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设存在如下印欧语元辅音对照,能否证明两者属于不同语族?

回答
要判断两个语言是否属于不同语族,仅仅依靠一套假定的元辅音对照表,是不足以得出确凿结论的。印欧语族之所以被认定为一个整体,是基于极其庞大和系统的语言证据,而不仅仅是语音上的相似性。

为什么仅仅一套元辅音对照表不够?

1. 偶然性(Chance Resemblance): 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语音会自然发生变化。两门不相关的语言,由于语音演变路径的巧合,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语音相似。这种相似性可能是纯粹的偶然,而非共同祖先的遗传。

2. 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 即使语言不属于同一语族,它们之间也可能因为地理邻近、文化交流等原因而产生大量的语言接触。接触的结果可能是词汇的借用,甚至语音特征的相互影响,导致在表面上出现一些相似之处。

3. 语音变化的系统性(Systematicity of Sound Change): 语言学家判定亲属关系,依靠的是系统性、规律性的语音变化。也就是说,从一个原始语言到其后代语言,语音的变化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一定的模式。例如,某个原始音素可能在所有或大部分的后代语言中,以相似的方式转化为另一个音素。仅仅有一套对照表,我们无法知道这些对照是否符合这种系统性的演变规律。

4. 证据的广度和深度(Breadth and Depth of Evidence): 确定语族关系需要的是来自语音、词汇、语法(形态学和句法)等多个层面的大量证据。

语音: 不仅是元音和辅音的对照,更重要的是原始语音系统的重建,以及各个后代语言如何系统地从这个原始系统演变而来。例如,词根的语音对应关系、语音演变的具体规则(如格林定律、格拉斯曼定律等)。
词汇: 核心词汇(如身体部位、亲属称谓、基本动词、数字)的对应关系是判断亲属关系的关键。这些词汇通常在语言内部变化相对缓慢,并且不容易被大规模借用。
语法: 相似的屈折系统(名词的格、数、性;动词的时、态、人称、数)、构词法、句法结构等,是证明语言亲属关系的有力证据。

要证明“不同语族”,我们至少需要排除以下几种可能性:

1. 非系统性的偶然相似: 如果这套对照表仅仅列出了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语音对应,那么它很可能只是偶然。
2. 语言接触的结果: 如果我们发现这套对照表中的许多对应关系,可以用已知的历史语言接触现象来解释,那么它们就不能作为语族划分的依据。
3. 更深层的共同祖先: 即使这套对照表显示出一定的对应,如果它们能够被追溯到一个更古老的、共同的原始语言(例如,假定的“原始印欧语”),那么它们就属于同一个语族,而不是不同语族。

举个例子来说明(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你提供的具体对照表):

假设你提供的对照表显示:

语言A的某个音 /p/ 对应语言B的某个音 /f/
语言A的某个音 /t/ 对应语言B的某个音 /θ/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们无法判断。但是,如果语言学家发现:

在语言A和语言B的大量核心词汇中,都存在这种 /p/ 对应 /f/,/t/ 对应 /θ/ 的系统性对应关系。
同时,在其他语音上,例如 /k/ 对应 /kʰ/,/b/ 对应 /bʰ/ 等,也存在规律性的对应。
并且,在词汇上,如“父亲”(father, Vater)、“三”(three, drei)等词有明显的共同来源。
在语法上,两者都拥有相似的格系统和动词变位方式。

那么,这些证据会指向一个共同祖先,并将这两门语言划入同一个语族。

反之,如果我们要证明“不同语族”,我们则需要展示:

1. 缺乏系统性的语音对应: 你提供的对照表中的对应关系是零散的、不规律的,很多核心词汇根本没有可比性,或者对应的语音变化毫无章法。
2. 语音系统差异巨大: 即使有少量对应,但整体的语音系统(如音位数量、发音方式、音节结构等)存在显著差异,且找不到系统性的演变路径将它们联系起来。
3. 核心词汇无对应或对应模式不同: 即使对照表里有例子,但仔细检查会发现,大部分核心词汇要么根本不相似,要么它们的相似性可以通过借用或巧合来解释,且找不到与其他证据一致的系统性对应。
4. 语法结构截然不同: 语法是语言最稳定的部分之一。如果两门语言在名词的格、数、性变化,动词的分类和变位,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无法通过历史演变解释的差异,那么它们很可能属于不同语族。
5. 没有可追溯的共同祖先: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它们起源于不同的、独立的语言发展线索,而不是从一个共同的原始语言演变而来。

