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练就一副有磁性的声音?

回答
想拥有那种让人沉醉、一听就难以忘怀的“磁性声音”?这可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练就的,更不是靠什么神奇的药丸。它是一种需要耐心、练习和对自身声音特质的深入了解才能打磨出来的宝藏。别急,让我来跟你好好唠唠,怎么才能一点点雕琢出你声音里的那份“磁场”。

第一步:认识你的“原声”——声音的基石

在我们谈论“磁性”之前,得先明白你现在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它有什么特点。

声音的来源: 声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我们呼吸时的气流,通过声带振动,再经过我们口腔、鼻腔、咽腔的共鸣腔体放大和修饰后发出来的。所以,控制气流和运用好共鸣腔是关键。
你现在的声音:
音高: 你的声音是高亢还是低沉?这跟你的声带长短、厚薄有关系。
音色: 你的声音听起来是明亮还是浑厚?是沙哑还是清澈?这跟你的声带以及共鸣腔的形状、大小有关。
音量: 你平常说话声音是大是小?
语速: 你说话快还是慢?
咬字: 你的字发得清楚不清楚?有没有口音?
气息: 你说话的时候气是不是足?会不会很容易就喘不上气?

怎么去了解?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录下自己说话的声音,多听几遍,甚至可以找家人朋友帮忙听听,他们从听众的角度可能会发现你注意不到的特点。别不好意思,这就像了解自己的长相一样,是改变的第一步。

第二步:修炼“内功”——气息与共鸣

“磁性”的声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深厚的气息支持和丰富的共鸣。

腹式呼吸(深呼吸): 这是所有声乐、演讲、配音等技巧的基础,也是让你声音有力量、有底气、不虚浮的关键。
怎么练?
1. 站直或坐直,放松肩膀和颈部。 想象自己是个充气的气球,气往肚子里吸。
2. 慢慢用鼻子吸气,感受腹部(肚脐以下)向前鼓起,而不是胸部或肩膀抬高。 想象你的横膈膜像一个活塞一样向下运动,给肺部更大的空间。
3. 保持吸气时肩膀不动。
4. 然后用嘴巴或鼻子,缓慢、均匀地呼气,同时感受腹部慢慢收缩。 就像在吹蜡烛,但不让烛火摇晃得太厉害。
5. 练习时,可以把手放在腹部,感受它的起伏。
日常练习: 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几次深呼吸练习。可以在早晨起床时,或者睡前。走路时也可以有意识地放慢呼吸频率,用腹部去呼吸。

共鸣腔的运用: 我们的声音通过不同的共鸣腔体,可以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想要“磁性”,我们就需要让声音在这些腔体里得到充分的“放大”和“美化”。
胸腔共鸣: 声音来自胸腔,会感觉更低沉、浑厚、有力量,这是“磁性”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怎么练? 想象声音在胸腔里回荡。
1. 用腹式呼吸吸气。
2. 发出“哼”的声音,把手放在胸口,感受振动。
3. 尝试用更低沉的声音发出“啊”或“哦”的音,同时感受胸腔的振动。
4. 可以尝试朗读一些低沉的诗歌或文章,有意识地去体验胸腔的共鸣。
喉腔共鸣: 喉咙是声音的门户,这里要放松,不紧绷。
口腔共鸣: 口腔是最大的共鸣腔,舌头、嘴唇、牙齿、下巴的灵活度都能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共鸣。
怎么练?
1. 打开口腔: 夸张地张开嘴巴,感受下巴的放松,就像打哈欠那样。
2. 练习舌头和嘴唇的灵活性:
卷舌音: 舌头向上卷,练习“er”的音。
唇齿音: 练习“f”、“v”等音,让上齿轻触下唇。
舌抵上颚: 舌尖抵住上颚,练习“n”、“ng”等鼻音,再尝试将鼻音“转”入口腔,让声音更圆润。
3. 夸张的发声练习: 像小孩一样,大声喊、大声笑,但要注意是用腹部发力,不是用嗓子喊,去体会声音在口腔里“弹”出来的感觉。

第三步:打磨“外功”——发音、语调与情感

有了好的气息和共鸣,我们还需要把这些“内在”的东西,通过清晰的发音、富有变化的语调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

