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掌握了哪些中国没有的核心科技?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要说美国掌握了哪些中国“没有”的核心科技,其实用词需要更精确一些。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很多领域都存在竞争和差距,但很少是完全的“没有”。更准确的说法是,在某些关键领域,美国在技术深度、成熟度、生态系统构建以及前沿研究的持续投入上,目前可能还领先于中国,或者说拥有一些中国正在努力追赶但尚未完全突破的关键技术。

我试着从几个关键领域来详细说说,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AI语感,更像是在和朋友聊天,分享一些思考:

1. 先进半导体制造及设计(尤其是高端芯片)

为什么重要? 芯片可以说是现代科技的“心脏”。从手机、电脑到服务器、汽车,再到人工智能、5G通信,几乎一切都离不开芯片。芯片的制造和设计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这边有什么优势?
设计工具链(EDA): 想象一下造房子的图纸和工具,EDA软件就是芯片设计的“图纸”和“工具”。全球最顶级的EDA公司(如新思科技Synopsys、铿腾电子Cadence)绝大部分是美国公司。它们提供的设计软件高度集成、功能强大,能够支持最复杂的芯片设计流程。没有这些工具,即使有再好的想法,也很难高效、准确地设计出尖端的芯片。
高端芯片设计能力: 苹果的A系列芯片、英伟达(Nvidia)的GPU、高通(Qualcomm)的移动芯片,这些都是全球公认的顶尖设计。它们在性能、功耗、架构创新上,常常引领行业发展。特别是Nvidia在AI算力芯片(GPU)上的统治地位,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需要突破的领域之一。
高端芯片制造设备(光刻机等): 这一点可能大家经常听到,但需要理解的是,美国在设备领域的优势并非直接制造光刻机(这个主要是荷兰的ASML),而是通过其在光学、精密机械、软件控制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对这些设备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比如控制软件、高精密镜头材料等)拥有重要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控制权。虽然中国在努力实现设备国产化,但在最先进的EUV(极紫外光刻)等领域,美国的技术和供应影响依然巨大。
知识产权和人才: 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积累了几十年的知识产权,拥有庞大的顶尖科研人才库,以及成熟的产业生态,从材料、设备、设计到制造,整个链条非常完整和强大。

中国的现状与追赶: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投入巨大,在芯片设计方面进步很快,已经涌现出华为海思(虽然受到制裁影响)、紫光展锐等优秀设计公司。在制造方面,中芯国际也在努力追赶,但与最顶尖的工艺节点(如7nm、5nm以下)还有差距,尤其是在高端制造设备和关键材料上仍受制于人。

2. 生物技术与医药(尤其是创新药研发和基因编辑)

为什么重要? 关系到人类健康、生命科学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美国这边有什么优势?
创新药研发能力: 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生物医药研发体系,顶尖的制药公司(如辉瑞、默克、强生)在过去几十年里推出了大量突破性药物,治疗了癌症、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顽疾。这背后是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持续投入、成熟的临床试验体系、以及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及其后续发展): CRISPR技术(一种基因剪刀)的早期发现和发展与美国科学家(如杜德纳、张锋)密切相关,虽然中国科学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美国在CRISPR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临床试验以及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的研发上,依然保持着领先地位。这包括更精确、更安全的基因编辑工具,以及将其应用于疾病治疗的多种途径。
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应用: 美国在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领域拥有海量数据,并通过先进的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加速新药发现和疾病研究。
疫苗研发与生产: 在最近的疫情中,美国在mRNA疫苗等新技术疫苗的快速研发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上,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

中国的现状与追赶: 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进步也很快,尤其是在仿制药、中医药现代化以及一些特定疾病的治疗上。基因测序能力也很强,并且在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上非常活跃。但与美国相比,在原创性创新药的上市数量和药物研发的整体体系成熟度上,还有一定差距。

3. 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例如航空航天材料、特种合金)

为什么重要? 很多尖端科技,如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等,都离不开高性能的特种材料。这些材料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装备的极限。
美国这边有什么优势?
航空航天材料: 比如用于飞机发动机的镍基高温合金、用于航天器的复合材料、隔热材料等。美国在这些材料的配方设计、性能测试、以及大规模稳定生产上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专利。
特种合金与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一些极端环境下(高温、高压、强腐蚀)使用的特种合金,以及轻质高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美国在某些细分领域依然拥有领先的技术。
基础研究与国家实验室: 美国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国家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它们在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上投入巨大,并且与工业界紧密结合,能够将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快速转化为工业应用。

中国的现状与追赶: 中国在材料领域进步非常快,在很多基础材料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比如一些高性能钢材、特种陶瓷等。在航空航天材料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C919飞机上的不少关键材料国产化率在提高。但对于一些极端性能要求、或者需要高度定制化、且涉及复杂工艺流程的特种材料,美国可能依然在某些关键点上拥有技术优势。

