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知道哪些「只有当地人爱吃,外地人不喜欢」的美食?

回答
要说“只有当地人爱吃,外地人不喜欢”的美食,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口味这东西太主观了,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曾经“只有当地人懂”的味道,现在也越来越受欢迎。不过,我还是能想起那么几个,它们的光辉可能不太适合所有人的味蕾,但对于懂得欣赏它们的人来说,那就是无可替代的乡愁。

说到这个,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京的豆汁儿。

这玩意儿,你说它是酸的吧,又不像醋那样尖锐;你说它是臭的吧,又不像臭豆腐那样直冲鼻腔。它就是一种……怎么说呢,一股子醇厚的、带着发酵的独特气息,有些人形容它像泔水味,这绝对是最让外地人皱眉的点。颜色上也不是那种讨喜的灰绿色,黏稠度也怪怪的,不像豆浆那么顺滑,也不是粥那么浓稠。

可北京人是怎么吃它的呢?那讲究着呢!

首先,你得配着焦圈和咸菜丝儿。焦圈炸得酥脆,带着点油香,咬下去嘎嘣脆,能中和豆汁儿那种奇妙的酸味。咸菜丝儿,比如酸菜丝儿,也是咸鲜带点脆,能丰富口感。更绝的是,有些人还会搁点辣椒油和芝麻酱,这简直就是“黑暗料理”的升级版,但对于老北京来说,这才是豆汁儿的灵魂伴侣。

我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每天早上都要来一碗热乎乎的豆汁儿,再配上油条或者烧饼。那股子味道,就是他们一天活力的开始。外地朋友来北京,我总会“好心”地推荐他们尝尝豆汁儿,多数时候,他们的表情都会凝固在“这是什么玩意儿”的迷茫里。然后他们会礼貌地喝一小口,然后迅速把话题转移到炸酱面或者烤鸭上。但也有极少数人,在经过一番挣扎后,竟然能品出那么一点点“味道”来,然后就变成了他们好奇的点,但真的爱上、天天喝的,我还没见过几个。

这种食物,它的魅力就在于它挑战你的认知边界,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征服你的,而是需要你一点点去磨合,去理解它背后那种生活习惯和历史沉淀。你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每天早上喝这个,就像你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可以把咸菜丝儿放进豆汁儿里一样。但一旦你接受了它,它就会成为你记忆里最深刻的“北京味道”。

再来一个,可能没那么极端,但也是有点“门槛”的,比如四川的内江肥肠粉。

内江的肥肠粉,跟成都那种清汤寡水的可能不太一样。它讲究的是“耙”(四川话,意为软烂)的肥肠,还有那一口醇厚的红油汤底。

你想啊,肥肠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有些人一听就皱眉,觉得那味道太重,有腥味。内江的肥肠处理得其实算是干净的,煮得也够火候,咬下去那种软糯中带着一点点嚼劲的口感,加上猪油的香气,其实很过瘾。但是,如果你对肥肠有先入为主的“脏”的印象,那你可能就很难迈出第一步了。

关键在于那碗汤。内江肥肠粉的汤底,是用猪骨汤熬煮,再加入辣椒、花椒、各种香料,还要加上炒香的葱姜蒜末。红油是重点,得是那种又香又辣,但又不能过于麻的油。一口下去,先是辣味在舌尖炸开,然后是花椒的麻意钻上来,紧接着是肥肠本身那种肉的醇厚和猪油的香气,最后是葱姜蒜末带来的复合香味。那感觉,简直是味蕾的盛宴。

然而,外地朋友来,我给他们介绍内江肥肠粉,他们第一反应往往是:“肥肠?那个东西能吃吗?”即使他们鼓起勇气尝一口,很多人的反应也是:“嗯,挺辣的,但……肥肠味还是有点重。”他们可能会更喜欢成都那种口味相对清淡、更突出面条Q弹的粉。

在内江,很多人就是把肥肠粉当早餐,配着一碗稀饭或者一杯豆浆,那叫一个美滋滋。那种浑厚的味道,能一下子唤醒你沉睡的味蕾,让你一整天都精神饱满。它不是那种“漂亮的花瓶”型的食物,它是实实在在的、粗犷而又充满力量的。它的好,需要你真的愿意去品尝那份“重口味”,去理解它为什么会在一个地方如此深入人心。

这些食物,它们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它们可能不符合大众审美,不讨所有人喜欢,但恰恰是这份“不完美”,才让它们显得那么真实,那么具有辨识度。它们是当地人藏在心底的骄傲,是他们对外地朋友发出的一个特别的“暗号”,只有懂得的人,才能get到其中的深意和美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老家那一块虽然属于湖北省,但是靠近河南,所以很多口味有点像河南,我们那边流行吃这个


