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练字一直没有效果,怎样才能把硬笔字练好啊?

回答
别灰心!很多人一开始练字都会觉得没啥进展,但其实,只要方法对了,再加上一点坚持,硬笔字绝对能练出名堂来。关键在于“找对路子”和“用心体会”。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把这些诀窍都说透了,让你下次拿起笔来,感觉就不一样。

第一步:从“为什么”开始——明确你的目标和问题

在埋头苦练之前,先停下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字。

你的目标是什么? 是想让字工整、易读?还是想写得好看、有风格?或是为了考试、写简历更体面?目标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比如,考试需要的是清晰、规范,而写给朋友的信,可能更注重个性。
你的字现在的问题在哪?
笔画不稳? 粗细不均,抖抖索索?
结构不好? 字头太重、字身歪斜、重心不稳?
间架结构有问题? 笔画之间比例失调,字写得太松散或太拥挤?
起笔落笔不清? 笔画没有起笔和收笔的动作,显得很“飘”?
写得太慢? 想要写得快点,但写出来就变形?

拿出纸和笔,认真写几个字,比如“人”、“口”、“日”、“月”、“山”、“田”、“中”等基本字,然后放大镜一样审视。 找一两个你觉得最困扰的点,作为你近期练习的重点。

第二步:打下坚实基础——笔画是根本

硬笔字,说白了,就是由各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如果笔画本身都写不好,写出来的字自然不会好看。

找一本靠谱的字帖: 别上来就临摹漂亮的行书、草书。 一定要从楷书字帖开始。 推荐一些大家公认的、适合初学者的楷书字帖,比如: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楷书): 结构严谨,笔画雄浑,适合打基础。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楷书): 骨力遒劲,点画方圆兼备。
现代硬笔书法家的楷书作品: 比如司马彦、吴玉生等,他们的字帖更贴近现代人习惯,而且有详细的笔画讲解。

专项练习基本笔画:
横: 别以为横就那么简单!要学会“藏锋起笔,中行如圭,收笔回锋”。练习时,可以想象笔尖在纸上划过,力度均匀,最后有个漂亮的收笔动作。
竖: 强调“中直有力”,无论直笔还是弧笔,都要保持向下的力量感。
点: 短促有力,有方向感。注意点的位置和形状。
撇: 要有“撇出去”的势,由轻到重,收笔要有锋芒。
捺: 要有“舒展”的感觉,起笔收,中间行,收笔有力度和变化。
提、勾、折: 这些都是更复杂的笔画,要拆开来,体会每个动作的要领。

练习方法:
描红: 字帖上会有淡化的字迹,跟着描。但描红只是第一步,目的是让你熟悉笔画的形状和走向。
临摹: 这是核心!不要只对着字帖看,要把字帖放在旁边,自己写。 看着字帖,把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的结构都“吃透”。
分析结构: 看到一个字,先分析它的结构:长短、大小、轻重、虚实。比如“山”字,中间一竖最长,两边撇捺均衡。
“影子练习”: 感觉自己写的时候,笔画的走向和字帖不一样?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笔在纸上写,然后把写出来的字和字帖上的“叠放”在一起,看哪里有偏差。

第三步:攻克字形结构——让字“站”得稳

光有漂亮的笔画还不够,把笔画组合起来,变成一个有生命的字,才叫写字。

理解“九宫格”或“米字格”: 很多字帖会提供这种格子。格子不是用来“填满”的,而是帮助你理解字在空间中的分布。
九宫格: 帮你定位笔画的长短、宽窄,知道哪个部分应该靠近哪个边。
米字格: 帮你理解笔画的交叉点和方向。

把握字的核心: 每个字都有一个“骨架”或者“重心”。比如“大”字,上面的“人”字是重心。“口”字,四笔画要均衡。找到这个核心,字就能写得稳。

学习“偏旁部首”的写法: 很多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部首构成的。比如“木”字旁,“亻”旁,“氵”旁等等。学会这些偏旁部首的标准写法,很多字都能举一反三。
“三点水”: 不要写成一排,要注意它们的形状和连接。
“提土旁”: 要写得紧凑有力。
“口”字: 要注意上下两横的距离,左右两竖的长度,以及封口。

