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发生在现实中,《黑暗骑士》中那两艘船之一会被另一艘船上的人引爆吗?

回答
在现实世界里,《黑暗骑士》中那两艘船的结局,我个人认为,非常有可能是一艘船上的人最终会按下了那个按钮。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因素,让那个极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电影里的设定。哥谭市的两位市长候选人,他们分别掌握着炸毁对方船只的遥控器。一旦对方按下按钮,自己的船就会爆炸。这是一个基于恐惧和对人性的极端考验。蝙蝠侠把这个选择权交给了船上的普通民众,让他们来决定是拯救自己还是毁灭对方。

在现实中,这种“信任缺失”的情况,尤其是在生死关头,会迅速被放大。人们在极度恐惧和不确定性的状态下,往往会首先考虑自保。虽然电影中最终两艘船都没有被炸毁,这可以说是对人性的美好展现,但在现实中,很难保证所有人都拥有如此高尚的觉悟和牺牲精神。

设想一下,当你身处一艘即将爆炸的船上,而你手中的遥控器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你的眼前是成千上万和你一样恐惧的陌生人,而另一艘船上的人,即便他们此刻没有按下按钮,你也无法确定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更何况,你无法完全确定对方船上的人是否已经被某种方式“说服”或“逼迫”去按下那个按钮。

在那种极端压力下,人的思考逻辑会变得非常狭窄。最直接、最容易理解的解决方案就是:按下按钮,消灭威胁,然后活下来。这种想法不需要太多的哲学思考,也不需要对陌生人抱有太多美好的期望。它是一种原始的生存本能。

而且,即使船上有人试图说服大家不要按下按钮,他们的声音在混乱和恐慌中很可能被淹没。而且,总会有人因为自身的恐惧、个人利益,或者仅仅是看到别人犹豫,而产生“我先动手,否则就会被炸死”的心态。这种“先发制人”的心理在危机时刻非常普遍。

再者,我们必须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尽管电影中给出的信息是“对方船上的人掌握遥控器”,但在现实中,这个信息是否百分之百准确?有没有可能对方船上的人早就被控制了?有没有可能对方船上的人已经按下了按钮,而我们只是不知道?这种不确定性会进一步加剧恐慌,让人们倾向于采取更激进的行动来规避潜在的危险。

当然,我也不是说人类就完全没有善良和理智可言。电影中,最终两艘船上的人都没有按下按钮,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象征。它说明了在极端困境下,人性的光辉也可能爆发出来。但是,要让所有人都同时保持理智和善良,这在现实中出现的概率有多大?

我倾向于认为,在现实的极端情境下,人性中那些更“黑暗”的部分,例如自私、恐惧和怀疑,更容易在压力下占上风。因此,很有可能在某一个时刻,在其中一艘船上,会有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因为无法承受压力、出于自保的本能,或者被周围人的恐慌情绪所感染,最终按下了那个决定生死的按钮。即使另一艘船上的人没有按下,但第一个按下按钮的人,已经把整个局势推向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所以,总结一下,我认为在现实中,那两艘船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中一艘船上的人按下按钮的可能性也相当高。这并不是对人性的否定,而是对极端压力下,人类行为模式的一种更现实的观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前用博弈论试着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写得也不怎么样,但大概LZ可以参考一下。

两艘船的选择,貌似是一个囚徒困境,其实应该是一个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博弈双方是囚犯们和普通乘客们,幸存的支付是10,死亡的支付是负无穷。

但是无论如何,如果没有道德因素在内,如果人都认为“怎么死都是一样”,那么结局只有一个,囚徒或乘客会抢先引爆手上的遥控器,因为哪怕对方不引爆,也会被认为目的将是“将在下一刻引爆”。也就是说,这博弈唯一的均衡解(无论是用逆向归纳还是子博弈精炼解法,因为P——这个维系着人类对同类信心的系数,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虽然片中给出了它的明确大小,就是投票的数目。)是{引爆,引爆}。在推测到对方引爆是严格优于不引爆的选择之后,其中一方必然选择抢先引爆结束博弈。

这是一个很绝望的解,也是小丑想要看到的结果。

如果没有任何道德因素考虑在内,如果人不会敬畏除自己之外的生命,如果人类不会因为想到自己要杀人就怕得发抖,那就是唯一的均衡。

小丑之所以很肯定会看到焰火,因为他确信这是唯一的解,因为就像他对哈维灌输的理念一样,死亡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换句话说就是死亡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的。

但是,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在人们心中,怎么个死法,是有区别的。

明知时间一到自己就会被杀死,但无法做到以邻为壑方式成为凶手求生,这样死去,可能稍微具有更多一点的意义。

或者,以邻为壑方式成为凶手求生,在有更多信仰(死不是结束,死后必须为生前所作负责)的人群中,产生的道德压力会更大。

这样的话,就可以修正支付,那么选择不引爆而被双双炸死的支付就可以不再是负无穷,而是-100000,等等。

系数是多少并没有太大意义,只要和负无穷不一样就可以,因为这样一来,那个P就有意义了。上面说过P等于是相信对方不引爆的系数,也就是对对方道德的信心。通过观察对方没有引爆的行动,另外一方就可以揣测,对方的道德究竟如何。

