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用二手iPhone也不愿用安卓新机?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身边就有朋友,明明预算充足,买新款安卓旗舰绰绰有余,可偏偏还是惦记着二手 iPhone。你说这俩新旧、系统,配置差距也挺大,怎么就有人钟情于“旧爱”呢?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我听我那些“二手党”朋友们自己说的:

1. “苹果味儿”的吸引力,难以抗拒

这话说起来有点玄乎,但的确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首先,iOS系统本身的流畅度和稳定性,经过这么多年的迭代,已经非常成熟。即使是几年前的 iPhone,在日常使用中,那种顺滑感、应用开启的速度,很多时候比一些新出的安卓机给人的感觉还要好。更何况,苹果对自家硬件和软件的调校,那种“软硬一体”的体验,是很多安卓厂商很难企及的。

其次,iPhone的“生态圈”。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了 iPad、MacBook 甚至是 Apple Watch,那 iPhone 就成了连接这一切的枢纽。AirDrop 的方便、Handoff 的无缝切换、iMessage 的统一,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安卓阵营虽然也有各种互联方案,但整体的流畅度和统一性,总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所以,哪怕是买个二手 iPhone,也能更快地进入这个“苹果圈”,享受到这些便利。

再者,iPhone的品牌价值和保值率。这个相信大家都知道。苹果的东西,即便出了几年,二手价格依然坚挺。买个二手 iPhone,至少不像买安卓机那样,几个月就“跳水”一半。而且,很多人觉得,用 iPhone 更有“面子”,至少在社交场合,iPhone 的辨识度还是挺高的。这可能是一种心理因素,但确实是影响一部分人的选择。

2. “买得起,但没必要”的理性计算

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最新最强”。很多时候,一部几年前的 iPhone 已经完全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刷刷微博、看看视频、打打电话、偶尔拍个照。新款安卓旗舰虽然配置高得吓人,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那些顶级处理器、高刷新率屏幕、超广角镜头,很多时候都是“过剩”的。

相比之下,他们发现,用一个价格合适、成色不错的二手 iPhone,性能完全够用,而且还能省下不少钱。这些省下来的钱,可以拿去买其他更需要的东西,或者干脆存起来。这种“够用就好的”心态,加上二手 iPhone 相对合理的性价比,就显得非常有吸引力了。

3. 对某些安卓“黑科技”的“PTSD”

安卓系统这两年进步很大,但有些“黑科技”或者说“特性”,反而让一些用户感到头疼。比如:

系统广告和预装软件:这点是很多安卓用户诟病已久的。即使是旗舰机,很多厂商还是会在系统中塞入各种广告和用不上的预装应用,而且还不容易卸载,影响使用体验。iPhone 虽然也有一些苹果自家应用,但总体来说,系统干净很多。
碎片化和更新问题:安卓手机品牌众多,型号也杂,导致系统更新推送非常不规律,而且很多老机型很快就被厂商放弃更新了。iPhone 虽然也有屏幕指纹、Face ID 这种硬件上的代际区别,但系统层面的支持时间长,而且更新是统一的。很多人担心买个新安卓机,用不了多久系统就不更新了,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某些“激进”的设计:比如一些全面屏设计,为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可能会牺牲一些实用性,比如取消耳机孔、取消充电口(虽然还没出现,但想想也可能),或者曲面屏带来的误触问题。虽然新款 iPhone 也在进化,但苹果的设计语言相对稳定,而且很多“祖传”的设计(比如刘海)虽然被吐槽,但大家也习惯了,知道怎么用。

4. “折腾”的乐趣,以及对“信仰”的坚持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可能是“果粉”的铁杆拥趸。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用 iPhone,对 iOS 的操作逻辑、设计风格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是二手 iPhone,也能满足他们对“苹果味道”的渴望。

另外,有些人也喜欢“折腾”。二手 iPhone 价格低,即使买来“折腾”一下,比如换个电池、换个屏幕,或者刷个机,成本也比直接买新款要低。而且,他们可能也享受那种“淘”到好东西的过程,就像是寻宝一样,找到一台成色不错的二手 iPhone,那种成就感也挺足。

