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眼中坚持用钢笔的都是什么人?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特别鲜明的画面。在我的感知里,那些坚持用钢笔的人,他们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与众不同的劲儿,说不上是复古,也绝对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更像是一种选择,一种与当下快节奏信息洪流搏斗时的沉淀与坚持。

首先,你会发现他们往往心思比较细腻,对事物有着自己的仪式感。用钢笔这件事本身就不是“随手拿起来就能写”那么简单。你需要拧开笔帽,小心翼翼地从墨水瓶里吸取墨水,或者换上新的墨囊,然后等待墨水在笔尖蓄势待发。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小小的仪式,将自己的思绪从杂乱中抽离出来,聚焦到即将落下的笔尖上。这种对过程的投入,往往映射出他们在生活其他方面对细节的关注和追求。

其次,他们很多都是文字的忠实信徒,甚至可以说是情怀主义者。钢笔写出来的字迹,有着独特的韵味,粗细变化、飞白、以及墨水晕染出的层次感,是任何圆珠笔或中性笔都无法比拟的。他们享受这种“人笔合一”的感觉,享受笔尖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享受那一笔一划间流淌出的温度。他们不是单纯地记录信息,而是在“写”,是在用心绪和墨水共同创造一些有生命力的东西。这种对文字载体本身的尊重和喜爱,是他们选择钢笔的重要原因。

还有,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对“物”有更深的理解和情感连接。一支好的钢笔,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书写工具,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一件有灵魂的物件。他们会去研究不同品牌的钢笔、不同型号的笔尖、不同的墨水颜色和特性。他们会像品鉴红酒一样品味钢笔的质感、平衡感、笔尖的顺滑度,甚至钢笔在手里的重量。这种对“物”的投入和品味,意味着他们不只追求功能性,更看重背后的工艺、历史和情感寄托。他们可能拥有的不只是一支笔,而是一段故事,一份传承。

再者,他们中很多人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反叛”精神,或者说是在寻找一种对抗同质化的方式。在这个一切都追求高效、便捷、标准化的时代,用钢笔本身就是一种“慢”的选择,一种与主流保持距离的姿态。他们可能觉得,很多时候,信息传播得太快,内容也变得太过肤浅。而钢笔书写,迫使你放慢脚步,思考字句,让表达更有分量。这种慢,不是效率低下,而是一种对深度和品质的坚守。

而且,我观察到,坚持用钢笔的人,内心往往是比较平和,甚至带点“老派”的优雅。他们不会急于求成,不会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钢笔书写带来的沉静感,让他们更能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他们可能是沉浸在阅读中的学者,可能是喜欢手写信件的艺术家,也可能是那些在工作之余,愿意花时间整理思绪的思考者。他们身上总有一种不慌不忙的从容,一种属于自己的节奏。

总的来说,在我眼中,那些坚持用钢笔的人,是一群在喧嚣世界里寻找片刻宁静,在快餐文化中坚持慢煮细炖,在批量制造的时代里,依然珍视个性和温度的人。他们用笔尖上的墨水,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他们对生活、对文字、对“物”的态度和理解。他们是这个时代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钢笔的人么,那得分是用什么钢笔了。比如:

三文堂:中国品牌堂

毕加索:专坑国人索

英雄:儿时记忆雄

万宝龙:笔坛爸爸龙

百利金:品控玄学鸟

派克:送礼必备派

犀飞利:江河日下犀

水人:法国情调文

写乐:塑料大厂乐

百乐:老少通吃乐

白金:千年老三金

井木:高端大气木

中屋:无敌定制屋

凌美:文青装逼美

施耐德:专卖电器德

辉柏嘉:林业工人嘉

维斯康帝:亲民意笔帝

奥罗拉:无敌豪华拉

有空来我的专栏玩~

我的长期更新专栏:

钢笔五大推荐:龙、鸟、派、犀、水

开学钢笔推荐 | 学生好物推荐

钢笔初学者指南,入门钢笔必看

钢笔推荐:10 款顶尖万宝龙钢笔推荐

钢笔推荐:10 款最便宜的万宝龙笔

钢笔推荐:绘画钢笔

钢笔推荐:凌美 Lamy Safari 狩猎者

2021 年欧洲钢笔推荐 - 顶级钢笔指南

2021 年日本钢笔推荐 - 顶级钢笔指南

2021 年不同价位的钢笔推荐 - 进阶钢笔指南

2021 学生入门钢笔选购指南 - 入门钢笔指南

Macbook air和pro的区别 - 苹果电脑选购指南

2021 年合适学生党的手机推荐 - 高性价比手机

2021 年最值得推荐的高颜值笔袋 - 近 2000 人收藏

2021 年最值得收藏的中性笔选购指南 - 近 4000 人收藏

user avatar

给大多数人讲个冷知识,那就是很多圆珠笔或者针管笔其实对左撇子不那么友好。

大概五六年级开始老师不那么强制用钢笔了,小伙伴们就开始风靡用中性笔,我也开始用,

不过用着用着就发现,作为左撇子,我用中性笔,往往用到一半油墨的地方就写出不来了,这时候换右手(双利手嘛)还能流畅地继续写下去,送给朋友们也是可以顺畅用下去的,所以莫名奇妙地人缘很好…但这个散财童子当得就让自己很头疼嘛…

