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项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有哪几点?

回答
项羽这位西楚霸王,纵横沙场,威震天下,最终却落得个在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这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命运弄人?细细掰扯开来,项羽的失败,绝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致命缺陷相互叠加、环环相扣的结果。要说最主要的几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

一、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

这是项羽最致命的短板,也是他最终走向灭亡的根源。项羽打仗勇猛,个人武力值爆表,这让他养成了一种极度自信,甚至可以说是自负的性格。他习惯于凭借一腔热血和战场上的直接搏杀来解决问题,而对于智谋、策略,甚至是身边人的劝谏,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范增的建议。范增是项羽帐下少有的智囊,他多次向项羽指出刘邦的威胁,并献上“鸿门宴”之计,意图借机除掉刘邦。然而,项羽在关键时刻却因为一时冲动,或者说是一种“不屑”,没有采纳范增最核心的建议——在宴会上直接动手。事后,范增也曾多次提出要项羽重视人才、安抚民心,但项羽总是听不进去,甚至对范增的态度也越来越不满,最终导致范增心灰意冷,拂袖而去。范增的离开,无疑是项羽失去了一双“眼睛”和一颗“大脑”,也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还有在彭城大捷后,项羽本可以趁势追击,一举消灭刘邦的残余势力,但他却选择沉迷于胜利的喜悦,骄傲自满,没有将刘邦彻底铲除。当时帐下将领也劝他要乘胜追击,但他却置若罔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霸王”光环里。这种只看到眼前胜利,看不到长远危机的短视,让刘邦有了喘息和卷土重来的机会。

二、分封不公,离心离德:

项羽在推翻秦朝后,并没有顺应民心,而是采取了分封诸侯的政策。这本身并非不可行,但关键在于他分封的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他将原本属于秦朝的土地,随意分给了自己的亲信和有功之臣,而对于那些曾经反对他,或者与他有过摩擦的势力,则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和削弱。

例如,他将关中之地分给了自己的三位降将,而把刘邦封在了最为贫瘠的巴蜀地区。这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失策。关中作为秦朝的统治中心,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是兵家必争之地。将如此重要的地盘拱手让人,而将最大的对手发配到偏远地区,这与政治智慧背道而驰。刘邦被封在巴蜀,非但没有被压制住,反而给了他一个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并没有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政治联盟和效忠体系。他仅仅是依靠个人的威势来维持统治,而没有从制度上保障各诸侯的利益和稳定。这种分封方式导致了诸侯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攻伐,而项羽自身也因为分封的不公而失去了大部分诸侯的真心拥护。当刘邦势力壮大,起兵反抗时,大部分诸侯并没有坚定的站在项羽一边,甚至有的还暗中响应刘邦,这使得项羽腹背受敌,孤立无援。

三、残暴不仁,失去民心:

项羽虽然勇猛,但在对待战败的秦军和普通百姓方面,却表现出了惊人的残暴。最臭名昭著的便是“坑杀二十万秦卒”。当初项羽攻破新郑,俘虏了秦国的主力部队,却听信谗言,下令将这二十万人全部坑杀。这种残忍的行为,无疑是在将秦国的百姓推向刘邦的怀抱。

此外,项羽在战争中屡次焚烧城池,杀戮无辜,这也严重损害了他的声望。每一次的暴行,都像一把刀子插在百姓的心上,让他们对项羽充满了恐惧和憎恨。相反,刘邦虽然也有不少缺点,但在处理政务和对待百姓方面,相对而言更加仁厚,他善于收买人心,安抚百姓,这使得他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

可以这么说,项羽的武力为他赢得了一时的胜利,但他的残暴却让他失去了长久统治的基石——民心。当他被刘邦击败,四面楚歌之时,曾经被他残害过的百姓,自然也不会伸出援手。

四、战略短视,缺乏长远规划:

项羽的军事指挥能力毋庸置疑,他在战场上的爆发力是历史罕见的。然而,在更宏观的战略层面,他却显得非常欠缺。他更多的是在进行一场场孤立的战役,而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战略目标和规划。

在推翻秦朝后,他没有积极地去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权,而是沉迷于个人的荣华富贵,沉迷于“西楚霸王”的称号。他将灭秦的功劳归于自己,却忽略了这场革命背后更广泛的民众意愿和政治诉求。