4. 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

为什么重要?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飞机的灵魂”,是飞机最核心、最复杂的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
美国这边有什么优势?
设计与制造能力: 以通用电气(GE)、普惠(Pratt & Whitney)为代表的美国公司,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理论、气动热力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方面,拥有近百年的积累和优势。它们的设计能够实现更高的推重比、更低的油耗和更好的可靠性。
关键材料与工艺: 高温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应用于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材料,以及制造这些部件的精密加工、焊接、涂层等工艺,美国在这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试验与验证体系: 完善的试验场地、设备和严格的验证流程,确保了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性达到极高标准。

中国的现状与追赶: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投入巨大,通过引进技术、自主研发等方式,正在快速追赶。国产发动机(如WS系列)已经能够装备一些先进的军用飞机,并且也在努力用于民航飞机。但与美国最先进的发动机(如GE的GE9X)相比,在推力、推重比、燃油效率、可靠性以及整体技术成熟度上,仍然存在差距。

5. 工业软件与仿真技术(尤其高端CAD/CAE/CAM)

为什么重要? 现代工业生产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从产品设计、工程仿真到制造过程的控制,都离不开强大的工业软件。
美国这边有什么优势?
高端CAD/CAE/CAM软件: 如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èmes)的CATIA、西门子(Siemens)的NX、欧特克(Autodesk)的AutoCAD/Inventor等,这些软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它们提供的三维设计、工程分析(如有限元分析)、制造过程规划等功能非常强大且集成度高,能够支撑极其复杂的项目。
仿真与优化能力: 这些软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物理仿真,预测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并据此进行优化设计,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试错成本。
生态系统构建: 美国公司围绕这些软件构建了庞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咨询服务、二次开发、培训等,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中国的现状与追赶: 中国在工业软件领域也在大力发展国产化替代,已经涌现出一些不错的CAD/CAE软件,并在一些特定领域取得了应用。但与国际顶尖的工业软件相比,在功能的全面性、易用性、性能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的成熟度上,普遍认为还有差距。尤其是涉及核心算法和用户体验的深度优化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总结一下,核心的“差距”可能体现在:

基础研究的深度与原创性: 在一些前沿科学领域,美国长期保持着对基础科学的巨额投入,并且拥有成熟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容易产出原创性的突破。
技术生态的完整性与成熟度: 美国在很多领域拥有完整的技术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环环相扣,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惯性优势。
关键材料和精密制造工艺: 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最终都归结到对材料和制造工艺的掌握上。这是长期积累和持续投入才能形成的壁垒。
顶尖人才的吸引与留存: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顶尖人才的机制,以及为这些人才提供优渥的研究环境和发展机会的能力,仍然是其重要的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科技竞争是动态的,中国的进步非常迅速,在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或者正在快速缩小差距。上面提到的“优势”是基于当前的普遍认知和观察,未来格局可能会不断变化。这个问题本身也充满了复杂性和博弈,很多信息也受到地缘政治和信息管制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毛主席说要在战略上蔑视敌人,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结果一不小心又粉碎了一堆人的玻璃心。有人说中国成立了几十年,美国成立了240年,但是96年美国把航母横在台湾海峡的时候,99年轰炸你大使馆的时候,美军不会听你说这些。最残酷的不是我的回答,而是现实。不能理性看待的请保持心态平和。你可以因为我扯下来中国科技的遮羞布而讨厌我,但是不正视这个差距意味永远落后。也不要给我扣美分的帽子,理性的探讨中国强大之路多好?

还有本问题回答的是美国有且中国没有的核心科技。所以看起来差距很大,当然中国也有很多中国有,而美国没有的核心科技。如特高压、高铁、超高桥梁、码头设备等大型机械设备等等很多方面秒杀美国。就连一般的普速铁路技术上,美国都比中国差得远。在通信技术上,华为也赶超思科了,如果中国有几十个几百个华为这样的公司,我也不用答这道题了。

---------------------------------------------------------------------------------------------

上图是一张中美科技差距的详细比较图。图片将这33个涵盖主要工业生产的领域分为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客户中心型和效率驱动型四个大类,图片中红色三角形为美国,蓝色菱形为中国。

中国领先于美国的有:钢铁产量、铁路、风力发电、家用电器、太阳能发电仿制药、工程机械、通用化学品、建筑材料、电气设备之外。

美国领先于中国的有:商业航空、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汽车主机、汽车配件、通信设备、医疗器械、石油和天然气服务、石油开采技术、包装食品、饮料、消费电子与高科技硬件、互联网软件与服务、智能手机、家庭娱乐软件、特种化学品、生物技术、半导体设计、品牌药研发。特别与国防技术相关的商业航空器、半导体、生物机器、特种化工和系统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和美国差距在20至30年左右。

2015年,在全世界100个热点科学研究前沿和49个新兴研究前沿领域中,美国在143个前沿领域都有核心论文入选,且在108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都排名第一,中国在16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为第一名,除了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中国的贡献度超过美国之外,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突破基本上有8成来自美国,这就是科学研究实力的差距。

在世界500强科学研究机构2015年年度排名中,美国共占有198家大学和研究机构进入,其中前十名的研究机构中就有9所来自美国,美国的科学研究实力有多强呢?