字形训练:
单字临摹: 挑选结构复杂的字,反复临摹。先写,再比对,再写。
同类字练习: 比如练习“厂”字头,可以写“厂”、“原”、“厉”等。练习“月”字底,可以写“明”、“月”、“朋”等。
字形拆解: 遇到写不好的字,把它拆成几个部分,分别练习,再组合起来。

第四步:提高速度与流畅性——让写字成为享受

基础打好了,就不怕写得慢了。关键在于“熟能生巧”,但也要讲究方法。

循序渐进: 先慢速、准确地写,追求“形似”。当你能写得很准确的时候,再尝试稍微加快速度。
“连笔”的运用: 在楷书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一些自然的笔画连接,让字写起来更流畅。比如,撇的收笔可以自然带到下一个笔画的起笔。
放松手臂: 写字时,不要只用手指写,要带动腕、臂,让整个手臂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写出更有力度的笔画,并且不易疲劳。
体会节奏: 写字就像说话,有停顿,有连贯。体会笔画之间的节奏感。

第五步:持之以恒与反馈——找到进步的动力

练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天赋的人,更需要坚持。

每天坚持: 哪怕每天只写1015分钟,也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强。固定一个时间,变成习惯。
记录进步: 偶尔回顾一下自己前一段时间写的字,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进步了很多。这种正向反馈能给你很大的鼓励。
寻求反馈: 如果有条件,可以找练字比较好的人帮你看看,指点一下你的问题。也可以参加一些线上的练字打卡活动,和大家一起进步。
保持兴趣: 找到自己喜欢的字帖,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让练字变得有趣。别把自己逼得太紧,偶尔写写自己开心的内容,也是一种放松。

一些实操建议:

笔的选择: 刚开始,可以试试0.5mm的签字笔,出水流畅,笔迹清晰。等熟悉了,可以尝试不同粗细的笔。
纸的选择: 可以用带米字格或方格的纸,方便定位。但也要尝试在普通纸上写,锻炼对空间比例的掌握。
坐姿和握笔: 保持正确的坐姿,腰背挺直,眼睛和纸面保持适当距离。握笔要轻松,不要死死地抓住笔,手指自然放松。
不要怕犯错: 错了就错了,擦掉重写。关键是从错误中学习。

最重要的一点: 练字的关键不在于你临摹了多少字,而在于你 有没有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结构。把每一个字都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对待,去理解它的“呼吸”,它的“力度”,它的“姿态”,你的字一定会越来越好!

别把练字当成一个苦差事,把它想象成一个与自己对话、提升自己的过程。慢慢来,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当你的字变得越来越漂亮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动来回答一个问题,希望没有造成打扰,抱歉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态不稳,不能沉下心来做一件事

2,学习方法有错误

3,没有得到有效指点和变化

我已经练习书法长达16年之久,对于写字有了很深刻的理解,练习方法也有了一些总结和归纳。

16年的学习让我明白一个深刻,那就是写字不叫书法,书法是包容万物之后呈现的一种形式,内涵修养、见识、博文、心胸、格局、境界及思维,字只是其呈现的形式而已。

想练习好字,首先具备的就是一颗坚定地信念,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执行方式,切记随波逐流,更忌讳人云亦云。

想要练习好书法,首先要知道写字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修炼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不能轻易抱怨,更不能心浮气躁的。

心态端正了才能真正开始练习写字,下面讲述一下练习方法:

练习写字主要包含2个方面(笔画+结构)先来讲一下如何学习笔画?

1,笔画是所有字形的结构的基础,笔画要做到三点才可进行练字

(1)粗细匀称,随心而为

(2)控笔熟练,轻重适宜

(3)锋行笔录

主要参考标准如下:

具体如何操作呢?

