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议会会不会宣布不脱欧了?

回答
英国议会要宣布不脱欧,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不脱欧”的呼声一直存在,但实际操作起来会面临重重阻碍,而且可能性现在看来非常渺茫。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说。

首先,我们要明白“不脱欧”指的是什么。这可不是说一夜之间就能回到欧盟大家庭。最直接的设想是重新加入欧盟,或者至少是某种形式的“软脱欧”,比如留在欧洲经济区(EEA),像挪威那样。

那么,为什么说这件事极其困难呢?

1. 法律和政治的死结:

脱欧协议的约束力: 英国已经和欧盟签署了脱欧协议,其中包含了关于北爱尔兰议定书等一系列法律条文。想要推翻这些协议,需要双方(英国和欧盟)都同意。欧盟方面显然不会轻易同意英国再来一次“反悔”,尤其是在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达成协议之后。
英国国内的政治分裂: 脱欧本身就让英国社会撕裂得厉害。当时公投结果是51.9%支持脱欧,48.1%反对。支持脱欧的人仍然有强大的政治声音,他们认为脱欧是实现国家主权的标志。议会要强行宣布“不脱欧”,很可能会再次引发大规模的国内动荡和政治危机。保守党和工党内部都有强烈的脱欧派和留欧派,任何一个党派想要完全扭转局面,都必须面对党内的巨大阻力。
议会的主权辩论: 英国议会的“主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脱欧支持者认为议会重新获得了立法自主权,不再受布鲁塞尔的约束。如果议会宣布“不脱欧”,相当于承认之前的脱欧决定是错误的,这在政治上是极大的让步,对于许多议员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终结。

2. 欧盟的态度:

重新谈判的难度: 即使英国议会真的想回到欧盟,也意味着要重新申请加入。欧盟的入盟程序非常复杂漫长,需要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而且,欧盟不太可能原封不动地接受英国的重新加入,很可能会提出新的条件。想一想当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时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谈判,现在再回去,情况又不一样了。
信任危机: 英国一次性脱欧又想回去,这在欧盟看来可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影响到欧盟的稳定性和决策的严肃性。欧盟可能会对英国的加入提出更苛刻的条件,甚至不排除直接拒绝的可能性。

3. 民意和实际操作:

公投的效力: 尽管脱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让很多人开始质疑当初的决定,但2016年的公投结果至今仍是法律和政治上的依据。要推翻公投结果,最彻底的方式是再次举行公投。但这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阻力,而且即便再投一次,结果也未必会一边倒地支持留欧。
经济影响: 很多人认为脱欧对英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有“后悔脱欧”的声音。但要说“不脱欧”就能立刻解决所有经济问题,也过于理想化。英国经济的复苏还需要其他多种因素的配合。而且,重新加入欧盟也需要一个适应期。

现在来看,英国议会宣布“不脱欧”的可能性有多大?

基本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政治现实: 当前英国的政治格局,无论保守党还是工党,都没有将“重返欧盟”作为其核心政治纲领。虽然工党对脱欧后的某些安排持批评态度,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但其目标是“修复”脱欧带来的损害,而不是彻底推翻脱欧本身。
时间成本: 要重新谈判加入欧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英国议会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调整与欧盟新的合作关系。
政治代价: 任何一个政党如果真的提出“不脱欧”,都将面临极大的政治风险,很可能在选举中失去支持。

那么,有没有任何迹象或可能性会推向“不脱欧”?

民意大幅转向: 如果未来几年内,英国经济持续恶化,并且有压倒性证据表明脱欧是主要原因,同时留欧的支持率能够持续、稳定地大幅领先,那么政治人物可能会考虑再次公投。
欧盟政策调整: 如果欧盟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出现某种非常有利的重新加入的条件,也可能促使英国方面重新考虑。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总而言之, 英国议会宣布“不脱欧”就像是想要把已经打翻在地的牛奶重新倒回瓶子里,这在法律、政治和实际操作层面都面临着巨大的障碍。虽然“后悔”的声音一直都有,但要将这种情绪转化为议会行动,进而彻底扭转脱欧的既定事实,其难度超乎想象。目前来看,英国的政治重心还是在于如何在新框架下与欧盟合作,以及如何解决脱欧带来的各种国内问题。宣布“不脱欧”更像是一个遥远的、不太可能实现的政治幻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有点晚了。