F22和J20是中美最先进的隐形战机,有朋友说,除了动力上的差距,其他差距几乎没有了。但是我要说,这之间的差距犹如Iphone7和华为Mate9之间的差距。Iphone7用的大猩猩玻璃的前身是康宁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具防弹功能的特种玻璃。请注意是20世纪60年代。Iphone里使用的Siri是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在2003年投资的CALO计划,而此计划同样可以追溯到斯坦福大学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人工智能课题研究上。Iphone手机可以说是美国一个国家独立研究软件硬件作出的手机。这其中和中国唯一的联系在于这手机是中国组装的。

而华为Mate9是中国国产手机里的翘楚(之一)了,请问华为手机里的操作系统除了界面之外是中国人研发的吗?答,美国的安卓操作系统;请问华为手机里虽然使用了(所谓)国产芯片,其技术架构是哪里来的?答,英国的ARM公司。现在我们用的手机里最有技术含量的核心技术,基本都不是中国开创性研发出来的,而这些技术基本和美国都离不了太大关系。有人说华为的芯片已经达到了高通的水准,那么我希望华为能真正打通从架构到生产的全产业链,因为总会有更好的架构出现,希望中国不要做二次学习。

歪个题(ARM是一种架构,但是更是一种架构的集合和序列,每年都有新的架构开发到这个序列里,十年前主流还是ARM9、ARM11,现在都有ARM57和72了。不断有新的架构加入)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为今天制造一款无敌的手机做准备了,那时候的中国还在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我们再来看J20,我们抛开发动机不谈,我们谈谈飞控系统。飞控系统的核心是什么,实时操作系统,如Vxworks,就是美国制造。虽然CPU能够以ns级进行计算,但是CPU分片使得一般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在执行你编写的程序时最高的执行效率也在ms级别。而飞机显然是不能容忍这个级别的时间的。VxWorks 操作系统是美国WindRiver公司于1983年设计开发的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美国的 F-16、FA-18战斗机、B-2 隐形轰炸机和爱国者导弹上,甚至连1997年4月在火星表面登陆的火星探测器、2008年5月登陆的凤凰号,和2012年8月登陆的好奇号也都使用到了VxWorks上。这几年中国也在研制国产实时操作系统。2002年中航计算所及相关单位开始进行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制,到2006年形成了天脉原型ACoreOS产品,2008年相关部门批准国产机载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立项, 2014年国产天脉机载实时操作系统成功设计定型。而这个系统主要用于替代用户现在的VXWORDKS系统。在这项技术上,中国起步晚了20年,虽然已经有了操作系统,但是其稳定性可靠性还需要长期验证,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达到技术成熟。

然后咱们再比较一下座舱盖,很多网友吐槽的T50居然不是一体式的,J20已经达到了美国的水平,然而美国是只有F22和F35有整体座舱盖吗我们再看下面的飞机是F16,原来人家一直都是一体式的。而F16是从1976年开始研制的战斗机。当然个人不是铁杆军迷,不知道F16是一直如此,还是哪个型号做过更改。还请大神指教。



本回答只为理性探讨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讨论高新技术和材料之间和美国的时间差距,绝无对我军装备贬损之意。至于J20的技术先进性不再本回答的讨论范围内。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中美之间高强度材料的技术差距,有很多美军几十年前的技术我们还当做先进技术。就和Iphone7上的大猩猩玻璃一样,美国可能数十年前就已经开展了无数的技术储备。这是中美科技差距的基本保证。

刚才说到实时操作系统,再此之下,是CPU,毫无疑问是中国的短板,再看主板和主板上的数据总线,依然和中国人半毛钱关系没有。这时候有人想到了,中国的BAT是世界级的软件公司,中国在软件技术上是可以和美国抗衡的。那我们来好好审视一下这三货:百度,互联网小广告专业二十年;阿里,为了做互联网小广告,开了网店平台和支付平台,最近开始搞互联网金融,卖基金搞贷款;腾讯,本来是互联网游戏公司,后来也开始搞互联网金融,卖基金搞贷款。我们看一下美国的IT巨头都在干什么?苹果,当年自己开发了CPU和硬件芯片对抗Intel,自己做操作系统对抗微软和谷歌,然后自己攒手机卖,就挣得比世界其他IT公司都多;谷歌,虽然跟百度一样发小广告,但是人家并购并发展了youtube和安卓系统,搞无人驾驶汽车,搞人工智能打败了围棋世界冠军,和NASA创办奇点大学;微软,虽然操作系统做的越来越烂,但微软在基础的软件编程平台、数据库、图像识别技术及各项开源软件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的IT公司似乎目标更在于躲在墙里闷声发大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网络安全等很多领域都有建树,阿里的高并发网络平台更是世界先进,但没有一个中国公司具有美国公司那样高的视野和格局。

