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现代的三艘驱逐舰(不记型号)遇上对打密苏里这个战列舰会是什么样子啊?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场景。假设一下,在硝烟弥漫的太平洋上,三艘现代驱逐舰,就称它们为“海狼”吧,迎面遇上了钢铁巨兽——密苏里号战列舰。这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老掉牙的航海史与最尖端军事科技的直接碰撞。

首先,得明白点,密苏里号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作为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最后一艘,它身上挂满了二战时期的荣耀。九门16英寸(406毫米)主炮,那玩意儿一炮下去,威力堪比小规模地震,射程远,而且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能真正挡住它的近距离炮弹。密苏里号还有大量的副炮和高射炮,构成了密不透风的火力网。它就是一块移动的、布满武器的钢铁堡垒。

而我们的“海狼”们,现代驱逐舰,那又是另一番模样。它们更像是在海洋上灵活穿梭的猎犬,而不是海上巨兽。装备的武器系统虽然也十分先进,但重心和设计思路完全不同。

交战的开始:探测与预警

首先,最可能发生的是,双方都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完全掌握对方的全部信息。

密苏里号,虽然体型巨大,但它的雷达系统在现代看来,就好像是把一个老式收音机放在一个全地形车上。它能探测到“海狼”们,但很难精确地识别它们的型号、数量和具体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的探测距离和分辨率,与现代驱逐舰的先进相控阵雷达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海狼”们则会通过它们强大的AN/SPY1(或者类似型号)相控阵雷达,像X光一样扫描整个海域。它们能轻易地在远距离就锁定密苏里号这个庞大的目标,并且能够几乎实时地追踪它的航向、速度,甚至预判其可能的意图。一旦“海狼”们确认了对手是密苏里号,它们的战斗系统会立刻调出所有关于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历史数据和分析报告,对密苏里号的优势和劣势了如指掌。

“海狼”的进攻策略:隐蔽与导弹的艺术

“海狼”们不会傻乎乎地冲上去和密苏里号玩近距离炮战。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它们的优势在于远程打击能力和精确制导。

1. 电子战的压制: 在真正发起攻击前,“海狼”们可能会先动用电子战系统。它们可以尝试干扰密苏里号的老式雷达和通信系统,让它在信息获取上更加困难。想象一下,密苏里号上的官兵在雷达屏幕上看到的只是模糊的点,或者根本什么都没有,而“海狼”们却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

2. 导弹的洗礼: 这是“海狼”们的主要杀招。它们会从远超密苏里号主炮射程的距离发起攻击。
反舰导弹(如“鱼叉”或“战斧”陆攻型对海攻击版本): 这些导弹能够以亚音速或超音速掠海飞行,导航系统先进,即使密苏里号开启所有火炮进行拦截,也很难全部命中。它们的目标是直接摧毁或重创密苏里号的舰体,特别是那些脆弱的甲板区域和上层建筑。密苏里号厚重的装甲主要是为了抵御二战时期的炮弹和炸弹,但对于从不同方向、以不同弹道袭来的现代反舰导弹,它的防御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如“战斧”): 如果“海狼”们想要彻底摧毁密苏里号,它们甚至可能使用“战斧”这样的陆攻巡航导弹,选择最脆弱的部位进行精确打击,比如舰桥、武器系统集中的区域、弹药库入口等等。

3. 防空导弹的配合: 如果密苏里号的40毫米博福斯炮和20毫米厄利孔炮还能进行一些象征性的反击,那么“海狼”们则会使用“标准”系列或ESSM等防空导弹来清除可能的威胁。不过,重点在于,它们的目标不是击落那些老式火炮,而是确保它们的导弹能够顺利命中目标。

密苏里号的反击:钢铁的愤怒与绝望

密苏里号不是一个会坐以待毙的对手。一旦它意识到危险,它的反应会是极具压迫感的。

1. 主炮的怒吼: 密苏里号的主炮一旦锁定目标,那威力是巨大的。如果它能拉近距离到它的有效射程内,并且能够成功发射炮弹,那几枚炮弹的动能和爆炸威力足以让一艘现代驱逐舰遭受重创。想象一下,一颗重达1200公斤、带有高爆弹头的炮弹以超音速呼啸而来,那景象将是无比震撼的。