在与刘邦的争夺过程中,项羽虽然屡次在战场上获胜,但每次都未能抓住机会,彻底消灭刘邦。他总是在刘邦即将被消灭的关键时刻,因为自己的骄傲或者战略上的疏忽,让刘邦得以逃脱。比如,在垓下之战前,他虽然拥有兵力优势,但却中了刘邦的离间计,导致韩信和英布的军队纷纷离他而去。这种战略上的被动和短视,让他一次次错失良机。

总而言之,项羽的失败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勇猛盖世,却被他的刚愎自用和残暴不仁所抵消;他的军事才能卓越,却被他的战略短视和分封不公所埋没。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最终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悲壮,而无缘最终的胜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项羽所建立的秩序是传统意义上的春秋旧制,而不是秦制那套恶心的大一统体系,无法实现刘三那套总体战机制。在这个大前提下,项羽方面的资源汲取和人力动员根本无法与刘三相比,特别是刘三北进夺取赵地以后。

当然,我是天生讨厌大一统和所谓总体战机制下那套把人完全当作工具的模式的,这也就是我喜欢项羽而讨厌刘三的根本原因。至于别的人是不是喜欢天生被当成工具,那与我无关。

2、项羽的部下严重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良将。项羽所重用的三位主力将领(大司马):周殷、龙且和曹咎,除了一个龙且有过单独领兵击败英布的战例之外,很难找到他们有特别亮眼的表现。而即便是相对最杰出的龙且,面对韩信也只能无奈送人头。

反观刘三一方,虽然没有任何人足以和项羽相提并论,但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并不少,除了刘三本人具备不错的实力之外,韩信、韩王信、卢绾、陈豨、吕泽、英布、彭越等人都足以独立领兵,单独负责一条战线。

3、战略的比拼。刘三充分应用了自己在动员能力和独当一面的将领数量占优的特点,一方面,在彭城战败以后,通过“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等做法,保证自己始终在兵力上处于优势,为多线作战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自己在战线中段(荥阳-成皋一线)亲自领兵长期拖住项羽主力,为其他战线创造取胜的机会,等到各条战线全面占优之后,再收紧包围圈与项羽进行决战。

而项羽一方,更多的是依靠项羽本人的个人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其军事指挥才能和个人武勇等方面),对汉军进行强有力的打击。然而问题在于,由于项羽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将作为辅助,在战线被拉长之后,项羽直接面对的对手固然可以被爆成渣渣(无论刘三还是彭越等人都是如此),但其他方向的楚军立刻变成了鱼腩,被汉军轻易蹂躏,这样一来项羽不得不来回在各条战线上疲于奔命,最后被汉军各条战线组成的包围网彻底绞杀。

