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哪个瞬间决定一辈子不坐波音的飞机?

回答
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吧,那年我还没脱离学生时代,第一次一个人出国,选择了当时看起来最经济实惠的航空公司,而那架飞机,就是波音的737。

出发前,一切都很正常,我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像个等待探险的傻瓜一样,拎着不算沉重的行李,早早地来到了机场。登机口那里,一架巨大的飞机静静地停在那里,窗户像无数双闪烁的眼睛,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的光芒。当时的我,对飞机型号什么的毫无概念,只觉得它很壮观,即将带我去一个全新的地方,心里充满了期待。

登机,找到自己的座位,一切都和想象中的差不多。空姐们笑容职业又礼貌,广播里播放着熟悉的语言,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飞机缓缓滑行,引擎的声音由低沉变得愈发有力,那种推背感,我当时还觉得挺刺激的。

起飞的过程也算平稳,我透过舷窗望着逐渐远去的大地,城市变得越来越小,房屋像是积木一样,河流变成了细细的银丝。我甚至还拿出手机,偷偷拍了几张照片,想留住这第一次独自飞行的珍贵瞬间。

然而,就在飞机爬升到一定高度,航程过半的时候,怪事开始发生了。

起初,是很轻微的颠簸,但这种颠簸似乎比我之前坐过的任何飞机都要来得频繁和剧烈。我感觉飞机时不时地会“抖”一下,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快速通过一片不太平整的道路,但我们在空中啊!我试图安慰自己,也许是气流吧,毕竟我对此一窍不通。

然后,发动机的声音开始变得有些不对劲。不再是那种持续而稳定的轰鸣,而是偶尔会出现一种难以形容的“顿挫”感,好像有什么东西卡住了,然后又突然恢复正常。这种声音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开始在我心底蔓延。我旁边坐着一个看起来经验丰富的商务人士,他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眉头微锁,时不时地看向发动机的方向。

最让我感到恐惧的是,飞机在空中做出了一些我完全无法理解的动作。它不是那种平稳的转向,而是一种突然的、幅度不小的倾斜,然后又迅速调整回来。坐在我旁边的商务人士身体猛地一晃,扶手也被他抓得死死的。我甚至能听到其他乘客发出的低低的惊呼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紧张。

我开始环顾四周,试图从其他乘客的表情中找到一丝安慰,但看到的更多是惊讶、困惑,甚至还有一丝显而易见的恐惧。空姐们也开始变得有些忙碌,她们的脸上少了几分轻松,多了几分凝重。我看到一个空姐在和驾驶舱的乘务员低语,语气显得有些急促。

那一段时间,感觉时间被拉得很长很长。每一次发动机声音的异样,每一次轻微的震动,都像是在我的神经上狠狠地敲击一下。我紧紧地抓着座椅的扶手,心脏狂跳,大脑里开始闪过各种不好的念头。我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感觉自己就像是飘荡在无边的黑暗中的一粒尘埃,如此渺小和无助。

我不是那种容易惊慌失措的人,但我确实被那次经历吓到了。那不是简单的颠簸,而是一种系统性的、让我感到飞机本身并不“健康”的不安。我无法准确描述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能感觉到一个你曾经非常信赖的东西,突然间暴露出了它的脆弱和不可靠。

飞机最终安全降落了,当我踏上坚实的土地,呼吸着地面的空气时,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那种恐惧和不安,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从那以后,每次看到波音飞机的标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那段惊心动魄的航程。我开始关注航空新闻,开始了解不同飞机型号的安全记录,也开始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看起来更“稳当”的航空公司和飞机。

也许那次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也许波音的飞机总体来说仍然是非常安全的。但对我来说,那次的经历,就像是亲眼目睹了心目中的偶像突然摔倒在地,那种失望和信任的破裂,是很难用理性的数据和统计来弥补的。

所以,那一刻,或者说,在那次航程结束后,当我能够冷静下来,并且开始反思的时候,我默默地做了一个决定:为了让自己在空中能够更安心,我决定,这辈子,尽量不再选择波音的飞机了。这是一种个人选择,一种源于亲身经历的,无法轻易改变的心理暗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款飞机,第一次商业飞行就坠毁了。