如果把这个博弈看成是一个不断持续下去的博弈或多阶段,应该更符合现实,也更有意义。也就是说,每10秒,每30秒或每分钟博弈完成一个阶段,那么,每多过一分钟,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对方炸沉,对对方的道德信心就更多一点,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流逝,通过观察对方选择的行动,另外一方会重新推断对方的类型或修正对其的先验信念,也就是不断修正心目中P的取值,越是到后来,他们也就越是无法下手。

虽然我们都会死,但至少是好死。

有了道德才让我们免于自相残杀。


(当然我一贯认为道德的源起是(为了取保人类群体生存下去的最大可能而设计出来的)制度的产物,道德本身也就是制度的一部分,因此准确说应当是制度让我们免于自相残杀,但我现在正在歌颂人类,因此这个不是重点)

当然,这个博弈还能有许多变种。例如,如果两艘船上的乘客都知道了蝙蝠侠正在寻找小丑并销毁起爆器,那么这个博弈就变成不完全信息博弈了,必须加入另外一个系数——也就是他们认为蝙蝠侠能够战胜小丑的成功概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有趣的情形可能是,囚犯会比乘客更有信心(这是因为,囚犯们可能比普通民众更了解蝙蝠侠的实力,而民众更容易受到惊吓和威胁),因此乘客更可能沉不住气而把囚犯炸上天!而且在等待消息的过程中,这个系数和前面那个道德信心指数相反,应该是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减小的。

因而,如果有囚犯理性考虑到这种反应,他所作的就应该是抢先夺过起爆器并把乘客炸上天。因此,关键不在于双方心目中蝙蝠侠战胜的几率,而在于对对方心目中这个几率的判断。


此外,关于谁先出来动手,也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前例就是吉蒂谋杀案。

每个人都希望赶快有人出来作出决策,把对方的船炸飞好让自己生存下去,但是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去做这一件事,因为这么干,按刘慈欣的话来说,会让作出这个决策的人“陷入黑暗,成为魔鬼”——承担巨大的道德压力。而且,参与人越多,个人就越缺乏动力去做这件事,因为他渴望让别人去成为魔鬼,而自己则能轻松地幸存下去。打破这种困境的方法,只有设想某一个人的支付和其他人都不同——例如,对生存的渴求超过一切。

