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度不高就取消了深蓝,连带着消失的是无数老一代Jrs专业的心血之作
自此虎扑彻底沦落
至于像什么一个新闻剪切成若干段落扭曲解读炒作话题,那都是轻的了,还下场自己编新闻发,不给链接,不给出处,被人曝光就封号
简直下作
再发展就成微博了
程杭是我大学一届的同学。
虎扑的崛起是伴随着姚明的崛起和NBA在国内迅速成长而诞生的社区平台。程杭本科毕业在美国读书,每天可以收听本地电台播报NBA的节目和讨论。他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听来的讨论和八卦编辑成中文。
所以新浪小编在睡觉的时候,程杭刚好是白天,他利用信息差和时间差抢了用户的关注。
虎扑的调性也受程杭作为创始人最初的价值观影响。在虎扑之前,篮球并不是值得被严肃讨论的事情。篮球知道个比分不就完了吗?
可以说至今虎扑不再如当年那般有强悍的价值观,但这种较真的精神还弥散在社区的许多区域。比如湿乎乎的绿帽一条街——原来,被女朋友戴绿帽也是值得被如此公开认真讨论交流的呀……
虎扑发展遇到过几个瓶颈。
篮球向足球泛化的过程中,篮球用户和足球用户相互不认可。他们不是一波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咋办
足球用户的知识基础可比篮球要深。看过马拉多拉踢82年世界杯的大有人在,但是你知道1981-1982赛季NBA的MVP是摩西马龙吗?摩西马龙是哪个队的? 红队!
马拉多纳距离我们这么近,而摩西马龙距离我们那么远。想靠虎扑的严肃讨论向足球迷证明虎扑是巅峰级的足球论坛是很难的。虎扑很难打透所有的体育板块。
虎扑在几年前(可能是15-16年)谋求过上市,而那时期是市场从PC向移动端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上市就要做利润,所以移动端的投入就不足。
而最最大的挑战是体育讨论社区,终究是买不起版权的备选做法。如果能够如腾讯直接把NBA版权买下来,老百姓直接看比赛不就完了……这就是虎扑的天花板。
虎扑最大的意外是得物。虎扑自己乃至行业都没有意识到球鞋鉴定和交易是如此之大的市场。球鞋是年轻人的文化。得物可以做好的话,远比虎扑的天花板高。
PS,骂虎扑的用户是老用户,骂知乎的也是如此 @周源 ……
社区的本质也是如此。没有人会在一个社区待一辈子。
虎扑的未来还能咋样呢?流量大概率会维持在几百万的日活,大幅度上升和下降的空间都不大。慢慢老去的用户和新爬上来的用户都差不多。虎扑因为严肃讨论和较真的内核,所以它具有直男的属性。只要直男存在,虎扑就大概率会存在吧。
虎扑属于自己一把好牌打烂,自己把自己玩死那种。早年的虎扑,技术分析非常到位,高亮的完全是技术贴,即使黑人都是黑的喜闻乐见,比如说狮驼岭,除了NBA,CBA版块也是非常好,是篮球迷的家,步行街也有高铁很晃这种神贴。后来,虎扑开始恰流量。姚明退役后,最大的流量当然是科与詹,于是各种历史地位较量开始了,湿乎乎技术贴少了,口水战来了。每逢湖人或者骑士输球,湿乎乎那就是屠版。科比退役,恰逢80年代一批主力科密也退出球迷圈,虎扑发现詹迷数量已经是无敌的存在,加上勇骑之争,尤其是第二年詹姆斯超级表现,又吸引新一代球迷加入。詹密数量占尽优势,于是带节奏的来了,非要把詹拿来评出历史地位,湿乎乎一言不合就腥风血雨,其他球迷惨啊,敢质疑都会被封号,到后面自嘲的“你号没了”,“你好梅罗”都是禁词。你敢质疑詹走步,马上一堆号嘲讽你不懂球。湿乎乎放纵的后果就是,其他球迷的不满,勇士崛起让其他球迷找到了反击机会,反喷就是了。再往后,虎扑流量当担的湿乎乎种的恶果显现了,几股球迷互喷,谁怕谁。直播文字简直不堪入目,各种诅咒。说不好听点,和粪坑差不多,谁又愿意多呆呢?
莫雷事件后,国内对NBA商业投入剧减,虎扑这种恰流量的模式,注定不能长久。
虎扑为了上市,把无数球迷的心血作品抹除数据,发帖、回帖等,全部清除。
还要骗大家是暂时数据迁移,其实是永久抹除。
虎扑为了数据好看,为了流量,把自己变成F坑,自己定下来保障社区质量的版规都成摆设。
造女神、玩低俗、提升步行街权重,都是为了流量,因为NBA风险不可控。
嘴脸这么难看,不把用户当人。
上市失败真是喜大普奔。
早点倒闭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