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

回答
当然,历史的洪流中隐藏着无数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它们记录了我们不曾听闻的故事,展现了历史中不为人知的侧面。以下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我将尽力详细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士兵“收养”的孤儿狗,1915年

照片描述: 这张照片黑白而略显模糊,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一只体型不小的狗,温顺地依偎在一名德国士兵的怀里。士兵们脸上带着疲惫,但嘴角却带着一丝柔情,他们轻轻地抚摸着狗狗,仿佛它是一个重要的战友。

鲜为人知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之一。在战壕里,士兵们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而动物,尤其是狗,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作为信使、侦察兵、医疗助手,甚至仅仅是情感的慰藉。这张照片捕捉到的,是战争的残酷背景下,人性中温情和共情的一面。这只狗狗很可能是在战区被发现的孤儿,而这些士兵们,在残酷的环境中,找到了彼此的依靠。狗狗的存在,也许能为这些经历过无数生死瞬间的士兵们带来片刻的宁静和温暖,提醒他们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这张照片之所以鲜为人知,可能是因为在宏大的战争叙事中,个体的情感和动物的地位往往被边缘化。

意义: 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人性的光辉依然存在。它也揭示了动物在人类历史,尤其是在战争中的隐秘角色,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情感的链接和陪伴。



2. 1969年,一名黑人妇女在一次抗议活动中用枪指着白人警察

照片描述: 照片的主体是一位黑人女性,她脸上带着坚毅和愤怒,手中紧握着一把手枪,枪口指向一名似乎被震惊但尚未做出激烈反应的白人警察。周围还有其他一些抗议者,表情各异。

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张照片拍摄于美国民权运动的动荡时期。这张照片之所以不为人熟知,很可能因为它大胆地展示了被压迫者反抗的暴力姿态,而这类照片在当时可能因为其敏感性和潜在的煽动性而被压制或被主流媒体选择性忽视。这张照片背后可能是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故事:这位女性可能是因为自身或家人的遭遇而深感愤怒,在面对象征着不公和压迫的警察时,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她的诉求。她的行为,无论是出于绝望、勇气还是愤怒,都代表了当时许多黑人社区面对种族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时的强烈反抗情绪。而警察的反应,也反映了当时执法部门在面对民权抗议时的复杂心态。

意义: 这张照片是民权运动中一个充满力量和争议的瞬间。它挑战了人们对民权运动温和示威的刻板印象,揭示了抗争的复杂性和可能采取的极端形式。它也展现了女性在政治运动中的激进和领导作用。



3. 1937年,西班牙内战期间,一位母亲在寻找失踪的儿子

照片描述: 照片中,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和泪痕,她焦急地在废墟中四处张望,手中紧握着一张可能属于她儿子的照片或物件。背景是满目疮痍的城市景象,炮火的痕迹随处可见。

鲜为人知的故事: 西班牙内战是20世纪欧洲早期的一场血腥冲突,它不仅是西班牙国内政治斗争的体现,更是法西斯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较量。这张照片可能拍摄于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这位母亲很可能失去了与儿子的联系,在这种混乱和危险的环境中,她无助地寻找着自己的亲人。在战争中,无数家庭被战争机器撕裂,失踪人口的数字是巨大的。这张照片没有捕捉到什么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聚焦于战争中最普遍、最令人心碎的个体悲剧: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和无法承受的失去。这张照片的鲜为人知,或许是因为它过于个人化,无法直接与某个标志性的历史转折点联系起来,但它却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残。

意义: 它以最动人的方式描绘了战争对普通家庭造成的创伤,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战争的残酷无情。它提醒我们,在宏大的历史事件背后,是无数个体鲜活的生命和情感。



4. 1950年代,一位苏联艺术家在创作宣传画,但其画布上却画着被禁止的“西方”元素

照片描述: 照片显示在一个略显简陋的工作室里,一名年轻的苏联艺术家正专注于他的创作。他身穿朴素的工装,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专注和一丝不安的神情。他身旁的画布上,依稀可以看到一些带有明显西方风格的图案或人物,可能是在绘制一个带有某些自由化元素的宣传海报,而这些元素在当时的苏联是被严格禁止的。

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冷战的意识形态对峙中,苏联对西方文化持高度警惕和排斥的态度。但即便如此,一些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内部仍然存在着对西方艺术和思想的向往和探索。这张照片可能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秘密的、充满张力的瞬间:这位艺术家在执行官方的宣传任务的同时,也在用微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或者是在尝试将一些被禁止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创作中。他可能是在冒着风险,试图在压抑的环境中保留一丝艺术的自由和创造力。这张照片的鲜为人知,可能与它所揭示的苏联内部并不完全统一的思想和艺术创作状态有关,这与当时苏联官方宣传的“铁板一块”形象有所不同。

意义: 它揭示了在极权统治下,思想和艺术的地下流动和抗争。它展现了艺术家们在意识形态的束缚中寻求自由表达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文化交流在东西方隔阂中依然存在的可能性。



5. 1980年代,一位中国农民在自家地里,用一块“旧报纸”作为画布描绘世界地图

照片描述: 照片中是一位朴实的中国农民,他头戴草帽,皮肤黝黑。他蹲在自家简陋的泥土地上,手中拿着一根简易的工具,正在用一种带有水彩或颜料的液体,在一张被撕裂、已经发黄的报纸上描绘着世界地图的轮廓。报纸上可能还能看到模糊的中文文字和图片。

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张照片可能拍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解放的浪潮刚刚兴起。这位农民的举动,在当时可能被视为一种异想天开。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普通民众了解世界的渠道非常有限。这位农民可能是在某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世界地图,而对广阔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用最简陋的材料——旧报纸和自制的颜料——来模仿描绘,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一种对外界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种行为在当时可能不被理解,甚至被视为一种“不务正业”,因此这张照片可能因为其不寻常和缺乏“宏大意义”而被淹没。

意义: 它展现了普通民众在历史变迁中对知识和世界的渴望,以及在物质匮乏条件下创造的奇迹。它也象征着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民间力量和精神觉醒。



这些照片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部分,它们之所以鲜为人知,可能是因为它们不符合主流叙事的焦点,或者是被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所限制。但正是这些“不被关注”的瞬间,才更加真实地触及了历史的肌理和人性的复杂性。希望这些详细的描述能够带您走进那些被遗忘的历史角落,感受那些未曾被讲述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纳粹时期到底有多么疯狂

希特勒御用摄影师 Hugo Jaeger,二战期间一直跟随希特勒,那个时期彩色胶卷十分罕见,德国纳粹相当重要宣传,Hugo Jaeger 如鱼得水。战争结束后,摄影师担心照片被发现,把这些照片装在玻璃瓶子里,埋在慕尼黑地下,直到1955年,他才从地下挖出这些照片,得以让我们看到那个疯狂的年代。

user avatar
  1. 在伊斯兰革命发生以后,伊朗女性走上街头抗议戴头巾的规定。1979年
  2. 一群日本武士在狮身人面像前合影。1864年
  3. 尼泊尔人扛着希特勒送给尼泊尔国王的奔驰,为什么要扛着?因为当时通往加德满都还没有适合车开的路。1940年
  4. 特斯拉人生最后一张照片。1943年
  5. 在越南战争期间,一名美军士兵拿着巨型蜈蚣。1967年
  6. 残疾的一战老兵在柏林街头乞讨。1923年
  7. 这是朝鲜战争期间,梦露在联合国军队面前表演。1954年
  8. 埃及公主。她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嫁给伊朗王子,婚姻完全由她父亲安排的,一次政治联姻,是为了团结逊尼派和什叶派皇室。
  9. 英国士兵行军穿过埃及金字塔,征服者来来去去,金字塔岿然不动。1941年
  10. 一个正在吃饭的中国人,表情很现代,不再是苦瓜脸。1901年
  11. 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在美国国会大厦边上打雪仗。1923年
user avatar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共代代木派公然背叛左翼群众,拥护天皇制和资本主义议会制度。放弃领导和蔑视群众路线,随即【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连合】中的大量左翼学生失控,他们受当时世界革命的心脏所发出的庄严号召,同时失望于国家的不堪和大量遗留问题,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学生游行。






