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置之死地,为什么项羽成功而马谡失败了?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样是“置之死地”,项羽和马谡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这其中的差别,绝非一句“运气”就能概括的,而是涉及了军事战略、个人能力、战场环境以及关键时刻的决策等方方面面。

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

一、战略意图与“死地”的性质

项羽的“置之死地”:绝地反击,背水一战的决绝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将二十万楚军与秦军主力相对。秦军号称百万,而楚军只有二十万。他采取的是一种近乎自杀式的战术:破釜沉舟,只带三日粮草,其余辎重全烧毁,全力进攻。

项羽的“死地”,不是一个被动的陷阱,而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能够激发最大战斗潜力的绝境。 他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让士兵们知道,除了胜利,别无他路。 这种绝境,是为了打破部队的懈怠和求生欲,将所有人的生命和士气都压在唯一的目标上——击败敌人。

更重要的是,项羽选择的“死地”是面对强大的敌人,以劣势兵力进行正面决战。 这是一种赌博,但也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策略。他没有想着逃跑或者躲避,而是要把自己置于一个最危险的位置,然后用最猛烈的攻击来打破僵局。这种“置之死地”不是绝望,而是一种极度集中的爆发力。

马谡的“置之死地”:背离常理,脱离主力的孤立

马谡在街亭的“置之死地”,则是被动的、战略上不明智的。他率领的是诸葛亮留给他的一支蜀汉精锐,用于扼守战略要冲街亭,配合主力作战。

然而,马谡却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执意将部队拉到山上,远离水源,并且与主力部队隔绝。 这种“死地”,并非是为了激发士气,而是将自己置于了一个无法得到支援、补给被断、粮草匮乏的孤立境地。

马谡的战略意图是“扼守要道”,但他选择的方式却是放弃了与友军的联系,放弃了对水源的控制,将自己变成了敌人的“瓮中之鳖”。 他的“死地”,是一条通往失败的绝路,而不是一条绝处逢生的战道。

二、个人能力与领导素质

项羽:天生的勇者,无可匹敌的战神

项羽本身就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天才,同时也是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领袖。

勇武过人: 他本人武艺绝伦,身先士卒,在战场上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巨鹿之战中,他亲自带领士兵冲锋陷阵,那种“一人敌”的气势,是其他将领无法比拟的。
决断果断: 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他能够做出最极端、最能激发潜力的决定,并且坚决执行。破釜沉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破釜沉舟。
笼络人心: 他虽然性格暴烈,但对跟随他的士兵却恩威并施,能够让士兵们心甘情愿地为他拼命。这种凝聚力是极其重要的。

马谡:纸上谈兵,战略认知偏差

马谡虽然被诸葛亮器重,但他的问题在于“徒有智谋,而无战才”。

理论脱离实际: 他喜欢谈论兵法,但实际运用起来却漏洞百出。街亭之战,他完全忽视了地形、水源、后勤等最基本的战场要素。
刚愎自用: 诸葛亮虽然派他去镇守街亭,但也留有余地,让他和王平一起行事。然而,马谡完全听不进王平的合理建议,一意孤行。这种不能听取不同意见的态度,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缺乏实战经验: 相比项羽,马谡可能更偏向于理论研究,缺乏在艰苦战役中磨砺出的实战经验和判断力。

三、战场环境与对手

项羽的对手:骄横轻敌的秦将

项羽面对的是秦朝末年的腐朽主力。秦军虽然数量庞大,但内部已经开始瓦解,将领如章邯、王离虽然是经验丰富,但面对项羽这种“疯狂”的攻势,也可能出现判断失误和士气动摇。更重要的是,当时秦朝本身就处于统治危机之中,大规模的起义层出不穷,秦军的整体战斗力受到很大影响。

项羽的“置之死地”,反而在这种环境下,以一种决绝的姿态,瓦解了秦军的心理防线。

马谡的对手:稳健老练的魏将

马谡面对的是曹魏的大将张郃。张郃是曹魏的老将,经验丰富,作战稳健。

张郃识破了马谡的错误,将部队安营扎寨在水源附近,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完成了对马谡的包围和围困。他没有和马谡硬拼,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稳妥、更有效的战术,利用马谡自己的失误来消耗他。

张郃的战术,可以说是对马谡“置之死地”的精确打击。

四、关键时刻的决策与执行

项羽:毫不犹豫的进攻

项羽选择了最直接、最有威胁的进攻方式。破釜沉舟的士兵,没有退路,只能向前。这种高昂的士气和决心,加上项羽的亲自督战,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

