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中国人讲‘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英国人说‘爵位不传三代’;到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情形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啊?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非要让我注明出处,自己就不能百度一下么,这个图可以了吧,如果觉着还是不行就举报好吧!
谢谢各位大佬点赞,小透明诚惶诚恐。
年轻人?开什么玩笑,我们才是被和平演变的第一波中国人吧?
但我们都已经人到中年了。
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和平演变对于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个少见的词汇,不信,你去课堂上问,啥叫和平演变,小盆友一定是懵逼的。
我们就不一样啦,那会儿初中高中政治课老师那个不是战战兢兢的告诫我们一定不能被演变了。
那时候我也是懵逼的,演变不是进化论吗?和平的演变和暴力的演变的有啥区别?我们不是最先进的制度吗?为什么我们不演变他们?
老师解释,防止和平演变就是不要被西方的生活方式给骗了。这话一出,我就知道,这里露的除了掩饰就是羞怯。
所以,结果是,我们还是被演变了。和平演变的关注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各有不同,换头是和平演变,换件衣服是和平演变,换个发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
我们这代人(70后)还有60后,个人觉得差不多是被和平演变了。
我们这两代人以前觉得自己是生活在最好的国家,全世界除了我们就是水深火热了,结果打开国门一看,失望是不言而喻的。感觉自己被骗了。原来我们这么落后。在那个年代,我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的人均,比非洲兄弟强不了多少,我们合起来,竟然不如海峡对面的台湾。
那时候有门课,好像叫《社会发展史》,有位抗战的后代问老师,“我们到底耽误在哪儿啦,为什么日本战后比中国强那么多?”压抑的无可言述。被问得无言以对。
那时候有同学的亲戚出国,回来后,带了一个太阳能计算器,我们真稀罕呢,毕竟纽扣电池已经是我们能接触并想象的极限了。
谁能相信这种被骗之后的痛苦?而60后比我们更惨,毕竟耽误了10年。我们是被骗了,觉得自己傻,他们是恨。
所以,扪心自问,那个十年,那一切的狂热与自信到底有什么价值?
所以,我们这两代人是主动迎合那个演变的,从国门一开,就已然开始。
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我们的痛苦,比起80后,他们看日本动画片毫无立场的预先设定。当然,我们也没有。
我们呢,改开以后我记得最清楚的引进的电视剧就是《大西洋底来的人》,好看啊,但是家长的脸色好难看,我是第一次知道男的穿的少其实也是伤风败俗,但是好看啊,不然咋那么多年轻的黄种人戴麦克镜。
挡不住啊,但是中国人有个特点,那就是跟风,我记得中国人对自身身材的重视,就是发生在那个年代,那时候中国的科幻也有了自己的麦克哈里斯,这就像后来的葫芦娃大战变形金刚一样,中国的文化总有一种东西,在羡慕之余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
说真的,搞不清楚那是自卑还是自卑后的挽尊。
演变之所以发生,往往源于生活的比较,背叛之所以发生,往往源于理想的破碎,更何况那个理想本身就是庸人自扰,甚至是自作多情。
应该说这种演变在八九十年代相交的时候最为明显,而后来,之所以能够偃旗息鼓,我个人认为苏联解体救了我们,这是外因,我们这代人或是我们的后代,家国统一的情怀是底线,对此,我们这代人中的绝大多数,从未逾越,也从未背叛过,祖国是母亲,当爹的再不好,妈没了,家就没了,如果中国解体,这是无法想象也是无法忍受的。
于是,就忍着那个爹。虽然,感觉不是什么亲爹。
就内因来说邓公南巡是个险招,也是高招,这也证明一点,跳出纠葛看问题,问题往往不是问题,就92南巡来说,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让演变派自己试水了一把什么叫竞争,那个年代的竞争还是相对好得多,当向往西方的人真正了解竞争的时候,受了委屈,得了教训,取了成功之后,市场告诉了他们乌托邦不仅仅会产生于我们东方的幻想,也会产生于西方的残酷,少一分稀薄而广泛但又是强制的爱的时候,再看自己那份自制于深刻自私那份艰涩的苦,所谓自由,不仅仅是血与泪,更多的是无所谓的汗水所稀释而成的咸涩,所谓自由,如同性冲动,激射之后的空寂,才是人无可依的酸痛。