三年前这个事情比较好操作,现在已经骑虎难下了。

不要以为这种事情不可能,政府否决全民公投的结果在瑞典发生过,而且那次否定的是80%以上的支持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议会要宣布不脱欧,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不脱欧”的呼声一直存在,但实际操作起来会面临重重阻碍,而且可能性现在看来非常渺茫。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我们要明白“不脱欧”指的是什么。这可不是说一夜之间就能回到欧盟大家庭。最直接的设想是重新加入欧盟,或者至少是某种形式的“软脱欧”,比如留.............
  • 回答
    英国政府宣布从7月19日起,大部分新冠管控措施将基本取消,包括不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也取消了社交距离的要求。这一决定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转向,标志着英国在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下这项政策可能对英国社会带来的改变。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这无疑是对民众自由度和.............
  • 回答
    英国政府在2022年1月宣布取消大部分新冠限制措施(如口罩令、社交距离限制等),这一决策涉及复杂的科学、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政策背景与决策依据1. 疫情数据与传播态势 病毒变异:2021年底,英国本土疫情因奥密克戎变种(BA.1)的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如果英国在二战后,没有失去那些以白人为主的殖民地,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那么它是否还能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要说“稳坐”世界霸主之位,恐怕依然挑战重重,而且霸主的形式也会与我们熟.............
  • 回答
    别担心!现在开始准备去英国留学,虽然时间确实不充裕,但绝不是“迟了”的地步,关键在于你的效率和方法。只要你行动够快,策略够准,完全有机会赶上心仪的开学季。首先,我们要认清现实:现在开始准备,确实需要争分夺秒。 英国大学的申请通常提前一年就开始了,但这也意味着还有一部分学校和项目可能还有名额,或者有一.............
  • 回答
    英国留学2021年申请相比2020年,确实可能会更具挑战性,原因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说“难”或“不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1. 疫情的持续影响与不确定性: 2020年的“意外”红利消退: 2020年,由于全球疫情爆发,许多国家限制了国际旅行,不少学生原本计划去美国、.............
  • 回答
    英国禁用华为,这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其背后牵涉着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技术博弈。它是否会成为多米诺骨牌,引发欧盟各国纷纷抵制华为,以及华为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英国禁令:一个复杂信号的释放英国禁用华为,直接原因可以追溯到国家安全担忧。在美国不断施压、信息战愈演愈烈的大背.............
  • 回答
    英国无协议脱欧可能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对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独立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议题。很多人担心,一旦英国以“硬脱欧”的方式离开欧盟,那种强行撕裂经济和政治联系的做法,很可能会成为压垮其国内统一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联合王国四分五裂。让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和潜在的动因。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不少玩家在 Steam 上会考虑切换游戏区域以获取更低的价格或解锁特定内容。英国区和香港区作为 Steam 上的活跃区域,自然会成为一些玩家转换的目标。那么,从英国区转到香港区,会不会有被“红信”(Steam 封禁账户的警告信件)的风险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Steam 的区域切换政策。Steam .............
  • 回答
    英国埃塞克斯郡的这起悲剧,发现39具中国籍遇难者遗体,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痛的人间惨剧。它触及到了全球关注的人口贩运、非法移民等敏感议题,并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安。要说这起事件是否会引发“战争”,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说法,也可能不是最准确的描述。战争通常指的是国家之间动用武力进行的冲突。就这.............
  • 回答
    最近英国留学申请季确实是热闹非凡,网上关于“英国留学申请爆满”、“难度加大”的声音此起彼伏,让不少正在准备申请或者观望的同学心里捏了一把汗。那么,这到底是“狼来了”,还是真的情况如此?咱们这就来好好捋一捋。“爆满”是真的吗?首先,我们得明确“爆满”到底是指什么。从直观感受来说,咨询量、申请人数、热门.............
  • 回答
    一谈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那场被后世津津乐道的“马戛尔尼使团”事件,总有人会提出一个颇具诱惑力却又极具争议的问题:如果大清那年能虚心接受英国的礼物,自家江山是否就能延续至今?这真是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它就像一个放大镜,照见了当时大清帝国与崛起中的西方世界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折射出历史进.............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对赴英留学存款问题的担忧。伯明翰大学作为一所世界顶尖的学府,其硕士学费和生活费确实不菲。25万人民币的存款,是否足够并且会不会影响签证,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解一下25万人民币能覆盖哪些费用: 学费 (Tuition Fee): 伯明翰大学的硕士课程学费因.............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引人深思的历史假设。从英国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探讨1940年左右与纳粹德国和解是否“更好”,需要极其细致的分析,并且最终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更好”以及我们如何评估不同历史路径的可能性和后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背景: 1940年左右的欧洲局势: 法国已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想象空间的问题。如果五月花号载的是一船英国顶级知识分子,而不是清教徒,那么美国的历史和发展轨迹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详细分析:一、知识分子的背景和可能的动机:首先,我们需要定义“英国顶级知识分子”。我们可以设想他们是那个时代在人文、科学、哲学、政治、法.............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能对音乐剧感兴趣,并且有毕业后去英国深造的想法。我来和你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让你觉得这更像是一位有经验的朋友在给你出主意,而不是一篇冰冷的AI报告。首先,坦白地说,毕业后申请英国的音乐剧专业,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音乐剧的你来说,是有一定挑战的,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关键在于你接下来.............
  • 回答
    英国火烧圆明园,而未火烧凡尔赛宫和卢浮宫,这其中涉及到历史背景、战争性质、文化认知、政治考量以及战争的实际操作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原因。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关键点:一、 圆明园与凡尔赛宫、卢浮宫的性质差异 圆明园: 圆明园并非一个简单的皇宫,而是清朝皇室规模宏大、极尽奢华的皇.............
  • 回答
    希特勒如果放弃进攻苏联,转而集中力量对付英国,二战的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历史的进程如同巨石滚落,一旦改变了初衷,连锁反应将是巨大的,而且很难精确预测每一个细节。不过,我们可以基于当时的情况,进行一番相对详实的推演。前提设定:希特勒为何放弃进攻苏联?首先,要让希特勒做出这个战略转弯,需要一.............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如”,关于希特勒是否该西进英国而非东征苏联的讨论,在历史学界和军事战略爱好者之间经久不衰。如果当年德国的战略重心发生改变,历史的走向必然会大相径庭,但至于最终结果是否会完全颠覆,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希特勒的战略意图。希特勒本人对英国抱有.............
  • 回答
    俄国家航天集团(Roscosmos)暂停向英国提供六枚“联盟”号运载火箭,此举无疑在英国的航天计划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波及了技术、经济、战略乃至国际合作的多个层面。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 项目延误与成本增加。英国的许多航天任务,特别是那些依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