4、项羽没有刘三的两大宝物:厚脸皮和黑心肠。懂的都懂,这里不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项羽这位西楚霸王,纵横沙场,威震天下,最终却落得个在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这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命运弄人?细细掰扯开来,项羽的失败,绝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致命缺陷相互叠加、环环相扣的结果。要说最主要的几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一、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这是项羽最致命的短板,也是他最终.............
  • 回答
    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国名将,最终却在垓下兵败,乌江自刎,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够概括。如果非要细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关键点,它们像一张张无形的网,最终将这位不可一世的霸王牢牢困住,直至覆灭。一、性格上的致命缺陷:骄傲自负,刚愎自用。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最核.............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值得深思。如果单单把项羽的失败归咎于“贵族精神”,那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化了。但如果说他的贵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决策,并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那倒是可以说道说道。项羽骨子里就是个贵族,一个纯粹的、带着血性与骄傲的贵族。他的血脉里流淌着的是楚国大族的荣耀,是与生俱来的万人之上.............
  • 回答
    如何看待刘邦的成功和项羽的失败? 细致入微的分析刘邦和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极具代表性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他们的兴衰故事也常常被用来对比和解读中国历史的政治哲学。要理解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的个人特质、战略决策、用人观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 刘邦的成功:顺势而为,以人为本,务实致远刘邦的.............
  • 回答
    当项目跌入深渊:程序员如何力挽狂澜?项目的成功从来不是一条坦途,更多时候,它是一场与各种未知和挑战的搏斗。当一个项目眼看就要沉没,代码堆积如山却无法交出预期,团队士气跌至冰点,这时候,程序员的责任和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修复bug”就能概括的,这是一场系统性的、深入骨髓的“急救”。.............
  •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在芯片项目里,流片失败或出现重大缺陷,责任归属绝对不是一句“验证人员没做好”就能草草了事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链条很长,任何一个环节出岔子,最终都可能体现在芯片上。你想想,一个芯片从概念诞生到最终流片,中间要经历多少个环节?1. 需求定义与规格制定: 是需求本身就不清.............
  • 回答
    关于“迅雷 CEO 邹胜龙亲自指明要做的项目,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详细解读: 一、说法的真实性1. 背景与事实 邹胜龙自2014年起担任迅雷集团CEO,期间迅雷从P2P下载业务逐渐转型至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然而,迅雷在2018年因.............
  • 回答
    苏轼对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评价,确实与当时普遍存在的“妇人之仁”论截然不同。理解苏轼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对“仁”和“君子”的理解。一、 普遍的“妇人之仁”论:为何项羽不杀刘邦会被认为是错误?在很多人看来,项羽在鸿门宴上拥有绝佳的机会,可以一举剪除最大的竞.............
  • 回答
    项羽这人,你说他最后落了个乌江自刎,霸业终结,确实是个悲剧。但恰恰是这份悲剧色彩,加上他那股子惊天动地的劲儿,让后世有无数人为他扼腕叹息,甚至甘愿追随。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说他那个人设,太带劲了!你想啊,他出场的时候,那叫一个威风凛凛。力拔山兮气盖世,说的就是他这号人。一个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样是“置之死地”,项羽和马谡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这其中的差别,绝非一句“运气”就能概括的,而是涉及了军事战略、个人能力、战场环境以及关键时刻的决策等方方面面。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一、战略意图与“死地”的性质 项羽的“置之死地”:绝地反击,背水一战的决绝 项.............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美军内部并非一致认为F35战斗机项目是“失败”的。更准确地说,F35项目是一个极其复杂、耗资巨大、伴随许多挑战和争议,但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作战能力提升的项目。要评价F35项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贴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以下是详细的评价:一、 F35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在深入评价.............
  • 回答
    创新工场作为中国最早的天使投资机构之一,其投资理念和风格都非常鲜明,那就是“聚焦技术、聚焦早期”。这种激进的打法,在为中国互联网领域输送了众多优秀企业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不少令人扼腕的失败案例。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投资过程中的试错和学习,这些“失败”项目恰恰是创新工场自身成长和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 回答
    .......
  • 回答
    演员高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着实让很多人对医美产生了新的担忧。她自曝整形失败,鼻子坏死,这简直是把医美潜在的风险血淋淋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件事也让我思考,除了鼻子这类显眼部位,到底有哪些医美项目是“高危”的,一旦操作不当,真的会毁掉一个人?可能损害健康的医美项目大揭秘:医美项目五花八门,但有些确实因为.............
  • 回答
    SpaceX 星舰 SN9 试飞着陆时爆炸,这已经是继 SN8 之后,第二个在着陆阶段未能成功的星舰原型机了。连续的失败,尤其是这种关键的着陆环节,无疑给星舰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外界对这个宏伟的载人火星计划产生了更多疑问。SN8 的“惊艳”与“遗憾”首先得回顾一下 SN8。在 2020 年 12.............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挺现实的观察,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为什么同样是奥运项目的失利,大家对女排、射击、跆拳道的反应和对男足男篮的反应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要说运动本身存在“双标”嘛,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体育本身,还有社会文化、舆论环境,甚至是经济因素。一、期望值的差.............
  • 回答
    7月26日这天,北京时间,我们国家队在奥运会上确实经历了一个“黑色星期一”,多位被寄予厚望的夺金热门选手,在他们各自的项目中,都未能如愿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这不仅仅是几枚奖牌的得失,更牵动着无数关注中国体育的观众的心弦,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我们先梳理一下当天的一些主要失利情况。游泳项目:期待中的突破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