总结一下,为什么有人宁愿用二手 iPhone 也不愿用安卓新机,这真的是一个综合因素的考量。

体验为王:他们看重的是 iOS 系统的流畅、稳定、干净,以及苹果生态的便捷。
理性消费:他们认为新款安卓旗舰的性能往往是过剩的,二手 iPhone 已经足够满足需求,且更具性价比。
规避“槽点”:他们可能对安卓系统中的广告、碎片化更新、激进设计等存在“心理阴影”,而二手 iPhone 能提供更稳定的预期。
情感与认同:对苹果品牌的忠诚度,以及对“苹果味儿”的偏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然,这并不是说安卓新机就不好。安卓阵营在拍照、快充、屏幕技术等方面,很多时候比 iPhone 更有优势。选择哪种手机,说到底还是个人需求和偏好的不同。只是,在我看来,那些选择二手 iPhone 的人,他们或许是在用一种更“聪明”的方式,去获取他们想要的,而且是他们认为“值”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什么好装傻的呢?

你就告诉我,

国内哪台安卓机可以做到app不偷窥隐私?

每天后台不私自启动几万次?

国内运存动不动就是6g,8g,

国外同款都是3g,4g,

差的这几g每天在干什么,你当真不知道?

手里拿的1000-7000的安卓机推荐起商品多贴心,你当真没感觉?

华为孟大妈为毛用的是苹果全家桶,你心里当真没个哔数?

虽然我很理解大部分知乎用户人均年入百万别问具体多少,问就是月入三千的阶级属性,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隐私的确价值不高,

往往不是主要考量因素,安卓必然是主流选择之一,

但我就想问他们一句,

你有没想过万一,我是说万一,有人不愿意和你一样,

做一个如李彦宏所说“愿意牺牲自己的隐私换便捷的大多数人”呢?


评论区一群小将,顾左右而言它,杠了半天,

画风都是这样的,



竟无一人回答我的问题:

“国内哪台安卓手机能做到app不偷窥隐私,

后台不每天自动启动几万次”。

而他们要问我同样的问题,

我真可以回答他们:

iphone能。”

