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让现在中国大学生按照新兵连的标准军训三个月,可以挑战二战日本步兵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能不能打赢二战日本步兵,这个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说大学生的军事素质。现在大学生军训三个月,那可跟当年国民革命军新兵连的训练强度和侧重点不太一样了。

训练内容: 现在大学生的军训,主要侧重于队列、纪律、体能基础和一些基本的国防知识。队列整齐、步调一致是肯定能练出来的,吃苦耐劳的意识也会有。但真正到上战场需要的那种实战射击、战场生存、战术配合这些,三个月时间,哪怕天天练,也很难达到像当年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士兵的水平。当年新兵连,那可是从基础体能、武器操作、近战格斗到战场生存,每一项都抠得很细,而且训练环境往往更艰苦,更贴近实战的氛围。
体能和意志: 三个月高强度军训,体能肯定会有提升,意志也会得到磨砺。但要说能比得上当年那些从小干农活,身体底子就不错,并且经历了严苛选拔和训练的士兵,差距还是挺大的。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虽然也有很多被征召的农民,但他们接受的训练是围绕着日本武士道精神和“一亿玉碎”的狂热思想进行的,那种极端的精神灌输和训练方式,对意志的塑造是非常可怕的。
武器装备和战术理解: 现在大学生虽然可能接触到一些现代轻武器(比如步枪、手枪的分解结合、射击原理),但真枪实弹射击机会不多,更别提战场上复杂的武器操作和战术运用了。当年日本步兵虽然武器不如后来先进,但他们对当时的武器使用(比如九二式步兵炮、歪把子机枪)是极其熟练的,并且有自己一套成型的战术体系,比如擅长夜战、利用地形、灵活的小队战术等等。我们这些大学生,就算学了理论,缺乏实操经验,也很难在战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咱们得看看当年的二战日本步兵是什么样的。

战场经验: 很多日本步兵在二战前就已经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比如在中国战场上经历了多年的“治安维持”和剿灭战。他们熟悉各种地形,对战场上的突发情况有着本能的反应。这种经验是大学生三个月的训练根本无法比拟的。
战斗意志和狂热: 这是日本士兵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受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他们被灌输了“不成功便成仁”、“效忠天皇”等观念,很多士兵到了战场上抱着必死的决心,为了所谓的“名誉”不惜牺牲一切。这种精神状态,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是很难用几个月的训练就完全复制出来的。他们的很多战术行动,包括玉碎冲锋,虽然在现代军事学看来是愚蠢的,但在当时那种极端精神状态下,却能发挥出可怕的战斗力。
武器装备: 日本步兵的主力武器是三八式步枪,射程远、精度高,虽然射速慢了点,但在当时的步兵对决中是很有威胁的。他们还有歪把子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步兵炮等支援武器,以及大量的步枪手榴弹。这些武器对于缺乏实战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再者,咱们还得考虑“挑战”的方式。

单独对决? 如果是单个大学生对单个日本步兵的1对1单挑,那取决于太多偶然因素了:谁先发现对方,谁的心理素质更好,谁的枪法更准,谁的运气更好。在这种情况下,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日本士兵占优势的可能性更大。
小规模遭遇战? 如果是大学生组成的班(比如10人左右)对抗日本步兵的一个班(也差不多规模),那情况会更复杂。大学生可能在一些技术层面(比如对现代通讯设备的使用)有优势,但如果双方都只能用基本武器,并且在野外遭遇,那么日本士兵的战场经验、战术配合、以及那种不计伤亡的悍不畏死精神,很可能会让这支大学生队伍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大学生的战术意识、临场应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在面对身经百战的对手时,可能会暴露出来。
大规模正面冲突?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需要的不仅仅是士兵个人的战斗力,还需要完善的后勤保障、指挥体系、情报侦察、火力支援等等。大学生只是经过了基础训练,缺乏这一切。

所以,综合来看:

让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按照新兵连的标准军训三个月,他们无疑会比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普通人强得多,在体能、纪律和基本的军事素养上会有显著提升。但要说能挑战二战时期的日本步兵,并且取得优势,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挑战”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某种意义上的对抗。如果是说在完全相同的装备、相同的战场环境下,让这批受过三个月训练的大学生去对抗二战时期的日本步兵,那么大学生在实战经验、战场意志、战术配合和对战场环境的适应性上,与日本老兵相比,差距太大了。当年日本步兵那种狂热的战斗意志和丰富的战场经验,是三个月训练难以弥补的。

可以这么说,经过三个月训练的大学生,可能是“合格的新兵”,但要对抗的是一批在惨烈战争中磨砺出来的“老兵”。新兵可以依靠现代武器和战术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抗,但要指望他们能有效“挑战”甚至战胜,那是在低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实战经验的重要性。

打个比方,就像是让一个学过一段时间游泳、会一些基本泳姿的人,去跟一个常年参加奥运会的游泳健将比赛。虽然都“会游泳”,但差距是天上地下的。大学生在三个月的训练中,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准备战斗”,而二战日本步兵则是“已经在战斗中”。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性的探讨。现代中国的军事训练体系和战争形态与二战时期有着天壤之别。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具体的、相对狭窄的“挑战”场景。如果将现代大学生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现代战争背景下,他们通过更长的、更贴近现代战争的训练,其战斗力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总而言之,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能让大学生具备基础的军事素养,但要直接拿来“挑战”经验丰富、意志狂热的二战日本步兵,恐怕还是会显得力不从心,差距依然很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有轻武器啊…

嗯…你确定要让装备了自动步枪,第五代防弹衣(盔),数不清的各种手雷,以及各种对步兵地雷,各种小型无人机等等现代装备的大学生围殴日本二战陆军马鹿么?