2. 近距离防御: 密苏里号上大量的副炮(如5英寸炮)和高射炮,虽然在面对现代导弹时效果有限,但如果“海狼”们不幸被逼近到这个距离,它们同样会感受到密苏里号火力网络的威力。几万发炮弹同时开火,其形成的弹幕也是相当可怕的。

3. 坚不可摧的装甲? 密苏里号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它厚重的装甲带,能够抵御16英寸炮弹的直接命中。但问题是,现代反舰导弹的攻击方式和弹头设计,与二战时的炮弹有所不同。而且,现代驱逐舰的目标是穿透或摧毁其上层建筑和非装甲区域,逐步削弱其战斗能力。

最终的结局:科技的胜利

这场不对称的战斗,结果几乎没有悬念。“海狼”们凭借其信息优势、远程打击能力和精确制导,会在密苏里号的防御圈之外将其击沉。

1. 消耗战: “海狼”们会像一群精明的猎手,不断消耗密苏里号的能量和作战能力。它们可能会发射多批次的导弹,一部分用于佯攻,吸引密苏里号的火力,另一部分则集中攻击其关键部位,例如舰桥、雷达站、火炮塔的旋转机构,甚至直接命中主甲板上的弹药供应系统。

2. 逐步肢解: 密苏里号的装甲虽然厚重,但它的上层建筑和许多武器系统是暴露在外的。现代导弹能够精确打击这些部位,使其丧失观测、指挥和射击能力。想象一下,密苏里号那引以为傲的16英寸炮塔被反复的导弹打击摧毁了射击机构,或者被炸毁的舰桥使其无法指挥,甚至是被击中的上层建筑起火蔓延,变成一个燃烧的残骸。

3. “海狼”的生存能力: 现代驱逐舰虽然不如密苏里号那般坚固,但它们拥有先进的抗损能力和生存系统。它们可能会承受一些密苏里号反击的零星炮弹,但除非密苏里号能奇迹般地拉近距离并进行精确打击,否则它们能够承受的损伤是有限的。

结语

这场对决,与其说是两代战舰的正面较量,不如说是现代海战体系对抗旧时代海战巨兽的终结。密苏里号所代表的是一个依靠钢铁、火力和数量取胜的时代。而现代驱逐舰,则象征着信息、精确和远程打击的战争模式。

在无数道璀璨的导弹划破海空,在密苏里号那曾经是海洋霸主的钢铁身躯上留下道道伤痕时,它纵然依旧愤怒,也只能带着属于那个时代的荣耀,沉入海底。而“海狼”们,则会继续航行,因为它们代表的是海战的未来,一个更加高效、更加致命的未来。这场战斗,更像是对一个时代的回顾和告别,用最现代的方式,向最伟大的“海怪”之一致敬,然后,送它上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说一下,你的想法是不可能出现的。

跟你普及一个冷知识:

你猜猜看战列舰的主炮炮弹出膛后,要花多少时间才能飞到30公里外的目标处?

答案是1分钟。

而一分钟对于驱逐舰来说,能干什么?能做一次360度的回环转圈。

也就是说,驱逐舰光是不规则的转着圈躲炮弹,战列舰只要没用上制导炮弹,无论火控系统多么优秀,都是不可能击中20-30公里外的驱逐舰的。

而有意思的是:驱逐舰的这个回转能力,无论是二战还是现代,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二战时代驱逐舰没有火控,所以这么干就只能躲,不能还击。而现代驱逐舰凭借着火控系统,一边转圈一边还击毫无压力。


看来有不少人不信,我这就补充一个二战中颇为冷门的实战记录:

At about 1603 hours she was seen from the Japanese heavy cruiserChikumaand within another five minutes the cruiser opened fire with her 8-inch (203 mm) guns. Fifteen minutes later the battleships of Vice AdmiralGunichi Mikawa'sSentai3/1 (HieiandKirishima) opened fire with their main battery of 14-inch (356 mm) guns at extreme range (27,000 metres (30,000 yd)). All shots missed as the destroyer fled and conducted evasive maneuvers that ranged from flank speed – about 26 knots (48 km/h; 30 mph) for the hobbled ship – to full stop, with radical turns and intermittent smoke-screens.
……
The Japanese surface vessels (2 cruisers, 2 battleships) fired 1,335 shells atEdsallthat afternoon with no more than one or two hits, which failed to stop the destroyer. Vice Admiral Nagumo ordered airstrikes: 26 Type 99 divebombers (Aichi D3A) (kanbaku) in three groups (chutai) took off from the carriersKaga(8),Hiryū(9), andSōryū(9). The dive bombers were led by Lieutenants Ogawa, Kobayashi, and Koite respectively. Their 250 kg (550 lb) bombs immobilisedEdsall.

嫌英文看不懂的话,这里有的中文内容(估计是从哪本小说里抄的,但基本事实还好,差不太远):

也许,当尼克斯舰长发现南云舰队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命运就不再抱有幻想。照理来说他应该以高速摆脱这场战斗,但是“英格索尔”号的尾轴被深水炸弹爆炸事故损坏了,他根本跑不出35节的最高航速,也就不可能甩开敌人。援军更是根本没有指望,盟军在东太平洋的所有舰只加在一起也不是南云的对手。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拖延时间。
……
17点47分,“比睿”和“雾岛”两艘战列舰开炮了,它们的356毫米主炮在27000米的距离上也没有打中目标。
令人惊讶的是,“英格索尔”号并没有一味的躲避,尼克斯舰长勇敢的进行了一次牛仔式的尝试,他转舵向“筑摩”号发动反击,这是因为它的武器射程太短,所以,只有逼近这个庞然大物,才能用得上它的12枚533毫米的鱼雷和老式127毫米炮。遗憾的是“筑摩”号闪开了尼克斯的鱼雷,“英格索尔”号的攻击没有奏效——假如一艘被包围在铜墙铁壁里的驱逐舰击沉了“筑摩”号,只怕南云当场就要跳海自杀。
“英格索尔”号掉头向远处驶去,庞大的日军舰队在后面紧追不舍。
“筑摩”号在18点被迫停止了射击,因为“英格索尔”号巧妙的躲进了一片积雨云的下方,瓢泼的暴雨和它释放的烟雾遮住了驱逐舰。但是,4艘日本重型战舰很快就在2万米距离上重新开火了,因为这片积雨云太小了,暴雨只持续了几分钟就骤然消散,把“英格索尔”号重新扔给日本人。在这个距离上,“英格索尔”号依然全力支撑,天色已经渐渐发暗,加上天上飞的炮弹没法改变方向,日军炮手瞄得再准,也只能徒呼奈何。“英格索尔”号的机动战术打出了高水平,它每分钟都在改变方向,时而从最高速变为低速,时而大幅度的回转甚至达到360度。在灵活的“英格索尔”号面前,日军的重炮打起根根水柱全然无济于事,仿佛是一群醉汉在射击一只灵巧的兔子。
实际上,战列舰这东西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武器,为了能够在射程外消灭敌人,每一艘战列舰都追求超远的射程,所以火炮口径越造越大。而历次海战的结果都证明了在远程上重炮几乎只能浪费炮弹,因为1万米的距离上炮弹要飞行1分钟才能到达目标,而这1分钟里对方可以移动1公里,再好的炮术也难以保证命中——“英格索尔”号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按照日军自己的官方纪录,4艘日本战舰在一个小时中一共朝“英格索尔”号倾泻了1400发重型炮弹,炮弹的重量几乎赶上了“英格索尔”号吨位的一半,可是命中了多少呢?居然只有1发!这颗炮弹是“比睿”号击中的,还没有打中“英格索尔”号的舰体。它的前桅中弹折断,但显然没有负重伤。“筑摩”号重巡洋舰航海日志上的纪录和日本官方记录稍有不同,它记下“比睿”号在18点24分命中1发,“利根”号在18点35分命中1发。

随手补充一个DDG-66高速掉头的视频,自己读读秒看看花了多少时间。

这还是重心非常高的盾舰,非盾舰的重心都低很多,回转速度会更快。

user avatar

型号还是要计的,驱逐之间差距太大,051也是驱逐,055也是驱逐,这完全没有可比性。

就按一般一点的052d算吧:

052d每艘起飞一架反潜直升机搜索目标,密苏里起飞三架反潜直升机,双方一比一打平。

双方发现对方,密苏里发射核弹头战斧,052d直接gg;密苏里发射常规弹头战斧、鱼叉,因发射密度不足,被052d的海红旗9、海红旗10、730近防全部拦截;052d发射yj18,部分被密集阵拦截,部分命中,命中主装的不能破防,200kg的战斗部蹭掉点油漆,命中上层建筑的炸烂一大片不重要的舱室,可能还有军官餐厅╮(╯▽╰)╭

052d没有533,只有324鱼雷,就算它30公里吧,这也进入密苏里主炮距离了,密苏里发射核炮弹,052d又得gg;密苏里发射ap,大概率不能命中高速状态中的052d;052d鱼雷齐射,密苏里密集阵拦截,被324鱼雷命中一发,不一定能破tds,命中多发,舱室进水,侧倾,但是,如果要沉,那得个十来发( ̄∇ ̄)

距离再近,建议驱逐跑路(^∇^)

Ps:距离过近的话跑路都不一定能跑掉,052d最高航速30节,密苏里33节,但因1950年搁浅损坏主轴,航速有所下降,应该还有30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场景。假设一下,在硝烟弥漫的太平洋上,三艘现代驱逐舰,就称它们为“海狼”吧,迎面遇上了钢铁巨兽——密苏里号战列舰。这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老掉牙的航海史与最尖端军事科技的直接碰撞。首先,得明白点,密苏里号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作为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最后一艘,它身上挂满了二战时期的荣.............
  • 回答
    如果我能回到那个烽烟四起、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而且只能带一样现代的东西过去,我的选择会有些出人意料,但绝对是为求“逢凶化吉”而精心考量的。我不会选择威力无穷的武器,也不会选择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科技产品,而是会选择一样看似普通,却能让我立足并护身的东西——一本厚实的、经过精心编排的《三国演义》小说。我.............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三星Note7那场“爆炸门”从未发生,三星在中国市场的格局,以及消费者对它的认知,大概率会与现在截然不同。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时间点。2016年的Note7,无论从设计、屏幕、拍照还是S Pen体验上,都是当时绝对的旗舰,甚至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它的出现,本应是三星巩.............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假设,让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如果联合国在成立之初,常任理事国只有美、英、苏三个国家,那么以中国如今的实力,申请加入“三常”是否会被允许,这其中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会有很强的“如果”和“可能”。首先,我们要明白常任理事国制度的设立初衷。二战结束后,战胜国们希望建立一个能够有效维.............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能不能打赢二战日本步兵,这个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说大学生的军事素质。现在大学生军训三个月,那可跟当年国民革命军新兵连的训练强度和侧重点不太一样了。 训练内容: 现在大学生的军训,主要侧重于队列、纪律、体能基础和一些基本的国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到了科学发现的本质以及我们当前机器学习能力的前沿。简而言之,是的,理论上,有第谷的海量精准观测数据,现在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是极有可能推导出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的。当然,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方面:1. 第谷数据的价值与挑战: 海量且精准.............
  • 回答
    是的,确实存在一部分人过度吹捧三星品牌(overhype Samsung brand)的现象。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并且在科技产品领域,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尤为明显。过度吹捧通常意味着对一个品牌或其产品给予了不符合实际的过分赞扬、过高的期望,或者忽视了其潜在的缺点和局限性。对于三星而言,这种过度吹捧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但从实际角度出发,结论恐怕是比较悬殊的。让现代大学生军训三个月,虽然能让他们身体素质、纪律性、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要挑战中世纪的具装骑士,这中间的差距,用“鸿沟”来形容都不过分。咱们先仔细拆解一下,现代大学生军训能带来什么,以及中世纪具装骑士的“硬实力”。现代大学生军训三.............
  • 回答