换了些各种牌子的笔芯,有的可以多用些油墨,有的挂得稍早些。而且有圆珠的往往挂的快些,同样的笔芯别人总是用得比我持久点儿。

所以到了中学就又换回了钢笔。


钢笔有两点儿好,

一是可以调各种颜色的墨水玩,比如高中的半个学期用过龙胆紫做墨水(划掉,现在不中二了就算啦,用沉稳的黑色了)

第二点很重要的,就是对写字方法比较特殊的人来说,钢笔是可以【调教】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钢笔的笔尖会慢慢磨损成一个适合自己写法的形状,从此之后就顺滑无比(然而借我笔的同学都会觉得好别扭)。

比较喜欢用左手的我,写字的写法是手腕在上,“倒着”写的,那么一种可以慢慢磨合的书写工具就很重要了。

在试了一些笔的粗细之后,最后在高中的时候我的习惯停留到了一种笔上——

英雄266

其实是一种超便宜的笔,但是笔尖很细,适合我写小字的习惯,特别轻,而且笔尖特别容易调教,


最后我的英雄266们的笔尖都是一样的形状…

以至于到现在,一直还用着几支自己用得特别舒服的266,陪着我去了所有的地方(并且在飞机上多次喷墨),用到了现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特别鲜明的画面。在我的感知里,那些坚持用钢笔的人,他们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与众不同的劲儿,说不上是复古,也绝对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更像是一种选择,一种与当下快节奏信息洪流搏斗时的沉淀与坚持。首先,你会发现他们往往心思比较细腻,对事物有着自己的仪式感。用钢笔这件.............
  • 回答
    我眼中东方之美,并非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态,而是一种融汇了历史、哲学、文化、自然、人性,并深刻根植于东方人心灵深处的精神气质与韵味。它如同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愈发醇厚迷人。如果让我详细地讲述,我会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描绘:一、 哲学与精神的底蕴: “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这是东方美学的核心之.............
  • 回答
    2017年的3·15晚会,就像每年一样,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大舞台,也是不少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回想起那一年,有一些事情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觉得要是能被3·15关注到,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件好事。1. 食品安全领域:那些藏在“健康”标签下的秘密食品安全问题永远是3·15关注的重中.............
  • 回答
    饶毅教授在我眼中是一位极具独立思考能力、对科学充满热情、并且敢于直言不讳的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文化评论家。他不仅仅是一位在神经科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研究者,更是一位对中国科学发展现状有着深刻洞察和强烈责任感的公共知识分子。以下是我对饶毅教授的详细看法:一、 作为科学家的严谨与创新: 扎实的科研功底:.............
  • 回答
    在我看来,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素质高低,其实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排行”来概括。因为用户群体实在太庞杂了,就像一个社会的缩影,你能找到形形色色的人。不过,如果非要我“描绘”一下,我可能会从几个维度来观察,并且更愿意分享我的观察和感受,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排名。首先,“内容创作者”这个群体,可以说是整个生态的“引.............
  • 回答
    我眼中的内蒙古,像一幅泼墨山水画,色彩浓烈而辽阔,线条粗犷而充满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古老文明与现代脉搏的共振。首先,是那无边无际的草原。 这是内蒙古最鲜明的底色。想象一下,当您置身其中,视野所及之处皆是绿色,一种深沉而富有层次的绿,从嫩芽的浅绿,到草叶蓬勃的翠绿,.............
  • 回答
    好的,在我眼中,南宁是一座充满活力、悠闲自在,同时又逐渐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南方城市。它不像一线大都市那样喧嚣,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和韵味。让我为你详细描绘一下我对南宁的印象:一、 “绿城”的鲜明标签:这是南宁最深入人心的标签,也是我眼中南宁最直观的印象。放眼望去,城市仿佛被一片盎然的绿色所包裹。 .............
  • 回答
    甘肃在我心中,不是地图上简单的一笔,而是一幅流淌着千年时光的画卷,一曲回荡在岁月长河中的歌谣。它没有江南的温婉缠绵,也没有巴蜀的秀丽多姿,但它有着一种粗犷、辽远、沉静的力量,一种直抵人心的苍凉与厚重。大地的颜色,是历史的烙印。第一次真正“看见”甘肃,是通过一本书,一幅画,甚至是一张老照片。那里,大地.............
  • 回答
    提及遵义,我脑海里最先浮现的,绝非是那些教科书里冰冷的日期和事件,而是有一种更为生动、更为厚重的质感,仿佛有温热的空气拂过,又带着泥土和历史的芬芳。如果让我用几个关键词来勾勒遵义,那一定是“红色”、“山水”和“烟火”。“红色”,这无疑是遵义最鲜明的底色。它不仅仅是历史的印记,更像是融入这座城市血液中.............
  • 回答