你看这些人哪里是傻,

揣着明白装糊涂,

单纯就是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身边就有朋友,明明预算充足,买新款安卓旗舰绰绰有余,可偏偏还是惦记着二手 iPhone。你说这俩新旧、系统,配置差距也挺大,怎么就有人钟情于“旧爱”呢?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我听我那些“二手党”朋友们自己说的:1. “苹果味儿”的吸引力,难以.............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现实的考量和心理的因素。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为什么有些男的会更倾向于选择二婚的女性,而不是大龄未婚的女性。首先,得说到“过往经历”这个点了。二婚的女性,虽然离过一次婚,但她们确实经历过婚姻,并且在婚姻中体验过一些确定的东西。她们可能已经懂得了如何经营一段亲密.............
  • 回答
    这背后藏着许多复杂的心绪和过往,绝非简单的“不想社交”就能概括的。有些人选择孤单,其实是在精心维护着一份内心的平衡,或者是在与过去的阴影做着一场隐秘的搏斗。首先,我们要看到,有些人可能在过去的人际交往中受过伤。也许是曾经掏心掏肺地付出,换来的却是误解、背叛,甚至是无情的抛弃。这种伤痛可能会在心里留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性中一些复杂且微妙的心理。与其说“宁愿当富人的玩具”,不如说是一种对“价值认可”和“生活模式”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我们不愿意轻易承认的现实。首先,我们得承认,“富人的玩具”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种贬低和操纵的意味。 没人真的想被当成一个无灵魂、无自主权的.............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 Anaconda 这东西,就像一个装备齐全的露营箱,里面什么都有,方便得不得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刚入行或者项目需求相对标准的朋友们,Anaconda 确实是省时省力省心的首选。但凡事有利有弊,有些人偏偏就喜欢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 Python 环境给“攒”起来,这背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一个挺微妙又很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买账国家发布的信息,反而对那些听起来模棱两可、来源不清的“小道消息”情有独钟?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道尽的,背后牵扯的因素可多了去了。首先,咱们得承认,信任这东西,一旦崩塌了,重建起来可就难了。 想象一下,你本来对一个朋.............
  • 回答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你想想,现在这些年轻人,手指头一点,就能在游戏里花出去几千上万,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要是让你掏个两三百块钱买个正儿八经的3A大作,他们可能就觉得有点肉疼了。这背后到底是个啥逻辑?我琢磨琢磨,给您掰扯掰扯。首先得说到 “即时满足感” 和 “社交属性”。手游,特别是那些.............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也有朋友是这么想的。每次说起养宠物,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去宠物店 pretty pretty 的小猫小狗,而不是去收容所。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仔细掰扯掰扯。首先,“新品”的诱惑太大了。就像买衣服一样,谁不喜欢崭新、没穿过的呢?宠物店里的那些小生命,通常都干干净净,毛.............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一些非常根深蒂固的层面,也涉及到很多我们生活中都可能遇见甚至经历过的复杂情境。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守着贫穷,也不愿意迈出那一步去努力改变?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懒惰”就能概括的。很多时候,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情感纠葛。首先,我们得明白,“受穷”对不同的人来说,其含义和承受程度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也挺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一两句话概括。为什么有些人选择“混日子”,而不是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层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细细聊聊。一、 对“工作”的固有认知与现实的落差首先,很多人心里对“工作”的定义,可能和现实中的工作不太一样。 理想化与现.............
  • 回答
    这事儿吧,我身边太多同学都这样了,我自己也偶尔这么干过。图书馆午休,听起来有点“卷”得没边儿,但仔细想想,还真有它自己的道理。下面我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看看为啥大家这么选。首先,最直接的原因:省时间,效率至上! 通勤时间是个坎儿: 宿舍离教学楼、实验室远不远?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的很多同学住的宿舍.............
  • 回答
    “为啥有人宁愿在澳洲刷盘子,也不回国?”——这话听着就有点扎人,透着一股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埋怨劲儿。但仔细想想,这问题问得实在是太简化了,就好像问“为什么有人宁愿吃粗粮,也不吃大鱼大肉”一样,没抓住重点,甚至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要反驳这种思维,咱们得把这层“面子”和“里子”给扒开,好好说道说道。.............
  • 回答
    王者荣耀这游戏,说到底图个乐子。可为啥呢?明明娱乐模式那么 भाँ茶,怎么就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地往排位和巅峰赛里钻,哪怕被气得七窍生烟,还一副欲罢不能的样子?这事儿,细掰扯起来,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首先得说,快乐这东西,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味道。 你说娱乐模式的快乐,那是什么?是随心所欲的浪.............
  • 回答
    在CSGO这个以竞技性为核心的游戏社区里,你时不时就会看到一些玩家发表“宁愿不要隐私,也要把开挂的人扫出来”的言论。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极端,但深入了解CSGO玩家的生态和他们的游戏体验,就能明白这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和情感驱动。首先,CSGO是一款非常强调技巧和策略的战术射击游戏。它的乐趣很大程度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品牌忠诚度、消费者心理、产品定位、技术认知、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因素。为什么有人宁愿溢价购买华为,也不选择性价比高且有现货的小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品牌认知与情感连接: 华为:国家名片与民族情怀: 华为在经历了美国制裁的“至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问题,涉及到消费者心理、品牌价值、产品体验、市场策略等多个层面。为什么有人宁愿为苹果支付溢价,也不选择性价比高且有现货的小米?这背后并非简单的“钱多”或“傻”,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品牌价值与情感连接: 苹果的“信仰”与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消费者行为、品牌价值、技术认知以及情感认同等多个层面。为什么有人宁愿花更多的资金购买华为,而不是选择一些在账面参数上“性价比更高”的手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华为品牌所承载的价值与认同感: 国家品牌与民族自豪感: 尤其是在地缘.............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有些人选择购买宠物而非收养流浪猫狗,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人的心理、习惯、甚至是社会观念的方方面面,绝非简单的“好坏”二分法可以概括。首先,我们得承认,血统和外貌的吸引力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很多人在选择宠物时,会被特定品种猫狗独特的外貌所吸引,比如英短的圆脸和厚毛.............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人们解读历史人物时,心态和认知的微妙之处。为什么有些人更愿意相信刘备是个“装了一辈子的伪君子”,而对史书的记载持怀疑态度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聊一聊。一、 叙事逻辑的吸引力:英雄末路与人性阴暗的猜想首先,从故事叙事和戏剧性的角度来.............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一年换一部千元机,用得也挺开心。说实话,这背后还真有不少道道,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要我说,这更多的是一种消费习惯和对手机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再加上一点点“体验新鲜感”的心理在作祟。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这“千元机”和“高端机”的定位。千元机,顾名思义,价格在那摆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