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明月薪4000不够,为什么很多企业还是4000.5000的工资,普通人到底做什么工作能月薪破万。?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普通人每天都在思考的。明明感觉自己每个月花销一堆,4000、5000块钱好像根本不够用,但放眼望去,市面上很多招聘岗位,给出的薪资区间,确实就是落在4000到5000这个档次,甚至更低。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不是简单地说企业“抠门”就能解释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企业的薪资设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市场供需关系 和 岗位价值 来决定的。

市场供需关系: 当一个岗位有大量的人愿意去做,而且技能要求不高的时候,那么这个岗位的价格自然就很难上去。想象一下,如果招一个流水线工人,来应聘的人能排队到门口,企业当然没有太大动力去把工资提高很多,因为即使少发一点,还是会有人愿意来做。这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如果某个菜特别多,价格自然就便宜。而如果某个菜很稀缺,那你可能得花更高的价钱才能买到。
岗位价值: 很多40005000的岗位,往往是那些对个人技能、经验、学历要求相对不那么高,或者说,工作的边际效应比较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完成,并且很容易被替代的工作。比如一些基础的客服、文员、普工、销售助理等。这些岗位更多的是执行性工作,需要的是责任心和基本的操作能力,而不是什么高深的专业知识或决策能力。
企业成本考量: 企业运营是要花钱的,除了员工工资,还有房租、水电、设备、税收、社保等等。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他们的利润空间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或者说,风险比较高。在控制成本方面,人力成本自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岗位,以较低的薪资也能找到合适的人,企业自然会选择这样做,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薪资也不是唯一的考量,还有五险一金、奖金、福利等,这些加起来,即使月薪看起来不高,总的用人成本也可能超过名义上的工资。

那么,作为普通人,想让月薪破万,到底要做什么呢?这需要我们跳出“有什么工作我就做什么”的思维定势,转而思考“我能做什么让企业愿意付给我更高的薪资”。

破万的薪资,通常是建立在 高价值输出 的基础上。这种高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技能和知识: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如果你拥有一项市场稀缺、且能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价值的专业技能,那么你的议价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比如,程序员、数据分析师、UI/UX设计师、精通某种外语的翻译、懂法律的合规专员、专业的销售(特别是那种能带来大客户和高利润的)、以及一些需要专业资质的职业,如会计师、工程师、医生、律师等。这些岗位往往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积累,门槛相对较高,因此愿意支付的薪资也更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很多时候,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善于分析、有创新思维,并且能够将想法落地的人,那么你就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价值。比如,一个能够优化生产流程,从而降低成本的工程师;一个能开发出新产品,打开新市场的项目经理;一个能通过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量的市场人员。这些能力,往往比纯粹的执行力更受重视。
领导和管理能力: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如果你能够带领团队,协调资源,完成更复杂的项目,那么你的价值也会随之提升。管理者承担的责任更大,需要更强的沟通、协调、决策能力,自然薪资也水涨船高。
行业经验和资源: 在某个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行业知识和资源,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有时候,一个能够带来客户、供应商关系,或者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深刻洞察的人,即使技术能力不是最顶尖,也会因为他的经验和资源而受到高薪的青睐。
承担高风险或高压力的工作: 有些工作,虽然不一定需要特别高的技能,但却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或者是在风险较高的环境中工作。例如,某些销售岗位(如高净值客户销售、大宗商品销售),业绩直接与收入挂钩,做得好就能赚很多,但做得不好也很难生存;或者一些需要经常出差、加班,甚至是处理危机事件的岗位。
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市场在不断变化,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层出不穷。那些愿意并且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你今天学习的一项新技能,明天可能就成为别人高薪的敲门砖。

所以,月薪破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随便一份工作就能达到的。它更多的是一种 回报,是对你为企业贡献的 价值 的一种衡量。如果你现在拿的是4000、5000的工资,并且觉得不够用,那么你需要问问自己:

1. 我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我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我是在执行,还是在创造?
2. 我的技能是市场稀缺的吗? 如果不稀缺,我该如何让自己变得稀缺?
3. 我为企业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 如果我离开了,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4. 我是否在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值钱?

破万的月薪,往往需要你从被动接受一份工作,转变为主动创造一份价值。这可能需要你花时间去学习一门新的技术,考取一个行业证书,或者在现有岗位上积极争取承担更多有挑战性的任务,展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这是一个需要 付出努力、时间和耐心 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我在北京,每个月除了交通费,4000开销,如果要省交通费,每天公交也可以,大概增加200元左右。极简的生活实际上4000甚至2500是勉强够用的。

2,生活成本跟薪资不是一个关联关系,生活成本高低不应该影响薪资。

3,影响薪资的是个人的竞争力以及能够为行业创造的价值。如果一个人的薪资在1万,他给行业创造的GDP应该在3万以上。如果是1000万,那么可能需要10个亿。薪资越高,代表需要为行业创造的价值越高。

