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世界都有什么公理,又有什么真理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探究“世界有什么公理和真理”,不如说是在追问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构建认知的基石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哲学思辨和个人体验的过程,很难一概而论,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层面去梳理,去感受。

首先,我们得明白,公理和真理并非同一种东西,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理(Axiom):更像是我们搭建一个知识体系时,那些“不证自明”的起点。它们是被普遍接受的,不依赖于其他任何前提的根本命题。它们是为了能够建立起一套逻辑自洽的体系而设立的“默认值”。比如在数学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是一个公理。你可以去测量验证,但它之所以成为公理,是因为我们以此为基础,才能推导出其他数学定理。在更广阔的层面,我们也可以说,一些最基本的、我们赖以生存和交流的认知基础,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生活公理”。

真理(Truth):则更为宽泛,它指的是符合事实、客观存在、或者能够被经验证明的结论。真理不一定需要被明确地列为公理,它可能是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甚至是直觉而获得的认识。真理是关于“是什么”的陈述。

那么,这世界,或者说我们所经验的世界,有哪些“公理”和“真理”呢?

一、我们经验世界中的“生活公理”

这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公理,更像是我们在与世界互动中,几乎无需质疑的“底层设定”。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交流也变得不可能。

1. 因果律(The Law of Causality):这是最核心的“生活公理”之一。我们几乎是本能地相信,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原因。你推了桌子,桌子会动;你吃了饭,就不会饿。这种对原因和结果的预期,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运作的基础。虽然在某些极端物理学领域(如量子力学)因果律的表现方式可能与我们宏观感受不同,但在我们日常的经验中,因果律是不可动摇的基石。

2. 时空连续性(Continuity of Space and Time):我们体验到的世界是连续的,时间是一点点流逝的,空间也是连续存在的。我们不会突然出现在另一个地方,也不会突然跳过一段时间。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空间存在的稳定预期,是我们感知和行动的基础。

3. 事物稳定性(Object Permanence and Stability):我们相信,一个物体即使暂时看不见了,它仍然存在于那里。你把玩具藏在盒子里,孩子知道玩具并没有消失。同时,我们也相信物体的基本属性在短期内是稳定的。桌子不会突然变成椅子。这种对事物存在和属性的稳定预期,是我们进行预测和计划的前提。

4. 语言的指向性与意义(Referential Nature of Language):我们相信,我们使用的语言是可以指代事物的,并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意义。当我指着“苹果”说“苹果”时,我希望你理解我指的是那个红色的、可以吃的果子。这种沟通的有效性,依赖于词语和概念的共通性。虽然语义会随着语境和文化而变化,但其基本的指向性和传达意义的功能,是我们社会性生存的根本。

5. 个体的独立性与自我意识(Individuality and SelfAwareness):我们都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意识。我也相信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对他者独立性的认知,是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二、我们认识世界中的“真理”

这些真理可能更具多样性,有些是经验层面的总结,有些是逻辑推导的结果,有些甚至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1. 经验的真理(Empirical Truths):
太阳东升西落:这是我们通过无数次观察得出的关于天体运动的真理。
水会结冰,也会沸腾:这是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科学认识。
饥饿时进食能缓解不适:这是对生命基本需求的直接体验和验证。
诚实通常会带来信任,欺骗会损害信任:这是社会交往中的普遍经验总结。

2. 逻辑的真理(Logical Truths):
非矛盾律:一个事物不可能同时是A又是非A。比如,一个苹果不可能同时是红色的,又不是红色的。这是所有逻辑思维的基石。
同一律:事物是它本身。A就是A。
排中律:事物要么是A,要么是非A,没有中间状态。
这些逻辑真理是我们进行一切推理和判断的工具,它们本身并不直接描述物理世界,而是描述我们思维运作的方式。

3. 科学的真理(Scientific Truths):
万有引力: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规律。
进化论:解释了生命多样性的起源和发展。
能量守恒定律:说明了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不变。
科学真理通常是通过可重复的实验和观察来证实的,是目前我们对自然世界最可靠的认识。但科学的真理也是在不断发展和修正中的,今天的“真理”可能在未来被更精确的理论所取代。