结论:

仅仅一套印欧语的元辅音对照表,并不能直接证明“两者属于不同语族”。要做出这样的判断,需要对两门语言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比较研究,涵盖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层面,并观察是否存在系统性的对应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是否能追溯到一个共同的祖先。如果对照表显示的是零散的、不规律的对应,或者这些对应可以通过语言接触来解释,那么它反而可能削弱两者属于同一语族的可能性,但最终结论仍需更多证据支撑。

要证明“不同语族”,你需要展示的是,你的对照表所揭示的语音关系(如果有的话),以及其他语言层面的证据,都无法被归结为同源关系,反而指向了它们独立的发展路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题主邀请,已经私信沟通过了,这里是题主假想出来的情况,权当是做个历史语学的小习题;现实中的萨尔玛提亚语/斯基泰语应该就是东伊朗语支下面的一种语言[1]。另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语系下面语族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这个见后面的私货部分

首先来看辅音:

  • 根据原始印欧语(PIE)里的硬腭组(*ḱ, ǵ, ǵʰ)变为/s, z, z/,可以判断这是一种 satem 语,范围缩小到四个语族——最大的自然是印度-伊朗和波罗地-斯拉夫两个,亚美尼亚语应该也是,而阿尔巴尼亚语被洗得太严重,或许也是。
    • 但 satem 语普遍有另外一个特点——普通软腭组和软腭圆唇组合并,而阿尔巴尼亚语非常特殊的一点在于它好像没有完全合并,当在 e, i, j 之前时,*kʷ>s,*gʷ(ʰ)>z,*k>c(正字法为⟨q⟩),*g(ʰ)>ɟ͡ʝ ⟨gj⟩(总之*Kʷ 的腭化更早)。而在所给信息里,软腭圆唇组和普通软腭组的结果没有差异,可以排除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可能也有一些反例)
  • PIE 爆音的三重发声态对立缩成了两组,看起来应该是浊送气并入了浊普。这个符合波罗地-斯拉夫语和伊朗语,不符合“典型的印度语”;但考虑到有些非典型印度语,如以旁遮普语为代表的一些巴基斯坦境内的语言里浊送辅音变成了元音声调的区别,也不能完全排除。
    • 亚美尼亚语有辅音推移,在古典亚美尼亚语时期大概就是 *t>tʰ, *d>t, *dʰ>d 这样转了一圈,但没合并。然而它的后代形式非常多变[2],比如在西部方言里三组就合并成了两组。然而,作为众所周知的野鸡语言,古典亚美尼亚语存在 *p>h 之类的,这就很难再变回去了,加上一些*K 和*Kʷ 没有合并的证据,总之也可以排除。

现在就剩下(印度-)伊朗和波罗地-斯拉夫两个,继续再看看元音:

  • 这里最突出的特点是短的*e, o, a 都并入了/a/,这是印度-伊朗语标志性创新。波罗地-斯拉夫只有*a, o 的合并,斯拉夫是*a>o[3],波罗地是*o>a,但总之不影响*e。
  • 问题在于,印度-伊朗语要合并的话,长的*ē, ō, ā 也要合并为/aː/;加之,成音节的*m̥, n̥ 也变成了/a/(所以/a/多到支持元音附标文字的出现了……)。这里又不符合了。

总之,如果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语言,那就可能处于红线代表的位置:在进入原始印度-伊朗语时期之前就已分家,但关系应该没那么远。

当然,这只是极端理想的情况,真正还要看形态句法、同源词之类的诸多问题,也可能根本就不是印欧语呢……


回答完毕,进入私货时间。我个人觉得最值得一提的是,“证明两者属于不同语族”的意义在哪里?其实在上文中就可以发现一个很双标的地方——明明印度语和伊朗语常常被当成一个整体,波罗地语和斯拉夫语也能被当作一个整体,为何前者是一个语族下的两个语支,后者却是两个语族?