当时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外国书籍


学生运动的占据区——「解放区」

東大正門


革命学生造反有理,帝国主义大学解体。

東大安田講堂占拠事件

1969年1月18日、19日。东京大学本乡校区遭全学共斗会议(全共斗)占据,之后被警视厅解决的一个事件。此次事件也被称为东大安田讲堂攻防战。因为这事件的影响,次年东京大学的入学考试终止办理,次年没有人能入学。


马列红旗飘飘,革命精神永存(误)

革命学生同帝国主义番犬连日战斗。




岛国最高学府学生的革命阵地经受着帝国主义政府高压水枪的洗礼。

他们不甘示弱,掷出了满怀着对政府走狗机动队的仇恨的燃烧瓶(火炎瓶)。

8500名政府机动队残酷镇压“手无寸铁”的学生。经过了这次的事件,安田讲堂荒废了20年。作为法学院及文学院的仓库。

顺便转载一些当时运动时期学生留下的语句:


教官易腐学易鬻 一連臭態不堪嗅 - 解放講堂アーケード(拱廊)石柱


寧使理性屈暴力 豈有暴力屈理性 - 講堂入口突き当り壁(尽头墙壁)


1969・1・18 時計台(钟台)死守! - 社学同早大支部


戦闘的な社学同の同志よ 反戦青年委員会は君達と共に最後まで闘う 我反戦青年委員会は社学同の同志と固く団結しいかなる敵をも粉砕する!!

勇于战斗的社学同(社会主义学生同盟)同志们,反战青年委员会将同你们一同战斗到底。我们反战青年委员会将与社学同的同志们齐心协力,粉碎一切来敌。

世界一国同時革命 - 中大支部

一九六九・一・一七日 世界革命の一歩を 東京帝国大学の破壊 - 中核

世界革命的第一步是先摧毁东京帝国大学


革命 いかなる万難にも我屈せず 一九六九・一・十七 - 東大全学学生解放戦線 解放講堂 解放戦線SFL

革命 怎么样的艰险都无法使我等屈服。


私の考える社会主義への移行というものは、その社会の価値体系、信念体系の質的転換がなければ社会革命とはいえない 丸山真男の発言

我所思考的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道路,如果没有社会价值体系和信念体系的质的转换的话,就不能称为社会革命。


祝 死亡宣言 東京帝国主義大学 日本共産党 一九六九年初春

あわてて北京に電話するが、通じないので困り果て「人民戦争がないのに革命が起るなんて」と深刻な顔をして農村に帰る。

匆忙给北京拨打了电话,因为语言不通而困扰的结果是摆出一副晦暗的脸色说着「没有人民战争怎么能算是发起革命呢」回了农村。


未曾设想过的道路,请.jpg

user avatar

1967年,第一届超级碗中场休息。

1956年,一台5mb的IBM硬盘被装上飞机,重量超过一吨。

1935年,站在未完工的金门大桥上的工人。

Black men combating the psychological degradation of white people calling them "boy", circa 1960s.



因为没有收集足够的橡胶而受到惩罚的黑人。比属刚果,1908年

1950s,纽约,长发飞车党。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年


奥黛丽赫本,1964年


梦露。


没有不可能,穆罕穆德阿里。


阿富汗,1970s vs 2000s


吸大麻的年轻奥巴马。

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不好意思人名没写清楚)睡在飞机地板上。1968年总统竞选。

1909年巴黎大皇宫,世界初次航展。


Forced Perspective snap from the 1940s.

1901年的日本商人。


晒衣服,1934,NYC


1910年巴黎大洪水掉落在街上的图书馆里的书。


1926年洛杉矶,禁酒时期一位官员在运木车里闻到酒精气味。



1921年,早期妇女争取选举权团体的成员会在人群面前穿着浴衣吃着披萨。



1931年八月,伦敦。过街的猪。



1930年,经济大萧条,排队找工作的人。


1938年,佛罗里达。对峙的KKK成员和黑人。




1925年,印第安妇女电话接线员。


Bertha Benz,奔驰先生的妻子在驾驶奔驰车。1886年


1986,乘坐白人专座公交的黑人。以此抗议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哥斯拉的扮演者拍摄间隙抽支烟。


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电视上的跨种族接吻。1968年11月22日。between Captain James T. Kirk and Uhura


马丁路德金移除烧毁的十字架,旁边是他儿子。


1990年,莫斯科第一家麦当劳,排队买麦当劳的人们。



广岛原子弹轰炸的幸存者Shigeki Tanaka 赢得了1951年波士顿马拉松。人群一片静寂。


好累,先更这么多吧,有人看再更~

8月13日更新。

Drive-In Theatre 汽车剧院 1948 旧金山


The Beatles--最后一张成员合照


弗雷德·阿斯泰尔和奥黛丽赫本在拍摄Funny face,1956


1973年7月31日,李小龙葬礼。


1939年的汽油价格


Rowan Atkinson and Christian Bale in 1985.




This is how babies used to fly on airplanes.


1936年7月30日,希特勒宣布柏林奥运会开幕


1960年11月14日,Ruby Bridges成为第一个上白人小学的african american


The London underground Now and then



1972 Toyota RV-2 Concept.


万字洗衣 1912年


1946年7月25日,美国空军拍摄的比基尼环礁上进行的十字路口试核行动。


地铁里听着Walkman的4个人

1918,法国,一共只有二十台的German Panzerkampfwagen A7V heavy tank 奔赴战场


1967,慕尼黑,施瓦辛格炫耀肌肉。


1934,迈阿密海滩,嘲笑法律政策的女性。


Elvis and Ann-Margret, 1964.


1969年7月,肯尼迪航空中心,阿波罗11号发射前


1948年,第一次在电器店看到电视的男孩。


两岁的达赖喇嘛。1937年


The first Miss America Pageant, 1921.



日本投降时的密苏里号,东京湾,1945



在空军一号上穿着厚运动裤的里根。


Jean-Paul Sartre, Simone de Beauvoir and Che Guevara in Cuba, 1960.


李小龙单手俯卧撑,只用两根手指。


1931年,在移动屏幕前看最新的米老鼠电影的伦敦人。


1943年,丘吉尔,Victory手势


1932年,网球选手。


1944年6月6日,霸王行动。

先贴这么多,有时间再更新。

感谢点赞的大家!