90年代,对于我们不少当时正当年的人来说,是既得利益者,而且不少真的出了国,见了世面的人给我们反馈回来的信息,给我们这样一个结论,到哪都是得自己努力的,以前,我们以为我们就是最好的,当最好不是最好,于是外国就变成了最好,当一切都不是最好,就明白了一切都是白日做梦的无端转移。
所以,我们也学会了隐忍,当公知在深刻描述东欧越变越好,俄国在普京民选治下蒸蒸日上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当时参考消息一位人士的一语成谶,后来,果不其然。
于是,我们这代人,我发现有个特点,什么都不信,什么也都信,没有明确的立场。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支持与否,非左非右,亦左亦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越来越趋于不评价,一切似乎都很虚无。
不可否认,在我们这代人中,似乎有5%的人分居左右两端,并试图代表我们,但我觉得,我们中的95%都是沉默的。
我们既不在沉默中暴发,也不在沉默中死亡。
沉默代表一种对复杂情形的一种负责的态度,毕竟,这个年代不是个表明自己态度的年代,但是,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屈从于某种态度。
确实,我们被演变了,而且用和平作为自己的态度,但不意味着,这种演变就是别人希望的结果。和平演变的好处在于,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我将变成什么样子,这里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且似乎对于西方本来目的来说,时间在现实演变中,从来都是教学相长。
至于说现在的90后,00后,在人性的判断上比我们更为理智,但似乎因为有些年轻,所以立场似乎更为明确,这个可能和年纪有关。
我们是被和平演变的第一波人,我们的钟摆已经被打向了右边,但是钟摆总是要回头的。
所以,非常感恩改革开放,从崇洋媚外的狂热到黯然飘落的无奈,我们用自己眼睛仔细的看待了我们为之崇拜的光彩后面的阴霾,当理想滚蛋,为了生活而人艰不拆,我们懂得了无奈,而无奈之后的分步前行,不论是疾是缓,理想似乎与现实在悄然贴合。
就这样吧,和平演变就这效果。
毕竟一切都是生活。
当生活成为一种单向交流或是单向标准的时候,演变的结果非常唯一,但是请记住,当演变基于交流,交流基于深刻,深刻基于最好与最坏同时展现的时候,演变的结果必然是多样的。
我们不曾背叛过,虽然被骗过。
天下何人不通共
我都想去读读马克思主义作品了
无奈读不懂
“国家制度需要符合国情。”
以前大家觉得是敷衍的话,美帝三权分立才是唯一正确!现在呢?本朝国力蒸蒸日上,欧美日澳侧目,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大有效仿本朝制度之趋势。
胡适先生说过,“少谈些主义,多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套用句式转换成“少说些什么制度优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最好的制度!”
什么美国三权分立、英国君主立宪,包括本朝的民主集中制,不要吹捧谁比谁优越,真的讲是能不能符合国情!某种体制的开创,一般都是实践先于理论。 后世的专家学者不过是根据该国社会形态,“马后炮”搞了个理论。但是,某些小粉红反对“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简直匪夷所思。
只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大家才从心底热爱与拥护。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为什么西方那一套全世界都认同?就因为人家过得好呗。老百姓才不管你什么几百年原始资本积累、种族优势、民族特性、纬度气候……等复杂因素。你美国搞三权分立,我菲律宾、中华民国有样学样,可是为什么没有什么效果?还有苏联僵化的斯大林体系,我朝感觉不行,立刻变通,遂有今天的成就。
退一万步说,今后我国经济突然停滞不前,生活水平回到了八九十年代,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仍旧富裕,那么很有可能再次“和平演变”。
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在心里评估计过了,你过得好,大家都把你当做榜样。
假如某个国家照抄本朝体制,会变成中国第二?显然是不可能的。
体制制度根植于我上面说的民族心理、地理、族群特性……等复杂因素,这些无法拷贝,拿来主义也只能拿来“体制制度”,全世界都适用,怎么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