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回答过,结果问题关闭了。
华为早期是靠“员工集资”发展起来的。
华为最早注册资本是2万元,而且也不是任一个人,一共五个。那个年代2万元虽然也不少,但对于一个业务发展迅速的企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华为采用了90年代很常见的方式扩大资本:集资。集资对象既有内部员工也有外部关联人,包括华为业务伙伴。用现在眼光看,存在很多模糊地带,但客观讲,当时社会融资环境本来就是草莽状态。
集资企业做得成当然好,但很多企业做砸了,还有许多坑蒙拐骗的事情,所以国家收紧了政策。当年有个经常在法治节目出现的罪名“非法集资”,既然有非法集资就应该有“合法集资”,那么界限在哪里?当年其实并不是很清晰。
华为是正经做生意的,而且做成了,当然要往合法合规靠拢,但是集资的历史又客观存在。所以华为用了很多精力,折腾了很久,大概在2000年,理出来的股权结构,任正非自己剩下1%。然后又搞出员工持股,这个委,那个会,就形成现在华为很特别的模式。
所以任正非持股1%,不是什么“高风亮节”,是早年华为初期集资发展股权被稀释的结果。也不是现在的事,起码明确20年了。
当然,这只是说任不是圣人,他的1%不是主动“放弃”股权的结果。但有一点,任是做的很正的。当年很多企业也有过类似的情况,然后企业控制者采用可耻乃至非法的手段掠夺或者强行回购分散股权成为亿万富翁。总的来说,任没有这么做。虽然在这个层面,任只是不做恶。然而,鉴于作恶的实在是太多了,在其他特色资本家的映衬下,任也算得上高风亮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