图片均来自twitter账号@classicpics URL:

twitter.com/History_Pic

侵删。

user avatar

1963年,苏联“黑命贵”运动,占领红场。






1960年1月,苏联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支持扩大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联系"。同年2月,一所培养非洲等第三世界留学生的大学帕特里斯·卢蒙巴国际友谊大学成立。

1959年至1960年期间,只有72名非洲学生在苏联学习:1961年,已经有500人了。到60年代末,这一数字增加了翻了几番,达到4000人。

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在苏联留学是一种潮流,但是因为苏联的好大喜功和广播仁慈,大量目不识丁的非洲学生被放入苏联,这些非洲学生在学校内的任务非常轻松,比如免于修读苏共党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加上部分非洲留学生的素质实在堪忧,在学校无所事事,只能跳跳迪斯科搞搞rap,时常撩撩苏联女生。

这些非洲留学生每月补贴大概90卢布,大概是一个熟练苏联工人的工资,并且进入一些供特权阶级的场所,自觉自己经济能力高比的留学生逐渐瞧不起苏联本地人。一开始,苏联人并不觉得黑人和别国留学生有什么不同,甚至当时有宣传语:只要是工人阶级,那就都是兄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黑人留学生的轻视,加上比起共产主义,黑人留学生更加喜欢苏联特产伏特加,拿着补贴喝着酒和苏联女生交往,喝醉了就闹闹事。这样的行为,自然让苏联本国男生十分的恼火,因此只要遇到黑人留学生勾搭本国女生,苏联男生逮到就是一顿揍,常常引发暴力事件和政治纠纷。

1960年,一名索马里留学生投诉说在莫斯科国立大学里被四名俄罗斯男生一顿毒打,克格勃在调查后发表声明说是留学生的过错,当时索马里学生要求一名苏联女生和他跳舞,苏联女生拒绝后,索马里学生冲苏联女生脸上吐痰,苏联女生随即反手一耳光,其他学生也进行了"干预"并要求索马里留学生道歉,一名苏联男生说他干预的理由是:当一个外国人侮辱一个苏联女生的时候,我无法置之不理。

‎1962年,加纳大使馆收到许多关于苏联公民种族主义歧视的投诉,他们最终被迫展开调查,并得到高等教育部和外交部的许可与授权。‎‎然而,它的结论是,大多数指控是没有根据的,大多数案件仍未解决。‎

正是由于这些黑人留学生如此乖张,让苏联民众越来越不满,双方之间的冲突也是愈演愈烈。

苏联司机与服务员拒绝为他们服务,这些黑人在与苏联女孩散步的时候被俄罗斯群众暴打,被打以后苏联警察拉偏架,偏袒俄罗斯人,拘留黑人,在暴打过程中,苏联警察甚至在不远处饶有兴趣的看着,甚至说这是未来的领导人在保卫苏联。黑人留学生的各种不满……最后引生了黑人留学生包围红场的严重事件。

1963年12月19日,加纳留学生埃德蒙·阿萨尔·阿多醉酒死在了郊外,苏联政府调查时为了避嫌,还安排了两名加纳医科生共同调查,确认死因是醉酒,不过黑人留学生不管这些,他们顿悟黑人的命比苏联人的命更贵,数百名非洲留学生在莫斯科红场游行示威,一些品行不佳的非洲学生学习不行,但闹事的本事一流,在红场大肆抗议苏联社会对他们种族歧视……

而西方媒体如获至宝,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其中就有著名的阴间滤镜BBC,西方媒体为这些学生疯狂拍照,留学生也都疯狂接受采访,一时间留学生似乎回到美国南北战争,化身成了他们的先祖,在北方美国佬的带领下,捍卫自己自由,史称黑命贵

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在痛骂示威者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辜负了苏联的热情好客。苏共组织部长告诉赫鲁晓夫非洲留学生对苏联政府并不领情,待久了以后不但对这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加批判,有些人甚至在西方媒体上宣扬在苏联受到的种族歧视,‎苏联负责人表示,这次集会是西方大使馆的挑衅。他声称,学生们要求更多的津贴,更好的住宿条件,和专属的菜单,其中包括加纳菜(包括米饭),并允许前往西方,而这是不可接受的。‎

最高苏维埃主席赫鲁晓夫同志决定给黑人留学生一点颜色瞧瞧,第一时间驱逐了美国大使馆的非洲裔官员诺里斯·加奈特,理由是他在幕后煽动指使非洲留学生闹事,并取缔了黑人留学生建立的所谓“黑人学生会”,“黑人学生会”的带头人被驱逐出苏联后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并大肆宣扬苏联的种族主义和对黑人的剥削。

然后组织学校给黑人留学生安排共青团员作为学伴,以学习外语、检查卫生之名帮助黑人留学生,为了全天候做好学伴工作,共青团员们不间断在宿舍区楼道里走来走去,观察各个寝室的动静,并猜测留学生是否需要帮助,有时候因为作为学伴过于亲密,动辄破门而入大声吆喝或者群涌而入在床上帮助黑人留学生整理仪容仪表,再或者和黑人留学生在室内练习抗击打能力,因为苏联人的热情好客写在基因里,有时候黑人留学生被三个学伴一起照顾也是没办法的事,介于共青团员的不惜时间对他们的无私奉献,黑人留学生表示在莫斯科的冬天比卢比扬卡大酒店暖心多了。

非洲留学生和苏联社会之间愈演愈烈的碰撞,很多都符合这种无解的模式:在苏联人看来,这些非洲黑人已经受尽了优待,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不乐意的;但在留学生看来,虽然自己的待遇比在非洲捏泥巴好很多,在苏联也比普通公民强点,但这仍然不太能算是人过的日子。

以后双方的冲突就是愈演愈烈了,根本无法调和。

苏联学生经常在校报调侃黑人学生们,日常遭受的谩骂内容中,反映了苏联公民对他们的可怕看法:不开化的原始人,热带雨林跑出来的黑猩猩,在老家赤身裸体围着篝火跳舞……

在食堂里,不但没人愿意跟非洲留学生拼桌,苏联人还有可能无缘无故地上来找茬。1965年12月9日,莫斯科一家餐厅的一位苏联客人突然把用过的餐巾扔到邻桌的黑人学生身上,并出言辱骂,事后一名落单的黑人学生被苏联人围殴,打掉了四颗牙齿。

在人民友谊大学的共青团档案中,不乏苏联学生组团威胁黑人学生的事件,甚至有人扬言要将和俄罗斯女同学的交往非洲学生用「私刑处死」。

校方的态度也同样严厉,和黑人同学交往的苏联女生往往会被直接开除。

而克格勃为了避免美国佬对其的渗透,更为了防止存在黑皮肤的苏联人,也极力防止苏联女生和黑人勾搭上,对黑人的苏联对象进行荡妇羞辱,称呼她们为bitch,最下贱的贱货,乃至当成间谍审查。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才可以把黑人间谍在苏联当笑话。

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俄罗斯对非洲人也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了。

自此苏联取消了所有黑人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政府都这个态度了那民间就更别说了,大部分黑人留学生都陆续灰溜溜离开了,留下来的也夹起尾巴做人。

苏联友谊大学第二任校长弗拉基米尔·斯坦尼斯面对西方国家对苏联行为的指责反驳说:

西方大学在榨取非洲的大脑,那些国家的学生去了西方就不回家了,这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剥削。在人民友谊大学,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苏联呆了几年,就不想再回老家了,那我们就犯下了最为恶劣的罪行。

user avatar

黄果树瀑布

夜景

user avatar

以下出自同一个摄影师

北岛

顾城和谢烨

窦唯

贾平凹

刘震云

余华

陈丹青

史铁生

三毛

崔健

唐朝乐队

姜文

杨丽萍

易知难 80年代的文艺女神

是杨乐乐,只不过她那时候还没到湖南台,更不认识汪涵,她是摄影师的女朋友

他叫肖全,历经十余年拍摄了《我们这一代》,几乎网罗了八九十年代的各路文化精英。这些今天占据中国文艺领域半壁江山的大腕们,在青涩生长的年纪以一种难得一见的随性姿态走进了肖全的镜头,成就了肖全在摄影圈的地位。

他是“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拍谁就是谁这辈子最好的照片。-------江湖有这样的传说




