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90年代到如今,因为重男轻女被扔掉的女孩多吗?知道自己是被抛弃的,是怎样的心情?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非常沉重、也极其痛苦的现实。90年代至今,中国确实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了被遗弃、被抛弃的女婴数量客观上是存在的,并且相当令人痛心。

被抛弃的女孩数量:

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非常困难,因为很多弃婴事件可能没有被完全记录,或者被掩盖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侧面来推断其规模:

“性别比失衡” 是最直接的证据。在90年代,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出现显著攀升,男孩远多于女孩。这种失衡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一些不道德的性别选择性生育行为),但“重男轻女”是其最核心的社会根源。很多被遗弃的女婴,其背后是家庭宁愿不要女孩,也要追求男孩的绝望逻辑。
福利机构和收养机构的压力: 在那个时期,社会福利机构、孤儿院等接收到的被遗弃的婴儿(其中女性占很大比例)数量是惊人的。这些机构的资源常常不堪重负。
民间记录与故事: 很多民间报道、慈善组织的调查、甚至一些幸存者的回忆录,都揭示了那个时期被遗弃女婴的数量。虽然无法量化,但其普遍性和悲剧性是不容忽视的。

知道自己是被抛弃的,是怎样的心情?

想象一个女孩,她可能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被放在一个箱子里、一个角落里,或者直接被丢在福利院门口。她长大后,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那种心情是极其复杂,且带有深刻的创伤的:

1. 最初的困惑与不解: 刚开始,如果是在福利机构长大,她可能并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没有父母。直到她看到其他孩子有父母来接,有家庭的温暖,她才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不同”。这种“不同”不是因为她优秀或独特,而是因为“没有被选择”。
2. 被否定的痛苦: 知道自己是被“抛弃”的,首先是一种被父母从根本上否定的痛苦。这意味着,生下她的父母,因为她是女孩,就不想要她。这种“不想要”,是对她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的否定。她会想:“我是不是不够好?是不是因为我是女孩,就注定不被爱?”
3. 羞耻感与自卑: 这种经历很容易滋生一种难以摆脱的羞耻感和自卑感。她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是一种负担,所以才会被丢弃。在与人交往时,她可能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过去,害怕别人知道,害怕被评判,害怕再次被“抛弃”的感觉。
4. 对爱的渴望与恐惧: 一方面,因为从小缺乏原生家庭的爱,她会极度渴望被爱、被认可。但另一方面,过往的经历又让她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她可能会害怕付出真心,又害怕别人看到她内心的脆弱。一旦有人靠近,她可能会下意识地推开,怕一旦投入感情,最终又会面临失去。
5. 愤怒与怨恨: 随着年龄增长,对父母的怨恨和愤怒也可能会滋生。她可能会质问:“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他们要把我扔掉?”这种愤怒可能无法找到倾泻的对象,只能压抑在心里,成为一种慢性折磨。
6. 身份认同的危机: 她们的身份认同往往是模糊的。她们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自己的家族历史是什么。当被问到“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你从哪里来?”时,她们会感到无所适从。她们的身份,很大程度上被“被抛弃”这一事件所定义。
7.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这种经历也会影响她们对未来的看法。她们可能会对建立自己的家庭感到担忧,害怕自己也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爱,或者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

详细描述一下那种心境:

想象一下,当她第一次得知真相时,可能是在一个不经意的谈话中,或者在整理旧物时偶然发现了一张被遗弃的证明。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崩塌了。

身体上的反应: 可能会感到一阵眩晕,呼吸困难,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仿佛要冲破束缚。有的时候,是一种冰冷的麻木感,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情绪上的海啸: 愤怒、悲伤、震惊、绝望,像潮水一样一波波袭来。眼泪可能会不受控制地涌出,也可能是一种无法哭泣的痛苦,因为悲伤已经深到哭不出来。
脑海中的千回百转: 她会一遍遍地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试图从过去的点滴中找到自己不被爱的证据。那些曾经被忽视、被冷落的时刻,此刻都被放大,印证着“我就是不被爱”的论断。她会想象着自己的亲生父母,想象他们的模样,想象他们当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将自己遗弃。
对周围世界的疏离感: 仿佛自己成了局外人,看着别人有家,有父母,有血缘的联系。而自己,就像漂浮在空气中的一粒尘埃,没有根,没有归属。别人的幸福,此刻只会衬托出自己的不幸。
自我责备的陷阱: 即使理智上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原因,但情感上很难不将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如果我当时是一个男孩就好了”,“如果我长得更可爱一些就好了”。这种自我责备,是对内心最残忍的折磨。

这是一种漫长而艰难的疗愈过程。 许多这样的女性,即使在长大后,也依然带着这份童年的伤痕。她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逐渐学会爱自己,才能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种“我值得被爱”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她们从被抛弃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拥抱生活的最强大的力量。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尊严、关于社会公平、关于爱的缺失与寻回的沉重话题,每一个被遗弃的生命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和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常人就不会受影响

而心里不正常的人,那影响大了去了。

但是鉴于她本来心理就不正常,所以也是必然的

换句话说,正常人会庆幸自己有个养父母,幸亏是自己养父母得到自己。

不正常的人,会在意自己被抛弃,然后将自己苦难归结于自己被抛弃事实。从而得到一个自己是个不详之人结论,或者是世界对不起自己结论。然后继续发展就会心里变态,或是抑郁,或是反社会人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