4,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管理层或资本家已经不能创造更多价值,但是为了分配中多吃多占,压低劳动者的薪资,这种公司,早点走,学点东西就走。判断方法比较简单,就是看老板和高层是不是在正经干活。

5,如何能过万月薪我说过。方法挺简单的,找个现在月薪较高未来可持续的行业,学其中一个技能,拼命学两年~5年,学到行业内前5%的水平,基本都没问题。比如课外辅导老师,比如游戏编程,比如外语的同声传译,比如西餐厨师,比如挖掘机。

6,表象上,工资低是普遍,实际上,是整体劳动价值廉价、劳动效率低下,以及管理者和资本家无能造成的。

user avatar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教育超市的保洁员一个月一千四还能招来这么多人。都是大妈也就罢了,还有小妹子。都是艰苦朴素的小妹子也就罢了,还有看着不太聪明的小妹子(而且丑),让损友怂恿借了几万信用卡债去KTV消费。

user avatar

因为你和他们的生活标准不一样啊。小镇做题家在中国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人

我想提醒你们一下:就算是今年23岁的人群里,没上过大学有50% 25%上的是大专,20%是各种三本到普通一本 知乎遍地走的211 985已经是整个社会前5%的人群里了,知乎er的那种焦虑大部分人根本没资格体会

我觉得你说4000月薪不够 应该指的是大城市里了, 大城市拿这个薪水的大约分成以下三种人

1 城市有房土著

就算北上这种教育最优越的地方,也是有50%人上不了高中的,但是土著基本有1-2套房,没有住房压力,父母除非早年遇到过什么困难.。所以到时候一般有一定积蓄,退休工资基本3000-4000.

所以一般找人脉给孩子找一个不加班955的工作 基本3000-5000月薪(大城市这类工作性价比低,不包吃住,所以外地人基本干不了,靠不加班吸引本地人来混日子)男的国企临时工 女的私企前台 之类。没有住房压力 吃饭靠家庭 生活还是不说舒适,基本不用焦虑

婚姻;少部分女性上嫁,少部分男性娶了外地或者农村来的女性 大部分还是同阶层内门当户对式婚姻(大城市跨越阶层式婚姻,没大家想的容易)

