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我理解真正的问题,也许不是年轻人“是否”应当关心政治,而是又有多少年轻人能有智慧去分辨出什么才是政治,什么才是关心,并有恒心去做到这真正的关心。
政治学的英文是political science。它不是嘴炮,而是一门严肃(且枯燥)的社会科学,是捧着一本本经典大部头安静阅读,是在夜深人静时边看公开课边做笔记,是在众人皆睡的教室里直着腰板听老师讲解,或交出一篇篇几千几万字的作业和论文……关心这个词的分量,是一点一滴付出的时间和勤奋积累的。
而在很多人眼里,关心政治却表现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而在微博知乎和出租车上喷这喷那,或登着梯子爬过了墙就以为发现了真理而批这批那,或仗着自己读几本书上了几天网就超越前人,或仗着自己有几个粉丝发了几篇文章就指点江山……他们对于每一个新闻热点的细节张口就来,却缺乏基本的政治学训练和素养,连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回答,比如“中国的政治体制及其特点是什么?”
如此,我想我们太多时候混淆了对于时事的关心和对于政治的关心。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前者是应当关注的,但把前者理解成后者就贻笑大方了。政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只看几篇新闻读几本书就去妄加论断往往是盲人摸象,更何况很大一部分号称自己“关心政治”的论断者连新闻和书都没怎么读过。
个人观点,年轻人不关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关心什么。
爱好不分贵贱,但是格局有大小。政治事务之所以常被称作“国家大事”,就是因为和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个答案把政治比做空气,我认为很在理。就像一个人没办法靠自己改善空气质量,一个普通人也很难对政治格局有多大影响。对政治的关心,某种意义上体现的是对自己生活小圈子之外的事务的关心,这就叫格局。就是鲁迅说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就是格局。
除了政治之外,很多爱好都有类似的特点,从环境,到科学,到人文历史哲学,等等等等。但如果年轻人除了自己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别的毫不关心,我觉得这就危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