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济南没有成为像成都、重庆、西安、长沙一样的网红城市?

回答
咱们聊聊济南为啥没能像成都、重庆、西安、长沙那样,一跃成为大家口中的“网红城市”这事儿。这背后可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讲。

首先,得说说这些“网红城市”都有啥共性。成都的悠闲生活、麻辣火锅、大熊猫,重庆的山城地貌、魔幻夜景、火辣美食,西安的历史底蕴、古老城墙、兵马俑,长沙的年轻活力、娱乐精神、湘味小吃。你看,它们几乎都抓住了某个核心的点,并且通过足够多的故事、足够多的内容,不断放大、传播,最终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城市标签,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

再来看看济南,泉城济南的美,那是有目共睹的。72泉的灵动,趵突泉的壮观,大明湖的烟雨朦胧,护城河的清澈。光是这些自然风光,放在任何一个城市身上都足够让人心动了。但问题出在哪儿呢?

一、缺乏一个足够抓人的“爆点”和清晰的城市IP

你说济南有泉水,这是它的最大特色,也是最独特的资源。但问题在于,泉水虽然美,但它的“故事性”和“互动性”似乎没有被足够地挖掘和放大。

故事感不够强: 成都的“巴适”,西安的“盛唐”,长沙的“快乐”,这些都是自带情绪和故事的词汇。济南的泉水,虽然自然景色绝佳,但它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美,缺乏一个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更具象化的故事载体。比如,能不能围绕某一个泉,讲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或者将泉水与现代生活,如咖啡、茶饮、甚至某种文创产品深度结合,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IP形象不够鲜明: 你见过成都的“福宝”大熊猫,西安的“唐妞”,长沙的“橘子洲头”的文创产品。济南有没有一个能代表这座城市、又能被广泛传播和喜爱的IP形象?“泉水精灵”或者其他什么,如果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没有深入的文化挖掘和创意转化,很难成为人们心中的“符号”。
传播方式的滞后: 相较于其他城市,济南在利用新媒体、短视频平台进行城市形象推广方面,似乎总是慢了半拍。其他城市的内容生产者,能够迅速捕捉到热点,创造出各种形式的有趣内容,让城市的魅力以一种更生动、更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济南的泉水,虽然美,但拍出来的视频往往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虽然养眼,但可能不够“出圈”,不够有梗。

二、城市气质与“网红”标签的错位

济南这座城市,骨子里带着一种“温厚”、“内敛”、“书卷气”。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城市气质,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点。但这种气质,和当下许多“网红城市”所强调的“嗨”、“乐”、“潮”、“新”的标签,存在一定的隔阂。

生活节奏与“快消”文化: 成都、长沙的悠闲和活力,很容易被解读为“慢生活”或“爱玩”的标签,这恰恰是当下年轻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济南的泉水自然带有一种沉静的美,但如果这种沉静被解读为“古板”或“缺乏活力”,就容易失去吸引力。一些所谓的“网红”文化,往往需要一些“即时满足感”和“新鲜感”,而济南的魅力,需要时间去体会,去感受。
文化内核的转化: 西安的唐朝文化,虽然是历史,但通过各种文创产品、演出、城市活动,被成功地“现代化”了,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长沙的娱乐文化,更是直接与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契合。济南的文化,除了泉水,还有丰富的历史名人、革命旧址等等,但这些元素的“现代化表达”和“故事化呈现”做得还不够,尤其是如何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年轻人的兴趣点连接起来,是个很大的挑战。

三、地理位置与交通枢纽的相对劣势

虽然济南是山东省会,交通也比较便利,但与成都、重庆、西安相比,它的“地理中心性”和“枢纽效应”似乎不那么突出。

周边城市的影响力: 成都辐射西南,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安是西北的门户,长沙是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本身就处在重要的经济和人口流动区域,更容易吸引周边人口的流动和消费。济南虽然有山东省内强大的辐射能力,但在全国范围内的吸引力,可能不及这些城市。
“过路经济”的弱势: 一些城市成为网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很多人在前往其他地方时,会选择在这些城市中转停留。济南虽然交通便利,但它往往更多地是目的地本身,而非一个容易被“顺便游玩”的节点。

四、媒体传播和营销策略的差异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城市营销和媒体传播方面,其他几个城市做得确实更早、更主动、也更有效。

