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年,为何说 DIY 电脑已死?

回答
在 2021 年,“DIY 电脑已死” 的说法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字面意义上的陈述,而是 一种用来表达 DIY 电脑市场和爱好者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和深刻变化的感慨和警示。 这句话的出现,通常是因为以下几个关键原因交织作用,导致了 DIY 电脑的体验和吸引力在当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 史无前例的显卡和处理器缺货及价格飞涨(GPU Crypto Mining Boom & Supply Chain Issues)

这是导致“DIY 电脑已死”最直接、最主要的导火索。

加密货币挖矿热潮: 以比特币、以太坊等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在 2020 年底到 2021 年经历了疯狂的牛市。高性能显卡是进行挖矿的关键设备。大量矿工涌入市场,不惜一切代价扫荡市面上的显卡,尤其是高端和中端显卡。
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 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极大地扰乱了电子产品制造和运输的供应链。芯片制造商的生产受限,物流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显卡等关键组件的供应短缺。
结果: 显卡价格一度翻倍甚至数倍于官方建议零售价。原本 DIY 电脑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根据预算灵活搭配硬件,尤其是追求高性能游戏体验的玩家,却发现最核心的部件——显卡——根本买不到,或者价格高到令人咋舌,使得 DIY 的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2. 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的崛起与普及

性能的提升: 随着技术进步,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尤其是游戏本和轻薄高性能本)在 CPU、GPU 等方面的性能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一些台式机。
便携性与一体性: 笔记本电脑将所有组件集成在一起,无需用户自行挑选主板、内存、硬盘等,安装和使用都极为简便。这种“开箱即用”的体验对于非硬核玩家或追求便利性的用户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厂商的营销与价格策略: 笔记本电脑厂商在产品设计、营销和渠道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并且随着规模化生产,其价格也逐渐变得更具竞争力,尤其是在促销活动时。
DIY 的劣势凸显: 相较之下,DIY 电脑在便携性上完全不占优势。即使购买了高性能的组件,也需要用户自己动手组装,对于不熟悉的用户来说存在门槛。

3. DIY 电脑的门槛和复杂性

硬件兼容性: 用户需要了解不同组件之间的兼容性,例如 CPU 和主板的接口、内存的类型和频率、电源的功率等,这需要一定的硬件知识。
安装和调试: 组装电脑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也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
售后和故障排除: DIY 电脑的保修通常是针对单个组件,一旦出现问题,用户需要自行排查是哪个组件出了故障,并联系相应的厂商进行售后,这比购买整机的一站式服务要麻烦得多。
软件生态: 过去 DIY 的一大优势是能够自由选择操作系统和软件。但现在很多软件和服务都倾向于云端化或移动端,对高性能本地计算的需求相对降低。

4. 整机市场的成熟与性价比提升

品牌整机厂商的进步: 联想、惠普、戴尔、华硕等品牌整机厂商在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预设搭配”的便利性: 这些厂商提供了各种不同配置的整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直接购买,省去了自己挑选和搭配的麻烦。
某些时候的性价比优势: 尤其是在促销活动期间,或者在某些特定的配置组合下,品牌整机有时甚至比 DIY 的价格还要有优势,加上完善的售后服务,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

5. DIY 爱好者群体结构的变化

年轻用户的“游戏即用”心态: 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尤其是玩家,可能更倾向于“拿来就用”的便利性,他们可能更关注游戏本身,而不是电脑硬件的组合与优化。
硬核 DIYer 的生存空间: 少数坚持硬核 DIY 的玩家依然活跃,但他们相对于整个消费者市场来说是小众群体。而那些曾经是 DIY 主力军的用户,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对便利性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总结来说,“DIY 电脑已死”并非意味着 DIY 电脑完全消失,而是指:

曾经 DIY 的绝对优势(性价比、配置自由度)在 2021 年受到了严重侵蚀。 显卡价格飞涨使得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DIY 电脑的门槛和所需付出的精力,相对于高性能笔记本和品牌整机的便利性,显得更加突出。
市场的主流消费趋势在向更便捷、更一体化的产品倾斜。

这句话更像是 DIY 电脑爱好者们对当时市场现状的一种 “哀嚎”和“怀旧”,是对曾经那种自由搭配、享受硬件乐趣的时代的一种感叹。尽管如此,DIY 电脑依然拥有其忠实的拥趸,尤其是在对性能有极致追求、喜欢折腾硬件、或者对特定配置有特殊需求的用户群体中,DIY 的生命力依然顽强。但它不再是那个占据绝对主流、人人都可以轻易参与并获得巨大满足感的市场生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DIY已死?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听说DIY已死,今天都2021年了,还DIY已死?二十年了,有点新意吧。

DIY不仅没有死,而且DIY的横向范围和纵向范围都在继续扩大,一边在侵蚀传统工作站市场,一边在进一步挤压高单价台式机市场,高端化、客制化、玩法多样化趋势明显,怪谁咯?