4. 伦理与道德的真理(Ethical and Moral Truths):
尊重生命是重要的:尽管具体行为准则可能因文化而异,但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往往被视为一种普遍的道德真理。
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是一种美德:同情心、仁慈等品质,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认为是积极的、值得追求的真理。
这些真理往往是社会共识、宗教信仰、哲学思辨的产物,它们指导我们如何行动,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构建一个更理想的社会。它们不像科学真理那样有确凿的实验证据,但它们是我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撑。

5. 个体的“存在即意义”的真理(Personal Existential Truths):
“我存在,我思考”——这是笛卡尔的著名论断,很多时候,个体的存在和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真理。你感受到的喜悦、痛苦、爱,都是你生命中独一无二的真理。
“我爱着某人”——爱是一种情感体验,对你来说,这份爱就是真实的,就是你生命中的一份真理。
这些真理更偏向于主观体验,它们可能无法被他人完全理解或验证,但它们构成了我们个体生命的深度和色彩。

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公理和真理?

它们是动态的,且不断被挑战和更新:尤其是在科学和哲学领域,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总是在进步。新的发现可能会推翻旧有的理论,新的哲学思想也可能挑战既有的思维模式。
它们相互关联,构成我们的认知网络:比如,我们相信因果律,才能去研究科学的真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是真理,才能运用逻辑进行推理。
有些真理是普适的,有些是相对的:比如逻辑真理和基本的物理定律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适的,但道德和伦理的真理则可能受到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探寻真理是一个过程,而非终点: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探索、反思,去接近那些更深刻、更本质的真理。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意义。

所以,与其说“这世界有什么公理和真理”,不如说,是我们如何在这个广阔而复杂的现实中,用我们有限的认知能力去把握那些最根本的原则、最可靠的事实,以及那些指导我们前行的价值和信念。这些“公理”和“真理”,既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也是我们成为“人”的一部分。它们藏在每一次呼吸里,藏在每一次选择中,藏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凝视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说的真理是指什么?