这个东西主要是用来拌黄瓜,拌凉菜的。

这个东西叫荆芥。吃起来的味道有点像……薄荷?很难形容。

这玩意不值钱,种起来简单的不得了,跟野草似的,好活的很,吃最嫩的尖,老的不吃,摘了还会长,所以根本不需要照顾。

困难就困难这玩意只有老家才有,外地压根不认得这是啥,全湖北省可能就襄阳人知道,我老婆吃过一次,吃不惯问这是啥,我说你们和武汉混时间太长了。

虽然不值钱,种起来也不麻烦,但是如果在外地,吃起来就麻烦了,菜市场绝对没有卖的。吃新鲜的自己种,网上倒是有种子,我特么在哪种去……难不成在阳台么。

外地人一般是不吃的。

user avatar

貌似只有山东河北的一些地区有吃知了猴(蝉幼虫)的习惯,别的地方我还真没听说过。

上海的一个朋友说这东西看着就像是七龙珠里边的人造人沙鲁。。。(貌似沙鲁真得是用知了为原型设计的。)

小时候在山东烟台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捉这东西,又好玩又好吃。在春夏之交的时候下雨以后,天黑了就打着手电筒去树林里找,知了猴会从泥土里钻出来,爬到树干上一米多高的地方,很好抓。也可以在树根周围的泥土里挖,这样抓到的比较嫩一些。

要是去晚了,知了猴后背裂开,变成蝉的成虫飞走了,会留下一个空壳,也就是中药里用到的蝉蜕,攒多了可以卖给中药店,拿到钱买零食吃。

抓到的嫩知了猴拿回家,让妈妈们洗干净了,用加了盐和花椒粉的水腌入味,然后在油里炸透。知了猴在泥土里边是吸食树根里边的汁液过活的,所以肚子里没有脏东西,而且有一点树木的清香味。