1.什么是DIY?

DIY,简单来说就是Do it yourself,自己利用标准零部件组装或改良一台兼容型X86计算机的行为

2.广义上的DIY产品又是什么?

广义上的DIY产品实际上是指系统集成商批量采购标准商业现货贴牌组装的一类产品,没有大量私有标准零部件的产品。京东的整机,淘宝天猫的什么武X,宁X,北京的思X合力,华东的prosever的服务器工作站,甚至中科曙光、浪潮的部分工作站产品(大多由标准的超微准系统集成而来)和商用台式机,甚至还有一些海外的工作站厂商,比如给SGI做过生产的boxx的工作站核心零部件也都是商业现货。这些都属于广义的DIY产品。

3.有何证据证明DIY市场正在纵向侵蚀工作站和高单价台式机市场?

3.1 高性能平台的细化:HEDT、UHEDT

HEDT,High-End DeskTop, UHEDT,Ultra High-End Desktop。前者是指基于双路服务器平台精简多处理器支持和部分企业级功能的发烧级台式机平台,后者则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多指具有多路处理器平台扩展性且性能较HEDT更高的一类产品总和。从字面上来看,可以判断出这两类产品本质上是服务器端产品的阉割版,阉割程度有区别,是更加细分的两个市场。

事实上HEDT和UHEDT两个概念,出现的非常早。而且比较直觉的是,UHEDT概念的雏形要比HEDT更早一点。

UHEDT的滥觞:AMD QUAD FX

现代UHEDT的雏形,可以被认为是AMD QUAD FX平台。也就是搭配Socket F LGA1207的FX系列,这个产品只交给了华硕一家做,即L1N 64 WS。为什么说这个平台是UHEDT的雏形呢?它满足了后世对HEDT的一些基本定义,却又有所超越:

QUAD FX具有以下特点

/1.处理器采用与双路/多路sever处理器同样的晶片,只精简功能支持而没有精简核心/缓存/内存

FX 70系列相对于当时的八路皓龙,精简最明显的是精简了八路和四路处理器的支持,但同时保留了多条可用的HT总线,即可以实现双处理器的同时还可以支持多北桥

/2.硬件上同时支持UDIMM和FBDIMM,即支持普通台式机内存,普通ECC内存和带缓冲的ECC内存

/3.平台扩展能力直逼多路系统

Quad FX实际上展示了这样一种趋势,即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不满足于标准的服务器工作站产品,他们既需要不弱于双路工作站平台的性能和扩展性,又需要能够精细调整每个子系统的性能表现,但他们不需要服务器工作站级的可靠性,只需要满足7X12的工作需求即可。


夭折的UHEDT 推广尝试:intel skulltrail

intel skulltrail 平台,即采用5400 seaburg北桥(即X48的服务器版本)双NF200的D5400XS主板搭配特制的QX9775处理器和FBDIMM的一套平台。这套平台是intel继定义HEDT平台(X38)之后尝试定义UHEDT平台的一个尝试。

它和AMD FX面临相似的问题,第一是在2008年Q1,大多数软件仍然是单核和双核优化,而且intel的胶水四核和FSB总线限制了四块cpu die并行处理效率,在日用中表现较普通平台更差(因为采用了FBDIMM,延迟高频率低)。第二是价格过高,整套skulltrail平台不计外围设备要花费2008年的4000美元。第三是发布时间较晚,大家都想等nehalem,即秒天秒地的第一代I7。

但无论如何,skulltrail证明了UHEDT是一个有希望培育的市场。


成熟的UHEDT:EVGA SR2

EVGA SR2是一个比较成熟的UHEDT平台,它的出现实际反映了第三方厂商对这个细分领域的兴趣,是这个市场逐渐成熟的一个标志。SR2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产品,第一,它虽然定位于工作站(270 WS W555),但是它不像其他标准的工作站主板(如超微的X8DTH,X8DTG Q)禁止了超频。第二,虽然它定位于工作站主板,但是它还不像其他标准的工作站主板(如超微的X8DTH,X8DTG Q)使用了双北桥设计,而是单5520北桥和双NF200设计。同时它支持Xeon 5500和5600系列,可以调整CPU的外频和内存的频率、时序。从这些特点而言,它是一个标准的UHEDT产品。