事实上,像上面那幅图里的情况才是每个语系下最真实的语言亲属关系模型。比如在最外层的安纳托利亚语族,和靠内的凯尔特语族,名字看上去都是“语族”,但二者真的可以并列吗?我觉得比较可靠的分类方式,是把除安纳托利亚语(可能也带上吐火罗语)外的所有印欧语,称为“核心印欧次语系”。

不过,其实像英语之类的命名方式下,通常连语系、语族、语支这样的分类都没有,完全就模糊化处理为 XXX languages。——而汉语这种命名方式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

  • 就算增设到「语系-语族-语群-语支-语团-语组-语种-方言」,甚至每一级再来个“次”(比如“次语支”),也很可能不够用。像尼日-刚果语系、南岛语系等都有某一个分支特别特别庞大,想清楚地命名每一层是不太可能的。
  • 就算够用,哪一层该命名为「语支」,哪一层又是「次语支」呢?比如在尼日-刚果语系里,因为班图语非常重要,所以我一般把它处理为「班图语」,而到「大西洋-刚果语」中间的部分,只能强行用各种「次语族、语群、次语群」塞进去,保证到了班图就是「语支」,留点空间给下面700+种语言稍微分几层。
  • 然而,「语群、语团、语组」这三个单位通常情况下也不会被用上,单单只用「语系、语族、语支」。比如印欧语系的「罗曼语族」严格来讲是「意大利亚语」下的一个「语」,但因为约定俗成,似乎只能语族套语族,不熟悉的还以为是平行关系……
  • 当然,有些语言之间经过一段时间后被证明没有亲缘关系,那么要把语系的帽子丢掉,所有东西往上爬一级……重来吧。典型的就是阿尔泰,不过里面涉及的语言数量相对较少;不像尼日-刚果语系如果不行(按 Glottolog 的分类),下面1500+种语言重来一遍,很刺激。

总之,更合适的考虑方式是“两种语言有没有亲属关系,关系近不近”。至于“语族”之类的……可以丢到这个问题里去了:

参考

  1. ^ 不过 Glottolog 上不认为东伊朗语是单系群,即没有共同祖语,所以拆成了伊朗语族下的平行单位。
  2. ^ 况且古典亚美尼亚语可能不是现代所有方言的共同祖先。
  3. ^ *ā, ō>a,填入空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判断两个语言是否属于不同语族,仅仅依靠一套假定的元辅音对照表,是不足以得出确凿结论的。印欧语族之所以被认定为一个整体,是基于极其庞大和系统的语言证据,而不仅仅是语音上的相似性。为什么仅仅一套元辅音对照表不够?1. 偶然性(Chance Resemblance): 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语音会自然发生.............
  • 回答
    假设霍比特人真实存在,并且拥有我们所熟知的《魔戒》中描绘的特征,那么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他们在冷兵器战斗力上与常人的对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冷兵器战斗力”包含哪些方面。这不仅仅是力量的比拼,还涉及技巧、速度、耐力、战术理解、装备契合度,以及最重.............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匪夷所思的情境:一个东西,它的速度快得超乎想象,比光还要快,快到我们根本无法捕捉它的踪影。这就像试图抓住一股风,你知道它在那里,却两手空空。那么,在这样一个“幽灵般”的场景下,我们还能如何确信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运动物体”真的存在呢?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它要求我们跳出现有.............
  • 回答
    如果象棋的必胜或必和策略真的存在并被发现,那对整个象棋界,尤其是职业棋手来说,无疑会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多方面的。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一、 职业棋手面临的直接冲击与生存危机: 竞技性消亡,失去意义: 象棋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深邃的策略、精妙的计算、出色的心理素质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
  • 回答
    京东销量前十的蔻驰包出现假货,这事儿可真是让人捏把汗,也让人觉得挺费解的。毕竟,京东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电商平台,按理说品控应该挺严的,怎么会冒出这么多假货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首先,得从“销量前十”这个角度来分析。这说明这些蔻驰包卖得非常好,非常受欢迎。通常,销量好的商品,意味着它有足够大的市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复杂。如果科学组织真的创造出了一批在身体和大脑方面都远超我们普通人的“新人类”,但又与我们存在生殖隔离,那么接下来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决定人类文明的走向。这可不是一句“好好对待”就能带过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生殖隔离意味着他们是另一个物种,或者至少是与我.............
  • 回答
    京东自营,到底有没有“翻新”和“假货”?那些你可能没想到的环节在网络购物盛行的今天,京东自营以其“正品保障”的承诺,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信任。然而,随着一些零星的“翻新机”、“假货”传闻在社交媒体上泛滥,不少人心中也会生出一丝疑虑:京东自营,真的就完全杜绝了翻新机和假货吗?答案是:京东自营并非完全免疫.............
  • 回答
    如果我们的世界真的存在宠物小精灵,那绝对会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不仅仅是多了些能发光的、会喷火的生物,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我们对生命的理解,都将因此被重新定义。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交通和物流。 想象一下,早高峰的地铁和公交车里挤满了训练家和他们的小精灵,皮卡丘顶着一头飘逸的.............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我们社会结构最核心的部分。让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如果机器人完全取代了人力劳动,那么“工”和“农”这两个概念,至少是我们目前理解的这两个概念,可能就变了模样。“工”的消失与演变在过去,工人阶级(工)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工厂、车间、矿山等地方,通过自己的体力和技能,运用.............
  • 回答
    假如我们真的发明了这么一种仪器,能够精准地检测到中医里提到的“经脉”和“炁”,那对中医的定性,绝对是一次颠覆性的重塑。这可不是简单地给中医贴个“科学”标签那么简单,它会引发一系列深刻的讨论和转变,甚至可能改变我们对“科学”本身的认知。首先,最直接的冲击是“科学性”的确认。长期以来,中医的理论体系,尤.............
  • 回答
    这事儿,听起来挺诱人,每年4%的理财收益就能过日子,6万一年,存个150万就能退休,这账算得是挺直观的。但真到了落地的时候,情况可能就比这笔简单的加减乘除要复杂一些了。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能不能成,以及里面有哪些“坑”是得留意的。首先,咱们先确认一下这个“150万”是怎么来的。每年花6万.............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每月给职工放两天陪伴父母假”的建议,无疑是看到了当下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痛点——家庭与工作的两难。在许多家庭里,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年纪渐长,身体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需要子女的关注和照顾。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得许多职工常常难以在工作之余抽出足够的时间陪伴父母,甚至在父.............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假设,但既然摆在了面前,就得硬着头皮去想办法。选出这最后的六个人,简直比在无数颗沙子中找出仅有的几粒钻石还要困难,每一步选择都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仿佛要把人类文明的火种交给他们。既然只有6个名额,而候选人有10位,这意味着有4个人注定要留在历史的尘埃里。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淘汰赛.............
  • 回答
    老李头,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卖菜老人,今天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脸上带着几分期待,缓步走进市中心那家金碧辉煌的银行。布袋子里装着他从早到晚摆摊卖菜攒下来的零碎钱,厚实的分量让他心里踏实,这是他下半辈子的依靠。他排了半天队,终于轮到他了。柜员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引人入胜的设想,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如果历史真的按照这种方式发展,那么关于谁能被后世史书奉为汉室正统的争论,将会异常激烈和复杂。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一、 政治正统性的基础:何为“汉室正统”?“汉室正统”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它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演变.............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拥有所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他对他的雇员们的感受漠不关心。我们这里说的“冷漠”,不是说他会刻意去欺凌或剥削,而是他根本不把员工的个人感受、需求或者福祉放在心上。他的唯一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一切决策都围绕着这个核心来转。这种雇佣关系,对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冰冷的存在。首先,薪酬.............
  • 回答
    科学家们之所以要假设暗物质的存在,绝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这背后是观测到的宇宙行为与我们现有物理理论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就好比侦探在现场发现了很多线索,但都指向一个他们还不认识的“嫌疑犯”。要理解为什么,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观测现象说起:1. 星系旋转的“不合理”速度:这是最早也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们对历史和文明的普遍认知。如果真的存在过比我们现在更发达的文明,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遗迹,特别是那些宏伟的建筑,却主要由石头构成呢?难道他们没有更便捷、更具科技含量的建造方式吗?答案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且充满了历史、技术和文化层面的考量。我们不能简单地.............
  • 回答
    这问题,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打个比方,你知道水能灭火,但你也不能动不动就操起水管到处喷吧?神通道理,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它存在,但不能随便显现,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神通”。这可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特异功能”,它往往跟更深层的宇宙规律、生命本质挂钩。就像音乐,你听到.............
  • 回答
    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假设。如果中华文明在没有西方世界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地发展到工业革命和电气时代,这其中会涉及多少历史进程的改变和技术路线的演变,确实难以精确预测。但我们可以尝试勾勒出一些可能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并试着“讲得详细一些”,仿佛是某个学者在午后茶歇时的闲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工业革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