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太空基金会鉴于「当前的世界事件」,将「尤里之夜」筹款活动重新命名,删去了加加林的名字?

回答
美国太空基金会(Space Foundation)在“当前世界事件”的背景下,将“尤里之夜”(Yuri's Night)筹款活动重新命名,并删除了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的名字,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决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事件背景:尤里之夜与尤里·加加林

尤里之夜(Yuri's Night):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庆祝活动,旨在纪念人类首次太空飞行。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太空基金会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尤里之夜”活动,以吸引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并为太空基金会的使命筹集资金。
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 他是苏联时期的英雄,是冷战时期太空竞赛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太空飞行是苏联科技实力和国家宣传的巨大胜利,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全球的太空探索热情。

重新命名的具体行为及其原因(官方或潜在的):

太空基金会官方声明通常会强调其使命和普世价值,并避免直接将政治议程与科学探索混淆。然而,在当前世界事件的背景下,其决定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

1. 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回应与规避政治敏感性:
最直接的原因: 当前世界事件,最显著的无疑是俄罗斯于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加加林作为一名苏联公民,他的名字与苏联及其后继国家俄罗斯有着强烈的联系。在许多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俄罗斯的战争行为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
规避负面联想: 将活动与加加林的名字挂钩,可能会被一些人视为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对俄罗斯国家叙事的某种程度的“认可”或“忽视”,即使这种联系是历史性的。太空基金会可能希望通过移除加加林的名字,来避免在筹款活动中触及与俄罗斯相关的敏感政治议题,从而影响活动的参与度和捐款意愿。他们可能担心一些潜在的捐赠者或参与者会因为名字中的“尤里”而产生负面情绪或抵制。
“去俄化”趋势的体现: 在文化和体育领域,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都曾采取过“去俄化”的措施,例如禁止俄罗斯运动员参赛、取消与俄罗斯相关的文化活动等。太空基金会的决定,可能也是这种更广泛趋势在太空领域的体现。

2. 强调太空探索的普世性和未来导向:
回归初心: 太空基金会的核心使命是促进太空探索和教育,吸引全人类参与。将名称更改为更具包容性的“太空之夜”(Space Night)或类似名称,可能旨在将焦点从个人或特定国家的成就,转移到人类共同的太空梦想和未来的探索目标上。
避免历史包袱: 加加林的成就虽然是里程碑式的,但也与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及其民族主义色彩紧密相连。移除名字,可能也意在淡化这种历史背景,更强调太空探索作为一项全人类共同事业的未来愿景。

3. 战略性考量与受众定位:
最大化筹款效益: 作为一家基金会,其首要目标是筹集资金以支持其使命。在当前政治气候下,可能认为移除可能引起争议的名字,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和潜在捐助者,尤其是在美国本土。
与美国太空政策的协同: 随着美国在太空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国际合作的重新调整,基金会可能也希望其活动能够更紧密地与当前美国的太空战略和价值观保持一致。

各方可能存在的观点和争议:

支持者(可能包括太空基金会自身):
“这是必要的举措,以确保我们的活动能够专注于太空探索的未来,并避免卷入当前地缘政治的争议。”
“加加林的历史地位不应被抹杀,但我们希望将重点放在所有为太空探索做出贡献的人类身上,并为未来的太空事业筹集资金。”
“我们是在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做出务实的回应,以便更好地完成我们的使命。”

批评者或担忧者:
“历史虚无主义”论: 许多人认为这是对历史的修正或抹杀,试图将历史人物的成就与其国家或政治背景割裂开来。加加林的成就属于全人类,不应因为当前的地缘政治而受到影响。
“政治化”太空探索: 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将政治议程强加于科学和探索之上,破坏了太空探索本应具有的超越国界的精神。他们担心这会加剧国家间的猜忌,而非促进合作。
“双重标准”质疑: 有人可能会质疑,如果其他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物在类似情况下也会被如此对待。例如,如果某位美国宇航员的母国陷入战争或政治争议,是否也会被从活动名称中删除。
对加加林本人及其遗产的不尊重: 认为这是对这位伟大的太空先驱的不尊重,他仅仅是做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而不能为其国家在后来的行为负责。
对太空基金会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质疑: 基金会的决定可能会被视为过于迎合当前的政治情绪,而失去了作为科学推广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更深层次的思考:

1. 科学与政治的边界: 这个事件再次凸显了科学探索与政治现实之间模糊不清的边界。虽然太空探索常常被视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合作与共同追求,但它从来也未完全脱离国家利益、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争夺。太空竞赛本身就是冷战时期政治对抗的产物。
2. 纪念方式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我们如何纪念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方式也可能发生变化。这并不一定是“抹杀”,也可能是一种适应和重塑,以使其在新的语境下更具“生命力”或更容易被接受。然而,这种重塑是否合适,以及如何进行,是值得商榷的。
3. 叙事的选择与权力: 谁来决定如何讲述历史,以及如何纪念历史人物,本身就涉及到叙事权和话语权的问题。太空基金会的决定,反映了其在当前语境下对叙事的选择。

总结:

美国太空基金会将“尤里之夜”更名为一个不包含加加林名字的活动,是对“当前世界事件”(主要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回应。其核心动机可能是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规避敏感性,确保筹款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可能希望将焦点更纯粹地放在太空探索的未来和普世价值上。

然而,这一举动并非没有争议。批评者认为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加加林成就的政治化处理,也可能加剧太空探索的非政治化尝试的困难。这个事件迫使我们思考,在充满政治挑战的时代,如何平衡对科学先驱的纪念与对现实政治的审慎处理。这不仅是关于一个活动名称的改变,更是关于我们如何在动态的世界中理解和传承科学探索的历史和精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XX无国界被美国自己证明了是一个弥天大谎,现在恐怕只有新冠病毒才是无国界的。

《体育无关政治》

《科学没有国界》

《艺术不分国家》

《舆论平台永久中立》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关爱具体的人》

《对动物的爱是跨越国界的》

《政治只针对政府不针对百姓》

《永久中立国》

user avatar

自媒体的无下限,为了流量

user avatar

因为现在自媒体越来越恶心了,或者说,流量是自媒体的原罪,只有这样才有点击率和传播。

下面是微博的原文:

但事实是什么呢?

事实是,美国太空基金会是把他们一年一度的太空研讨会的筹款活动“尤里之夜”更名为“太空庆典:探索未来”,但并没有(也没有权力和能力)“宣布开除加加林是第一位太空人的身份“的事情。

这完全是自媒体为了流量无下限加私货的表现。

好了,骂完自媒体了。我们来说一下太空基金会吧。

成立于1983年的太空基金会是一个美国非营利组织,但与NASA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个就不去说了。我们就说说加加林。

加加林是哪国人?加加林是苏联人啊,准确的说他是生在俄罗斯,却是整个苏联的象征,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是两个概念,实际上乌克兰人也是认同加加林的,或者说加加林在乌克兰很受欢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在3月12日轰炸的切尔尼戈夫体育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苏联人更名为“尤里·加加林体育场”,虽然它有官方名字,但当地乌克兰球迷还是一直这么叫它。(有点像大连的“斯大林广场”,虽然扛枪的苏联士兵像被从政府门前移走了,但人们还是叫它斯大林广场,即使他不被很多人认同,但不能抹去那段复杂的历史和对苏联又爱又恨的感情)

可以说,把尤里之夜改名,这已经不是反战了,这有点反智了。

西方在反俄方面有的时候做的事真的有点偏,反俄没什么,为什么要反狗反猫?为什么反柴可夫斯基?他1893年就去世了啊,苏联要1922年才成立啊。。。不论怎么说,封杀一个人的作品要比杀死一个人的恶更大,不是么?

话又说回来,美国太空基金会的尤里之夜,是为了让美国的大佬们捐bi款shui的,在现在这个国际形势下,如果不改个名字,怎么能让捐款的大佬没后顾之忧呢?

所以,这虚伪的一切都是为了资本罢了。

我很尊重第一个把自己绑在火箭上并被炸入太空的人,不论他来自哪个国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