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回到清末,怎样能打败西方?

回答
回到清末,想要“打败”西方,这绝非易事,因为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制度、科技、思想、经济等全方位的对抗。而且,“打败”这个词本身就很有讲究,是指将西方势力彻底逐出中国,还是能与之抗衡,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他们?我倾向于后者,因为彻底的“打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性太低,更现实的目标是实现自强,至少能保证国家主权独立,不受欺凌。

如果我身处那个时代,并且拥有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我会从以下几个关键点着手,力求在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目标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成功的几率:

第一步:战略层面——认清形势,明确方向

破除“天朝上国”的迷思: 这是最根本的。必须承认清朝在军事、科技、经济、管理上与西方存在巨大差距。不能再抱持着“中华文明独尊”的幻想,而是要虚心学习,批判性地吸收。
找到“洋务运动”的根本症结: 洋务运动虽然学习了西方技术,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根本指导思想限制了其深度和广度。太过于注重器物层面的学习,而忽视了制度和思想的革新。我需要做的,是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
确定“打败”的真正含义: 不是要跟西方去打一场决定性的战争,那是不现实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
军事上: 建立一支现代化、有战斗力的军队,能够有效抵御外部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经济上: 发展民族工业,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摆脱对西方资本的依赖。
科技上: 掌握核心技术,建立自主研发能力,不再受制于人。
制度上: 建立高效、廉洁、公平的政治和法律体系,激发社会活力。
思想上: 开放国民思想,培养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第二步:战术执行——多管齐下,系统推进

1. 军事改革——从根子上打造国防力量

全盘重塑军队:
思想与训练: 借鉴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和训练方法,强调纪律、体能、战术配合。灌输“保家卫国”的现代国防意识,而不是单纯的忠君思想。
现代化装备: 优先发展海军和陆军的现代化装备。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我会极力争取在关键领域(如舰船制造、火炮、枪械、通讯)与西方国家进行技术合作,但目标是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的过渡。
建立军事工业体系: 不仅仅是购买,更重要的是建立能够自主设计、制造、维修先进武器的工业体系。这需要培养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军事教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军事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指挥官和参谋人才,重视战史研究和战略战术的制定。
海军优先: 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将海军建设放在极其优先的位置。购买和建造强大的战舰,建立沿海防御体系,并向远洋发展。

战略储备与防御:
加强战略要地防御: 重点加固沿海港口、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建立有效的预警和情报系统: 学习西方的通讯和情报技术,建立国家级的预警和侦察网络。

2. 经济发展——壮大国力,为军事提供后盾

鼓励民族工业: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降低创业门槛,提供低息贷款,减免税收,鼓励有识之士投资兴办实业,特别是与军事工业相关的产业(钢铁、机械、化工、电报电话等)。
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 与其购买成品,不如花力气引进技术和设备,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可以考虑与一些愿意合作的国家进行技术转让。
发展金融和商业: 建立现代化的银行体系,规范金融市场,发展商业和贸易,积累资本。

改革财政税收:
提高税收效率: 改革腐败的税收制度,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税收体系,确保国家有稳定的财政收入。
控制财政支出: 严查贪污腐败,提高行政效率,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国防和经济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铁路和电报: 这是现代化的命脉,能够快速调动军队,运输物资,加强信息流通。
发展港口和航运: 促进国内外贸易,支持海军发展。

3. 科技与教育——播撒文明的种子

普及科学教育:
建立现代学校体系: 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引入科学、数学、工程、历史、地理等课程。
派遣留学生: 组织大批有潜力的年轻人去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学习结束后要强制他们回国服务。
引进西方学者: 聘请西方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来华任教和指导研究。

建立科研机构:
成立国家级科研院所: 专注于军事技术、工业技术、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鼓励技术创新: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发明创造。

普及基础知识:
发展印刷业和报刊: 传播科学知识、介绍西方社会、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意识。