我觉得题主你肯定和马鹿有仇,而且很深那种,否则怎么要这么虐待马鹿们?

user avatar

我就知道这种问题下面会有人借着这种问题来把当代大学生批判一番。但是:

你们要的军训三个月,对了,博歇尔特还是学艺术的哦。想知道装掷打日军是什么结果吗?对称火力组把你头都打爆,除非是黑枪。当然装掷在山地的表现也不差,归根结底训练的边际收益在3个月后就低的可以了,此时武器才是硬道理。
然后题主还“贴心”地去掉了机枪和掷弹筒,那IJA更完蛋了。撤了轻机枪IJA就要用全栓动武器面对PLA的自动步枪(不知道题主让不让用40火,不让的话IJA可能死得更惨)。有轻机枪+掷弹筒都被BAR+加兰德打成hape,然后自砍一刀跟火力加强版马润对打?作死有这么作的吗?

user avatar

为什么现在知乎上老是有这种憨憨问题……


这种问题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学生经过训练也只是学生而已,最多说他们会扣扳机了,说不定到真正的战场上连扳机都不会扣了。

一边是真正的战士,一边是学生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这并不是训练时间的问题,而是学生们根本没有真的说去战争的准备,这对他们只是一场开学前的磨炼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三个月都嫌多,三个星期就够了。

不算从甲午以来一直处于动员状态的日本,当时的美,苏,英,法等国家,新兵训练(队列,内务,条令,轻武器射击,简单的掩体构筑等)时间为半年左右,然后下发到部队以后再进行3个月-6个月左右的战术或专业训练。

在大战开打以后普遍缩短。新兵训练压缩到3个月,6个月就可以训练NCO。像苏联等国家在最艰难的时候新兵训练甚至可以压缩到1个月。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大学生训练3个月打不过日本步兵是因为缺乏战术训练和经验。但是谁不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二战苏联新兵训练时间更短还不是逆推了德国?真以为部队的编组模式时在后方让那些训练三个月的大学生组成一支完整部队,然后去和日本军单挑,边上集体围观?不存在的,这些训练三个月的大学生会补充到已有的单位里面做补充兵,去替换战斗减员。这样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出现崩溃的现象?

一句话,70年前苏联靠一批训练三个月的小学文凭为主,训练1个月的征召兵,大学生都能当个政治部主任或者连营长,这样的队伍都能把德国推平,今天中国大学反而训练三个月连二战日本军都干不过,绝对不可能。