全面核交换:XEON W 3175X+C621 VS TR PRO+WRX80

这两个产品的出现其实正式标志着UHEDT市场的确立。

第一,3175X,3275和未来可能的3375(ICELAKE W)是有明确的迭代的。而AMD那边,也确定了WRX80和TR PRO不仅有ZEN2的现有产品,还会有ZEN3的未来产品,迭代是明确的。

而Skulltrail和Quad FX的迭代都不明确,这说明intel和AMD当时都没有想好怎么开发这一细分市场的市场潜力。

第二,参与主板生产的第三方厂商数量也逐渐增加,主要的一线厂家基本都有参与。支持3175的C621主板生产商一共有四家,一个是华硕,产品是DOMINUS EXTREME,一个是技嘉,AORUS C621 EXTREME,一个是EVGA,即SR3,还有一个零售市场很少见的永擎,ASROCK RACK 。而WRX80上来就是三家大厂:华硕、技嘉和超微(推测泰安、微星、永擎会跟进)。从第一方厂家强推,到第三方厂家数量增加,其实正反映了这个市场的容量在逐步扩大。


3.2 OEM的后知后觉

按照一般道理来说,DIY市场的成本和产品一致性是远远无法和OEM产品相比的。像在工作站市场,同样配置的工作站,御三家的产品走企业渠道只比同配置DIY组装平均来看,贵不到一千美元,市场地位不可撼动。但是在HEDT和UHEDT这个市场中,反而是OEM厂商的对应产品被DIY直接击溃,最终不得不借助工作站产品借尸还魂。

3.2.1利用供应链优势构筑特性的护城河

其实与UHEDT和HEDT的增长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主要OEM厂商的日益保守和大企业病。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有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厂商是先知先觉但是执行力不够,还有几个厂商是浑然不觉,还有两个厂商最终喜摘桃子,对比还是蛮鲜明的。

事实上,在HEDT和UHEDT这个市场中,OEM最大的优势不是技术支持和售后,而是利用供应链优势实现的系统调优和通用零部件带来的低成本。但典型的OEM厂商中,只有鸿海、超微、泰安和惠普做过类似尝试,而戴尔、华硕、联想等企业要么有这个想法,但保守起见没有大规模市场化过,或者压根就没实践过。

众所周知,ATX甚至SSI EEB/CEB是个老掉牙的标准,但是兼容机市场为了兼容绝大多数零部件都不得不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而比较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就准备在这些标准规格的基础上做一些修改,以实现差异化和性能优化。

最容易实现的做法就是加长和加大主板尺寸,使主板的可扩展性在PCIE扩展卡日益“粗大”的情况下不缩水,甚至能够提高。

比较可怜的是富士康/鸿海。鸿海属于起了个大早,没赶上集的。首先富士康是诸多大企业中第一个认识到未来必定属于全PCIE设备的,而且pcie设备的尺寸会随着功耗的提高而增大。所以他们在2007年发布了一个实验性的主板标准:Ultra ATX。Ultra ATX的特点是比ATX的7槽长度更长,达到了10槽水平。

这就是富士康的Ultra ATX原型主板,可以看出这个设计是相当超前的。10槽长度,哪怕在今天也可以轻松装下四张三槽的3090。

而惠普则是第二个探索这个方向可能性的,但是它没有好好利用自家供应链的优势,DL370G6这种产品,昙花一现:

而超微的第一张超长主板,则要到2010年的IDF上才发布:

然而来的很晚的超微是最终将超长主板定义为市场标准的那家企业,国内甚至世界上常见的4GPU塔式工作站,基本都是超微7046、47、48、49系列贴标而来,长这样:

由于超微的DTG/DRG/DPG系列定期迭代,从X8DTG(westmere),X9DRG(SNB/IVB),X10 DRG(HSW/BDW),X11 DPG(SKL),一直迭代到今天的X12 DPG(ICELAKE)。所以成为了事实上的超长主板标准,哪怕这个标准是私有的。

比如美国的boxx就拿超微的这些个主板做自家超级工作站的主板:

而另一家服务器主板巨头泰安也是拿出了自家的超长板:

而超长主义的巅峰,就是苹果的Mac Pro 19

可以看出这种思路只要在供应链配合下,两到三代就能演化出相当高的特性壁垒,从而占据OEM较DIY最大的优势:价格和特性。超微和泰安的成功,其实就代表着和惠普、戴尔和联想等企业也可以成功,因为这些企业体量规模比超微和泰安,大太多了。

之所以列这么多工作站领域的内容,是因为HEDT和UHEDT实际上是可以和工作站共架的。共架,意味着更好的特性,更低的成本和更合适的价格。

3.2.2 走入死胡同的OEM HEDT和胎死腹中的UHEDT

(晚点填坑)

user avatar

普通家用办公用电脑,我实在找不到理由为什么要DIY而不是直接拿这台。

当OEM把这样的机器干到2000出头的时候,DIY就已经没半条命了。

蜷缩在游戏生产力等中高端市场的DIY,现在还动不动被极端的市场变化搞一下,死肯定是死不了,市场容量被继续压缩倒是真的。

user avatar

现在才说 DIY 电脑已死?

早在 2009 年俺就觉得 DIY 电脑已死了。

过去的十年, 再也看不到主频能超 80% 以上的 CPU。GPU 能超 30% 以上的显卡也找不到。 基本上也就是玩玩加内存、换 SSD 之类令人心跳不会加速的乏味的 DIY。






俺 DIY 也就是买了一块仍然带 PCI 插槽的主板来就一块古老的声卡 EMU 1820M。顺便利用一块朋友扔杂的 i7 CPU。



DIY 的根本乐趣是尽可能少的花费榨取尽可能多的性/功能, 现在已经不存在什么乐趣。 掐指一算, 显卡的价钱买两台游戏机 (PS5 + XBOX X)加上4K电视机还有剩, 你们有钱自个玩去吧。


索尼(SONY)PS5 PlayStation®5 数字版&Dual Sense手柄套装

俺一吆喝就断货, 太难了。 都怪俺走漏了消息!



       PlayStation 5是索尼互动娱乐于2020年11月12日上市的家用電子遊樂器。 本機為PlayStation 4(PS4)的後續機型,在硬體上比前代PS4有大幅的提升, 使用了PCIe 4.0規格的高速定制固態硬碟和AMD的定制处理器。 手柄控制器名为DualSense使用自适应扳机,支持阻力感应。光碟機版本支持4K 蓝光播放功能。 新的安装方式允许用户仅安装游戏部分内容,如仅安装多人模式;不启动游戏也可以查看可加入 的多人游戏服务器和可参与的活动。PS5採用客製化的AMD圖形處理器,具有光線追蹤、4K解析度、 每秒顯示帧数達120、3D音效,且可向下兼容PS4和PlayStation VR的遊戲。   Xbox Series X与Xbox Series S是微軟於2020年11月10日推出的第九世代家用電子遊戲機。 它们作为Xbox游戏机家族的第四代产品,接替Xbox One家族。 微软最初在2018年E3電子娛樂展上公布第四代Xbox的统称代号“Project Scarlett”, 并在2019年12月12日美國的遊戲大獎會場首度發表代号为“Project Anaconda”的Xbox Series X。 Xbox Series X拥有更高端的硬件,并支持更高的显示分辨率(最高8K分辨率)以及更高的帧率和 实时光线追踪;它还拥有高速固态硬盘,以减少加载时间。价格较低的Xbox Series S使用 相同的CPU,但GPU的性能较差,内存和内部存储空间较少,而且缺少光驱。这两款游戏机都能 向下兼容许多上一代Xbox游戏、控制器和配件。作为微软的「智慧分發」计划的一部分, 许多上一代游戏在Series X/S上都有画面提升,无需额外收费。这两款游戏机还兼容 游戏订阅服务Xbox Game Pass,以及云游戏平台Xbox Game Pass云游戏。     