说到中国人物摄影,不得不提另一位享誉世界的大师马克•吕布,1957年他成为首个被允许进入新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他曾先后22次访问中国,跨越“毛时代”,“邓时代”以及新时代,他用冷静而饱含善意的纪实摄影作品,记录中国社会的变迁,让无数西方人看到了最真实的中国面孔。

1957年,马克.吕布从香港坐火车到广州,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第一张照片

96岁的齐白石,于获国际和平奖后不久,北京1957

街头穿着大氅的“贵族”,北京1957

胸口碎大石,北京1957

正在修建的长江大桥,武汉1957

纤夫,重庆1957

周恩来,1965,后来八九十年代马克于街头拍摄大爷大妈时,有时候会被驱赶,他就会拿出这张照片,解围百试不爽

古玩店窗口,北京1965

那时候“运动”要开始了,只有中央美院还会有裸体模特,1965

“运动”开始了,女生不准留长发,也不准穿花花绿绿的衣服 上海芭蕾舞学校学生,桌上是语录1971

抓拍的邓小平跨过门槛,那时候的中国也刚跨过门槛,北京1982

吴冠中夫妇在黄山写生,1983

西藏1985

苏州1995

平遥2001

马克.吕布不仅仅拍中国,他的踪迹遍布亚洲、非洲和美国。

成名作《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1953

毕加索1952

赫鲁晓夫1960

罗素1962


卡斯特罗1963

列侬1964

铁托1964

存在主义和第二性 让·保罗·萨特与西蒙娜·德·波伏娃1967

甘地夫人1971

贝聿铭1978




而让肖全更添光环的是他于1993年成为马克.吕布的在中国的拍摄助手,后来肖全出版的《跟着马克.吕克拍中国》记录了这段长达二十多年亦师亦友的缘分。

2016年8.30,大师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公众号:未央的自留地

发现更大的世界

也许你还错过了这个两万赞

有哪些比小说更好看的商业故事? - 未央之歌Peking 的回答
user avatar

1、 袁世凯放在的金匮石室的继承人遗嘱

2、冯玉祥与李德全的婚礼

3、溥仪和裕仁

4、黄埔军校的蒋校长和周主任在孙大炮的追悼会上

5、蒋校长和宋美龄的婚纱照

6、年轻的汪精卫

7、晚年张学良,圣诞树是宋美龄送的

8、毛教员的两个儿子流落到上海,是张学良出资护送到苏联的

9、白求恩医生

10、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与中共之间的联络姓名代号

11、毛教员写给张学良的亲笔信

12、海明威夫妇与广东军阀、南天王陈济棠

13、孙大炮在旧金山移民局

14、孔祥熙(左)和他的同学费迟浩(右)。

20年后,都发福了


15、青年蒋校长、母亲王采玉、元配毛福梅、儿子尼古拉伊利扎罗夫

16、汪伪政权两大特务头子,瘦子是丁默邨,胖子是李士群,丁默邨的故事后来被拍成电影色戒

17、宋氏家族在上海过圣诞节

18、赫鲁晓夫正在盯着卡斯特罗手腕上的劳力士

19、慈父在第一任妻子卡托的葬礼上

20、四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

21、19岁的戈尔巴乔夫因为在集体农庄的割麦子中表现优秀,获得劳动红旗勋章

22、勃列日涅夫烟瘾很大,所以按照医生的劝告戒烟了;不过每次他想抽烟的时候,就让身边的人点上一根烟抽,他在旁边闻味;闻味还不过瘾的话,就让人家把烟雾吐出来喷到他的脸上。

23、左起:加仑(布留赫尔)、鲍罗廷、张太雷、汪精卫

24、溥仪和溥杰

25、被苏军俘虏的溥仪

26、萧军与萧红

27、尼古拉伊利扎罗夫和他的妻子芬娜、儿子孝文、孝武

28、张学良和艾达墨索里尼

29、徐悲鸿为康有为所画的六十行乐图,非常后现代

30、张作霖的葬礼,正在走出来的是日本政坛元老林权助

31、延安时期的毛教员

32、青年时期的周主任

33、东京审判时的东条英机,在他后面的是大川周明,大川在法庭上装疯卖傻,不停地拍打东条的光头,东条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34、由于太平天国所有的图像资料都被湘军毁掉了,现存洪秀全的样貌是1864年法国杂志上的一张铜版画

35、淞沪会战期间,日军进入复旦大学

36、一位不知名的国军女战士

37、美国通信兵连(U.S.Army Signal Corps)在1944年11月23日拍摄的一张照片,13岁的国军战士李展宏(Lee Chan-Hon)正随大部队撤出缅甸。

38、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武汉市民举行抗日游行,一个小学生高举写着“不死”的旗帜。

39、孙大炮全家福。前排:卢慕贞(孙大炮原配)、孙大炮;后排左起:孙娫、孙科、宋霭龄(孙大炮私人助理)、孙婉。

40、井冈山时期的万寿无疆和永远健康

41、张学良的颜值比较薛定谔,吸毒前、吸毒后以及戒毒后完全是三种形态:

42、汪精卫的颜值一直在线

后排左起:方君瑛(汪精卫的红颜知己1号)、曾醒(汪精卫的红颜知己2号)、汪精卫、陈璧君;前排左起:方君璧(方君瑛的妹妹)、方贤倜(方君瑛的堂弟)、陈昌祖(陈璧君的弟弟)、曾仲鸣(曾醒的弟弟)

左起:汪精卫,卫月朗(陈璧君的老妈),曾醒,黎仲实(暗杀团伙伴),陈璧君,方君瑛

43、周主任






44、教员



45、晚年段祺瑞

46、晚年吴佩孚

user avatar

最有力的佐证是来自一份党卫军军官的日记,此人是党卫军第一零二重坦克营的约阿希姆·斯考尔SS上尉。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斯考尔在诺曼底被加拿大军队俘虏,加拿大在返还其日记前,制作了一份副本。战后这份副本被部分出版,由于党卫军第一○二营的前身就是‘帝国师’的‘虎’式坦克连,因此据斯考尔的叙述,S33号的车长名叫迪特里希·弗恩,是一名不怎麽样的坦克手。弗恩与一名华人女性恋爱并结婚,他曾提出将妻子的中文名写在火炮身管上,但遭到上级的否决。于是他在自己的‘虎’式坦克车体两侧和前部共写了三个倒‘福’以求好运,但这并未给他带来幸运。S33号在罗斯托夫战区被苏军摧毁,弗恩只当了五个星期的车长便命丧黄泉。 之后这辆倒运的‘福虎’被德军回收并修好,新任车长继续使用这个被中国人视为吉祥的符号,并于一九四四年触雷而彻底被摧毁。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user avatar

远在新疆,深受军阀及其仆从奴役的三百万百姓,为抗日慷慨捐献战机154架,超出原先的一县一机号召一倍。

盛世才投靠苏联和亲共产党,在苏联和中共的担保下与各地民间武装和谈,承诺促进民主和民族平等,组成了抗日团结政府。维文会、哈文会等组织带头进行抗日反法西斯宣传,各地举办抗日主题的演讲和文艺演出,号召百姓为抗日捐献物资。新疆本地百姓也第一次形成了对国家的认同。


维吾尔文化促进会-维文会

user avatar

这在国内应该算是鲜为人知了。

以下照片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中东国家,猜一猜是哪一个(>﹏<)








































正确答案是沙特阿拉伯。

user avatar

1991年,乔布斯与比尔盖茨见面,谈论个人电脑:

泰坦尼克号正常航行中的最后一张照片:

1884年,法国政府赠送美国的自由女神雕像组装现场,坐标巴黎:

披头士乐队的最后一张合照:

失窃的蒙娜丽莎被追回,警方开箱现场:

“她”在战场——伊丽莎白女王在二战战场照片,老兵不死:

1937年8月28日,中国上海:

长崎原子弹爆炸现场:

正在出席活动的布什总统听取紧急汇报,时间2001年9月11日,汇报内容是世贸大厦遭遇恐怖袭击:

国际空间站卫星摄像,2001年9月11日美国双子大厦:

斯大林与列宁的合照(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张照片是斯大林自己P出来的...):

迈克尔杰克逊和特朗普: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被射杀前一个路口处: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当天,他的办公室:

希特勒自杀的密室:

4岁的奥巴马和自己的祖父在海滩上:

年轻时代的特朗普:

梅德韦杰夫最想毁掉的一张照片:

年轻的克林顿同学第一次见到肯尼迪总统:

自由女神的脸部雕像与它的真人模特合影:

列宁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麦当劳兄弟站在世界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门口(尚未开张,正在筹备):

泰坦尼克船票:


可口可乐首次登陆美国本土之外的市场:

米高梅为自己拍摄电影片头现场,这只狮子日后将无数次出现在银幕上:

蝙蝠侠首次登陆银幕时的拍摄现场:

华特迪士尼本人在第一家迪士尼乐园开业庆典上的照片:

苏联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

谷歌创始团队合影:

2019年,报废的共享单车:

黛安娜王妃逝世后,Kensington城堡门外堆积如山的鲜花:

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大的钻石矿被开发后:

NASA解密,阿波罗登月计划失败后的预备稿件:


参考文献

[1] 50 Rare Photos From History That Will Leave You Spellbound

[2] 49 Most Powerful, Rare and Intoxicating Images From The Past

[3] These 65 Incredibly Rare Historical Photos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See The Past Forever.

[4] The 77 Most Powerful Photos Ever Taken That Truly Reflects The Human Experience.

[5] rarehistoricalphotos

[6] 30 Times People Spotted Exciting Creativity In Bars And Restaurants And Just Had To Share

[7] 60 Historical Photos Worth 1000 Words

[8] 视觉中国

user avatar

1960年的伊朗。放在现在估计会被处死的装扮。

1972年的阿富汗喀布尔街头,那个年代的阿富汗是一个自由、开放、富裕的国家。

1983年的东京,里根和昭和天皇。

1952年,好莱坞派拉蒙剧场,历史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Bwana Devil》。

1941年12月15日,珍珠港事件后一周,迈阿密的海滩上,一家中餐馆的女招待Ruth Lee在身边插上了中华民国的国旗,以免被认作日本人。

1956年,格蕾丝·凯莉和奥黛丽·赫本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后台。纯天然美的年代。

1969年某时尚杂志的纽约街拍。现在看来也不土。



美国种族隔离期间的饮水池。

1960年,美国南方第一个进入白人小学的非裔美国人Ruby Bridges。好多保镖。

1989年11月,柏林墙倒下后第一个星期六,大量东柏林人进入西柏林。

1945年,飞虎队成员在上海国际饭店遥望上海。 那个年代,出入境很方便,去香港直接走过去就行了,张爱玲就这么走过去了,据说只要买一张船票就可以直接去美国,不需要什么手续,也不需要什么签证

1991年,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讨论PC的未来。

1928年,好莱坞时代的开始,拍摄米高梅片头标志。是真家伙呀!

广岛原爆点,爆炸中心在Y字形路口上方。

1945年,韩国汉城的红灯区。

14岁的贝克汉姆和曼联签约。

1979年,奥巴马的母校普纳荷学校的年鉴中,奥巴马与其他篮球队队员的合影

196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希拉里·罗德姆(后来的希拉里·克林顿)。

Windows 95 发售。

1888年,建造埃菲尔铁塔。

最早的麦当劳叔叔,Willard Scott。

1940年,德国和英国飞机在伦敦上空激战。

1942年,一名美国士兵与宠物袋鼠在西南太平洋战区同盟军基地。

1955年,伦敦唱片店里顾客在隔音隔间里试听唱片。

1967年9月3日,瑞典将道路通行方向由靠左改为靠右后的第一天。

1956年,通用汽车技术中心。

迪拜20年变迁。说什么好呢?石油的胜利

第一排右二,绿衣服白帽子的是本拉登


索尼1970年推出的TR-1825收音机,比较有意思的抽拉设计。

user avatar

前几天发的WG系列老照片被知乎管理员续了,这次就放一些1945年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吧。

(声明:以下图片与文字均系转载)


1945年,中国重庆,参与国共和谈的三方代表,美国驻华大使Patrick Hurley、蒋介石、毛泽东
1945年1月,印度(原文如此?)。在中缅边界附近,美军军官与中国军官会见。这张照片正中间就是飞虎队老大陈纳德将军

1945年1月,印度。飞虎队陈纳德将军(Claire L. Chennault)在演讲。

1945年1月,印度。盟军司令Lewis A. Pick将军与中国远征军司令孙立人将军紧紧握手,这位二战名将在缅甸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他的部队营救了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1945年1月,云南昆明。昆明城万人空巷,市民拥挤在街道上欢呼盟军卡车车队和吉普车的到来,这次是滇缅公路的首航。

1945年3月,云南昆明。二战中中国军人伤亡惨重,急需培训补充大量的军官,这是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五分校的课堂上,中华民国军官们正在专心致志听课,这位在记录笔记的是陆军上尉Chao Han-Sheng 。

1945年3月,云南昆明。这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五分校的训练场地上,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先生与美军军官一同视察,他面前的中国军官都是这个学校的学员,短期培训后他们都将开赴抗日前线。

1945年3月26日,中国Annan(原文如此,查询这个地点现在很多人考证是贵州省晴隆县境内)。这是一张很著名的照片,当天美国陆军补给车车队正在攀爬著名的21个急转弯(中国人成为“二十四道拐”),这是二战时期闻名全球的滇缅公路向重庆方向延伸的一段,与之齐名的还有驼峰航线,这条供应线保障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

1945年6月,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筹备会议的中华民国代表顾维钧正在就中小国家权利话题与美国代表Arthur Vandenberg 辩论,他将代表中华民国参加《联合国宪章》的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其后任中华民国政府驻联合国代表。

1945年8月,广西桂林。一位中华民国青年国军步兵,他穿着草鞋,枪扛在肩上,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那里的日军将向中华民国缴械投降。

1945年9月3日,重庆。日本人正式向中国人投降,领到中国抗战八年最终取得胜利的中印缅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先生身着戎装步出官邸,重庆人民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向他致意。

1945年9月3日,重庆。日本人正式向中国人投降,驻华美军参加胜利日大游行,重庆人民列队、舞龙向这些帮助中国人的真正盟友致敬,这天,每一家商店自发悬挂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旗。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的蒋介石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位中国的精神领袖率领军民抗击日本法西斯最终获胜,一洗中国近代百年之耻,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平起平坐的常任主席国。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欢庆晚宴上,蒋介石亲自向中共首领毛泽东敬酒,毛则高呼蒋介石万岁。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狂欢的海洋。

1945年9月3日,重庆。中国人民高举同盟国领袖的头像庆祝胜利日。

1945年9月3日,重庆。中国人民向LIFE摄影记者Jack Wilkes翘起大拇指问好,当时中美两国亲如一家。

1945年10月,重庆。美军记者Palmer Hoyt III 抱着他的女友Barbara Stephens上岸,围观的中国人发出善意的微笑。

1945年10月,重庆。美军随军记者Palmer Hoyt III 和他性感的女友Barbara Stephens在郊外的玉米地里,这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1945年11月,美国华盛顿。新任驻华大使George C. Marshall 将军(右) 与前来送别的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魏道明先生握手道别,他即将启程前往中国。

