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更正几个常识理解上的错误。
第一清华也是985也是211,你该不会以为清华不是985吧。所以老师如果觉得你最后最多985,其实并没有排除你考清华的可能。
其次,你想当一名外科医生,想读博士并不一定要吊死在清华这棵树上,别的医学院难道不能培养外科医生吗?
第三,你读到高一,但是你计算迟钝,这并不能说明天赋如何。当外科医生也没有说需要特别高的数学天赋才能干。很有可能你是你之前不努力,或者你之前的学校教育质量不行,所以导致了你的基础不牢靠。这当中有些东西不是天赋的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不如大城市好,这没办法,这也无关天赋。老师的逻辑其实也没有说你天赋不好,他只是换了个说法解释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有限这个事实。
第四,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相信努力也可以弥补天赋,那你倒是去努力啊,我看到的是你在这儿刷手机,我也没看到你在努力啊。
说实话,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夸过我聪明。
我高一数学老师说:数学是衡量一个人智商的标准。这句话可能很有争议,但是我当时觉得,他说的是正确的。我确实数学不好,满分150,我回回20多30多分,刚开始还在买数学习题不停的挣扎,但听他说完那句话,我果断放弃了,我觉得我不聪明,我不适合学数学,我就是个文科生…….
后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争分夺秒的努力学习,而我却在……之后,高考成绩出来了,我考了437分,在河南省连本科线都没挂上,我又是个好强的人,觉得上大专很丢人。亲戚把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每天都放在一起比较,他们对我的评价永远都是:这小姑娘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不干一点正事,就会气气爹娘……当时我的想法是:我不服。
后来我选择了复读,复读那年,和以前的朋友也不联系了,他们有的上了本科,有的上了大专,反正都过的很快乐……我一个月放假两天,回去刷朋友圈看到他们,心里只有酸楚,后来我把它们都给屏蔽了,再后来,把微信删了……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背单词,下课时间也被自己安排的满满的,上厕所都要掐好时间,上小厕用几分钟,上大厕用几分钟,(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自律,把之前懒散的习惯改一改),平时吃饭经常跑在整栋楼的最前面,为了少排几分钟的队……
当时数学很差,每天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安排给了数学,而且 不论什么课 我都在做数学题。当时做的是《真题2000》,一本很厚的书(里面有2000道数学题),我把它150天左右,做了三遍……我同学都觉得我学数学学的魔怔了哈哈哈真的毫不夸张,当时学的让别人看起来觉得我就像个疯子一样……
但是高考成绩下来了,高三平时数学二三十分,高考比模拟题简单,但也就考了五十多分,而复读我考了113,我真的不是天赋,纯努力。有人会说,我没做到兼顾,我把其他学科忽略了。不,我没有。我英语高三平时六七十分,复读那年考了98,不算多,但也进步了不少;文综高三高考考了165,复读那年我考了189;整体上,我真的进步了(没有说考的多优秀,仅仅是 进步),高考总分511,在河南不算很好,文科普通高考生35万左右,我考了5万名左右,也不算差,至少我考上了本科。
曾经选择上大专没有选择复读的朋友因为我的成绩而觉得后悔,我的亲戚对我也改变了看法,我不是他们所谓的“花瓶”,我也有上进心,我妈妈也敢和别人说我的成绩了,有时候还会有一丝丝炫耀的语气,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 努力比天赋重要,也不是非要用努力干趴有天赋的人,请别误解!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天赋,或者在某一方面暂时没有找到自己擅长的点,不要放弃,不要躺着,动起来,自己和自己去比,用努力的自己干趴不努力的自己,结果可能会变得不一样!)
(可能我的表达会有一些歧义,对此我很抱歉,希望大家口下留情,感谢感激! )
高考的东西,需要天赋吗,或许需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优秀的学习环境。
你如果想考清北,最重要的是去换个好的环境,当然我知道这很难,相当相当难。
小县城会极大的局限你的老师水平,同学水平,家长能给予的思维培养模式。越小的地方,越是通过填鸭式的5点起床2点睡觉来延长绝对学习时间的方式教学。
讲真,这根本不是考清北的正确打开方式,这只是弥补教育资源缺乏和教学水平落后的最笨最无奈的方法,而且最大帮助的是中等生和差等生,优等生在这种环境中会被低效的学习方式不断拖后腿。
即使环境无法改变,也不要改变梦想。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
不灌鸡汤。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某种程度上,是的。
很多人不服,原因在于,他们不是没有被天赋碾过,而是没拿天赋碾过别人。
所以,他们常会站在努力的角度来估计天赋。
比如,有人努力练级,掌握了“攻击两次”的技能,每使用一次,需要耗费若干mp,那他自然就会基于努力的经验考虑,以mp的上限而言,最多也就是用多少次这个技能了吧?还能如何?
但是,没想到的是,有人的天赋是普通攻击自带攻击两次,压根不消耗mp。
更有甚者,还有人的天赋是攻击两次是被动技能,站在那里啥都不干就能造成伤害,连平A都省了。
只有用天赋碾过别人的人,才真正知道天赋有多爽,多轻松。
有些人会不自觉低估天赋的效果,以为天赋的作用是提高上限,让自己的努力更有成效。而实际上,有些天赋的作用是不受限,是另一套标准,不止是增强努力的效果,连努力的方向都可以颠覆。
前面说了这么多,估计很多人既是更加不服,而且还有些泄气:那依你说的,输定了?
当然也不是。
我一开始就说了,“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说,如果对手的天赋还没有突破某种程度,还是可以凭借努力争夺胜负的。不过,如何判断对手天赋的程度,那就得靠你自己也试探和判断了(这也是天赋之一)。
还有,思路放开阔一点。
竞争除了努力vs天赋,还有努力vs努力,天赋vs努力,天赋vs天赋。你怎知道自己没有天赋呢?你怎知道对手会不会也是个白板呢?
实在是没办法的时候,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换赛道,不丢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