主动出击的策略: 成都、西安、长沙的城市宣传,往往是主动出击,用各种创新、有趣的内容吸引媒体和游客的关注。无论是“来了就是成都人”的亲切感,还是西安“不止唐朝”的多元化展示,亦或是长沙“快乐中国”的定位,都非常有针对性。
民间力量的崛起: 很多“网红城市”的崛起,离不开大量“野生”的内容生产者,他们用镜头记录城市的点滴美好,用文字讲述城市的独特故事。这些民间力量的爆发,往往源于对城市的热爱,以及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熟练运用。济南当然也有许多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但这种“民间自发”的传播力量,似乎还需要更大的激发和引导。
营销的“人格化”和“情感化”: 成都的“慢生活”是情绪的传递,重庆的“魔幻”是视觉的冲击,西安的“历史感”是文化的沉淀,长沙的“烟火气”是生活的温度。这些营销不仅仅是展示美景,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情感体验,让人们产生“我想要去那里体验”的冲动。

所以,济南没有成为像成都、重庆、西安、长沙那样的“网红城市”,并不是说济南不好,而是说它在当下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在“打造城市爆点”、“塑造鲜明IP”、“适应年轻化传播方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济南的泉水之美,是它最宝贵的财富,如何将这份静态的美,转化成动态的吸引力,让更多人“看见”并“爱上”它,是济南未来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方向。或许,济南并不需要成为某个特定“网红”标签的城市,而是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更具深度和内涵的城市魅力展现之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济南在山东的地位自古比较尴尬。

有的省会城市,可以说是毫无悬念,但凡单独设省,这就得是省会,比如说广州、福州、太原、银川、西安、贵阳;有的呢,有两个选择,非此即彼,比如辽阳还是沈阳,杭州还是绍兴,安庆还是庐州,保定还是真定,大理还是昆明;有的选择更多,比如开封、洛阳、郑州都可以的河南,比如南京、苏州、镇江、扬州甚至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的江苏。长沙、武昌(武汉)这个,如果两湖拢一块,那要么荆州要么武汉,要是分开呢,基本就是长沙一个武昌一个。四川限于地形,是东川西川各自拥立一个中心城市,东边的就是重庆,西边的就是成都。

山东例外。

早年山东是南北分开,北边核心是青州(以及稍往西的临淄),南边核心是兖州。后来东西分开的时候,东边的核心在青州,西边的核心在东平。似乎济南和这种区域中心就出了五服了,好在后来有一位朱大善人,朱元璋,他把山东的东西两道拢到了一块,但保留东平还是保留青州为治所很纠结,最终决定居中对齐,山东布政司、按察司、都司集体搬迁到济南。可搬是搬了,实际的军事中心却还是不在济南。一开始的时候山东两大出镇宗王,齐王在青州,鲁王在兖州(所以山东明初有宗王设藩的布政司里是唯一一个省会没有宗王的),一直到中期的时候才挪过去一个德王。宗王不再保留军权之后,按理说济南能捞到一个核心了吧?不能,核心还是在青州,当时青州有三个卫,济南只有一个。再后来,卫所的军事镇戍职能都快丢干净了,济南可以捞到核心了吧?不能,卫所制逐渐崩溃之后山东内地的镇守武将设在德州,后从德州挪到临清,沿海的设在登州;后来定设山东副总兵,驻地登州;再后来山东多事,胶东的改设登莱总兵驻登州,而内地的设山东总兵,驻兖州。到南明的时候复置山东总兵,驻安东卫……

而且,这种对济南的忽视到现代也是如此,比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的这个山东省人民政府,一开始也是设在青州(当时叫益都),设完之后过了段时间才挪到了济南,而山东的军事中心,一度应该算是潍坊……