更惨的是在软件设计的基础领域,中国没有世界级的国产数据库,没有世界级的编程语言。甲骨文给中国政府、如银行电信电力石油等央企提供一套数据库,便宜的几十万元,贵的更是数百万元。而这些数据显示着中国的经济情况,国家机密的数据都躺在美国人的数据库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世界编程语言排行榜:


除了Ruby是日本人开发的,r语言是新西兰人创立的,python是荷兰人创立的。我不知道其他哪个不是美国人创造的。而且C#、GO、Groovy这些语言都是近十年,甚至近两年开发出来的,他们的背后就是微软谷歌苹果。为什么没有中国企业搞这些东西?我不太理解。相反中国人搞了这个“易语言”,所谓的中文编程。

每一种编程语言用于前台、后台逻辑或者数据库都有不同的优势,有的是使用容易运行库强大,有的编译和运行快;有的是函数式的,有的是面向对象的。而易语言有定位吗,中文编程?啊?有评论说外国人的语言的核心代码,开源库,社区里都有中国人,中国人对这些语言的了解和创立者一样多。中国人会用就好了。那为什么美国人还在不断创立新的语言,为什么美国人还在追求更快更强大更便利?就像川普说要把iphone的生产线搬回美国,国人嘲笑其无知的时候。即使国内软件开发人员水平已经很高,但是面向新的应用场景做一套的操作系统、开发相应的语言、开发数据库也是很难做到的。有人说我已经把linux操作系统内核搞得很清楚了,这不代表你能再次基础上推倒重来并有所创新,有所优化。但是软件世界还在不断发展,编程语言还在不断发展出新特性和提高性能。在中国,没有相关领域的产业链,也没有生态环境,更缺少这样世界级的大牛。诚然有中国人可能在很多开源软件包括python等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从整体上讲,还和美国有不小的差距。中国人要想站到计算机软件发展的最前沿仍然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努力。

然后我们还是聊一聊发动机,为什么中国造不出美国那样的发动机。来谈一谈美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产的SR71黑鸟里面的可变循环式发动机。SR-71能以2800-3200公里/小时在高空侦察飞行,这个速度是常规防空导弹无法企及的速度。今天把它的发动机拿到中国,仍然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这种发动机燃烧室内压力可达200大气压(约20MPa)、温度3000~4000℃。20Mpa意味着什么,可以把水从地面压到2000米(400-500层楼)高的地方。温度3000~4000℃,基本上常见的金属都可以被熔化掉,这样你需要提供合理有效的冷却系统,同时找到能够耐高温高压的金属材料。仅仅是耐高温不够,还需要验证金属的膨胀系数,不同材料之间接头必须在工作温度下保证密封。在发动机启动和停止之间,材料会发生上千度的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对材料的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疲劳强度,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然后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要检测温度,这一般也是使用金属探头,使用传感器检测金属探头的热膨胀,通过膨胀大小和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温度值。这不仅需要耐高温的合金探头,还需要高精度的金属大小的探测装置。这里的探测装置很多是使用光学方法,要找到适当的波长,同时避免火焰的影响,光学探头还要能够耐足够的温度。最后是耐高温的线缆,很多情况下要使用光纤,你要用耐高温的玻璃,但是这样的玻璃和一般使用的光纤的光学性能又不同,还需要特定的光发生器和接收器。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就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下一个问题等着你。

而美国在基础科学研发和人类未知领域探索上,拥有不可逆转的优势。这是中美科技差距的核心。对于美国而言,当他们的研发人员想要选择一种材料或一种技术的解决办法时,可能结果是美国已经有了,或者日本德国已经有了,法国英国以色列已经有了,拿过来用吧。

对于中国而言,这个国外有了,中国还没有,能买回来一两个,得靠自己仿制一下,但是仿制的质量不是很稳定,于是国产设备和美国设备就有了寿命差距。而这些问题还是不断累加的。

今天的美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如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化工和制药、天文等领域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随便举个例子,你在百度上搜索“专利药”,出来一堆结果是如何查询美国过期专利药,如何仿制专利药。等等。

在环境领域,PM2.5这个概念还是美国人给中国做了科普才广为人知。比较精确的PM2.5的检测仪也是美国生产的。而淘宝上一堆拿着日本廉价传感器做出来的所谓PM2.5检测仪基本上就是一个会显示数据的液晶屏而已。数据的可信度基本在定性测量的等级上。其他监测仪器如美国哈希之类的产品在国家级环境监测站里基本都是标配。

在石油勘探和生产领域,中国虽然有了国产的水上钻井平台,但是平台上使用的大量核心设备和核心技术还是国外的。贝克休斯和哈里伯顿的生产测井领先中国几十年,这井在墨西哥湾泄露过一次,但是泄露的位置是海底1500米,造成泄露的是深海的超耐压水泥。虽然人家泄露过,但是这些都是中国做不到的。还有钻井平台的核心动力系统也没有国产化。

在钻井技术上,美国的定向钻能够实现钻到地下之后转弯90度,在转弯90度再转弯90度,变向钻井,中国最近在开发类似的技术,但是在钻头的控制设备和信号传输设备上还有技术差距,不满足现场应用条件的要求。