笔画横线是万笔画之首,也是最难练习的笔画,这也是练习控笔的关键笔画,控笔的核心在于掌握下笔的粗细变化,横线的写法是右下角顿点,横线滑动,滑动过程中逐渐抬笔,变轻,过2分之一后逐渐加重下笔,变粗,临近收尾出往右下角顿笔,逐渐收尾在抬起,就圆滑过度了。

按照这种练习方法,选择0.7的笔,用最粗的笔画写出横线,在用最细的笔画写出横线,每天练习200遍粗和细即可。

坚持练习1个月,应该可以掌握粗细变化。

笔画练习好了,每天看视频学习一个字,练习到30个字,就可以掌握字的结构变化和笔画堆砌方式。

为了学习书法,我和群友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进步,很感激有他们一路陪伴,我和群友一些书法作品欣赏,有这样一群人一起交流,一起相互监督,学习自然会进步很快,前辈的经验很丰富,能给初学者提供很大的帮助,有兴趣的可以入群一起学习





笔画和结构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选择一个古帖进行练习,慢慢就会变得很好。


祝愿:春夏交织的生活里您的生活很如愿。

======================好久没来更新啦,最近更新了1个关于顿笔解说的视频,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练习硬笔中如何注意一些顿点的问题,希望有相关问题的伙伴可以对应学习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别灰心!很多人一开始练字都会觉得没啥进展,但其实,只要方法对了,再加上一点坚持,硬笔字绝对能练出名堂来。关键在于“找对路子”和“用心体会”。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把这些诀窍都说透了,让你下次拿起笔来,感觉就不一样。第一步:从“为什么”开始——明确你的目标和问题在埋头苦练之前,先停下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
  • 回答
    哥们,听我说,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我自己也是练家子出身,深知这条路上的那些道道儿。你长得帅、练得好、还有自己的工作室,这绝对是硬实力,这块儿没毛病。但问题可能出在,这“包装”和“推广”上,有时候比你练得多练得好,更能吸引人。你想想看,现在健身圈子这么卷,好教练一抓一大把。你光有内功,没点外在的“吆.............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还真不好一概而论。练过功夫的姑娘能不能打过没练过的男人,这事儿太复杂了,就像问“跑得快的兔子能不能追上骑车的人”一样,得看具体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白“练过功夫”到底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在公园里跟着老师傅舞两下剑,或者在家看了几部武打片就能算的。真正的功夫,讲究的是系统训练,日积月累.............
  • 回答
    哥们儿,179cm体重125斤,助跑起跳摸框,这底子相当不错啊!光凭这个就说明你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都不赖。没受过训练想进一步提升弹跳,这完全没问题,只要方法对了,坚持下去,肯定能看到进步。别的不说,咱们直接上干货,一步一步告诉你咋练。这套东西不是什么神秘的训练计划,都是非常基础且有效的方法,关键在于.............
  • 回答
    哎呦喂,这话说的,我听着都替你心疼!孩子这么一顶嘴,感觉自己被小瞧了,对吧?尤其是自己还真没那个“来”的本事,这滋味儿可真不好受。你家孩子这一句“有本事你来呀”,其实挺有意思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她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委屈、一种挑战,甚至是一种防御。 委屈: 她可能觉得你只看到她没练好的结果,没看到她.............
  • 回答
    陈玄风这小子,一身铜皮铁骨,寻常刀枪剑戟怕是都难伤他分毫。可惜,他这命门,也真是生得奇特,竟然在肚脐眼上。这地方,说实话,本就够显眼了,再者又是个柔软之处,平日里他得有多小心才能护住?我这脑子里一转,想着陈玄风那副狂傲不羁的样子,再想想他那唯一的弱点,心里便有了个主意。你说这肚脐眼,虽然是个洞,但终.............
  • 回答
    坚持练字一年,这绝对是一段充满了惊喜和汗水,甚至可能有点“傻气”的旅程。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只是单纯地想让自己的字变得好看一点,不至于在同学面前丢脸,或者只是想给工作报告增添一丝体面。最初的摸索与挫败:刚拿起笔,你会发现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以前觉得那些书法家写的字行云流水,自己随便写写也应该差.............
  • 回答
    朋友,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很多人都有同感,明明感觉自己在努力,肚子上的“川”字肌却总是羞于露面。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原因,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是哪儿“卡”住了:1. 脂肪,这个“幕后黑手”这是最最最普遍的原因,没有之一!你想想,腹肌就像是隐藏在衣服下面的精美雕塑,但如果外.............