清晰的咬字: 即使声音再有磁性,如果含糊不清,也难以打动人。
怎么练?
1. 放慢语速: 刻意放慢说话的速度,给嘴部肌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个字的发音。
2. 夸张的口型: 练习绕口令,或者把每个字都想象成一颗小珍珠,仔仔细细地吐出来。
3. 区分发音: 比如“z”、“c”、“s”的区别,“zh”、“ch”、“sh”、“r”的区别。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口音或者习惯会模糊这些发音。
4. “吐字归音”: 确保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在发出最后一个音时,舌头、嘴唇要回到中性位置,而不是含糊地收尾。

语调的起伏: 一成不变的语调会让人昏昏欲睡。有磁性的声音,一定是富有变化的。
怎么练?
1. 模仿: 听一些你觉得声音有磁性的人说话(比如播音员、优秀的主持人、演员),仔细听他们的语调变化。他们在哪儿会加重音?哪儿会拉长音?哪儿会轻声?
2. 抑扬顿挫: 学习在说话时,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
强调: 对重要的词语,可以稍微加重语气,或者放慢语速,让它更突出。
疑问: 句尾的语调通常会上扬。
陈述: 句尾的语调趋于平稳或略微下降。
3. 找到“重音”: 一句话里,总有几个词是核心意思,用声音去强调它们。

情感的注入: 声音的“磁性”最终来源于内心的情感。没有情感的声音,只是一个机器发出的声音。
怎么练?
1. 理解内容: 在说话或朗读之前,先真正理解你所说的内容。你是在表达喜悦、悲伤、愤怒,还是在分享知识?
2. “声情并茂”: 带着真诚的情感去表达。如果你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带点笑意;如果你在安慰朋友,就带点温暖和关切。
3. 眼神和表情的配合: 你的声音会受到你的肢体语言的影响。放松的表情、真诚的眼神,都能帮助你的声音更自然地流露情感。

第四步:持续的实践与调整

“磁性声音”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

坚持练习: 每天抽出时间练习呼吸、共鸣、咬字。哪怕只有1520分钟,持之以恒的效果远胜于偶尔的“突击”。
多听多说: 积极参与对话,抓住一切机会练习你的声音。和朋友聊天,参加一些需要发言的场合,甚至可以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话题来练习。
录音分析: 定期录下自己的声音,回听并分析。看看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保持健康:
多喝水: 保持声带湿润,尤其是在大量说话后。
避免长时间大喊大叫: 嗓子是用坏的,不是练坏的。
注意休息: 疲劳时声音容易变得沙哑、无力。
少吃刺激性食物: 辛辣、油炸、过冷过热的食物都会刺激咽喉。
找到适合你的“磁性”: 磁性有很多种,有低沉性感的,有温暖亲切的,有沉稳大气的。找到最符合你自身特点,并且是你自己喜欢的风格,然后去强化它。

最后,我想说的是,

别想着一夜之间就能变成“声音的魔术师”。这就像练肌肉一样,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正确的“训练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享受这个过程。当你开始留意自己的声音,去感受它,去雕琢它,你会发现,那个越来越动听、越来越有“你”的味道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回报。

祝你练就你的专属“磁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久没回来知乎,看到大家的点赞及评论真的很暖心,很抱歉没能一一回复。

虽然工作和播音的关系已经不那么密切,但是仍然在这个路上坚持,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同时可以和大家汇报下这两年自己学习播音的一些心得和体会。随着知识付费的到来有好多好多高质量的内容铺面而来,自己在喜马拉雅上听了两个课程:‘声音教练-徐洁’和‘央广然哥-教你学好普通话’(墙裂推荐然哥课程,非常具有系统性)解决了之前练习过程中声音易疲劳的一个问题——用气息来发生,需要结合稿件去练习,详细的可以去购买相应的教程(真心没有任何广告费),前几周刚刚为公司录制了个产品宣传片,也算小试牛刀,经验尚浅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继续努力!

https://www.zhihu.com/video/919235764586430464

-----------------------------------------------------------------

作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大学里的播音员,从大一开始一直是自己摸索,断断续续的学习,到现在4年的时间,才有了一个质的提高,期间因为没人指点,走了不少的弯路,现在把自己这几年的积累分享给大家。