在页岩气开采技术上,美国领先中国至少一代。中国股市炒作的页岩气概念股基本也都是骗人的。

中国的核电站虽然国产化了,蒸汽发生器等一回路核心装备、核级DCS控制系统在最近几年都可以生产了,但是核级主泵还无法生产。

在仪器生产上,探测原子、分子、有机物无机物的质谱仪、光谱仪基本上也没有国产货。在更简单的实验仪器上,也是被美国热电Thermo Fisher之类的公司垄断市场。有些地方的实验室连悬蒸、高精度的容量瓶都是进口的,分析纯的试剂也是进口的。

下面的这张图叫做三维点云PCL,不是立体画。相比一般的图像,它还包含了一个深度信息。这样的图像对于无人驾驶、机器人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采集三维点云的高精度传感器,目前美国和德国有。中国有企业研发,但还是玩具级别的产品。


在百度、搜狗、360的地图里,现在有一个街景,这个技术是谷歌十几年前就做的。目前,美国人在做的是将整个美国都变成三维点云,包括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等等很多城市都有了存储好的点云图像。这样在美国,无人驾驶汽车就很快能够上路了。

有些说互联网技术进步会取代很多小商小贩之类的,其实不然,这些工作工资低,反而是像外科医生这样在美国年薪十几万几十万的人,很容易下岗失业。下面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专门用于微创手术治疗,一台机器人能做几百种不同科室的手术,一般人手无法做的手术他都可以做。

中国也有这样的手术机器人,不过基本上没有通用性,每一台只能做一两种手术,这样机器人的性价比就会很低了。

以上不是中国企业没有研发,只是还没有人家做的那么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为什么美国会有如此大的领先,是美国人先发优势吗?

当然,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美国人登月完成之后,中国人才发射了第一颗卫星。2013年9月,NASA 的旅行者1号正式成为第一艘离开太阳系的人造飞行器。这艘36岁高龄的飞船现在距离我们的太阳足足有 19, 000, 000, 000 公里。这个飞行器是和中国第一颗卫星一个年代开始设计,76年完成生产的作品。

美国100年前就造了航母,二战造了几百艘,二战之后也造了几十艘,而中国刚开始造第一艘。二战时美国最简易的护航航母同样配备了蒸汽弹射系统,迄今为止积累了80年的使用和维护经验。美国第一批造的核动力航母都退役了,中国还没开始造。

除此之外,是美国建立了一套保住高技术优势的制度。这是美国靠科技发展的软实力保证。

(1)美国是世界上大多数工程标准的制定者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全称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已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成立于1880年。现今已成为一家拥有全球超过125,000会员的国际性非赢利教育和技术组织。由于工程领域各学科间交叉性不断增长,ASME出版物也相应提供了跨学科前沿科技的资讯。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前身是国际材料试验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esting Materials, IATM)。19世纪80年代,为解决采购商与供货商在购销工业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和分歧,有人提出建立技术委员会制度,由技术委员会组织各方面的代表参加技术座谈会,讨论解决有关材料规范、试验程序等方面的争议问题。IATM首次会议于1882年在欧洲召开,会上组成了工作委员会。

IEEE、ASME、ASTM这些都是美国的协会,但却都是世界级的协会。很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EU欧洲的标准也都是参照美国标准进行编写的。在军用品和高可靠性产品设计上,美军MIL标准更是必备的手册。基本上,全世界都以此为标准。

(2)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与科研机构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ASA(国家航空和太空管理局)、USDE(美国能源部)、DARPA(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这些单位本身也都是美国政府下属的部门,但是他们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科研组织。

美国FDA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一个由医生、律师、微生物学家、药理学家、化学家和统计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的致力于保护、促进和提高国民健康的政府卫生管制的监控机构。其它许多国家都通过寻求和接收 FDA 的帮助来促进并监控其本国产品的安全。FDA不仅搜集处理80,000项美国境内制造或进口的产品样品并施以检验,而且,每年派遣上千名检查员,奔赴海外15,000个工厂,以确认他们的各种活动是否符合美国的法律规定。于是在食品、药品领域,FDA认证成为世界食品、药品的最高检测标准。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高食品安全标准。很多中国的食品和药品企业也会去美国过FDA的认证,但是从来不会有美国企业来中国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的认证。因为FDA的认证可以成为全世界市场的敲门砖。

国家航空和太空管理局NASA于1958年10月1日正式成立。在美国航天局的带领下,完成了包括阿波罗登月任务,“天空实验室(Skylab)空间站,以及后来的航天飞机,等多项人类创举。

