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管理者,说实话我见过好几个,都是我在大公司工作时的经历,基本上我的部门总监或者大领导都是四十多岁,最多五十出头,翻看他们的履历,基本上都是60后,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事业机关单位工作,然后跳出来去一两家地方企业,三十多岁的时候干到小中层,最后四十多岁时阴差阳错,机遇砸到头上,紧紧抓住,来到了一个大企业做一个总监级领导。
他们基本上都属于在行业内有一定的人脉和资源,但又不强,基本上属于能搭得上话,但求人办事或者搞合作的话,还需要看情况。自身能力一般,但总有一项强处,但是这种强处基本上都在人际关系上,如果是业务能手,掌握的基本上也都是过时的技术,年轻的时候靠这个业务爬上去,之后就完全生疏了,基本上属于不能独立干活的水平。
(我记得当时我有一个同事,是从某央企跳槽来的,我们一起跟领导吃饭时,领导大谈特谈认识那个央企的两届董事长,以及每一个大区总经理,饭后我俩私下就调侃说,估计也是他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他,我那位同事还专门向他的前领导求证了一下,果然。。。这还是一个区域总经理)
这种领导如果处在一个行业内强势的公司,资源多,市场大,而且这个行业还处在飞速发展期,属于大家一起吃增量市场的话,基本上能干得顺风顺水,运气好的话还能做出几个足以吹一辈子牛的经典案例。
但是这种领导一般不能打硬仗,或者说打硬仗时过度依赖公司的资源和一个能干的副手,以及一个很好的团队。
我印象深刻的几次会议都是我们团队整理出了目前遇到的情况,以及需要公司帮忙解决的难处,请求领导给予指导,这些领导基本上都是避而不谈,开始对着白板边画图边讲大道理和历史小故事,然后再抒发一下人生感想,最后嘱咐我们一定要好好干,不要辜负公司的厚望。
如果遇到行业寒冬,企业资源和业务收缩,再遇到几个比较狠的同行在打肉搏战,基本上这种领导就会摇身一变,现原形,成为我之前说过无数次的那种拙劣的管理者,因为此时他们通常没有任何办法去解决哪怕一个困难问题,但是为了自保,也要做出一系列措施,让老板看到他还在尽力,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措施包括但不仅限于紧抓考勤,强迫加班,做无意义的业务)
可是,通常这一招在真的关键时期,是不会奏效的,和钱相比,老板通常更心疼钱,绝不会心疼自己损失了一个优质马屁精。
他们通常对自己的真实能力很清楚,所以做决策的时候都会非常慎重(或者说平庸),宁愿少赚钱,少拿业绩,也要保证这笔投资不会泡汤(除非泡汤的代价是他拿到巨额回扣),他们作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中年,会比老板更先知道公司可能要出现拐点了,或者市场不行了,所以通常他们会提前给自己找好下家,有的人在入职第一天就开始给自己铺退路了。
这种人通常就是四十多岁拿到一个这辈子最好的机会,干一年顶过去干好几年那种,然后毅然决然地果断抓住,准备混多久算多久,能吃多少算多少,最后拍拍屁股走人,回家养老。
当然,也有对自我认知不清的,觉得自己确实能力很强,直到有一天被裁了才发现。
我其实觉得很奇怪的,一般能力强的高管平时都会有诸多猎头骚扰的,基本上被裁员后,上午发个朋友圈,下午就会有猎头联系了,如果还需要主动出去求职的话,那说明。。。
所以,平时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的,这样即使你是在混老板的钱,也能提前给自己铺好退路。
在滚蛋之前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
我直系领导19年初的时候去阿里,公司扒拉扒拉一看,实在没人能接技术VP的差事,得了,我们分兵几路,所有事业部自负盈亏,于是就把所有的技术开发人员都分给业务线了。
说实在的,技术中心还是块挺肥的肉,以前的业务负责人们,提了需求和技术中心pk,互有胜负,现在等于全部人都放在那让你挑,要是我我也乐开花了。
但是,技术人员也是成本啊,各个事业部肯定先挑一定要的人,然后再挑自己需要的,再挑自己用得上的,剩下的一概不要。技术中心的总监们,你们这么贵,你们这么多年谁的人啊,来了之后能听话不,干嘛不把你人收了,业务收了,分给我自己的人做,你们人,那肯定不要啊。
所有的总监们,都面临着我一样的情况,今天HRD来找你,说,这块业务他们想要。我说,行吧,交接吧。过两天HRD又来了,他们要数据产品,我说,好给他们。过两天HRD又来了,他们想要商业推广和SEO的人。给你啊。过两天又来了,他们还要渠道投放,都行,给。
最后,HRD说,你们几个兵没了,先去平台中心吧。
平台中心的老大和我聊,我就说,你放心吧,我肯定呆不了太久。但是我需要一段时间,理理自己的头绪,我也知道你们现在做的事儿难点在哪,我也帮你们推着。你承担了我们的成本,我肯定给送你一个大礼。
接下来的时间,我没忙着找工作,做了这么几件事儿。
第一件事儿:把工作这么多年的文档,细细的整理了一遍。基本上每一年做过的事儿,都清晰的了解了。
第二件事儿,买了世面上所有我这个方向的书。利用1月和春节期间细细的读了一遍,吸收一下业界同仁们的理念,也看看自己和别人的认知是否存在差距。
第三件事儿,把自己想去的行业都了解了一下,然后挨个和这个行业的朋友聊,第一,这个行业的痛点是什么,第二,行业里边领头的公司,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第三,如果我进去,我能做什么,能为别人带来什么。这件事儿还在持续的做。
估计第四件事儿,就是找工作机会了。
事实上,在这次的调整中,我并不怨恨任何人,拿走我业务,拿走我团队的总经理们,甚至于公司。在我领导离开公司的前一晚,我俩在他办公室抽烟,我说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阿里,他说,可能是心里还有能量吧。一个vp都尚且有升级自己的动力,更何况我们这些人。
所以我也把这次改变视作一次机会,有些人主动跳出舒适圈,有些人被动离开舒适圈,但是总算我们都要面临新的世界。
面对题主的问题,我就不说面试就像相亲这样的屁话了,还是好好总结自己,好好展望未来 ,好好熟悉行业,因为经历代表了过去,我们毕竟靠未来给自己弄口饭吃。
祝我们都好运。
已经准备入职了,估计不久后会开始招人。
祝我们都未来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