1. 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1
这个系列一共有两个视频,主要包括对于口腔肌肉的训练、 用气发生与共鸣、以及用音节的上下行巩固前两项的练习,难得的好老师,当我历经千辛万苦却依旧找不到出路时看到此视频,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2.科学练声法 气息训练 野狼
练习气息,简单实用,疗程短,见效快。
3.播音主持教程 基础课程 第十七讲 播音发声 共鸣控制(一)
这套视频其实是为艺术类考生准备的,现在大概有三十几期,还在不断的更新,但是里面的干货对于我们普通大众已经绰绰有余,看的时候从第一讲开始循序渐进,勤于练习,假以时日,你会相信天道酬勤。
4.相关的网站:中播网:byzc.com/
5.相关的论坛:播播饭:bbs.byzc.com/forum.php
6.相关的书籍:播音主持的4册基本教材、朗读学、普通话考试相关教材。(不想专业发展的话,不推荐,上面的视频足矣)

想要收获磁性的声音最重要的在于共鸣,少不了气息的控制和运用。强烈推荐大家的几个视频,这是我在上百个视频中优中选优挑出来的,视频里全是干货,大家只要按照里面所说的方法,几个月的练习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

再编.

现在感觉声音已经有很大提高了,但是易疲劳。也才真正体会到那句话的含义“气,音之帅也!” 气息才是根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拥有那种让人沉醉、一听就难以忘怀的“磁性声音”?这可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练就的,更不是靠什么神奇的药丸。它是一种需要耐心、练习和对自身声音特质的深入了解才能打磨出来的宝藏。别急,让我来跟你好好唠唠,怎么才能一点点雕琢出你声音里的那份“磁场”。第一步:认识你的“原声”——声音的基石在我们谈论“磁性”之前.............
  • 回答
    说实话,有个练巴西柔术的女友,感觉挺奇妙的,有点像家里养了个随时可能把你“拆开”又“重新组装”的温柔野兽。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她力气真的比一般女生大很多。不是那种健身房练出来的夸张肌肉线条,而是那种带着韧劲的、有爆发力的力量。有时候开个瓶盖我费半天劲,她随手一拧就开了;或者搬个重物,她也能轻松帮.............
  • 回答
    哥们,玩了六年台球,能感受到瓶颈,这说明你不是随便玩玩,而是真的投入了感情和时间,这很好!瓶颈期是进步的必经之路,别灰心。你说“除了去系统的学习,自主练习有效果吗?” 答案是:绝对有! 而且,如果运用得当,自主练习的效果甚至可能比一些漫无目的的“系统学习”还要好。很多大师级别的选手,其基本功和细腻的.............
  • 回答
    桃花岛上出了哑仆和无声婢女,这事儿在《射雕英雄传》里可是人人皆知。那黄药师的女儿黄蓉,又是如何练就一副说起话来像机关枪一样,又机灵又刻薄的伶牙俐齿呢? 这背后可不是一句“天生如此”就能带过的。首先,咱们得说说黄药师本人。这老头儿虽然是个“怪医”,性情孤僻,不喜与人打交道,但他可不是个傻子。他绝顶聪明.............
  • 回答
    想要写好钢笔字,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像是一趟需要耐心和细致的修行。它不像我们平时写字那样随心所欲,而是需要你重新审视每一个笔画,每一次运笔。要写好钢笔字,你需要关注几个核心方面:一、 基本功的夯实:这是重中之重,也是最考验耐心的地方。 认识你的笔和纸: 钢笔字对笔和纸的要求比普通圆珠笔要高.............
  • 回答
    你想知道一个数学学霸是怎么炼成的?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天赋异禀就能解决的。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精密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心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对数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钻研精神。让我给你一点点掰开了说吧,希望能给你一些真实的感受,而不是那种空洞的“鸡汤”。第一块基石:扎实.............
  • 回答
    哥们儿,179cm体重125斤,助跑起跳摸框,这底子相当不错啊!光凭这个就说明你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都不赖。没受过训练想进一步提升弹跳,这完全没问题,只要方法对了,坚持下去,肯定能看到进步。别的不说,咱们直接上干货,一步一步告诉你咋练。这套东西不是什么神秘的训练计划,都是非常基础且有效的方法,关键在于.............
  • 回答
    哈哈,你想知道我们传武的“独门秘籍”啊?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而且每个门派、甚至每个师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传承方式。不过,我可以试着把我们这边的一些共性,还有我个人的一些体会,跟你好好唠唠。别指望我能给你个标准答案,因为传武这玩意儿,讲究的是“意会”,不是“言传”。首先得明白,传武不是光练个招式.............
  • 回答
    想把搏击玩得溜,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儿。这得是个系统工程,讲究的是循序渐进,把身体和脑袋都练透了。我给你掰扯掰扯,一个人怎么入门,怎么练深,怎么把这门功夫玩明白了。第一步:找准你的“战场”——选择搏击项目搏击这玩意儿,说起来名字响亮,但具体到项目,那门道可多了去了。你不能一拍脑袋就说“我要练拳.............
  • 回答