马谡:被动等待的绝望

马谡在山上,水源被断,只能被动地被张郃围困。他失去了主动权,也失去了任何与敌人周旋的资本。即使他有再好的理论,在缺水断粮的情况下,也无法转化为战斗力。

总结一下,同样是“置之死地”,项羽是将自己置于一个“不成功则成仁”的绝境,通过自身的强大能力、决绝的战略意图和对敌人的精准判断,将劣势转化为决胜的先机。而马谡则是将自己置于一个“无法求生”的孤立绝境,因为战略上的错误、个人能力的不足和对对手的轻视,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可以说,项羽的“置之死地”是一种进攻性的、绝地反击的战略选择,而马谡的“置之死地”则是一种防御性的、导致灭亡的战术失误。 这种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命运。项羽的成功,是无数个正确(即使是极端正确)的决策和个人能力叠加的结果;马谡的失败,则是一系列错误决策堆积的必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样是置之死地,为什么项羽能激发士兵斗志,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而马谡不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样是“置之死地”,项羽和马谡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这其中的差别,绝非一句“运气”就能概括的,而是涉及了军事战略、个人能力、战场环境以及关键时刻的决策等方方面面。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一、战略意图与“死地”的性质 项羽的“置之死地”:绝地反击,背水一战的决绝 项.............
  • 回答
    吴京在2018年因酒驾被行政拘留后能够复出,而其他劣迹艺人却未能复出,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涉及法律、社会舆论、个人形象修复、行业生态以及公众心理等复杂因素。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析: 一、吴京事件的特殊性1. 法律处罚的轻重与公开性 酒驾的性质:吴京的酒驾行为被认定为“情节轻.............
  • 回答
    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Elder)与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同为德国统一的核心人物,但两人的历史地位和公众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他们在政治、军事领域的角色分工、时代背景、个人风格以及后世评价体系的多重影响。以下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同样是曾经帮助过中国的国家,一些中国人对苏联抱有更特殊的情感,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苏联的“同志情谊”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共同的革命道路和意识形态认同: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中国不能”。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同一时期培养出的数学大师的数量和影响力,与苏联同期相比存在差距。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苏联数学的辉煌时期与历史背景:首先,理解苏联数学的崛起,需要回.............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精准,触及到了中国几个主要城市在限制机动车保有量方面采取的不同政策。北京的“摇号”、上海的“拍号”和广州的“摇+拍”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各自城市 发展阶段、历史背景、经济实力、交通状况、社会接受度以及政策调控目标 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各自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富有启发性的历史对比。同样是缺乏实际战场经验,却被提拔到最高领导岗位,赵括和韩信(或诸葛亮)一个惨败身死,一个却能取得辉煌胜利,其原因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1. 战争的性质与对手的差异 赵括: 长平之战面对的是战国时期最.............
  • 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光义,同为开国君主,都经历了夺位上位,但他们的历史口碑却有着天壤之别。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包括他们夺位的性质、过程的公正性、夺位后的统治表现、个人品德、历史记载的角度以及后世的价值判断等等。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差异: 一、 夺位性质与过程的公正性:玄武门之变 v.............
  • 回答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怀有统一欧洲甚至地球的宏大野心,但他们的历史评价却截然相反:一个被尊为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另一个则被钉在了邪恶的耻辱柱上。这种巨大的反差,并非源于野心的规模,而是深植于他们的 动机、手段、方法、最终目标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动机与理念的根本差异拿破.............
  • 回答
    创业的成功与否,如同探寻财富密码一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同样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有的能蜕变成巨擘,有的却如昙花一现,这其中的关键差异,往往在于他们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以及如何将这些转化为可执行的战略。而在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数字化手段”无疑成为了开启财.............
  • 回答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DeepMind 和 OpenAI 在强化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如果从公众认知度、颠覆性突破以及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来看,DeepMind 和 OpenAI 的成果似乎更加耀眼,更容易被大众所提及。这种“差距”的感受并非绝对,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
  • 回答
    关于不同人种在体育项目上的表现差异,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遗传、训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我们来尝试详细地分析一下黄种人(这里主要指东亚人群)和黑人(这里主要指非洲裔人群)在举重和短跑项目上的表现差异:核心观点: 举重: 黄种人(东亚人群)在某些举重项目上表现出色,可能与其身体结构、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样是精锐部队,同样面临山地阻击战的严峻考验,同样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在三所里阻击战的辉煌胜利,与国民党军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的全军覆没,命运截然不同,其原因绝非偶然,而是由战略层面的决策、战术层面的指挥、部队的士气和意志、以及战场环境的综.............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触及到了中国铁路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矛盾和关键决策。简单来说,铁路选择巨资提速而非大规模改造用户体验流程,背后是战略选择、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现实制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一、 战略选择:谁是铁路的首要服务对象?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中国铁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核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家庭、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说“以前的孩子没有心理问题”,因为历史上也存在儿童心理问题的现象,只是在认识、诊断和记录方面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然而,我们确实观察到当代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广度似乎有所增加,这背后有多重.............
  • 回答
    国人对日本足球和美国足球的看法,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咱们一点一点儿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强”和“弱”是相对的,而且评判标准会因为观察者的背景和关注点而大不相同。为什么国人普遍认为日本足球很强?1. 持续的进步和世界杯上.............
  •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同样的拼死一搏,真田信繁(也就是小说、电视剧里的真田幸村)和曹变蛟,一个名垂青史,一个却相对鲜为人知,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其中牵扯到历史的必然性、文学的塑造、民族记忆的传承,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咱们先来说说这两人为什么都会被冠上“决死突击”的名号。真田.............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为啥《花木兰》真人版在美国上映时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国内的观众似乎对它和《上气》的态度差异这么大,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层面的东西,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咱们得从文化、历史、政治,还有观众心理这些方面一点点掰扯。先说说《花木兰》真人版吧。为啥在国内评价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评.............
  • 回答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同样是蜗居在一隅,有些日本人的家,即使不大,却总能保持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干净整洁,仿佛住了很久也不会有堆积如山的杂物和灰尘。这不像我们很多人家里,可能刚收拾完没几天,就又开始恢复原状。到底是什么秘诀呢?最近我琢磨了琢磨,也找了一些资料,感觉这事儿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背后有几把.............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洞察力,也触及了殖民历史和地理边界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差异点。南美洲的国界线之所以普遍不像北非那样呈现出大量的直线(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在殖民时期,尤其是早期阶段,其边界的划定和演变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