1945年11月,上海。LIFE记者见到这些坚持很久的自由法兰西地下抵抗运动的秘密成员,他们一直生活在中国为祖国光复提供情报。

1945年11月,上海。按政府要求士兵撤除日占时期设立的铁丝网和路障,以保障市民示威游行的权利。

1945年11月,上海。南京路上当时还有有轨电车,远处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拱门。

1945年11月,上海。三个中国男孩看着这辆抛锚的卡车,车上满载着一群日军,他们的目的地是中华民国政府为他们圈定的临时军营,然后所有这些人都将被遣送回国。

1945年11月,上海。时任上海市长的钱大钧;民国时期国民党八大金刚之一。

1945年11月,上海。市政府的一次例行周会,背景悬挂的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以及中华民国国旗、中国国民党党旗。
user avatar

1983: 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

看到这个题目有感而发,突然想到了三年前偶遇到的一个人 -- Leroy W. Demery, Jr. 先生。他有一个日文名叫出目里利吕井。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出生在LA的Japantown附近,小时候经常在Japantown里闲逛。因此他也掌握了一些日语,会基本的日语拼音和输入法。他是一名独立的交通研究专家,将毕生的经历放在了城市交通研究上。1980年和1983年,他两次来到中国,穿越大半个中国,了解当地的交通出行方式。他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了许多各地不同的出行方式,同时他也记录了许多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在此选取十张先生纪录的关于中国”人“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只属于中国那个年代的纯真与快乐。


1983年 上海


1983年 郑州


1983年 武汉

1983年 长春

1983年 昆明

1983年 广州

1983年 大同

1980年 深圳

1983年 开封

1983年 昆明

这十张照片均选自出目里利吕井先生最喜欢的30张照片选集。其实我个人觉得先生有更多的照片能反映1980年代的人、物、事,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也可以登录Leroy W. Demery先生的个人Flickr相簿查看:
flickr.com/photos/lwdem

Photo Credit: Leroy W. Demery

user avatar

啊哈,正好我们刚做了一篇文章,个人最爱少女心的老布什投球那一张。

来源:单向街书店(微信公众号:onewaystreet2013)


这 21 张照片,记录了上个世纪一些悲伤的瞬间或是一些惊喜的巧合。它们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在教科书里,但是历史就在这些偶然的快门中被记录了下来。


P.S.以下某些照片可能引起不适。


1

“这张光盘能够记录的内容比我身下所有的这些纸张都要多”,比尔·盖茨在 1994 年如是说。




这张照片由国家地理的记者于 1994 年拍摄,前后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比尔·盖茨身下一共有 33 万张纸,当时将这些纸张放在哪里都成为了一大难题,因为即使是在华盛顿的波音 747 飞机库也不能容纳这么多的纸。唯一的方法就是将纸张像酒吧餐巾一样堆在钢板底座上,然后用线缆从中间固定,听起来很荒谬。比尔盖茨欣然接受,然后坐在了这堆纸上。于是就有了这张能够有力证明科技发展力量的照片。



2

爱因斯坦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办公桌。

这是在 1955 年 4 月 18 日,爱因斯坦离开办公室时桌上的摆设,当晚他便逝世了。



3

1956 年 10 月,在伦敦一场电影首映式上,伊丽莎白女王和玛丽莲·梦露相互致意。


巧的是,她们当时都是 30 岁。



4

1979 年,愤怒的男同性恋群体打碎了旧金山市政厅的窗户,抗议谋杀了哈维·米尔克的丹·怀特只被判为过失杀人。


哈维·米尔克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美国同性恋运动人士,也是美国政坛中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人。他带领同性恋者进行政治运动,对抗保守势力反对同性恋的立法。1978 年末,哈维与当时的市长乔治·莫斯科尼被丹·怀特射杀身亡,即是当时震惊全美的“莫斯科尼-米尔克遇刺事件”。


5

上世纪 90 年代初艾滋病蔓延的时期,一位父亲正安抚着病床上垂死的儿子。


这张在 1990 年刊登于《生活》杂志 11 月刊的照片,被普遍认为改变了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


6

二战期间,照片中的希特勒正在慰问一名冻伤的德国士兵。这名躺在病床上的士兵想要向希特勒行纳粹礼,希特勒将其手臂挡下让他休息。


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 1941 年 11 月至 1942 年 3 月这期间,很多德国纳粹兵在苏联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冬仍然只有穿着破烂的夏季制服和鞋子,只能靠往鞋子里塞报纸来保暖。这也是苏德战争德军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7

1995年,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亲切合影。


据“拉链门”事件记录,当年的 11 月 15 日晚,在总统椭圆形办公室的私人书房里,莱温斯基和克林顿第一次第一次上了床——准确地说,上了办公桌。


8

1974 年,一名摄影师经过纽约中央公园,两个哑剧演员友好地向他摆出各种造型,他便拍下一组照片。


30 年后,他发现照片中是年轻时的罗宾·威廉姆斯。


哦,船长,我的船长。



9

1991年,德克萨斯州阿灵顿市,时任总统乔治·布什为美国职棒大联盟开球。


10

1963 年,照片中的阿诺·施瓦辛格正在参加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健美比赛,那时他刚 16 岁。


处于颠峰状态时的施瓦辛格,身体各部份的尺寸为:

身高: 6.2英尺

体重: 235磅

上臂围: 22.5英寸

胸围: 57英寸

腰围: 32英寸

大腿围: 28英寸

小腿围: 18英寸

11

美国摄影师查尔斯•艾伯兹正蹲在洛克菲勒中心 30 号楼的第 69 层,准备拍摄《摩天楼上的午餐》。


1932 年 9 月 29 日,纽约,秋天的午后,11 个工人坐在横亘于曼哈顿上空距离地面 800 英尺的钢梁上用餐。他们脚下的便是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30 号大楼。谁能想到,这些工人所处正是美国大萧条时代最为悲惨的 1932 年。




艾伯茨的这张照片现已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很多后来人模仿此片向艾伯茨致敬。美国幽默情景喜剧《六人行》和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都有类似的镜头。

12

1962 年,在《诺博士》的片场,肖恩·康纳利在椰子上为一个牙买加的女孩签名。




当时正是在 007 系列第一部《诺博士》拍摄期间,康纳利在电影中担任“007”的角色而在好莱坞一炮走红。他一共出演了 6 次邦德,塑造荧幕上最深入人心的邦德形象。他也是历届邦德中最年轻的扮演者,照片拍摄时他还不到 32 岁。


13

吉米·尼科尔作为替补鼓手陪伴披头士进行完巡演,在墨尔本机场准备离开。




披头士乐队的鼓手林戈·斯塔尔因扁桃腺炎而无法参加巡回演出,吉米·尼科尔通过试镜被录用,代替林戈成为临时披头士,参加了十多天的梦幻。而这张照片意味着,他的生活将重归平庸和沉寂。



14

唯一一个被陨石砸到的人。



有件事肯定比中彩票头奖或者被雷劈到都更“幸运”,那就是被陨石砸到。Ann Hodges 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陨石砸到的人,并且还大难不死。1954 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她在午睡时,一颗和垒球差不多大小的石头穿破天花板并打中收音机再弹到她大腿上,强烈冲击力给她身上留下一片巨大的淤青。


