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和大正时代(甚至包括昭和前期)的美日交流一直很繁荣。
日本古伦美亚(日语:日本コロムビア/にっぽんコロムビアNippon Koromubia )是日本第一家唱片公司,成立于1910年(明治 43年)10月1日。1927年(昭和2年) -与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合作,开始发售Columbia Records (コロムビア・レコード)的音乐。
当时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歌手,艺名雾岛升,真名坂本荣吾。此人1937年加入此公司出道,1939年和另一位公司女歌手结婚。这个女歌手的艺名甚至是英文(Miss Columbia)。后来………当然就是1941.12.7那一天。
1942年,因为禁止敌性语言,公司改名为日蓄工业株式会社。1943年坂本荣吾被征参加海军,曾经吸引过英文艺名女歌手的嗓子为海军演唱了《若鹫之歌》。此人被医师证明是高度近视眼,没有去一线。战后和老婆过着普通的半紫不红老艺人生活,84年夫妻二人先后去世,享年69和73岁(老婆女大四,当年应该是个漂亮御姐估计)。晚年病痛缠身,因为此人曾经吸毒,但社会对他的谴责不多——这是旧日军“提神药物”的后遗症。
我希望他和他老婆后半生过得幸福。时代的确没理由照顾任何人,但有人就是不想要时代的“照顾”。我只恨时代就像过年时的事儿逼七大姑八大姨,不肯把这样的人忘记。
有空更新伊藤整一的经历。
新和谐公社的失败和福特在底特律的成功
我们似乎忘记了列车变道的刹那,也许是因为车厢内的吵闹更加吸引眼球吧
一件差点让中国历史记载“断代”的文献档案界大事件——“八千麻袋事件”。
宣统元年(1909年),满清储存历代档案文献的内阁大库的墙壁倒塌,醇亲王载沣在其中查找摄政典籍未得,认为库房旧档案无用,于是决定将其全部焚烧。
恰好此时,张之洞筹备建立京师图书馆,其麾下参事罗振玉(不是罗振宇!)前往阁部查询资料,见到了这批要焚毁的文献,于是略一抽检,就发现了乾隆帝征金川的奏折和御批,他意识到这是非常重要的典籍文献。于是报张之洞奏请,把库中所藏大部档案迁出移交给学部管理。
然而虽然获准了,但学部也只是把这批档案放置在国子监和学部大堂两处,长期无人过问。
1913年(民国二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在国子监设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16 年该处迁往午门,并把原存在国子监和学部的档案搬迁到午门与端门门洞中。
这些档案虽在清朝幸免于焚毁而保存了下来,但长达十几年间,历史博物馆并没有妥善保管,只是把其中比较完整的挑选出来放于午门楼上,余下的装入麻袋仍放置于原处,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整理。邓之诚在《古董琐记》一书中曾描写了这种“整理”:
“内阁红本整理时,贮麻袋九千余”,“司其事者部曹数十人,倾于地上,各执一杖,拨取其稍整齐者,余仍入麻袋,极可笑”部曹们连手也不动,只是由“杖”来判断其存留。多少有价值的史料,也就断送在杖下了。
据鲁迅揭露,由于北洋教育部和历史博物馆的官吏们,对于如何处置这批档案长期举棋不定,这些档案一直处在无人管理状态。
这就引起了上自教育总长、次长下至工役们的浓厚兴趣和“关心”.他们乘工作之便,或以“考古家”的身份,怀着对古物的深厚感情,梭巡于尘埃间,伫立于纸堆旁,你挑我拣,偷得不亦乐乎。
1921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因经费困难,官僚们就拿这批档案打主意,将其变卖以补充教育部的经费。于是将放置午门和端门洞里的共重十五万厅档案装了八千麻袋,以大洋四千元的代价卖给了北京西牌楼的同懋增纸店。
该店买得这批着案后,取去麻袋,渍水之后用芦席捆扎成包,由大车分送定兴、唐山两地以作重造纸料,同时又零星卖出不少。
1922年2 月,有人拿了朱批谕旨和题本之类的清代档案要卖与罗振玉之友金梁,金本是清朝驻防杭州的旗人,也是个遗老,他联想起一个韩姓的古玩店里曾购买过题本、朱批等件,立即认出这是大库的档案。
同时罗振玉在北京市上也看到有“洪承瞒揭贴”,“高丽王进贡表”等大库档案出售。于是,罗、金二人经多方询问,才知历史博物馆的大库档案已卖给同懋增纸店。金梁与罗振玉当即同往同懋增,此时,大库档案已运出半数。罗振玉以12000 元,即三倍的价钱将原物买回,把已运往定兴的运回北京,堆置彰仪门货栈,共占三十余间库房加五个大院。
罗振玉买得这批档案后,延招十余人排目检视,发现有满蒙文的辽事例、金事例、元事例,都是秘稿史册,还有明朝的题本行稿等,都是有关边务战事的稿册,清初的档案多是开国要略,内有《太宗致朝鲜书》、《招抚皮岛诸将谕帖》、《天聪朝臣工奏议》皆为沈阳故宫旧档。还有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题表档案,后罗振玉根据这批档案编印了《史料丛刊初编》十册。
教育部出售历史博物馆档案一事,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谴责,在这种压力下,北洋政府当局曾想把罗氏买得的这批档案收归国有,清史馆也向他商议收藏,但罗振玉没有应允。
1924 年罗振玉把这批档案除留下部分外,又以 16000元的高价卖与原清朝官吏李盛铎。此人也是一个清朝遗老,清末出国考察的五大臣之一,又是一个古物收藏家.不久后,李氏照例也留下一部分,又把这批档案中的大部分卖给了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7 年,罗振玉把存留档案的一部分卖给了日本人松崎,共四十余箱之多。北洋政府为此事还做了些官样文章以应付奥论,在松崎把这批档案运出海关后,内务部才下令津海关要“严加者验”,然而,日人松崎此时已经带着大批清朝档案走了。
至 1936 年罗振玉将他存留的最珍贵的档案 4872 件奉献给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以表示忠诚。
清内阁八千麻袋档案整个转辗拍卖散失的事情,档案史上称为“八千麻袋事件”。
——全文主要内容来自《中国档案事业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