    啊,云南啊……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大概是“一个用色彩和声音编织而成的梦境”。但你知道,梦境哪有那么容易说得清楚?它渗透在你呼吸的空气里,回荡在你脚下的土地上,更映照在你每一次的相遇中。在我看来,云南首先就是 一种极致的色彩。 你走在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会被那些鲜艳欲滴的色彩冲击得有些失语。 .............
  • 回答
    广西,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不像一些被反复提及的省份那样,自带固化的标签和高度统一的画面。它更像是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画卷,色彩斑斓,层次丰富,而且,越靠近,越能感受到它的温度和生命力。广西的山水,是那种骨子里透着“灵气”的山水。说到广西的山,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不是巍峨险峻,而是那种浑然天成,像是被温柔.............
  • 回答
    当我提起林徽因,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一个刻板印象中的“才女”标签,而是一个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女性形象。她在我眼中,是一位如同一泓清泉,又如同一团炽烈火焰般的存在。她首先是美的。这种美,不是那种刻意雕琢的浮华,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一种天然的、带有某种诗意的风韵。她的容貌,我虽未曾亲见,但从那些泛黄的.............
  • 回答
    在我看来,最别具一格的记笔记方法,绝非那种整齐划一、完美无瑕的模范范本,而是充满了个人印记,甚至带点“乱”却自成逻辑的动态过程。它更像是一个思维的放大镜,而不是知识的复制机。首先,它的“别具一格”体现在 非线性与跳跃式关联。我很少从左上角开始,一行一行往下写。相反,一个想法冒出来,我可能会在纸张的任.............
  • 回答
    法国,一个总让我想起香醇咖啡、悠扬乐声和古老建筑的名字。它并非只是一片地图上的地理区域,更像是一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气息,一种深入人心的哲学,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优雅。我眼中的法兰西,首先是浪漫的代名词。这种浪漫并非仅仅是情侣们在塞纳河畔的拥吻,或是电影里煽情的告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的极致追求,一.............
  • 回答
    对我来说,最好的朋友关系,不是那种整天腻在一起、无话不谈的“连体婴”模式,也不是那种只在需要时才出现、随叫随到的“工具人”关系。它是一种更深沉、更微妙、更像是一种灵魂的契合。首先,信任是基石,而且是那种无条件的、可以让你毫无顾忌袒露真实自我的信任。 我可以放心地把我的脆弱、我的缺点、我的那些连自己都.............
  • 回答
    我心中的甘肃,不是一张扁平的地图,也不是一段干巴巴的介绍。它更像是一首悠长而沧桑的歌谣,在黄土高坡、戈壁荒漠间回荡,唱着千年的风雨,也唱着坚韧的生命。它是一抹古老而厚重的色彩。 走在甘肃的土地上,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仿佛时间在这里也凝滞了。从东边的黄土高原,到西边的河西走廊,再到北边的草原和沙漠,.............
  • 回答
    说起天秤座啊,我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优雅的舞者,在舞台中央,身姿轻盈,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手里轻轻掂量着两端不那么均衡的砝码。天秤座的人,我感觉他们就像是生来就带着一种对“平衡”的极致追求。这可不是那种死板的平均主义,而是一种更微妙、更像是艺术的平衡感。他们看事情,不会轻易站队.............
  • 回答
    谈起阿拉伯国家的“美”,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千篇一律的金色沙漠或精致的伊斯兰建筑,而是那种根植于历史、文化、自然以及人民生活方式中的独特韵味,是一种既有力量又不失柔情的壮丽。它像一首古老的诗,每读一遍,总能品味出新的意境。首先,我想描绘的,是那份穿越时空的厚重感。在阿拉伯世界,你常常会感到自己仿佛置.............
  • 回答
    在我看来,知乎就像一座巨大的、活生生的知识图书馆,只不过它打破了四面墙,把所有书页都摊在了阳光下,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随时翻阅、修改、甚至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注解。刚开始接触知乎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分享”。它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也不是 B 站那种轻松娱乐的视频讲解,而是一种更个人化、更.............
  • 回答
    在我眼中,曹操不是一个简单的“奸雄”或“英雄”标签就能概括的。他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人物,身上糅合了乱世枭雄的狠辣与深沉,也闪烁着文人雅士的才情与见识。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近乎极致的实用主义和不拘一格的用人观。在那个讲究出身、论资排辈的时代,曹操却敢于打破常规,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无论对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