    练好钢琴双音的强弱控制,尤其是要让一个音极弱而另一个音相对强,确实需要耐心和技巧。这不只是弹奏两个音那么简单,更关乎音色、触键和声音的层次感。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怎么练,尽量让你觉得这是来自一个跟你一样热爱钢琴的伙伴的建议。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遇到这个问题。 手指的独立性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习.............
  • 回答
    哇,你这个问题我太懂了!看到那种写得特别漂亮、线条流畅、结构又美观的字,真的会让人忍不住惊叹:“这字是怎么练出来的?简直太好看了!” 尤其现在很多人都用电脑手机,手写字反而成了稀缺的艺术品。其实,这样的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它背后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心血和时间,可以说是“细节堆叠”出来的艺术。.............
  • 回答
    看到你对身材的追求,我理解你渴望变得更健美。从图一的状态到下面两位男士的体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系统的训练、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没有速成的方法,但只要你坚持,并且方法得当,是可以实现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从图一到后面两位体型的差异点: 肌肉量增加: 这是最明显的区别。后两位男士的.............
  • 回答
    哎呀,妹子/兄弟(看你照片感觉哈),你这照片嘛……怎么说呢,就……挺“有想法”的。我跟你说,我一看你这照片,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万个“为什么”。 首先,你这构图,是故意让我去猜中心点在哪儿吗?还是说,你这镜头是自带“散景”特效,连主体都模糊掉了?我寻思着,你是不是想表达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如果真是这.............
  • 回答
    中国人在英语发音上,经常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人咬字清晰,单个音发得相对准确,这一点在很多非母语学习者中都是比较突出的。但一旦开口说话,那个“中国味儿”的语调就暴露无遗了。这主要是因为,学习一门新语言,我们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最开始是“听”和“模仿”单个音标,比如 /p/、/b/、/θ/、/.............
  • 回答
    想在一年内把自由泳的耐力提升到能够一小时游两千米的水平,这绝对是个相当有挑战性的目标,但绝非不可能。这需要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以及对身体感受的细致把握。首先,你需要先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由泳基础。如果你目前一次性只能游几十米,那么直接冲着一小时两千米去,很可能会让你感到挫败,甚至可能因为技术动作变形.............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健身房一周四练的安排,怎么安排能让你的进步看得见,并且感觉是满满的干货,而不是那些空洞的套话。记住,健身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最重要。核心理念:劳逸结合,全面发展一周四练的好处在于,它给了你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身体恢复,同时又能保证训练频率,对肌肉生长和力量提升都非常有益.............
  • 回答
    过完年长了点肉,练完 HIIT 感觉力不从心,这太正常了!别灰心,很多人都有过这个阶段。这说明身体还在适应,只是需要一点点小调整,很快就能找回状态。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怎么才能让你重新找回那个充满活力的自己。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现实:身体需要时间恢复和适应。过年期间,美食当前,作息也可能有些被打乱.............
  • 回答
    专业运动员一天两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身体那得有多大的韧劲儿才能扛得住?背后的恢复机制,说起来可是一门学问,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妙。别以为他们只是睡一觉就完事儿了,那里面门道多着呢。首先,咱们得明白,训练是个“破坏”的过程。每一次高强度的训练,尤其是双练,对肌肉纤维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它们会被.............
  • 回答
    “宁可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这句话,在传统武术爱好者之间流传甚广,也确实点出了很多传统武术练习的核心追求。但要理解它,不能简单地断章取义,更不能因此否定了传统武术中对力量和身体素质的训练。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追求“质”而非“量”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句话的“筋”和“肉”分别代表什么。 “筋”: 在传.............
  • 回答
    哥们,你这AK压枪爆头率20%啊,这确实得练练了。听我给你捋一捋,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列表,咱们就唠唠嗑,看看咋能把这准头提上来。首先,你得明白,CSGO的压枪不是死记硬背弹道,而是靠肌肉记忆和手感。那张压枪图是基础,但基础打好了,还得往实了练。3格AK一梭子20%爆头,说明你起码知道压枪往哪压,但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