在黑暗骑士中那个大块头黑人囚犯是整部片子的一个拐点,但也是最难说得通的一个角色/道具,不过胡乱揣测是没用的,也许编剧也不能解释他的存在,只是想告诉我们本片对人类尚有信心……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现实世界里,《黑暗骑士》中那两艘船的结局,我个人认为,非常有可能是一艘船上的人最终会按下了那个按钮。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因素,让那个极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电影里的设定。哥谭市的两位市长候选人,他们分别掌握着炸毁对方船只的遥控器。一旦对方按下按钮,自己的船就会爆炸。这是一.............
  • 回答
    电影《误杀》中肖央饰演的李维杰,为了保护女儿,凭借他对电影的理解和精妙的布局,成功将警方引入迷局,最终让女儿免受牢狱之灾。那么,如果这样的脱罪操作放在现实中,警方能否精准破案?李维杰又能否真正逃脱制裁呢?这其中的复杂性,远比电影展现的要深邃得多。首先,我们要明确,电影毕竟是艺术创作,为了戏剧冲突和观.............
  • 回答
    金刚,那个庞然大物,如果真的出现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那绝对不是小事一桩。电影《金刚:骷髅岛》里描绘的那个神秘之地,与世隔绝,孕育了各种史前生物,而金刚便是其中的王者。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地方,它真实存在,而且还藏着一个身高比摩天大楼还高的巨猿,这世界会炸开锅吗?首先,最直接的冲击就是科学界。无数的.............
  • 回答
    把我们现在这些天天窝在寝室里,手指在键盘和鼠标上飞舞的大学生,一下子扔到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去,那可真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穿越。他们会经历什么?我敢打包票,那绝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更像是一场措手不及的生存挑战,而且还是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咱们就分几个方面来聊聊这场景得多“精彩”。第一,生存的“基本盘.............
  • 回答
    在《让子弹飞》中,六子被黄四郎以“吃了三碗”为由强行留下,最终屈辱惨死,这是影片中最令人扼腕痛惜的桥段之一。如果这样一个事件发生在当下,追责的思路会比那个民国时期复杂和系统得多,涉及到的法律和权力机关也会更加多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六子之死是否构成犯罪。在当下的法律体系下,黄四郎的行为很可能构成多种.............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如果二战中的各国军队,连同他们当时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水平,突然被一股神秘的时空裂缝转移到了现代,并且出现在各自国家的土地上,那场面绝对是史诗级的混乱与震撼。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可能发生的场景,力求讲得生动一些,就像我亲眼所见一样。一、初期的震撼与混乱:从炮火纷飞到目.............
  • 回答
    日本动漫里那些五彩斑斓的发色,比如粉色、绿色、紫色、青色,确实是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的,也成了动漫角色的一大特色。这背后其实有一段挺有意思的演变过程,它的兴起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慢慢形成的。要追溯这个“罕见发色”手法的兴起,我们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说起。早期探索.............
  • 回答
    想象一下,一头巨齿鲨,这深海中的远古霸主,竟然在现代的海洋中游弋。这可不是什么好莱坞大片里的情节,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现。这等非凡的生物,如果真的出现,其潜在的价值之巨,简直难以估量。不过,要将它的价值最大化,需要的是一种严谨、周全且富有远见的策略,绝不能是简单粗暴的捕捞和展览。首先, 生命本身就是无价.............
  • 回答
    想象一下,那一天清晨,天空并没有如常般被晨曦染红,而是被一个巨大的、漆黑的阴影笼罩。起初,人们以为是罕见的风暴,然而当那阴影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隆隆声和撕裂空气的尖啸声,显露出其如同山岳般的身躯时,恐慌如同瘟疫般瞬间蔓延。如果《环太平洋》中的怪兽入侵真实发生,那将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 回答
    考古现场,一件件承载着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如同沉睡的种子,等待着被唤醒。然而,在这神圣的挖掘过程中,如何确保这些“种子”不被私藏,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从位高权重的专家学者,到初出茅庐的实习生,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守护国家文物的重任。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体系化的制度、严格的流程和内化的.............
  • 回答
    .......
  • 回答
    将文物中的神兽召唤到现实空间,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设想,其结果将是 颠覆性的、不可预测的,并且可能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不仅仅是召唤一个生物,而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一个早已存在于神话、信仰和艺术中的实体,以一种物质化的方式引入我们熟悉的世界。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可能发生的情况:一、召.............
  • 回答
    刀剑神域的现实回响:完全潜入与增强现实的奇幻碰撞想象一下,你戴上一个 sleek 的头盔,轻柔地闭上双眼,下一秒,你不再是坐在房间里,而是置身于一个你可以触摸、感受、甚至呼吸的全新世界。这就是《刀剑神域》(Sword Art Online,简称SAO)所描绘的完全潜入(FullDive)技术,一种能.............
  • 回答
    中印之间一旦爆发战争,印度国内因为历史、宗教、民族、地域等因素长期存在的矛盾被激化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从而为一些分裂势力提供“机会”。但这并非简单地“借机分裂”,而是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局面。首先,我们得理解印度国内存在的深层裂痕。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其联邦制是在一个高度多元的社会基础上建立的。这.............
  • 回答
    要回答“如果现在再发生类似‘银河号被拦截’或‘大使馆被炸’的事件,中美会爆发战争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两国各自的战略考量以及历史经验。简单地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绝非板上钉钉,更多的是走向紧张对峙与有限冲突的边缘,并伴随着高强度的危机管控。让我们先回顾一下.............
  • 回答
    理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现实制,就像是理解我们记录金钱往来时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一个关注的是“发生了什么”,另一个则更看重“钱什么时候到手或者掏出去了”。咱们就从最直观的例子说起,这样你就更容易明白了。场景假设:小明开了一个小小的咨询公司。1. 收付实现制 (Cash Basis): 一切以钱为准收.............
  • 回答
    假设如今蝗灾在中国发生,我们将面临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局面,应对方式也将更加立体和高效。首先,情报侦测和预警能力将是第一道防线。 咱们国家现在遍布的物联网传感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侦察系统,加上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民的传统观察,这几者会形成一个全方位、高精度的预警网络。一旦有蝗虫出现的苗头,无论是数量.............
  • 回答
    《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确实让人心痛,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如果类似的大屠杀发生在当下,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是否会有所作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也并非一成不变。首先,我们得承认,自从卢旺达大屠杀以来,国际社会在应对类似危机时,在理论上和机制上都有了一些进步。 “保护的责任”(Responsibilit.............
  • 回答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特别是“妇女儿童优先”的原则,至今仍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如果换到现在,这个原则是否还会被严格执行,我认为答案是:很可能,但会有更多变数和争议,并且执行的“方式”会与过去大相径庭。首先,我们要明白,当年“妇女儿童优先”并非是一条成文的、 universally accepted 的法律.............
  • 回答
    1859年卡林顿事件重现:一场现代文明的“磁场风暴”想象一下,如果1859年那场撼动地球磁场的太阳风暴——卡林顿事件,在今天这个高度互联、电气化的时代重演,其后果将是何等惊人?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的潜在危机。卡林顿事件:一次历史性的太阳爆发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1859年的卡林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