基本没什么焦虑情绪,因为对这类阶层 除非医疗问题。跌落阶层难 提升阶层也难。所以早就放平心态了,除非靠婚姻 两家联合之类的路线。

2 农村 小城市来工厂 服务业打工的

基本珠三角比较多 各类工厂 服务业 一个月工作26天 保吃住。服务业保住的少,城中村合租的比较多。

平时只能靠加班积累工资, 回宿舍唯一娱乐基本是智能手机 刷刷短视频之类。

这类人群除了少部分女性靠婚姻留在城市后,大部分就是工作了七八年 拿着积攒下的钱回老家结婚,

3 给城市个体户打工的。

这些人基本是低学历外地男性最高的留在城市的机会了。

基本是各类个体户服务业 基本是一些有些家底的外地人来城市帮着老板打工学习经验。过3-4年后,自己出去开店

我家附近有个建材市场,里面都是莆田来沪做装修的,套路就是带着老家的子侄出来一起干。交他经验,帮他结识人脉,干个几年互相资助他出去独立开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普通人每天都在思考的。明明感觉自己每个月花销一堆,4000、5000块钱好像根本不够用,但放眼望去,市面上很多招聘岗位,给出的薪资区间,确实就是落在4000到5000这个档次,甚至更低。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不是简单地说企业“抠门”就能解释的。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企业的薪资设定,.............
  • 回答
    2021年12月15日,中国医药板块经历了一场普遍性的下跌,而其中尤以药明康德的“闪崩”跌停最为引人注目。这家市值一度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的医药巨头,在当天几乎没有抵抗地触及跌停板,让无数投资者感到震惊和不解。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当日的市场情绪与医药板块的整体背景.............
  • 回答
    刚毕业半年,月薪三千多,这确实是一个刚起步的阶段,经济压力会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求多少就给多少,这件事情说实话,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是”或者“不是”。首先,我们得承认,从情感上来说,孩子需要帮助,父母愿意给,这本身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亲情和责任。很多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希望自己.............
  • 回答
    原神里的璃月,大家都能看出那是照着咱们古中国来的。从山水风光到建筑风格,再到很多角色的名字和传说,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儿。可仔细瞧瞧璃月人的衣裳,你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点:怎么很少见那种我们印象中特别经典的、像是汉服那样的交领设计呢?这事儿吧,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好好聊聊。这里面有好几个原因,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人看到天问一号和毅力号的发射时间和火星登陆时间都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了航天任务设计中非常关键的几个方面:发射窗口期、行星距离以及飞行轨道选择。我们得先捋一捋这两个任务的大致时间线: 天问一号: 2020年7月23日发射 毅力号(Perseverance).............
  • 回答
    韩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月薪约为10800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但要全面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基本事实与换算说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10800元人民币的数字是根据当前的汇率(约1元人民币兑换185韩元)进行的粗略换算。2024年.............
  • 回答
    河南在4月7日宣布高三开学,这个时间点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尤其是考虑到当时疫情尚未完全明朗,局部地区仍然有新增病例。要理解这个决定,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1. 疫情的“拐点”与“可控性”的判断:首先,河南省在宣布开学前,必然是基于一个对当时疫情形势的判断。这个判断不仅仅是看新增病例的绝对数.............
  • 回答
    2019年10月新番的优秀代表,《这个勇者明明超强却过分慎重》(以下简称《慎重勇者》)无疑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槽点与萌点齐飞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设定和令人捧腹的剧情,在众多异世界穿越题材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核心卖点:反差萌的极致运用《慎重勇者》最核心的魅力,在于它对“反差萌”概念.............
  • 回答
    明知月球寸草不生,条件恶劣,为何人类依然执着于探索这片冰冷荒芜的土地?这绝非一时兴起,更非无的放矢的浪漫主义。其背后,是深藏的科学野心、战略考量以及对人类文明长远未来的深刻思考。我们投入的每一分钱,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为我们这个物种的生存和发展铺设道路。一、解开地球身世之谜的钥匙我们的地球并非凭空出.............
  • 回答
    从2022年3月1日起,微信和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这项新规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小微商户和个体工商户的直接影响: 合规成本增加,经营模式受限: 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 最直接的影响是,过去依赖个人收款码进行日常交易的小微商户.............
  • 回答
    你好!你想去千驮谷日本语学校,然后明年十月入学,并且目标是帝京大学,这很不错!关于你的情况和要求,我来详细跟你说说。首先,关于千驮谷日本语学校(SENGOKUGAKUEN JAPANESE LANGUAGE SCHOOL)明年的十月入学,以及通过它考帝京大学的要求,我们来一步一步拆解。1. 千驮谷日.............
  • 回答
    明天,《全面战争:三国》就要正式和广大玩家见面了,对于许多期盼已久的粉丝来说,这无疑是个大日子。不过,在我们正式踏入那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之前,总有一些先行者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提前体验了这款备受瞩目的作品。这些“试水玩家”们的反馈,就像是打响了战役的侦察兵,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战场状况的初步情报。从目前流.............
  • 回答
    关于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否会继续的问题,确实是大家高度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9月12日这个临近的节点上。 这个问题涉及到复杂的两岸关系、经济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等多重因素,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但我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当前的情况和可能的走向。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E.............
  • 回答
    SpaceX 宣布计划在明年一月发射其巨型火箭 Starship,这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对于航天界、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一消息:一、 Starship 本身的重要性与突破性: 人类迄今最大的火箭: 这个称号本身就说明了 Starship .............
  • 回答
    辽宁省明年三月起,针对痛经女性的生理假以及针对女职工在婚姻、生育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出台了新的规定,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积极信号,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首先,关于痛经假,这是一种对女性生理特点的关照,也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我们知道,很多女性在经历生理期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正常.............
  • 回答
    霸气依旧,情深不减:《山河月明》12分钟长片花全方位解读最近,《山河月明》放出的那支足足有十二分钟的长片花,绝对是给各位期盼已久的观众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更是引爆了讨论的热潮。这支片花,与其说是预告,不如说是一次浓缩的史诗,一次情感的爆发,一次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我看完之后,脑子里只有一个词——过.............
  • 回答
    从明年1月1日起,政府禁止单NSA手机入网?这件事背后到底是什么,又会对我们和5G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最近,一则关于“从明年1月1日起,政府不允许单NSA手机入网”的消息在科技圈和消费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对于很多正在考虑升级5G手机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也引发了不少疑问:这到底是.............
  • 回答
    日本计划在明年一月重启国内旅游补贴计划,这无疑是在经济复苏和疫情防控之间进行的一次权衡。这项名为“Go To Travel”的计划,曾在疫情初期一度叫停,现在重新启用,背后承载着提振旅游业的重任,但也无疑会给日本的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首先,扩大人员流动是疫情防控的天然风险。“Go To Tr.............
  • 回答
    《山河月明》这部剧,可以说是倾注了不少心血,力图在荧幕上重现大明王朝的恢弘画卷,特别是明成祖朱棣那段波澜壮阔的人生。但要说它有多“真实”,这事儿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了。首先,从大的历史脉络上看,剧里展现的从朱元璋到朱棣称帝,再到其后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靖难之役、北征蒙古、郑和下西洋等等,这些核心的节.............
  • 回答
    2020年5月1日,鲍毓明在网络上发布了“十问韩某”,并附带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的评论。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鲍毓明此举透露了哪些信息,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背景下,并结合事件的细节进行分析。事件背景:在鲍毓明发布“十问韩某”之前,围绕他和一名叫“韩某”的女性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