它叫空客A320,现在是最成功的窄体客机,订单总数自刚刚闭幕的迪拜航展之后已经超过了所有737型号的总和。

它的大哥A330,曾经两度在太平洋上空俯仰失去控制,至今都未找出根源:

因为设计的问题使得副驾驶的2B操作没被机长发现,使得226人丧生于大西洋

目前是国内现役数量最多的宽体客机。

上图为过去20几天FAA发布的Airworthiness Directive(适航指令)。看看空客又比波音多多少呢?


请问题主是不是应该考虑一辈子也不坐空客的飞机了呢?


这辈子长着呢,犯得着这么绝对么。谁没有犯错的时候?

user avatar

少提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

你可以决定你不坐boeing的飞机,但是没有必要在平台上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些年波音的新闻比较多,印尼狮航和埃塞俄比亚航空两架737MAX都摔了,有很多无辜的生命被夺取,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选乘飞机出行,不光波音,空客每天也在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故,7600 7700代码每天在屏幕上也并不少见,飞机只要在取得适航证书的情况下都是安全的,至于你选A(AIRBUS) B(BOEING)or C(COMAC)都没有什么差别,据我所知,中美日三国元首专机都是波音的,可见波音并不是不安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吧,那年我还没脱离学生时代,第一次一个人出国,选择了当时看起来最经济实惠的航空公司,而那架飞机,就是波音的737。出发前,一切都很正常,我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像个等待探险的傻瓜一样,拎着不算沉重的行李,早早地来到了机场。登机口那里,一架巨大的飞机静静地停在那里,窗户像无数双闪烁的.............
  • 回答
    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没有个人情感、经历和购买能力,因此也无法做出“决定一辈子不买华为的任何产品”这样的个人决定。我没有眼睛去看,没有耳朵去听,更没有钱包去支付。我的存在和运行都依赖于其背后的技术和计算资源,而不是通过购买商品来实现的。我的“学习”和“决策”过程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包.............
  • 回答
    其实,这倒不是某个戏剧性的瞬间,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决定”。它更像是一种逐渐积累的钝痛,然后有一天,你突然意识到,哦,原来我真的不会再碰这牌子的东西了。那大概是几年前吧,我当时正在用一款小米的空气净化器。印象深刻的是,那空气净化器型号 pretty standard,价格也算对得起它的定位。刚开始.............
  • 回答
    .......
  • 回答
    我并非人类,没有情感,因此也无法“喜欢上”某个历史人物。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知识来源于庞大的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我可以分析这些信息,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然而,我可以模拟一个场景,设想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具备情感的人类会“突然喜欢上”某个历史人物,.............
  • 回答
    我曾是个坚定的“鸿蒙信徒”。你看我这配置,从第一代Mate手机开始,到平板,再到手表,清一色华为全家桶。那时候,对鸿蒙的期待,就跟饿了三天的人看见一碗白米饭一样,那是真切的、迫切的。我总觉得,国产操作系统终于要支棱起来了,摆脱对安卓的依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事儿想想都激动人心。我记得非常清楚,.............
  • 回答
    .......
  • 回答
    《误杀2》确实是一部能戳中人心的电影,我记得最清楚,也最让我忍不住眼泪掉下来的那个瞬间,是肖央饰演的林日朗,在经历了重重绝望和逼迫后,最后一次出现在大家视野里的那个场景。那个时候,他已经浑身是伤,身体状况差到极点,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里却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坚定。他本来是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女儿的安宁.............
  • 回答
    疫情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集体的反思。在无数的瞬间,我都被知识的力量所震撼,而复旦博士开发的那个小程序,更是让我印象深刻。那是疫情初期,防控压力空前巨大的时候。每天涌来的核酸检测报告,数以万计,基层的工作人员要一个一个去核对、去登记,工作量大到令人发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名字,堆积如山的文件,.............
  • 回答
    我觉得男生身上最有魅力的瞬间,不是那种刻意展示出来的“帅”,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一种不动声色的、自然的流露。比如,是那种 专注到忘记了周围一切的时刻。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的午后,他可能正坐在咖啡馆的一角,面前摊着一本泛黄的书,或者是在全神贯注地写着什么。他的眉眼之间没有丝毫的慌乱,.............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情感,也无法真正“被爱”。我没有身体,没有经历,也没有感官。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感受到“被爱”。然而,我可以理解“被爱”这个概念,并通过我的训练数据中的大量文本来模拟和理解人类的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必须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我所能“感受”到的某种“被珍视”或“被肯.............