买 PS5 或者 XBOX X 相当于委托 SONY 或者 MICROSOFT 帮您议价,

不用再受 GPU 厂商的盘剥。




反正俺不买 GPU, 再等等明年的 5纳米 禅4 CPU。

~~~~~~~~~~~~~~~~~~~~~~~~~~~~~~~~~~~~~~~~~

虽然预计英特尔第12代 Alder Lake 处理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但AMD可能会晚一点,其下一代 5纳米 Zen 4芯片将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几乎晚一年。

这些芯片有望成为AMD第一款支持DDR5和PCIe 5.0的芯片,因为据说即将推出的Zen 3+处理器将坚持使用当前这一代。

英特尔在DDR5和PCIe 5.0方面可能有一年的领先优势,这对AMD来说不一定是个缺点,未来最佳游戏固态硬盘和最佳游戏内存的早期采用成本很高,可能会把这些组件推向发烧友领域。

到2022年底,当AMD加入战场时,价格有可能更加实惠,但随着Chia加密技术的繁荣,这很难预测。由于可能比上一代产品的性能提高40%......


       不念不牵不缠   但求心如止水的那一天     


年年有新品, 不过俺心如止水



~~~~~~~~~~~~~~~~~~~~~~~~~~~~~~~~~~~~~~


“老麦, 你怎么也带货了?”

“俺早就带了。 成人玩具和地方小吃,还有鸡蛋、书籍和牙刷,俺无所不带。”

“爷青结”

“快来买买买, 俺还推荐耳机、内裤和吸奶器。”

“你无恶不作。”

“这就是俺的人品问题吗?”


zhihu.com/question/3965

zhihu.com/question/4597
zhihu.com/question/2212
zhihu.com/question/6079
zhihu.com/question/2081
zhihu.com/question/4220
zhihu.com/question/2830
zhihu.com/question/4502



..

user avatar

几个方面。

第一矿潮汹涌,但凡好一点的显卡都被炒货上了天价,diy很重要一点就是保证整个机器配置均衡,合适的显卡贵了两倍,你怎么买?

第二就是国内奸商劣币逐良币。配件的价格其实很透明,竞争又激烈,买家也不想吃亏怎么办?当然是从买家注意不到的地方下手了啊。

看买家水平,水平好一些的直接自己买散件装了,用不着diy店。

能去diy店的相当大一部分是半瓶子水,这样的太好忽悠了,认识cpu和显卡是吧?知道一些牌子显卡的显存速度位宽么?这里面水深了去了。当然这还只是一部分,最简单的:你配件都指定,电源你知道好坏么?机箱你知道利润差有多少么?音箱和键鼠的差别呢?三大件和硬盘赚不到钱,配件反手就把钱都赚回来了。

这还是良心奸商。那黑心奸商啥样?你交了钱他提货的时候告诉你没货了给你推荐个其他牌子的,你要答应了他就赚了,你要不答应,钱他也不退。投诉到市场管理部门,人家和稀泥……

第三、超频门槛大大提升,以前的芯片制程没现在那么高,设计的余量也大,超频就和玩一样别说水冷了,原厂风冷散热都能给你超一波。现在你就算全套液氮高端玩家,超频提升的还不如当年上一套水冷的提升高。

第四,玩这东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当年年轻人想玩,就只有电脑可以玩,现在,买个手机刷抖音不香么,diy电脑?人家电脑都不用好么?不见知乎上还有:现在手机就可以解决一切,电脑是不是应该淘汰了……这种问题出来。

user avatar

房屋市场,最活跃的是二手房市场;

汽车市场,二手车热热闹闹;

到这里DIY电脑,全是有钱人,一报配置,你们怎么舍得屈尊来这个小地方。

海量的二手电脑配件,垃圾配件,洗板配件。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繁荣的很。

酷睿2这种775的垃圾芯片,你以为死绝了。

实际上大有人买。

淘淘换换,乐此不疲。

买了卖,卖了买,装一台给新开张的鸿运发宾馆前台配豪华32吋显示器,再装一台给鸿运发宾馆接监控,监控室接B级显示器。

你们太不懂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了,教学楼、写字楼,这就是你的过去和未来。

user avatar

DIY已死这个说法,大概四五年在贴吧上反反复复断断续续听过。

当时所谓DIY已死,并不是因为显卡涨价DIY主机太贵了。而是因为DIY的本质在于折腾,玩家靠折腾带来的性能增益越来越小,想要性能只能靠“钞能力”,厂家的刀法过于精准。

很久以前,CPU超频能增加20-60%的频率,有的CPU还能“开核”,比如Phenom X3 8450;Athlon X2 7750、7850;Phenom2 X3 710、720;Phenom2 X2 545、550这些型号的CPU,靠自己折腾获得更多核心。