user avatar

我先认为你说的二战日本步兵是抗战初期的步兵,那我就问你,有多少中国大学生能不害怕打枪的?有多少是不怕死的?有多少是体能合格的?有几个是能吃苦耐劳的?别以为时间跨越了几十年,小鬼子就是简单货色,真要那么简单,中国就不会付出那么惨痛的代价。军训三个月,也就是完成基础训练,也就是条令条例的学习,基本队列等,这样的队伍怎么打仗?就算你能熟练运用枪械了,但打仗就是举枪对射吗?步兵战术要不要了解一下?搞不好鬼子一个侧面迂回大学生们就鸟兽散了,真不是我看不起现在的大学生,是战争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能不能打赢二战日本步兵,这个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说大学生的军事素质。现在大学生军训三个月,那可跟当年国民革命军新兵连的训练强度和侧重点不太一样了。 训练内容: 现在大学生的军训,主要侧重于队列、纪律、体能基础和一些基本的国防.............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但从实际角度出发,结论恐怕是比较悬殊的。让现代大学生军训三个月,虽然能让他们身体素质、纪律性、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要挑战中世纪的具装骑士,这中间的差距,用“鸿沟”来形容都不过分。咱们先仔细拆解一下,现代大学生军训能带来什么,以及中世纪具装骑士的“硬实力”。现代大学生军训三.............
  • 回答
    张益唐教授的这句话,“如果在中国的大学,我就废了,根本无法取得现在的成就”,在中文学术圈和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中国的教育体制、科研环境、个人特质以及张益唐自身的经历。一、 话语的背景与张益唐的个人经历首先,理解这句话的语境至关重要。张益唐教授在.............
  • 回答
    把我们现在这些天天窝在寝室里,手指在键盘和鼠标上飞舞的大学生,一下子扔到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去,那可真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穿越。他们会经历什么?我敢打包票,那绝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更像是一场措手不及的生存挑战,而且还是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咱们就分几个方面来聊聊这场景得多“精彩”。第一,生存的“基本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胜算大不大”的答案。中美日三国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和潜在冲突的结果,会受到极其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在不断变化。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中国的优势分析: 人数和规模优势 (Quantity): 解放军总兵力: 中国.............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从更接近当年(2015年)视角来分析一下,中国在假设的朝鲜半岛常规局部战争中与美国的胜算。请注意,这是一次假设性的推演,实际情况会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历史背景与战略考量(2015年视角)首先,要理解2015年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考量,需要回顾那段时期的国际形势。 中国核心利益: 朝.............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因为战争的胜算受太多变量影响,而且不同类型的冲突(例如全面战争、局部冲突、网络战、代理人战争等)结果也会截然不同。我们只能基于目前公开的信息和普遍的分析来探讨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尝试进行一些推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直接、全面、高强度的军事对抗,对任何.............
  • 回答
    咱们来聊聊如果中国和加拿大真到了那一步,谁能占上风这事儿。这话题听起来挺有意思,但现实里真要是打起来,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首先得明白,现在这年头,真刀真枪地打,尤其是像中加这样地缘距离遥远,战略目标和实力对比差异巨大的国家,情况会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说谁一定赢。咱们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下:一、军.............
  • 回答
    “清朝奠定了中国疆域”这句话,其实是个相当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说法。咱们得一点一点地掰扯清楚,它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以及它又有哪些不足之处。首先,咱们得承认,清朝确实在“疆域”这个概念上,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说它“奠定”了现今的国土疆域,这事儿就没那么简单了,甚至可以说有.............
  • 回答
    中印之间一旦爆发战争,印度国内因为历史、宗教、民族、地域等因素长期存在的矛盾被激化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从而为一些分裂势力提供“机会”。但这并非简单地“借机分裂”,而是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局面。首先,我们得理解印度国内存在的深层裂痕。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其联邦制是在一个高度多元的社会基础上建立的。这.............
  • 回答
    如果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灾降临到现代中国,其影响将是极其深远且复杂的,绝非简单的“缺水”二字可以概括。这将是一场对整个国家方方面面进行严峻考验的灾难,其连锁反应将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广泛和剧烈。首先,农业生产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农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石。这场大旱将直接导致大面积农作物绝.............
  • 回答
    我最近在琢磨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把玄幻小说里的那些“牛人”——我指的是那些能飞天遁地、操纵元素、炼制灵丹妙药的修士,丢进咱们现在这个钢筋水泥铸就的现代社会,他们能整出多大的“价值”来?这问题一出来,我脑子里那画面感就呼之欲出了。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价值”,可不单单是钱。毕竟,钱对他们来说,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让孔子穿越时空,来治理现代中国,那画面,啧啧,绝对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可能性。初来乍到的孔子,或许会先陷入一片茫然。 想象一下,他从春秋时期的车马慢悠悠,突然置身于钢铁森林般的城市,车辆川流不息,信息爆炸如潮水般涌来。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那些飞来飞去的.............
  • 回答
    在《让子弹飞》中,六子被黄四郎以“吃了三碗”为由强行留下,最终屈辱惨死,这是影片中最令人扼腕痛惜的桥段之一。如果这样一个事件发生在当下,追责的思路会比那个民国时期复杂和系统得多,涉及到的法律和权力机关也会更加多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六子之死是否构成犯罪。在当下的法律体系下,黄四郎的行为很可能构成多种.............
  • 回答
    如果让现实中的道士来写仙侠类小说,那绝对会是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这本书将不再是那些充斥着华丽特效、夸张法术、以及对修仙简单粗暴描写的“快餐式”仙侠。取而代之的,将是充满东方哲学韵味、严谨的修炼体系、深邃的文化内涵,以及对生命本质的独特思考。以下是我设想中,现实道士会如何书写仙侠小说,以及其中.............
  • 回答
    关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这篇文章所反映的赴中国留学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这篇文章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中国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国内考生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特别是清华大学的国际化招生新政。一、 中国高校吸引国际人才的背景与驱动力:.............
  • 回答
    在中国进入战时状态这一假设下,关于在读研究生、博士或科研人员是否应征入伍,以及他们如何贡献的问题,是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需要从国家需求、个人能力、以及战时体制的特殊性等多方面去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战时状态”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全面动员,更是整个社会资源的重组与优化配置。在.............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沉重,也触及了历史的伤疤和人性深处的拷问。如果假设中国对日本发起侵略,我们很难简单地用“会”或“不会”来回答,因为“残暴与变态”并非是某个民族固有的属性,而是复杂因素交织下的结果。首先,需要正视的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确实犯下了极其严重的战争罪行,例如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强征.............
  • 回答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把我们拉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如果中国现在的版图,在1433年那个时间节点出现,军事上的利弊确实值得细细说道,而且远非一概而论的“更有利”。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1433年时中国的主要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当时军事力量的特点。那时候,明朝刚刚经历了“靖难之役”不久,国力尚且强盛,拥.............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突然出现一个大幅度的下跌,不是那种“挤牙膏”式的微调,而是实实在在的,让很多人感到措手不及的下降。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会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先,对普通家庭来说,最大的冲击无疑是财富的缩水。对于那些把大部分积蓄甚至掏空“六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