NASA下设埃姆斯研究中心(NASA-ARC)、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NASA-DFRC)、格伦研究中心(NASA-GRC)、戈达德空间研究所(NASA-GISS)、独立认证与鉴定研究所(NASA-ⅣVF)、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JPL)、兰利研究中心(NASA-LRC)、斯坦尼斯航天中心(NASA-SSC)、沃罗普飞行研究所(NASA-WFF)和白沙试验研究所(NASA-WST F)。这些研究所的研究内容从航空航天、地球物理、天体物理,一直到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气候变化、材料科学、精密仪器、可靠性、信息技术。例如埃姆斯研究中心是1939年12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建立的,以NACA创始主席约瑟夫·埃姆斯名字命名为“埃姆斯研究中心”。二战时期,埃姆斯研究中心承担了美国军用飞机气动研究的重任,战后又进军航天飞行和信息技术研究领域。“在成立初期,中心的研究员通过建设日益完善的风洞、研究飞机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在所有飞行速度中取得了进展——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在风洞方面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能力后,艾姆斯又把研究扩展到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信息技术、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倾转旋翼机、大气再入系统、人因工程和生命科学。埃姆斯在很多方面都对硅谷的建设产生了影响。今天,艾姆斯除继续在航空和生命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外,还推动着月球科学、天体生物学、小型低成本任务、机载科学和在太阳系外寻找行星的前沿研究。”

2010年NASA还和谷歌一起成立了奇点大学。这个学校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其研究领域为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目标就是制造超过人类智能的超级人工智能。

能源部是美联邦政府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最主要的管理和资助机构,下设24个国家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如世界一流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托马斯·杰弗逊国家加速器试验设施等都归能源部管辖,超过3万名科学家在这些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从事前沿研究,重点领域主要包括高能物理、核科学、等离子体科学、计算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这些国家实验室在高能物理、核科学、等离子体科学、计算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它们是:

· 阿姆斯国家实验室(Ames Laboratory);

· 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 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 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The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 爱达荷国家工程和环境实验室(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

·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3]

·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 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 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 新布伦士威克实验室(New Brunswick Laboratory);

· 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Oak Ridge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

·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 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学实验室(Princeton Plasma Physics Laboratory);

· 放射与环境科学实验室(Rad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boratory);

·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 桑迪亚河生态实验室(Savannah River Ecology Laboratory);

· 萨瓦纳河国家实验室(Savannah River National Laboratory);

· 美国国家加速器实验室(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 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Thomas Jefferson National Accelerator Facility)

其中最有名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是美国核武器的诞生地,现在ORNL正在对未来的大科学任务进行重新定位,涉及先进的计算、先进材料、生物系统、能源科学、纳米技术、国家安全、中子科学、研究设施和其他有关的研究领域。

DARPA是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简称,是美国国防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机构和军用高技术预研工作的技术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多为风险大而潜在军事价值也大的项目,一般也是投资大、跨军种或三军不管的中、远期项目。40多年来,DARPA已为美军研发成功了大量的先进武器系统 ,同时为美国积累了雄厚的科技资源储备,并且引领着美国乃至世界军民高技术研发的潮流。

互联网的前身是ARPANET,是由ARPA(Advanced Rearch Projects Agency)研究开发的。1975年,ARPANET由实验室网络改制成操作性网络,整个网络转交给国防部通信署管理,同时ARPA更名为DARPA(Defence ARPA)。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没有今天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我们可能真会迷路。但是,早在今天的GPS导航卫星发射前,DARPA建立了一个由5颗卫星组成的网络Transit.1960年,Transit开始工作,确保美国海军舰船位置每小时更新,误差不超过200米。隐形战机-这也是最符合DARPA创建目标的作品。隐形战斗机是名副其实的“惊慑”技术,甚至美国空军最初听到这个点子时也大吃一惊。隐形战机的第一个原型HavenBlue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测试,成为F-117夜鹰隐形战机的前身。砷化镓也是DARPA较不为人知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半导体砷化镓研究借助一个投资6亿的电脑项目得以推动。虽然比硅昂贵,但这种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特性,能在更高频率工作,因而成为无线通信芯片的核心材料,广泛用于手机、卫星等各种设备。

DARPA每年都在包括欧洲日本澳洲在内的各国撒钱,合作科研项目,寻求新技术的突破。作为黑科技的引领者,DARPA 从2004年开始组织了一个无人驾驶技术业内顶级比赛,就是「DARPA Grand Challenge」,其在无人驾驶业内的地位如同运动员圈内的奥林匹克盛会。DARPA从2013年开始还举办了机器人挑战赛。

在2015年,这两项比赛的冠军都被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摘得。

这是无人驾驶汽车:

再看看韩国的机器人,它能够开关阀门

能够拾取工具,能够站立或使用轮子行走,

而且腰很好

还会开车,

还会下车

能够上楼梯,

看到这,你会说这是韩国人做的,不是美国人做的。但是这个机器人用的是美国人研发的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 ,还有这个比赛也是在美国进行的。美国人就是利用这样的比赛,吸取世界先进技术的经验,并为之所用。

目前中国在机器人技术上,不要说和美国、日本、德国比,就连韩国,恐怕也难以比得过。不仅仅中国在电机、减速机上和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在高速以太网现场总线协议、协议芯片、收发器等等技术上都和国外有十几二十年的差距。