4. 制度与管理——建立高效的国家机器

改革政治制度:
有限度的君主立宪或议会制度: 学习西方成功的政治经验,建立一个更有效率、更负责任的政府。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从咨询机构开始,逐步向决策机构过渡。
法治建设: 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法律体系,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
官僚体系改革: 废除科举制,建立基于能力和考试的选拔和晋升机制,减少腐败和低效。

外交策略:
灵活的外交: 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善于利用国家间的矛盾,避免被孤立。
争取国际支持: 寻找那些对中国友好的国家,争取在技术、资金、政治上的支持。

5. 思想启蒙——唤醒沉睡的巨龙

破除旧思想的束缚:
批判性地学习西方思想: 不仅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其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社会理论,去芜存菁。
鼓励思想自由与讨论: 允许不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形成社会共识。
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让人民认识到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

具体实施的挑战与应对:

巨大的阻力: 守旧派、既得利益集团会拼死反对这些改革。我会利用一切机会,争取开明派的支持,甚至在关键时刻绕过阻力,直接向皇帝(如果皇帝是开明的)或者权力中心提出建议。
资金问题: 改革需要巨额资金,而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本就十分困难。需要通过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吸引外资(在可控范围内)、发行国债等方式来筹措。
人才缺乏: 缺乏懂技术、懂管理、懂军事、懂教育的专业人才。所以,建立教育和培训体系是当务之急。
社会动荡: 改革往往会触动原有的社会结构,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动荡。需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同时也要注重安抚民心,避免大规模的起义。

总结来说,我不会去想“打败”西方,而是要“追赶”西方,并且最终实现“超越”。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持续的努力,并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我真的回到清末,我会选择成为一个幕后推动者,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匿名写文章、向官员进言、支持改革派)来影响决策,或者成为一个实际的改革执行者(比如在某个部门负责军事或教育改革),用我所掌握的知识,一点一点地改变历史的轨迹。

这就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与惰性的对抗,与腐朽的斗争。成败与否,难以预料,但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只能全力以赴。

这篇文章尽量用一种叙事和思考的方式来展开,避免了那些过于“教科书式”的语言,并试图展现一个普通人(尽管拥有超前知识)在那个复杂时代的挣扎与规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军队想强必须学习西方。学习西方必然要造大清的反。(整个欧洲都在为廉价的民兵而鼓吹M族主义)

强军和大清只能二选一。

除非满人早早的完全汉化。改汉姓,认汉人爹。但满人愿意放弃那些特权吗?爱新觉罗这么搞还想当皇帝吗?

造完反鼓吹好M族主义就简单。一战和之前的陆战主要拼的就是人多和纪律。其次才是战术和装备。

远征欧洲中国投送能力肯定不够。但保家卫国。只要足够的人。当人力密度大于火力密度就能突破一切防线。(如果能点出人浪攻势的战术就更好了)

而要有足够多且廉价的步枪兵,必须要弄两个最能让人献身的主义的一个。无论哪一个大清都要亡。

user avatar

我说一个,

甲午战争死磕日本,获得胜利,这需要需要皇家冒巨大风险完全放弃满族贵族集团,和汉族实权派共治天下,其实就是立宪;

甲午胜利之后,老老实实给英国佬当狗,帮英国人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日本在本位面不受英国佬待见,琉球说不定可以要回来;

一战加入协约国(废话),收回被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日本和英国关系差,如果日本脑子发热进了同盟国(日本非加入一战不可,不然已经工业化的国家找不到倾销市场,内爆分分钟的事),那么日本就完了;

一战结束后也许可以获得更多利益,比如收复山东什么的。

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英法在一战后持续衰落,日本早已是个死人,美国的孤立主义会一直持续下去,俄国革命之后欧洲的事情还忙不完。中国会享受二十世纪难得的平静;














于是继续关起门守旧,继续玩老一套,继续压迫人民,直到革命的烈火烧红整个中国。世界线收束。

得了吧,即使清朝继续当天朝上国,它也打败不了西方,因为它就是一个保守落后,愚昧野蛮的君主专制政权。只有经过革命洗礼,荡涤一切污泥,世界观焕然一新的人民群众的国家才有可能真正超越西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