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女人之间的战争是不会停止的。因为大多数女人的思维方式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如果要追溯原因,大约在于女性大都太自我,总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而且遇到事情不愿意讲道理,反而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作为是非的判定依据。归纳一下就是:
定理一:我永远都是正确的!
定理二:女人不用讲道理,别人应该让着我!
定理三:就算我错了,朋友都应该帮着我,凡是不帮我的都是坏人!
这三条逻辑形成了一个闭环,他们的逻辑在这个闭环之中循环,最终结果就是,错误都是别人的。信奉这三条逻辑的女人很多,这些女人都是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也许有人说,这是源于教育及社会对于两性的区别对待,这其实是不公允的,因为教育及社会风气不仅仅是针对女性,同样也针对男性,只要愿意去找,可以找到大把针对男性的不切实际的教育,比如各种中二,各种龙傲天,各种意淫。
不过,一般来说,男性需要承担很多责任,因此无论男性从小接受了多少不切实际的教育,当他们需要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会学会如何去容忍别人的过错,如何牺牲部分利益、形象、甚至是非,集合他人的力量,最终去完成目标。但是,大部分女性则很少需要对事情的最终结果负责,她们往往在只愿意承担事务安排员的角色,而当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的时候,她们会很快将自己摘出来,把责任推给别人。如果说一个男性最终没有把事情办好,无论他找什么借口,最终他都得反思自己的做法,因为这次办砸了,下次还得办,总得改进自身才能办好。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因为她已经把自己摘出去了,她成为了一个类似评论员的角色,如果事情办砸了,那一定是别人的过错,她只总结一下别人有多坏,顺便总结一下自己有多么仁至义尽,这件事就完了。至于有什么后果,都是别人的问题。这种逻辑闭环就导致,她们不需要反思自己过错以提升自己能力,而且她们周边总是充斥着各种”做错事的坏人“。
我很喜欢的一个逻辑是,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坏人,也许是你运气不好,但如果你遇到了很多坏人,那么你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几个女性凑一块,她们就喜欢数落谁谁谁干了什么坏事,谁谁谁占了自己便宜,自己又做得多么仁至义尽。一个人说时,旁边的女性一定会附和,顺便也说说自己遇到的坏人,自己做得多么仁至义尽。这时候如果你告诉她,其实她做得也不好,那你一定会被视为敌人。女性的这种思维是封闭的,他们不接受错误,不愿意改进。
因此,如果两个有利益冲突的女性凑到了一起,那结果必定是矛盾频繁的。比如一个婆婆,看不惯媳妇不会下厨,首先她是自认为自己下厨是一件重大的功劳,不说话就容易被埋没。其次,如果媳妇不下厨,这意味着增加了她的负担。第三,媳妇不下厨,多半还会否定下厨的重要性,这属于既不做事,还贬低别人的功劳的行为。第四,媳妇不下厨,会增加家庭负担,这负担会加到他儿子身上。第五,媳妇如果下厨,多半会来向她请教,既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又显摆了她的功劳,还能增进感情,增加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而如果不下厨,这些好处都没有了。所以,站在她的角度,无论如何媳妇都应该下厨,这是有理有利的事情。但是站在媳妇的角度,她会认为自己在家都是老妈下厨,为什么嫁人后地位更低了呢?其次,自己能赚钱,多花点钱也没有什么。第三,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掌握下厨这个技能。第四,她觉得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婆婆应该多听听她的意见。第五,她觉得如果自己在家不能安排自己的事情,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利益被人侵占了。
同时,这两个人都认为,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理所当然应该站在自己这一边,否则就是错。而且女性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利益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女性会“发现”很多“非常重要”的事情,从恋爱时的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到结婚后的很多环节,都被她们赋予了很多“重要”的,甚至“神圣”的职能,而如果对方在这些“重要”乃至“神圣”的事情上成为了自己的障碍,那这人一定是坏透了,不可被原谅,比如常见的生育问题:
我认为,凡是神圣的东西,都是祸害,都是矛盾汇集地。因为神圣就意味着人间一切道理都失效了,神圣就意味着掌握神权的人掌握了一切。世间没有什么神圣,凡是自认为神圣的人,不是神经病就是矫情。这种事情如果要讨论,就偏离话题了,有兴趣的可以看:
不知道大家发现问题的关键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她们都不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其实这件事就是一个做饭的事,本来是人民内部矛盾,只要最后有饭吃,这事情就应该解决了。但是女人们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来角力来争夺利益及在家庭中的话语权,这生生变成了敌我矛盾。一件事没有解决,反而又新增了另外一件事。
而家庭中会遇到无数这种小事,每一个小事最后都没有真正解决,而是成为了矛盾的积累地,总有一天会爆发。
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女人们不需要对事情的结果负责,既然不用考虑责任,自然就应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就好比如果没有劳动法,老板恨不得让你每天工作25小时,而且还不用发工资。女人们在其中兴风作浪,最终事情办砸了,则直接把责任推给对方,推给男人,然后自己全身而退。前面一件事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又引发了权力纷争、利益纷争、山头纷争。
而男人是怎么看待这种事情的呢?对于男人来说,这件事的目标就是有饭吃,为了吃饭,我们得付出一些代价。无论是老妈还是老婆,只要他做饭,有点意见是很正常的,只要这意见不太过分,该忍就得忍,为了达到吃饭这个目标,可以低声下气、好言相劝,也可以出卖劳力、等价交换,最后只要完成了吃饭的目标,这件事就算完结了。所以,对于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吃到饭,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因为吃饭这件事,又引发了其他事情。这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为无论是吃饭,还是其他事情,最终都会落脚到男人头上,成为他们的事情。
所以,对于男人来说,只要能够达成的目标,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不生事的人,都是可以团结的同志。一般来说,符合这个条件的岳父是比较多的,所以翁胥问题一般不多。
但是对于女人来说,我都是对的,责任都是别人的,让我牺牲的都是坏人。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算短期内能压制住,时间长了也不行,所以婆媳关系成为了老大难问题。
要想真正解决婆媳矛盾,需要做两件事情,其一是转移矛头。要让女性把眼光从家庭内部转移到外部,将家庭内部的矛盾复位到人民内部矛盾。人的利益是需要抗争,但是这抗争也是有区别的。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想着怎么去把蛋糕做得更大,也就是多做事,多解决问题,多从外部获取利益,而不是总想着怎么让别人让着你,怎么抢占内部地位。
其二是,处理事情要以结果为导向。我们要办好一件事,需要考虑的是是否达成目标。我们要办结一件事,需要考虑的是这件事的影响是否结束。要达成目标就需要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代价是否合适,取决于这件事对于你的价值,以及你对于办成这件事的决心。只要代价合适,牺牲就是有价值的,这价值就是我们办好了一件事,我们认可这代价,因为我们认为办好事的价值是超过了代价的,我们是获利了的。而要办结一件事,就不能生出其他事情来,否则就永无结束之日了。
相关话题:
这个可不是单纯的素质问题,顶尖教育和见识的豪门一样有这种矛盾。
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问题,包括不一起居住、经济上不输血、生活不帮带孩子,就是完全西化的那种模式。
这样婆婆跟媳妇在生活和利益上几乎无交集,他们那种跟中国目前的远亲都差不多。
你会跟你一个一年见不上一面生活近乎无交集的表叔家的小舅子有矛盾么?不会。
现在居住能完全分开,经济和生活还不能完全分开,甚至经济上依附更为严重了。
男方家境如何、公婆收入和年龄都是考虑的重点项目。
没有家庭的支持,这个年轻的男人就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说好听点一起奋斗,其实没一点家庭支持,完全零基础起步就是前途茫茫,这种近似“孤儿”的存在是完全不受欢迎的。
家境和公婆的考虑,自然是经济上支持、生活上帮衬,有这些和没这些,相差非常大。
公婆有入股,甚至是大股东,难保不插手小家庭,自然会生出矛盾。
不用若干年,1980年出生的女性都是网民了,现年39岁,十年之内就有能做准婆婆的。
十年内这种风气不会消失的话,这种撕逼的事还会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