(3)美国拥有强大的企业创新组织。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贝尔实验室为全世界带来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囊括了:第一台传真机、按键电话、数字调制解调器、蜂窝电话、通信卫星、高速无线数据系统、太阳能电池、电荷耦合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单芯片、激光器和光纤、光放大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首次长途电视传输、高清晰度电视;从1939年展示的Ovodero电子语音合成装置到现在最先进的语音合成及识别等。它的存储程序控制和电子交换、数据库及分组技术为智能网的应用铺平了道路;它开发的UNIX操作系统使各类计算机得以大规模联网,从而成就了今天实用的Internet;C和C++语言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而由贝尔实验室推出的网络管理与操作系统每天支持着世界范围内数十亿的电话呼叫与数据连接。可以说,人类迈向文明的每一步都与贝尔实验室息息相关。

苹果公司研发了个人电脑,Intel为之提供CPU,微软开发操作系统,甲骨文开发数据库,思科开发路由器并把互联网发扬光大,然后谷歌开发了搜索引擎。美国的科技企业一步一步创造了这个世界信息化的基石,全世界的互联网域名都由美国管理,正如货币结算贸易都握在美国手中一样。以上这些,都说明中国离着美国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差距。不是中国简单的GDP超过美国就能超过美国。你问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差在哪里,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这个差距是全方位的。

如果你还没有体会,那么更通俗地讲,这个差距可能比中国电影与美国电影、中国电视剧和美国电视剧之间的差距更大。

后续讨论:

为什么美国可以指定各项技术的标准,让美国的技术称霸世界?

因为美国人掌握着最新技术的研发方向和研发成果。他们所建立的组织是经过百年时间被全世界所认可的。美国人建立了强大的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加州理工、斯坦福、MIT在全世界的科技和工程技术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学校。他们为全世界培养最顶尖的人才。中国和美国科技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

虽然今天的中国在科研环境的友好度、科研领域的投入、对外来人才的吸引上已经今非昔比,但是距离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天的中国,连双重国籍都没有放开;中国的环境恶化,连北京人自己都不愿意在北京呆着,更何况是吸引人才。

而美国却不断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和在欧洲的同学、加拿大澳洲的同学聊天,他们都会说当地土著告诉他们,他们同学里最优秀的都去了美国。美国就像世界高科技黑洞一样,不停地吸引全世界各国的人才。今天美国的人均GDP是5.5w美元,英国、德国、法国都是4w不到(今年汇率变化英国少了很多,欧洲国家也是。)。对于整个欧盟而言,美国人的GDP几乎是欧洲人的两倍。对日本也差不多。而美国的人口数量可是三亿。如果你回顾一下历史会发现,这个差距反而是过去十年之内产生的。而这十年是不断有呐喊声叫嚷着美国药丸的十年。

过去的十年,中国和美国是唯二的两个飞速发展的国家,让世界其他国家根本无法与之挑战的两个国家。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中华民族虽然是非常聪明、勇敢、勤劳的民族,但是在世界的发展面前,不可能仅仅靠自己就能成为世界科技的领头羊。这也是很多人始终认为中国无法最终超越美国的根本原因。

有时候我也很怀疑,中国可能吸引俄罗斯专家、欧洲专家、澳洲的专家、南美洲的专家来中国工作吗?至少现在中国足球队如果引入一个外籍球员替中国踢球,感觉是不太好被大家接受的。


看我的高票回答:

收复台湾到底难在哪里? - 刘品杰的回答 - 知乎 中美会发生战争吗? - 刘品杰的回答 - 知乎
如何评价川普在29日提出的新口号"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

美国掌握了中国哪些没有的核心科技:

知乎 -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为什么中国在国际上不受待见? - 刘品杰的回答 - 知乎
2016 年哪些互联网行业在由盛转衰?
user avatar