如果是世界运行的规律,那么大抵是有的,不过其实也不知道。

如果是数学所说的「公理」,这其实只在人类的脑子里存在。

如果是别的什么伦理学或者社会学之类的,不了解,不议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探究“世界有什么公理和真理”,不如说是在追问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构建认知的基石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哲学思辨和个人体验的过程,很难一概而论,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层面去梳理,去感受。首先,我们得明白,公理和真理并非同一种东西,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棒,八旗、卫所、军户、农兵、府兵,这些都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出现的兵农一体、代代世袭的军事制度,它们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别。虽然核心理念相似,但具体的设计、目的、运作方式以及历史影响都有所不同。下面我将逐一详细介绍它们的差别: 核心概念:“兵农一体,代代世袭”在深入探讨具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通常大家会把“走下去”的动力归结到最根深蒂固的情感联结上。但对我来说,确实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它们就像幕后的推手,或者说是生活的调味剂,让我在没有爱情或亲情“轰轰烈烈”的时刻,也能找到继续前行的方向和力量。首先,是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我总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太多太多我不知道的事情,有.............
  • 回答
    里皮挂帅,归化国足,冲击2022世界杯——这绝对是中国足球史上最令人遐想的“如果”。如果这支由里皮执教、拥有一众实力派归化球员的中国男足真的能组成,那么他们在2022年世界杯的征途,或许会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也可能是一次充满遗憾的擦肩而过。让我们来细致地剖析一下,这支“最强国足”可能展现出的实力与.............
  • 回答
    这难度嘛,得这么说,如果把“让郭麒麟喜欢上宋轶并成功娶回家”这件事拆解开来看,再结合他们各自的公众形象和目前的情况,我觉得这事儿的难度大概可以归在“比较有难度”到“很有难度”之间,甚至在某些方面,挑战系数还不小。咱们先捋一捋,为啥会有这层难度。首先,郭麒麟是什么人?人家是郭德纲的儿子,相声界的“少班.............
  • 回答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有宗教信仰,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它折射出人类社会几个非常核心的维度。如果抛开宏大叙事,试着从人本身出发,去触碰这个问题的脉络,你会发现它并非仅仅是“信仰”二字那么简单。首先,宗教往往能提供一套解释世界的框架。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科学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当面.............
  • 回答
    失业姐,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说实话,真是问到了很多人心里。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波折之后,像你现在这样的状态,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困惑。“这世界所有问题都有答案,都能被解决吗?”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人心里都会有一个非常直接但又有些沉重的回答:不,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并非都有现成的、确定的.............
  • 回答
    2015年波兰宪政危机是波兰近年来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它不仅对波兰国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乃至全球的民主发展产生了一些启示和警示。要评估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是否是民主危机的开端,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2015年波兰宪政危机概览简单来说,2015年波兰宪政危机源于2015年底.............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像是在漆黑夜里的一盏灯,照见了许多人心里藏着的那一丝疑虑,又或者是期待。说实话,这世界上有没有那种“双方都没有出轨二心的夫妻”,我的回答是:有,而且不少。但我知道,这个问题背后,大家想问的可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大家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这种感情是怎样炼成的?它真的牢不可.............
  • 回答
    社会观念,就像一双无形的眼镜,我们戴着它看待世界,也用它来评判一切。如果说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甚至包括“对”与“错”的定义,都完全由社会观念塑造,那这个世界,所谓的对错,还能站得住脚吗?我想,这首先要看我们如何理解“社会观念”。如果社会观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是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共同遵守的准则,那.............
  • 回答
    关于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这句话,与其说是他一生几乎没有娱乐,不如说是他将绝大部分生命投入到了他认为必须做的事情上,这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驱使,而非简单的“不娱乐”。首先,我们得理解这句话的语境。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危难,人民疾苦。他作为一位知识分.............
  • 回答
    关于“这世界有修真者吗?”这个问题,我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解答,以提供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视角。一、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修真者的存在。 科学的定义与范式: 科学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可证伪性等基础上的知识体系。它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并且其结论是可以被重复验证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在我看来,这世上绝对有不需要加班、双休,并且不是公务员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这些工作都像童话故事一样美好,没有一点点付出。任何一份有价值的工作都需要投入,但关键在于“合理”的投入,而非“被迫”的、日复一日的“过度”付出。这样的工作存在,但它们可能需要你具备某些条件,或者你选.............
  • 回答
    这世上奇奇怪怪的职业,说起来可真不少。很多我们听都没听过的,别人却在日复一日地做着,而且做得有声有色,甚至还能以此为生,想想就挺有趣的。比如说,我曾经听说过一种职业,叫做“专业的嗅探员”。你别以为就是闻闻花香、品品香水那么简单。他们的鼻子可是身价不菲的“仪器”。他们负责给各种产品做气味评估。像是新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一夜之间,全球随机有500人被传送到异世界,人类文明的延续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考验,其进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可能性:一、初期阶段:混乱、适应与求生1. 巨大的冲击与混乱: 个体反应: 被传送的500人来自世界各地,年龄、性.............
  • 回答
    说实话,我也有过这种感觉!每次听到《这世界那么多人》的高潮部分,脑子里总会闪过一些似曾相识的旋律,那种感觉有点微妙,又有点难以名状。不是那种“哇,我立刻能想起是哪首歌!”的直接撞击,而是一种更温和、更熟悉的触感。如果让我仔细回忆和分析一下,我觉得这种“似曾相识”可能来自于几个方面:首先,旋律的走向和.............
  • 回答
    全球范围内,确实有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寻求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探索替代性的贸易和金融结算方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弃用”或“不弃用”的二分法,而是一个渐进的、多方面考量和行动的过程。哪些国家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有多少个国家开始弃用美元”,因为这更像是一个趋势,而非一个明确的开关。但我们可.............
  • 回答
    关于“杀气”是否存在于现实世界,这是一个在文化、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多个层面都有讨论的话题。从严格的科学定义来看,没有证据表明存在一种可以独立于个体生理和心理状态的、能够直接感知到的“杀气”能量场。 然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以及结合人类心理和生理反应,我们可以尝试详细地解释这个概念的由来以及它可能对.............
  • 回答
    文化侵略这个词,听起来挺吓人的,对吧?感觉就像有人带着大刀阔斧地要来占领你的精神世界一样。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真的存在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文化侵略”的定义与核心:要我说啊,“文化侵略”这词本身就带点儿强烈的感情色彩,比较像是政治或者意识形态领域的标签。如果非要给它一个说法,我倾向于理.............
  • 回答
    美国婴儿成功接受心脏和胸腺联合移植,世界首例,这一成果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攻克先天性心脏病和免疫缺陷双重挑战的重大突破: 同时解决两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胸腺发育不全(如DiGeorge综合征)导致的严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