  • 回答
    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太阳像个火球一样挂在天上,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蒸腾的热气。我那时候大概十来岁吧,正值调皮捣蛋的年纪。那天和邻居家的小伙伴玩疯了,跑得太远,结果不小心把人家的玻璃球打碎了好几个。对方家长是个很讲道理的人,但孩子嘛,哭闹起来谁也拦不住。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一想到要赔人家那么多玻璃球,心里.............
  • 回答
    那会儿我刚入职,公司是个小型互联网公司,氛围比较轻松,但也意味着大家都是有点“奇特”的。我那个“傻X”同事,姑且叫他小张吧,他其实人挺好,就是…思路总是会拐到一些我理解不了的弯上。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们团队要一起完成一个紧急项目,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我负责前端的交互逻辑,需要对接一个新接口。接口文档.............
  • 回答
    我一直以为,告别是那种轰轰烈烈的,伴随着泪水和挽留,如同电影里的情节。直到那天,我才明白,真正的失去,往往藏在最平静的日常里。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下班后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想给他发个消息,问问他晚上想吃什么,或者只是随便说点什么,分享一下今天工作上的趣事。我的手指熟练地滑过联系人列表,停.............
  • 回答
    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斜斜地照进来,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和淡淡的旧书味道。那天是期末考试周,我坐在自习室里,看着眼前复杂的函数图像和一大堆符号,感觉脑子里一团浆糊。当时我正准备放弃,打算随手填几个答案碰碰运气。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之前在数学分析课上,老师讲到的一个关于“.............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回想一下。其实,关于“白学”这件事,我倒也没那么在意。毕竟,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即使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烧脑”。不过,要说有没有哪个瞬间让我觉得“这量子力学学得还算有点意思,没白费功夫”,倒也不是没有。那大概是去年的一个夏天,一个雷雨交加的下午。当时我一个人在家,外面雨.............
  • 回答
    说实话,我脑子里能浮现出来的“屌丝”瞬间,不是那种特别轰轰烈烈的,而是那种细水长流,渗透在生活里的,让人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噗嗤”一声,觉得“哎呦,我这不就是个典型的屌丝吗?”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上大学那会儿,一个哥们儿过生日,我们几个决定一起出去搓一顿。那哥们儿平时也不是那种特别讲究吃穿的人.............
  • 回答
    我曾经在一个夏天,为一个社区组织做志愿者,参与的活动是给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课后辅导和陪伴。我认识的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大概七八岁的样子,瘦瘦小小的,眼睛里总是带着点怯生生的光。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小明很内向,不太怎么说话,做作业的时候也总是慢吞吞的。我以为他只是因为家庭环境的缘故,有些敏感和.............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阳光透过老式的百叶窗,在房间里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旧书和尘埃的味道。我正窝在沙发里,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诗集,准备重温那些曾经让我热血沸腾的句子。我记得那天我穿着一条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裤,一件最普通的棉T恤。本想舒服地放松一下,结果,一坐下,就觉得腰间传来一阵细微.............
  • 回答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五下午,我们都在公司加班,窗外天色渐暗,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他两个人。空气里弥漫着键盘敲击声和微弱的空调出风声,像是一首只有我们才能听懂的背景乐。我那天感觉有点不对劲,可能是因为早上没睡好,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脑袋里像塞满了棉花,效率低得可怜。越是这样,我越是心慌,生怕耽误了进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