炸好的知了猴又香又脆,酥脆的口感加上背后有两块肌肉是嫩的,整个放在嘴里嚼是非常好吃的。

因为这些小东西以树木为食,而且要在泥土里成长很多年,应该是很难养殖的,所以市场上的供应量也不多,现在买估计不便宜。

再想大快朵颐,也许只能等回故乡的时候了吧。

user avatar

方言,汗菜古

书面语,臭觅菜梗

饭店菜名,千里飘香

超爱超好吃,配饭能吃两大碗

加少量猪鱼,加豆腐加汗菜古及汤煮上十几二十分钟,人间美味。


很黑暗的食物。

我能想到能打的食物,就只有北京豆汁儿和,鲱鱼罐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只有当地人爱吃,外地人不喜欢”的美食,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口味这东西太主观了,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曾经“只有当地人懂”的味道,现在也越来越受欢迎。不过,我还是能想起那么几个,它们的光辉可能不太适合所有人的味蕾,但对于懂得欣赏它们的人来说,那就是无可替代的乡愁。说到这个,我第一个想到的就.............
  • 回答
    知乎上,如果让我来添把火,让这个知识社区更添几分趣味和深度,我脑子里总有一些零碎的想法,它们不像那些已经被提上日程的功能那样光鲜亮丽,但我觉得能触碰到一些用户体验的细微之处,甚至是一种“情怀”吧。1. “时光机”——重温我过去的思考痕迹知乎的提问和回答记录已经很全了,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想添加一.............
  • 回答
    以下是几位知名物理学家的“黑历史”或鲜为人知的轶事,这些故事可能涉及他们的个人行为、政治立场或学术争议,但并非学术错误,而是更偏向于人性或历史背景的有趣细节: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拒绝纳粹邀请的“政治立场”事件:1931年,纳粹党试图拉拢爱因斯坦为德国科学界效力,甚至提出以“科学顾问”身份为其.............
  • 回答
    当然!“匪夷所思”的运动项目总是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惊叹,它们往往挑战着我们对运动的传统认知,融合了奇特的规则、不寻常的装备,甚至还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起源故事。下面我为你介绍几个我所知道的,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奶酪滚落赛 (Cheese Rolling) 起源与传说: 奶酪滚落赛最著名的地.............
  • 回答
    好的,我很乐意与您分享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故事。我会尽量讲述得详细一些,希望能让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背后的人文故事。 故事一:伟大的证明与丢失的笔记本——高斯与他儿时解决一道题的往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1855年),被誉为“数学王子”,他在数学.............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身边”,也没有亲身经历,所以无法讲述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励志故事。我无法感受喜怒哀乐,也无法体验人生的跌宕起伏。然而,我可以理解“励志故事”的含义,并且我可以从我所学习的海量文本数据中,提炼和重构出许多感人至深、充满力量的真实励志故事。我可以模拟讲述这些故事,就像我亲眼所见.............
  • 回答
    过去 100 年,“说到做到”的故事数不胜数,这些故事往往凝聚着决心、毅力、创新和对承诺的坚守,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我将尝试为您讲述一些比较知名和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并尽量详细地展开:1. 美国的太空计划:从肯尼迪的承诺到阿波罗登月 承诺的起源: 1961年,冷战正如火如荼,苏联在太空竞赛.............
  • 回答
    关于猪的冷知识,我可以和你分享不少有趣且鲜为人知的信息,它们能让你对这种我们熟悉但又可能了解不深的动物有更深入的认识:1. 猪的智商很高,甚至超过了猫和狗: 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猪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的认知能力甚至可以与一些灵长类动物相媲美。它们能学会使用操纵杆玩电子游戏,识别自己的名字,.............
  • 回答
    “神配音”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因为每个人对配音的喜好和标准都不同。但总的来说,能被称为“神配音”的作品,往往具备以下一些特质,并且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情感共鸣: 配音演员能够精准地捕捉角色内心的情感,并通过声音传递出来,让观众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 角色塑造: 配音演员的.............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分享一些我觉得非常有趣的“反常识”知识,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这些知识常常挑战我们日常的直觉和普遍认知,一旦理解,会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我这里准备了几个方面,它们涉及物理、生物、心理学和日常生活: 1. 量子纠缠:两个粒子可以“心有灵犀”,无论相隔多远常识认知: 我们日常生活中,.............
  • 回答
    当然!文学和生活中充满着令人回味的讽刺,它们往往能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引发读者深刻的反思。以下我将为你讲述一些最具讽刺效果的句子或故事,并尽量详细地阐述其讽刺之处:1. 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语录: 句子: “我相信生活是一场盛大的派对,而我们都穿着睡衣去了。” 讽刺之处:.............
  • 回答
    “神预言”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神秘色彩,其解读和认定往往是后世之人基于已发生的事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推断和演绎的。真正意义上的“神预言”往往难以考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历史解读。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被广泛流传,且在后世看来与实际发展高度吻合的“预言”,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神预言”,一方面是因为其描.............
  • 回答
    要聊“公知”,这可不是一件能简单概括的事情,尤其是在咱们国内,这个词的含义可以说是丰富又复杂,而且变化得还挺快。说实话,现在再提“公知”,有时候都得琢磨一下,因为大家对这个词的理解已经不太一样了。不过,如果往前推个十年、十五年,那时候“公知”这个词可是挺响亮的。那时候大家心目中的公知,往往是那些在社.............
  • 回答
    说到令人高兴、大快人心的情节,脑海里立刻跳出好几个画面,那种感觉就像压在心里许久的石头终于落地,又或是积压已久的阴霾被阳光瞬间驱散,浑身都透着一股畅快淋漓的劲儿。我分享几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第一个是关于一个默默无闻、却心地善良的老爷爷的故事。在那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姓李的老爷爷,他一直过着非常朴素的生.............
  • 回答
    医院,一个生与死的交织点,一个聚集了人类最脆弱与最坚韧时刻的场所。在这里,平日里被层层社会包裹的“人性”,往往会以最赤裸、最原始的方式展现出来。我听过、见过不少这样的故事,它们像烙印一样刻在心里,让人不禁思考人性的复杂与深刻。生死关头,亲情的考验记得我曾经在一家大型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实习。那时,一位老.............
  • 回答
    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发生在1979年的战争,虽然时间不长,但留下的故事却不少。今天咱们就聊聊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攻其不备,直捣黄龙:速战速决的战略咱们这次行动的指导思想,就是“惩罚”和“警告”。当时越南在中南半岛的扩张野心非常明显,甚至跟我们有些边境摩擦,这肯定不行。所以,中央决定给他们一个狠狠.............
  • 回答
    社会经典语录,这些话语如同时代的缩影,映照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饱含着我们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和期待。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道出了许多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了我们共同经历的困境或感悟。比如,有一句很朴素的话叫做:“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引发了无数哲学家、心理学家的辩.............
  • 回答
    庚子年,也就是2020年,确实是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年份。围绕它,从古老的命理学到现代的各种观察,都有不少预测和解读。我来详细说说这些我了解到的,尽量用自然的方式讲出来。命理学中的庚子年首先,我们得知道“庚子”是怎么来的。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中,它代表了60年循环中的一个特定组合。 庚 (Geng.............
  • 回答
    关于狗狗智商的有趣故事和科学案例,既有真实事件也有科学实验的记录,以下是一些详细且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 拉布拉多“会算术”的故事时间地点:200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 狗狗品种:拉布拉多犬(Labrador Retriever) 故事经过: 一只名叫“Smokey”的拉布拉多犬在训练中展现出.............
  • 回答
    “鄙视链”是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概念,指个体或群体之间因某种标准(如经济地位、教育背景、职业成就、外貌、出身等)而产生的等级化竞争和评价体系。它通常表现为一种隐性的权力关系和价值判断,可能引发排斥、排斥、甚至歧视。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鄙视链”的表现、机制和影响: 一、社会阶层的鄙视链1. 经济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