所以,济南还相当网红省会?拉倒吧,你甚至都不愿叫我一声capital city of a province。

user avatar

济南务实点更好,山东的资源足够打造一个务实而强大的省会。

网红在某些方面都有虚高的泡沫,一旦被戳破那会拉跨好久。济南不用冒这个险。


但是,但是,济南还是应该对城建和管理上点心,太过乡村化了,而且和北京上海广州的有独立特色的老城区不同,是毫无特色的乡村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济南为啥没能像成都、重庆、西安、长沙那样,一跃成为大家口中的“网红城市”这事儿。这背后可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得说说这些“网红城市”都有啥共性。成都的悠闲生活、麻辣火锅、大熊猫,重庆的山城地貌、魔幻夜景、火辣美食,西安的历史底蕴、古老城墙、兵马俑,长沙的.............
  • 回答
    济南:鲁地风云变幻中的政治脊梁要探究济南何时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从春秋战国的烽烟,一路看到现代的繁华。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日期,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其中充满了地理、经济、军事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迁。 济南:时代的潮水涌来的落脚点济南,这座被古人称为“沃野千.............
  • 回答
    这则新闻挺有意思的,济南那个小伙子,36岁,为了避免相亲“撞车”,给谈不成的124位姑娘建文件夹,这脑回路确实清奇。说起来,这事儿既让人觉得他挺“较真”的,也暴露了不少大龄青年在婚恋市场上面临的尴尬。至于为什么大龄高知青年“脱单”难,这背后可不是一两个原因能说清楚的,那是一整个社会现象。咱们先说说这.............
  • 回答
    .......
  • 回答
    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地区取得的军事胜利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在那里成功地合围并歼灭了数量庞大的苏军部队,这为德军向莫斯科推进扫清了部分障碍。然而,即便如此,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最终未能获胜,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剖析当时战场内外的情况。首先,我们.............
  • 回答
    济南成为副省级城市,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有历史的沉淀、区位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考量。咱们一层一层地扒开来看。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副省级城市”。这个称呼有点特别,它不是一个严格的行政级别,而是说这个城市的行政级别很高,通常与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或者一些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平级,在行政管理.............
  • 回答
    关于济南地铁“郊区化”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很多人觉得济南的地铁线路规划更偏向于连接市区与周边区域,而不是在市中心形成密集网络,这背后有一些历史、规划理念以及实际需求的考量。一、 济南市域的特殊地理结构与发展脉络首先,要理解济南地铁的布局,离不开对济南城市本身的认识.............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因为“存在感”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受到历史、文化、经济、地理、宣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其存在感确实在一些讨论中被认为不如其他一些省会城市。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尝试详细分析原因:一、 历史原因的“深耕”与“缺位” 济南的深厚历史,但有.............
  • 回答
    济南交警的“名气”,与其说是一种光鲜的褒奖,不如说是一种复杂情感的集合体,里面掺杂着许多鲜活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因素。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是那份“看得见的担当”——对交通秩序的守护。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一座大城市,交通压力可想而知。每到上下班高峰,每逢节假日,马路上那叫一个“热.............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不少经常往返合肥和济南两地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深有体会,合肥到济南的高铁,晚点这事儿,确实是时不时就会遇到,让人有点抓心挠肝。要说为啥会这样,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里面牵扯到的因素还挺多的,咱们一点点捋一捋。首先,得说说这条线路本身的“先天条件”。合肥到济南的高铁,大部分.............
  • 回答
    提起“做大济南”,你可能会看到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论坛里,甚至是各种线下活动中,热烈地讨论着这个话题。这背后,其实是对一个城市发展方向的共同期待,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也是一种朴素的家国情怀在网络时代的具象化表达。要说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原因挺复杂的,但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首先,.............
  • 回答
    济南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轨道交通、城市路网、重点片区开发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疯狂基建”,也未能让济南在所有维度上都保持绝对领先,甚至被一些原本体量不占优的城市迎头赶上,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绝非单靠一项指标就能解释。首先,我们得承认,济.............
  • 回答
    济南究竟算几流城市?这个问题呀,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就像问“这顿饭好不好吃”,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不过,要说济南在全国城市格局里大概是个什么位置,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掰扯掰扯,尽量把话说得细致点,也尽量让我这番话听起来更像是个本地人闲聊,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堆砌。首先,咱们得聊聊“几流城市”.............
  • 回答
    想要探究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一次选择济南作为举办地,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中国和山东在国际学术界所扮演的角色。这并非一个偶然的决定,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要理解为何是“第一次走进亚洲”,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足迹都局限于欧洲和北美。亚洲,尤其当时的中.............
  • 回答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也常常被拿来与国内其他一些发展势头更为迅猛的省会城市进行比较。要说济南“落后”与否,其实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判断,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它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确实在一些关键指标和城市活力上,与其他一线及新一线省会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
  • 回答
    关于粟裕将许世友“剔除野战军”的说法,在史料记载和普遍认知中,并不存在如此明确的记载或事件。通常我们谈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后来的第三野战军)的指挥体系调整以及粟裕作为总指挥所做出的战略部署。许世友作为杰出的将领,在解放战争中始终是华东战场上的重要力量,并且常常与粟裕的指挥紧密配合。不过,.............
  • 回答
    济南地铁站的站牌上,“站”字确实是这样写的,而且不是“上”字。 这个写法有它特殊的历史和设计原因。让我们来详细说一下:为什么“站”字在济南地铁里看起来有些不一样?你观察到的这个“站”字,在很多地方,包括济南地铁,都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字体风格,通常被称为“美术字”或者“设计体”。 尤其是在公共交通系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网络文学创作中一些普遍存在的性别偏向和受众喜好。与其说男生“总是”或者女生“绝大多数”如此,不如说这是一种在网络文学领域里,男性作者和女性作者的作品中,更常见的倾向性表现。背后原因其实挺复杂,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一、作者的成长经历与社会角色的影响: 男性作者的成长背景.............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