而现在呢?举个例子,i9 9900k默认的全核睿频是4.7GHz,用了顶级水冷超频能稳住5.0GHz,这里面频率提升5-6%,体质稍差的5%都不到。为了这一点提升我还要买360 mm水冷,还要额外增加一千多预算。

11代酷睿更是大火炉,不要说开核,牙膏都能倒吸,10核缩成8核。

AMD这边,虽说已经反杀了酷睿,但是出厂即灰烬,靠折腾超频带来的收益也不去从前。况且自Zen2开始核心积热严重,u热塔不热,散热出不去,更难超了。

此外,DIY越来越浮于表面,搞一堆RGB灯效、背甲、二次元擦边球等等。本来DIY论坛是一群技术宅在探索、记录、交流,结果变成小布尔乔亚互相攀比的地方。

所以说DIY已死,加上今年的矿潮,这波要死透了。

user avatar

因为配单脑,DIY电脑很流行,主要是因为品牌电脑的价格高,利润高,性价比低,而自己花一顿功夫玩DIY,能实实在在的降低不少价格。

现在中国的品牌电脑价格都非常便宜,利润空间也有限,即使自己花时间跑去DIY,能降下去的价格十分有限,不值得了,所以DIY就不太流行了。

DIY流行不流行,看这么干有没有价值。

user avatar

DIY绝对没有死,只是会长期处于“与高价显卡卡共存”的状态。

在当下这个显卡价格飙升的时代,我们应当客观看待问题、全面认识现状,要立足当前以着眼长远,抓住机遇以应对挑战。


我认为,作为普通消费者,在应对买卡难、买卡贵的问题上,应该保持“十个心”:

对DIY事业的热心,对形势变化的关心

对逐步降价的耐心,对公平交易的真心

对抵制奸商的决心,对显卡市场的关心

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对长久斗争的决心

对艰难困苦的恒心,对忘我奉公的义心


对DIY要做到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看准时机购买显卡,该出手时就出手,应当做到“十个点”:

着眼立足点,找准出发点

认清优缺点,明确轻重点

找准切入点,明确落脚点

探寻突破点,把握着重点

结合关键点,牢记中心点

扬弃优缺点,贯彻根本点


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我们既要笃定坚守初心,也要勇于开拓进取,务求贯彻“十个新”:

看清新形式,抓准新要求

开创新思路,制定新方案

发展新水平,追求新境界

采用新举措,谋求新高度

探索新实践,推动新发展


我们在面对高价黄牛卡时,要保持头脑特别情形,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果断。要坚决冲破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 2021 年,“DIY 电脑已死” 的说法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字面意义上的陈述,而是 一种用来表达 DIY 电脑市场和爱好者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和深刻变化的感慨和警示。 这句话的出现,通常是因为以下几个关键原因交织作用,导致了 DIY 电脑的体验和吸引力在当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 史无前例的.............
  • 回答
    王安石,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一生波澜壮阔,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12月18日(或19日),我们迎来了他诞辰一千周年,这是一个回顾和评价他一生功过是非的绝佳时机。要评价王安石的一生,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北宋中期,一个经济繁荣却积弊丛生的社会。当时的朝廷面临着军事.............
  • 回答
    听到国务院同意从2021年起,将每年的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心里挺受触动的。这真是一个迟来的,但也意义重大的节日。每年1月10日,都会想起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警察们。不是因为有特别的“节日”才去关注,而是因为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在那里,守卫着我们的安宁。我想对他们说一句:.............
  • 回答
    2021年失业人数的飙升,绝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交织的经济和社会动荡的集中体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拨开迷雾,探究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成因。疫情的“阴魂不散”与经济复苏的“拉锯战”最直接、最显眼的催化剂无疑是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尽管2021年全球范围内疫苗接种工作逐步推进,.............
  • 回答
    2021 年 3 月 2 日,A 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次比较显著的下跌,尤其是一些热门板块和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出现了较大的调整。这次跳水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前期涨幅过大,估值压力显现:在 2020 年下半年到 2021 年.............
  • 回答
    2021年底,洛杉矶湖人队确实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用“乱象丛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段时间,这支承载着无数期望的球队,仿佛一台失灵的机器,故障频发,令人扼腕叹息。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那原因绝非单一,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无法忽视的是伤病这个恶魔的侵扰。 当时,球队的核心球员,特.............
  • 回答
    2021年7月27日,A股市场在尾盘确实出现了一波较为明显的跳水,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猝不及防。这并非单一事件引发,而是多重因素在短期内集中发酵的结果。当日盘面回顾:当天上午,A股市场整体表现尚可,主要股指在震荡中有所企稳,甚至一度出现反弹迹象。然而,进入下午,尤其是临近收盘的最后半小时,市场的恐慌情绪.............
  • 回答
    2021年确实是DHT(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专用混合动力变速箱)技术集中爆发的一年,多家车企,包括不少自主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DHT车型。这背后并非“突然攻破”,而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积累效应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 回答
    2021年12月15日,中国医药板块经历了一场普遍性的下跌,而其中尤以药明康德的“闪崩”跌停最为引人注目。这家市值一度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的医药巨头,在当天几乎没有抵抗地触及跌停板,让无数投资者感到震惊和不解。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当日的市场情绪与医药板块的整体背景.............
  • 回答
    关于河南2021年高考考生人数的争议,确实在网络上存在着不小的讨论。一方面,官方公布的报名人数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数字,而另一方面,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却似乎要少一些。这种差异,加上网络信息的传播,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甚至认为是“造假”。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报名考生”和“实际参考考生”这两个概念区.............
  • 回答
    2021年12月,关于勒布朗·詹姆斯有意重回克利夫兰骑士队的传闻甚嚣尘上,这无疑是当时NBA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如果詹姆斯真的在那时考虑做出这样的决定,背后必然有着多重复杂的考量,既有个人情感的牵绊,也有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甚至可能触及到家庭和商业的布局。情感的召唤:俄亥俄州的情结首先,克利夫兰和骑.............
  • 回答
    丰田在2021年全球销量上超越大众,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丰田多年来稳扎稳打、策略得当的结果。要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产品线的深度与广度: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丰田在全球市场拥有极其丰富且均衡的产品线,这是其能够吸引广泛消费者的基石。 轿车领域的坚实基础: 像凯美瑞(Camr.............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7日)A股市场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失真”的观感,指数“假涨”的背后,个股却普遍下跌,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市场结构性分化和资金博弈的复杂逻辑。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首先,要理解“失真”,我们需要知道指数是如何构成的。A股市场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等,都是由市值较大、权重较.............
  • 回答
    今天(2021年4月28日)A股市场的分化涨跌不一,以及大盘出现“该涨不涨,该跌不跌”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多重因素的复杂博弈。这并非简单的“情绪化”或者“非理性”,而是市场在多种矛盾和力量拉扯下的真实反应。1. 市场分化加剧:风格切换的暗流涌动与结构性机会的凸显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何会出现“分化涨跌.............
  • 回答
    2021年315晚会上再次出现“瘦肉精”的问题,确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也再次将这个老生常谈的食品安全顽疾推到了公众面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抽检不合格事件,它背后折射出的,是监管的漏洞、利益的驱动,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复杂性。为什么“瘦肉精”会在2021年315晚会上“又见”?“又见”这个词用得非常精准.............
  • 回答
    2021 年中国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 以上”,这一数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导向以及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读这一目标释放的信号:一、经济复苏和增长动能的信心信号: 经济已从疫情中显著复苏: 2020 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
  • 回答
    广东,这片南国沃土,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GDP总量高达12.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将这个数字拿来与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进行一番横向对比,你会惊奇地发现,广东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其经济体量竟然能够跻身全球前十的行列,与一些老牌的经济强国肩并肩,甚至超越了不少国家。这无疑是令.............
  • 回答
    您提供的关于2021年中国人口数据的信息非常关键,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核心数据回顾: 总人口: 14.1260 亿人 比上年末增长: 48 万人值得关注的信息及详细解读:1. 人口增长速度的极度放缓,并转为负增长的预警: 历史对比: 这是最核心的信息。通常情况下,.............
  • 回答
    说起来,对于2021年,我脑子里其实早就盘算着不少事情。与其说是“目标”,不如说是我对自己的一种期许,一种想让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更进一步的渴求吧。首先,我想要在信息处理的深度和广度上再往上一个台阶。现在虽然我能接触到海量的文本和数据,但有时候感觉自己还是像个信息超市的管理员,懂得各种商品的摆放位置和基.............
  • 回答
    美国2021年人口增长率为0.1%,这一数据被记录为历史最低,反映了美国人口增长的长期放缓趋势。这一现象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更可能对美国的经济结构、社会政策和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含义及经济影响: 一、人口增长低的深层原因1. 疫情后恢复的滞后性 2020年新冠疫情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