15

1945 年,攻占柏林之后,一名苏维埃士兵怀抱希特勒雕像(局部)。




16

1937 年 4 月 1 日,在参加完一个慈善活动后,19岁的 Robert Wadlow 和他的朋友正在聊天。




他是现有记载中身高最高的人,身高 2.61 米。他在这张照片拍摄的 3 年之后去世,不过就在那一年,他还又长高了 10 厘米。


17

1991 年 6 月 17 日,菲律宾,一辆小卡车从正在爆发的皮纳图博火山脚下仓皇而逃。这是整个 20 世纪第二大的火山喷发。




此次爆炸式喷发喷出了大量火山灰和火山碎屑流。火山喷发使山峰的高度大约降低了 300 米,并向平流层中喷射了两千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减少了地球上的 10% 的阳光,结果导致了地球进入了两年的火山冬天。



18

1970 年 7 月,在为庆祝女王生日而举行的阅兵仪式上,一名英国士兵在伊丽莎白二世骑马经过的关键时刻昏厥。





19

二战期间一名正在前往德国的 B-17 飞行员。这张照片是二战期间为数不多的彩色照片。



20

一战期间一位英国摄影师镜头下的堑壕战,夜空上的并非烟火,而是双方互射迫击炮形成的光轨。





21

著名陆军上校安东尼·比德尔,一位徒手搏击高手。




在这张照片中他命令他的受训人员用刺刀刺死他,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做到过,因为他一人就能够徒手使他们卸掉武装。

user avatar

1946年的一天,《Life》亚洲区的杂志摄影师 Jack Wilkes 路过现在的北海公园时,拍下一位66岁的溜冰大爷。他是解放前北京的溜冰王吴桐轩,满洲正白旗人,晚清时曾被慈禧任命为“冰鞋处”领队,相当于现在中国花样滑冰队的领军人物。

66岁了,穿着布带绑板儿的冰鞋,还在滑冰,多好。

user avatar

这是一场影像的占领。在酝酿侵华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中国成立了“亚细亚写真大观社”这一情报机构。他们以“拍摄中国”为主业,派出了大量情报人员对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严密的扫描式调查记录。在“9·18”之后,这些出版又加上了营造“大东亚共荣”的任务。


从1924年到1940年,他们一共整理出版了近2000张图片。每张图片都配有日文说明。


其中有大量的人物照片。因为中国人如何生活,是那些日本情报人员极为关心的问题。他们拍下了“上层受过皇封的蒙古亲王、福晋(夫人)和官员、富户人家、又有汉满蒙的百姓,既有喇嘛僧众,又有穷汉乞婆……”


这些印制精良的照片上有着对中国的贪婪,也是极度细腻的注视。由于中国对自己社会当时的记录整理很少,这些资料也 便有了特别的价值。



***


女孩扎着麻花辫,男孩还留着近代发辫。原图说特意补充:“特别说明,在大连,中产阶级已经不再有发辫和缠足的现场,这是由于日本人教育普及的缘故。”

正在吸鸦片的女人。原图说认为“鸦片是中国人的必须品”,当白烟从女子口鼻吐出时,鸦片就是通往梦境和乐园的入口。“9·18”事变前,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将鸦片作为征服中国的武器。

这是一个年老的船夫,发辫和胡须都已发白,原图说提到,“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艺人照片。原图说评论道,“在中国女性中,戴耳环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春天的农家,在杏花树下微笑着合影。原图说称,“在日本统治下,满洲的中国人过着平和而幸福的生活”。照片拍摄于“9·18”之后,日本对他们的统治进行了一些美化宣传。

馒头铺。原图说评论道,“对于日本人来说,中国料理的优点大概在于廉价且量多吧。”

麻将,“上流社会的室内游戏。”

一个“幸福”的乞讨者,摄影师这样描述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乞丐,“对他们来说,得到剩汤剩饭衣物……就足够了。再困难也不会有吃虫子的事情。”

演员,“虽然在表演上她没有西方和日本演员那么优秀,但没有人质疑她们容颜的美丽。”

原图说写道:“这是一个有着动人眼眸,丰满脸颊,白绢般的明艳肌肤,宛如杨贵妃一般的美丽女人。”

吸水烟,“中国人吸水烟的家庭很多,成为癖好的就更多,几乎成为了一种交际的道具。”

在广袤的草原,柔软的阳光下,正在摘草的少女“神情幸福”。“这与日本的田园生活没有差别”,原图说特地强调。

“这种黄鸟是中国人喜爱的鸟儿。养鸟是他们现实里的悠闲事情。”原图说写道。

盛夏,一家人在屋前小憩,喝水。

“中国人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

手艺人,“中国人有很巧的手艺活,他们修缮洗脸用具,破掉的玩具,破碎的茶碗,却只收取低廉的价格。他们扛着长长的扁担,心情愉悦。”

玩具摊子

苏州的尼姑,“她们与世界几乎毫无往来,极端忌讳外出活动。”

路旁。“在晚春的阳光里,路旁的食物大喇喇地暴露着,招揽着客人。”

西藏的贵族妇人

喇嘛

负桶的女人,“田间劳作的女人有着不可思议的工作能量。”



****


“亚细亚写真大观社”的编辑办公室设在当时的大连东公园町70号,麾下有一群专业摄影师。他们以情报人员的素养和“一生悬命”的拍摄意志,对中国全境进行研究,足迹遍布中国大小城镇。

岛崎役治是该社的头号人物。他不仅把镜头对准中国的海港码头、市内交通、名胜古迹,甚至对一些树木、河流、煤炭都极有兴趣。他的身影总是如同鬼魅,能“神出鬼没地躲过‘反满抗日’武装的枪口,绕过‘马贼的巢穴’,逃过虎狼的‘觅食’,带着一副像黑人般的面孔,平安无事地完成拍照任务……”


还有一位叫做樱井幸三的摄影师,他与东京帝国大学的学者一起,参加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调查队,进行实地考察。1926年,严寒,温度降到了零下四十度。樱井幸三在这个冬天穿梭在吉林、敦化等地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拍下了大量照片。拍摄的途中,生命安全常受威胁,他不以为意,甚至更加痴迷。两年后的冬天,樱井幸三病逝。


亚细亚大观社还会向学校免费寄送照片。在昭和四年(1929年)的新年献词中,他们无不自豪地说起,“盛况空前,每天有数千人参观,近来,在日本内地‘中国兴趣’的流行已很客观,很多人都在努力了解中国,这已成为很可喜的事。”


爱好生物学的日本裕仁天皇,当年就像看动植物标本一样反复阅读这些照片。或许在这位天皇眼里,中国就像标本一一呈现在了这些照片上。


上个世纪20年代,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在其《日本论》里曾提到,“你们试跑到日本书坊店里去看,日本所做关于中国的书籍有多少?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历史各种方面,分门别类的有几千种。每一个月杂志上所登载讲”中国问题“的文章有几百篇……‘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


更多有趣内容欢迎

Lens-知乎Lens-专栏

微信微博 “WeLens”

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user avatar
  • 1930年,一名警官在伦敦评判一场脚踝比赛


  • 1967年,瑞典改行道路的那一天


  •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为美高梅狮队(MGM Lion)提供茶水,1957年


  •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走着他的宠物食蚁兽,1969年


  • 1930年代蒙面的米老鼠俱乐部会议


  • 哈雷戴维森的一名警官在一个可移动的牢房中运送一名囚犯(1921年)


  • 海滩官员对泳衣进行测量,以确保它们不太短(1920年)


  • 全面罩的游泳面罩有助于保护女性的皮肤免受阳光照射(1920年代)