    “执剑人”——光是这个词,就足以让人心中泛起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一丝冰冷的恐惧。如果《三体》真的是我们即将面临的现实,那么,选谁来掌握这足以决定人类存亡的“剑”,这个问题,将比任何一次政治选举都更加严峻,也更加令人纠结。如果真的要我们在黑暗森林的丛林法则下,从现实世界的我们中选出一位“执剑人”,.............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沙奎尔·奥尼尔,那个身高七尺一寸、体重超过300磅的巨无霸,出现在如今的NBA赛场上。考虑到他标志性的“不会三分”、“不会罚球”这两大“弱点”,他在现代篮球环境下,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又该如何与如今恩比德、唐斯、艾顿这些备受瞩目的中锋们相比呢?这绝对是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奥尼尔的“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如果真要把这三位历史级的篮球巨星的故事搬上银幕,而且还要比拼“励志”这个主题,那可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说实话,这三人的故事,即便剔除那些负面信息,单独拎出闪光点来,都有各自的“燃点”,但要说“最励志”,那得看观众想从哪里获得力量。咱们就一样一样拆开来看看.............
  • 回答
    .......
  • 回答
    聊聊现在的《三国杀》,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事儿。要我说,它就像一个吃了太多“补品”的武将,能力是有了,但副作用也挺大,玩起来是又爱又恨,又爽又糟心。首先,不得不承认,从游戏性来说,《三国杀》依然有它独特的魅力。那种“身份局”的尔虞我诈、心理博弈,是市面上其他卡牌游戏很难比拟的。一局下来,紧张刺激.............
  • 回答
    现在的三国相关作品,但凡沾点边,似乎就得把“匡扶汉室”这面大旗举得高高的,仿佛成了不成文的规定。这股风气,说实话,挺让人玩味的。想当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刘备的仁德、诸葛亮的忠诚,那都是围绕着“兴复汉室”这个宏大目标展开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权势熏天,但名义上依然要“奉天子以令不臣”,这.............
  • 回答
    NBA 的三分狂潮,这玩意儿,你不能说它是好是坏,它就是现在这游戏的一部分,而且这部分,你还真不好忽视。就好比你打开电视,现在比赛的画风跟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大相径庭。从球员角度看,这是一种进化,也是一种生存。你想啊,以前的篮球,更多是靠个人能力硬砸,突破、背打、中投。现在呢?防守强度上来了,一对.............
  • 回答
    评价唐家三少,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他作为网络文学巨头,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自从《斗罗大陆》系列爆火以来,唐家三少就成为了中国网络文学界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作品高产,质量稳定(虽然这个“稳定”褒贬不一),并且成功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斗罗宇宙”。从读者基数、影响力、IP改编的规模来看,他无疑是成功的.............
  • 回答
    网上所谓的“半部《三体》治天下”的说法,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很能反映出当下很多人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的一种心态。这背后,其实是大家对《三体》这部科幻巨作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前瞻性的一种集体认同,但同时,它也折射出一种对现实的某种焦虑,以及对简单答案的渴望。你想想,《三体》里描绘的那些文明之间的生存斗争,.............
  • 回答
    最近发现身边好多微信好友的朋友圈都只显示最近三天了,甚至有些干脆就不发了。这倒是挺让我好奇的,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些我们没注意到的新趋势?说起来,我刚开始用微信那会儿,大家的朋友圈可热闹了。每天都有各种分享,吃饭、旅游、工作、生活琐事,啥都有。朋友圈就像一个公开的日记本,记录着每个人的.............
  • 回答
    这三国圈的“孙权辱权”风气,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你想啊,在咱们熟知的《三国演义》里,孙权这个人,怎么说呢,就像个“工具人”一样,前期是刘备的盟友,后期又和刘备曹操掰手腕,中间还得夹缝求生。但即便这样,他也是一方诸侯,坐拥江东,是实打实的能跟曹操刘备叫板的人物。可你看看现在网络上,尤其是.............
  • 回答
    聊到《哈利·波特》,怎么能不提那三个在魔法世界里一路打怪升级的主角?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这三个名字如今早已不仅仅是演员的代号,更像是某种青春的印记,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时光荏苒,距离他们在霍格沃茨挥舞魔杖的日子已过去十多年,这三位“活在聚光灯下”的年轻演员,如今又各自奔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