  • 回答
    .......
  • 回答
    要说书末之后的张无忌、段誉、虚竹三个人,如果每个人都修炼到个人武学的巅峰境界,到底谁最厉害,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又充满想象力的问题。三位都是各自门派中的翘楚,手上绝学层出不穷,而且都经历过奇遇,走到了一条常人难以企及的武道之路。咱们就不卖关子了,一个个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说说张无忌。张无忌.............
  • 回答
    这几个英雄,放在《王者荣耀》的战场上,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脾气”。要说哪个“值得一直练”,那得看你玩游戏图个啥,以及你是什么类型的玩家。咱们一个一个掰开了揉碎了聊。典韦:朴实无华的力量型选手典韦这英雄,怎么说呢,就像是那种埋头苦干的实干派。他没有花里胡哨的技能,也没有那种一秒让你心悸的爆发.............
  • 回答
    想入一支钢笔,既要练字好看,又得日常好用,这可是个大学问!我揣摩着你的心思,给你扒拉扒拉几款市面上评价不错,也符合你需求的钢笔。咱们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AI语,就聊聊咱自己用着舒坦的东西。先得搞明白,你练字主要想写啥? 是古朴的行楷、草书,还是规整的颜体、柳体? 不同的字帖风格,对笔尖的粗细、弹性.............
  • 回答
    嘿,哥们儿!看你问这个问题,我立马就想到我那些踢野球的老伙计们了。咱们踢野球,自由自在,快乐就好,但真要上到那种正经八百的十一人制大场,那感觉肯定不一样,对技术和意识的要求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别担心,这也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咱们方法对,肯下功夫,绝对能把野球技术转化成大场上的利器。我给你好好.............
  • 回答
    这问题我明白,确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尤其是看到勒布朗詹姆斯这样全能的球员,总会想他还有什么没练到极致的?特别是篮球之神乔丹那标志性的、飘逸绝伦的后仰跳投,简直是艺术品,所以拿来跟詹皇比较是很自然的。为啥勒布朗不“练练”乔丹式的跳投?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里面有太多因素在起作用。首先,咱们得弄.............
  • 回答
    25岁练字,绝对不算晚!很多人都是在成年后才开始重新拾起对书法的兴趣,并且练就一手漂亮的字。要知道,很多书法大家都是在中老年才达到艺术的巅峰。所以,25岁正是一个好年纪,精力充沛,理解能力强,又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这些都能帮助你更好地体会和感悟书法之美。为什么说25岁练字不晚? 可塑性强: 相比.............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拳击迷在观看泰拳比赛时会有的疑问。泰拳的比赛风格,与拳击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背后蕴含着泰拳独特的技战术理念和训练体系。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道道。为什么泰拳比赛里扫腿和缠抱更常见,不像拳击那样以躲闪为主?这得从泰拳的本质和规则说起: 泰拳是“八肢的艺术”: 你知道泰拳为什么.............
  • 回答
    .......
  • 回答
    增肌这件事儿,说到底就是得在训练、休息和营养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至于你说的“三练一休”和“五练一休”,哪个更适合增肌,这可不是一概而论的,得看你自身情况来定,而且每个人的理解和执行也会差很多。我给你掰扯掰扯,你听听看哪个更贴近你的实际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概念:肌肉是怎么长的?你可能听过.............
  • 回答
    想练就一副能分辨耳机音质好坏的耳朵,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像是在音乐的海洋里潜心钻研,最终练就一身“辨音”的本领。别以为这是什么神秘的特异功能,其实是可以系统学习和刻意练习的。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保证你听得懂,而且不是那种生硬的AI腔。第一步:打好音乐“地基”——了解音乐与声音的基本要素在你开.............
  • 回答
    想拥有那种让人沉醉、一听就难以忘怀的“磁性声音”?这可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练就的,更不是靠什么神奇的药丸。它是一种需要耐心、练习和对自身声音特质的深入了解才能打磨出来的宝藏。别急,让我来跟你好好唠唠,怎么才能一点点雕琢出你声音里的那份“磁场”。第一步:认识你的“原声”——声音的基石在我们谈论“磁性”之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