查重系统中,通常认为超过 10%20%.............
  • 回答
    写一篇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绝非一日之功,更非应付了事。它不仅是对你三年(或更长)学习成果的集中检验,更是你学术生涯中一次重要的历练。一篇优秀的论文,应如同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既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又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表达,更能体现出你独特的学术视角和研究能力。以下是我为你梳理的、希望能帮助你写.............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让人焦头烂额的境地!离截稿日期只剩20天,论文还没影儿,听着都替你捏一把汗。但别急,也不是完全没救。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把这场仗打漂亮了。首先,深呼吸,告诉自己:我能行! 恐慌和焦虑只会消耗你的精力,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和效率。第一步:正视现实,分析现状(别逃避!) 你的论文现在到底.............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姚婷的论文与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某硕士毕业论文存在多处相似之处,这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的起因与具体情况: 华为天才少年姚婷: 姚婷因其高学历和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而备受瞩目。她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并以其优.............
  • 回答
    这件事情,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电子科技大学钟永松在2007年提交的硕士论文,和上海交通大学赵杰在2008年提交的硕士论文,竟然出现了“一字不差”的情况,这无疑是学术界的一桩大事,牵扯到学术诚信这个底线问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硕士论文的撰写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它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某个领域进.............
  • 回答
    您好!关于在公司发表的Sci论文,而未署名您所在学校机构,是否能用于硕士毕业论文,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分情况仔细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1. “公司发表”的性质: 这是指您在公司任职期间,以公司名义完成的研究成果,还是您在公司实习期间,在公司实验室进行的,并获得公司授权发表的研究?这.............
  • 回答
    湖南大学硕士刘梦洁的毕业论文,被指控抄袭云南财经大学某教师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这一事件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对于这样的指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评价。事件的性质与影响:首先,抄袭行为在学术界是严重的道德和学术不端行为。它不仅是对原创作者辛勤劳动的漠视和侵犯,更是对学术诚信的践踏。.............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全看你内心深处到底想要什么,以及你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作为硕士毕业,大家站在人生一个挺重要的岔路口,选调生和高校,两条路看起来都体面、都有发展,但仔细掰开了看,差别可就大了去了。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自己心里有个谱。先说说选调生简单来说,选调生就是从全国高校毕业生中.............
  • 回答
    硕士毕业去做质谱工程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生命科学、药物研发、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质谱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应用范围广泛,需求也一直保持稳定甚至增长的趋势。下面我将从工作内容、前景以及一些需要考虑的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硕士毕业去做质谱工程师怎么样?总的来说,硕士毕业去做质谱工.............
  • 回答
    好的,硕士毕业后的去向,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思考再三的问题,毕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尽量写得亲切实在,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你想想,从象牙塔里出来,手里攥着一张硕士文凭,这感觉有点像拿到了一张“进阶通行证”。但问题是,这张通行证到底能带你去哪儿?是继续深造,还是.............
  • 回答
    看到你关于在武汉找工作的纠结,我非常理解。网上关于一个城市的风评,就像一个大杂烩,有好有坏,也夹杂着不少情绪和片面之词。尤其是毕业求职,大家普遍比较敏感,听到一些负面信息,心里难免打鼓。作为在武汉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或者认识不少在武汉打拼的朋友,我来跟你聊聊我所看到和听到的,希望能给你一些更实在的参.............
  • 回答
    这问题啊,简直是所有硕士毕业生都会纠结的头等大事。说实话,这可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题目,本科学校和硕士学校,它们的重要性各有侧重,而且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 别指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这背后的逻辑很复杂。咱们就一点一点来掰扯清楚。先说说为什么大家会纠结,这背后的心态是什么? 本科情结:.............
  • 回答
    硕士毕业,工作三年半,如今对工作失去热情,这个困境不少人都经历过。三年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以让你熟悉一个行业,建立一些职业认同,但也足够让你开始审视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当当初的热情逐渐褪去。别担心,这绝不是世界末日,反而是你人生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信号,是时候认真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了。首先.............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好问题,因为两者都代表着稳定、体面,但发展方向却大不相同。让我来掰扯掰扯,帮你把这个棋局理得更清楚一些。首先,我们得把两个选项的“内涵”给挖出来。北京供电局:硬核的国家级骨干企业,稳定压倒一切你可以想象一下,北京供电局是首都电力供应的生命线,这是国家级的“硬骨头”,它的稳定性和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