要说美国最强的地方,还是软实力的巨大影响力,展示出用几倍的gdp和超高人均能耗维持的高生活水平,营造一个人人向往的灯塔国,来给穷国人民洗脑,让全世界的穷鬼老老实实的做奴隶供养帝国公民的挥霍。这点可是历史上凭借武力维持的庞大帝国们不曾有过的方法。蛮族勇士面对一个富庶帝国第一想法都是烧杀抢,唯独美帝国能让蛮族们甘心做奴隶。什么罗马啊,大唐啊,奥斯曼啊,不列颠,统统naive,这才是维持世界霸主的最好手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要说美国掌握了哪些中国“没有”的核心科技,其实用词需要更精确一些。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很多领域都存在竞争和差距,但很少是完全的“没有”。更准确的说法是,在某些关键领域,美国在技术深度、成熟度、生态系统构建以及前沿研究的持续投入上,目前可能还领先于中国,或者说拥有.............
  • 回答
    假设,只是假设,在太平洋战争的某个节点,日军阴差阳错地破解了美军最核心的密码,比如“Magic”项目中的部分关键信息,或者直接掌握了部分海军通讯密码。这绝不是简单的“知道对方在哪儿”,而是能让日军的决策层如同拥有了上帝视角般窥视太平洋战场。这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波澜壮阔,甚至令人心悸的改变?首先,最直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社会体制和国家权力归属的核心。如果中国像美国一样,资本家掌握国家权力,百姓的幸福感会如何变化,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会”或“不会”更幸福。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去拆解:1. 资本家掌握国家权力的可能形态与影响:首先要明确,在美国,资本家并非以一个.............
  • 回答
    关于美国在苏联解体前是否掌握了“确切情报”,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不是简单的“有”或“无”能概括。要详细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确切情报”。如果指的是确切知道“苏联会在1991年12月26日这一天解体”,那恐怕很难说美国握有如此精确到日期的预测。毕竟,像苏联这样一个庞大的.............
  • 回答
    日本掌握核武器,对美国来说,意义可以说是复杂而深远的,既有潜在的战略优势,也伴随着显著的风险和挑战。这不仅仅是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更是对冷战后秩序、同盟关系以及核扩散控制等一系列核心议题的重塑。首先,从战略稳定的角度来看,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日本,理论上可以填补地区战略平衡中的一个重要“空白”。长期以来.............
  • 回答
    美国最先研发出原子弹,并在冷战初期占据核武器技术的绝对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核技术,就像历史上许多颠覆性的科学发现和工程壮举一样,它的扩散并非仅仅是政府指令能够完全阻止的。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既有技术本身的特性,也有国际政治、情报活动、甚至是科学家的良知与选择。首先,我们得理解“技术封锁.............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一旦美、中、俄这三个国家之一率先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突破,世界格局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能源供给模式的革新,更是地缘政治、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深刻重塑。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描绘这一变革图景。一、 能源领域的“绿色黎明”与地缘政治的重塑首先,最直接和最显著的变化将体现在能.............
  • 回答
    你好呀!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因为我就是那个从“零美术基础”一步步走到设计行业的“过来人”。当初跟你一样,对设计充满向往,但又对自己的“手残”属性感到头疼。说到涵品教育,我可以说是在那里实打实地学习过一段时间,所以很乐意跟你分享我的真实感受和一些心得。关于“多久能掌握熟练”这个问题,说实话,这.............
  • 回答
    教育部提出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到两项艺术特长,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提议,它将艺术教育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在许多人的认知中似乎是“锦上添花”的学科,或者仅仅是少数有天赋孩子的专属领域。然而,此次政策导向清晰地表明,艺术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塑造的重要.............
  • 回答
    一些观点认为,犹太人在美国拥有不成比例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媒体领域。这种观点常常指向一些在这些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犹太裔美国人,或者将一些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以色列的支持,归因于犹太人的影响力。然而,这种说法将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现象过度简化,忽视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许多非犹太裔在这些领域.............
  • 回答
    苏联的“和平演变”以及随后俄罗斯的动荡,确实是20世纪末最具标志性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事后来看,美国并未“彻底掌控”俄罗斯,其原因复杂且多层次。这背后涉及到国际政治的现实、俄罗斯自身的复杂性以及美国自身的战略考量。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
  • 回答
    在《权力的游戏》这部史诗般的巨作中,小指头——佩提尔·贝里席,无疑是权谋与阴谋的代名词。他如同黑暗中的潜行者,一步步爬上权力的顶峰,操纵着王国命运的齿轮。然而,即便是他这般老练的玩家,也并非总能笑到最后。回顾他在剧中的轨迹,我们会发现,他并非一开始就失去掌控,而是被一系列连锁反应,尤其是他最擅长的“.............
  • 回答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100架“弹簧刀”(Spring Attack)爆炸性无人机的军援行动,释放了多重战略信号,涉及地缘政治、军事平衡、国际关系及乌克兰战争的长期走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潜在含义: 1. 美国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战略定力与军事援助的升级 强化对乌克兰的“不撤离”承诺:美国通.............
  • 回答
    美国是否能够再次“伟大”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当前现实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上的“美国伟大”:多维定义与阶段性特征1. 经济与工业崛起(19世纪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美国通过技术革新(如铁路、钢铁)和资本积累成为全球工业霸主,19.............
  • 回答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基于历史和政治共识,而非可以通过单一国家或组织的决定来剥夺的。以下从法律、政治和国际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一、联合国宪章的法律基础1. 宪章第23条 《联合国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
  • 回答
    美国宣布重新豁免352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政策调整,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次重要动态,涉及多方面背景和深远影响。以下从背景、政策逻辑、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以及潜在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策背景与逻辑1. 关税调整的周期性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20.............
  • 回答
    如果美国未来借故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这将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金融和政治事件。中国需要从经济、外交、法律、政治和战略等多个层面综合应对,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地位。以下是可能的应对策略和思路: 一、立即采取的应对措施1. 评估和应对冻结风险 分析冻结的合法性:根据国际法(如《联合国宪章》《.............
  • 回答
    关于美国在2022年是否通过“收割国家”来度过经济问题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收割国家”这一表述的含义,可能涉及经济政策、国际关系或资源获取等方面。以下从经济政策、国际关系、历史背景和现实可能性四个层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美国2022年经济背景1. 通胀高企与经济放缓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