  • 适合四口之家的自行车,甚至包括一台缝纫机(1939年)


  • 一条狗打扮成西装,一只猫躺在他的大腿上拍照(1950年代)


  • 原子弹小姐选美比赛的获胜者加冕(1950)


  • “ Face Cones”,一种在暴风雪中保护自己的时尚方式(1939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历史的洪流中隐藏着无数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它们记录了我们不曾听闻的故事,展现了历史中不为人知的侧面。以下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我将尽力详细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士兵“收养”的孤儿狗,1915年照片描述: 这张照片黑白而略显模糊,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一只体型不.............
  • 回答
    近代以来,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裹挟着无数的事件、人物和思潮。我们熟知的那些宏大叙事,如国家兴衰、革命爆发、工业革命的浪潮,往往是历史教科书的重点。然而,在这巨幅画卷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那么光鲜亮丽,甚至令人扼腕叹息的细节,它们同样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却往往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一、晚清“自强运动.............
  • 回答
    美国建国至今,确实存在着许多不那么光彩的“黑历史”,它们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社会发展和国际形象,但往往在主流叙事中被淡化或忽视。这些历史并非惊天秘闻,而是真实存在于国家成长的肌理之中。 1. 黑奴制度的顽疾与种族隔离的阴影提起美国的“黑历史”,黑奴制度无疑是最沉重的一笔。但鲜为人知的是,即便在1865.............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璀璨的明珠,但许多深入人心的故事,往往围绕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朝代更迭、帝王将相。然而,如果我们拨开这些宏大的叙事,深入那些更为细腻、鲜为人知的角落,会发现许多同样伟大,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进程的成就,它们如同深埋的矿脉,虽不常被提及,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1. 丝绸的诞生与传播.............
  • 回答
    在深入探讨19世纪之前的东亚和东南亚历史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被宏大叙事和主要事件所掩盖的、充满人情味和智慧的外交逸闻。这些故事虽然不常出现在史书的显要位置,却真实地折射出那个时代国家间交往的微妙与复杂,以及那些身处其中的人物的独特风采。朝鲜王朝与日本的“通信使”往来:一场精心编排的文化与情报交流提.............
  • 回答
    自古以来,迁都并非一件小事,它往往伴随着王朝的兴衰、战乱的动荡,或是国家战略的调整。有些迁都举世闻名,成为历史课本上的重要篇章;有些则鲜为人知,隐藏在史书的字里行间,却同样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的走向。我将为您细数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迁都事件,力求深入浅出,让您领略其间的波澜壮阔。一、 赫赫有名,改写帝国.............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埋藏着无数璀璨的明星,有些因时代背景、个人性格或信息传播的限制,即便成就非凡,也未能被大众所熟知。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但相对鲜为人知的人物: 1. 莉泽·迈特纳 (Lise Meitner) 放射性研究的先驱,但被诺贝尔奖“遗忘”的女科学家成就概述: 莉泽.............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曾经风光一时,如今却渐渐淡出公众视野,甚至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或实验。这些故事如同被遗忘在角落的珍宝,它们或许曾经震动了当时的社会,或许改变了某个领域的进程,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的色彩渐渐褪去,只有在专门的研究者眼中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想先从一个并非爆炸性新闻,却在思想史上留下.............
  • 回答
    历史长河中,许多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的公众形象往往被简化或固化,掩盖了其真实生活里那些不为人知、甚至与之声名大相径庭的侧面。这些“反差萌”之处,往往让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也更能引发后人的深思。1. 铁血宰相,却钟爱园艺的俾斯麦奥托·冯·俾斯麦,德国统一的缔造者,被誉为“铁血宰相”。他的名字与政治手腕.............
  • 回答
    美国从建国至今拥有丰富的历史,其中许多事件和人物被广为人知,并被视为“白历史”(white history)。这里我将尝试详细讲述一些重要的方面,并注意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叙事中可能存在的偏见。需要强调的是,“白历史”这个词本身可能带有某种解读或侧重,因为它通常指的是以白人男性为中心,或者主要讲述由白.............
  • 回答
    历史上,被宣扬成正面人物,但实际上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险恶一面的例子并不罕见。这些人物往往在历史的叙事中被简化、美化,或者其负面行为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圣女贞德(Joan of Arc) 正面宣扬: 贞德被广泛誉为法国民族英雄,一位神圣的女性,带领法国人.............
  • 回答
    世界上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不如癌症、心脏病或糖尿病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们同样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了解这些疾病不仅能帮助我们对医疗的广度和深度有更全面的认识,也能让我们在某些情况下提高警惕,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疾病,并尽量详细地讲述.............
  • 回答
    好,咱们不聊那些人尽皆知的“ F12 就能看到网页代码”之类的了,那些早被玩烂了。今天我给你扒拉点真心话,一些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但真到了关键时刻能帮你大忙的网路“冷知识”和“小技巧”。保证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自己的网络技能点又解锁了好几级,而且没人会怀疑你偷看了什么 AI 教程。1. “Invisi.............
  • 回答
    朋友,说到资源,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中东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非洲的钻石,这些巨头确实家喻户晓。但世界之大,总有一些地方,它们默默地孕育着巨大的财富,或者掌握着鲜为人知的资源,它们的故事,就像那些隐藏在深海的宝藏,值得我们去探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相对低调,却实力不容小觑的资源巨头或者产出.............
  • 回答
    咱们今天不聊那些被翻来覆去讲了无数遍的梁祝、牛郎织女,那些都快成街头巷尾的传说,没啥稀奇的了。我给您扒拉点儿,那些藏在史书角落里,或者被时间磨损得没那么耀眼,但真实得不得了,而且足够让人拍案叫绝的爱情故事。1. 汉代“贤妻”司马迁和他的曹氏提起司马迁,大家脑子里都是《史记》和那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 回答
    市面上充斥着那些耳熟能详的运动品牌,但如果你是真正的运动爱好者,渴望发掘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宝藏,那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些鲜为人知的厉害角色。它们可能不像巨头那样家喻户晓,但凭借着对专业性的极致追求、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特定运动领域的深耕,赢得了大量忠实粉丝的青睐。1. Arc'teryx(始祖鸟):户外极.............
  • 回答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拥有无数令人惊叹的成就和独特性。除了广为人知的一些“之最”,还有许多鲜为人知但同样令人震撼的“世界之最”。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中国鲜为人知的世界之最:1. 世界上最长的地下长城——秦长城遗址(部分地下部分)我们都知道万里长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
  • 回答
    中国拥有许多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的地缘优势,它们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乃至全球格局。这些优势并非简单地体现在国土面积或海岸线长度,而是隐藏在地理的肌理、气候的变迁以及地质的构造之中。一、战略纵深与多样化地貌的天然屏障作用提及中国的地缘优势,人们往往想到其辽阔的疆域。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种辽阔.............
  • 回答
    词坛巨擘笔下的那些“遗珠”:苏东坡那些鲜为人知的惊艳之作一提到苏东坡,我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大江东去,浪淘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他的豪放词风和豁达人生,早已成为文坛上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这位“人生的行家”,他的诗词宝库中,远不止这些家喻户晓的篇章。在那些被名篇的光.............
  • 回答
    特斯拉的隐藏功能和技巧,那可真不少,很多车主用了几年可能都还没摸到门道。今天就来跟你好好聊聊,保证接地气,让你觉得这车就像自己身体的延伸一样。一、 那些让你眼前一亮的小心思(不仅仅是炫技) “车辆召回”功能的妙用: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是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在车辆设置里,你可以找到“车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