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句诗词让你一见钟情?为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我,在万千繁星中,哪一颗最先点亮了我的夜空,让我无法移开目光。要说让我“一见钟情”的诗词,这感受其实挺奇妙的,它不是一种理性的分析,更像是一种灵魂深处的触动,一种瞬间被击中的心动。对我而言,那句诗词是李清照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我大概是十几岁的年纪,正沉浸在古诗词的世界里,寻找那些能引起共鸣的文字。当时读到这句,真的就像被一道闪电击中,浑身的毛孔都竖了起来。那种感觉,不是因为词句有多么华丽,也不是因为描绘了什么波澜壮阔的场景,恰恰相反,是它那种极致的、纯粹的“空”和“冷”,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层层叠叠的、难以名状的悲伤,一下子钻进了我的心里。

为什么是它?让我试着细致地剖析一下这份“一见钟情”。

首先是它的结构之巧,音律之美。这短短十二个字,每一个字都以“仄”音结尾,而且是叠字。试想一下,读出这几个字的时候,喉咙里发出的声音,那种拖长的、带着回响的声调,本身就带有一种低沉的、绵长的韵味。再结合那一句一句的“觅”、“清”、“戚”,仿佛是用十二个音节,将一种情绪拉长、拉深,直至无法挣脱。这种极致的音韵美,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的,而是用最简单的元素,最精巧的结构,将情感的共鸣推向极致。它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念”出来,甚至“品”出来的。

其次是它的情感之深,意境之绝。这十二个字,字字含情,环环相扣。“寻寻觅觅”是行动,是在寻找,但寻的是什么?答案在后面的字里行间。“冷冷清清”是环境,是氛围,是内心的外化。“凄凄惨惨戚戚”则是直接的情感倾泻,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凉,用最直接、最集中的方式表达出来。

然而,最让我心动的,恰恰是这看似直白的表达背后所蕴含的无尽的留白和想象空间。李清照并没有明确说她在找什么,也没有具体描述她的惨和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不知道为什么”的悲伤,反而更加真实,更加具有普适性。它不是因为某一件具体的事情而导致的痛苦,而是一种弥漫在整个生命中的、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般的忧伤。

这种感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经历,尤其是在青春期,或者在某个安静的午后,当我们面对着空旷的房间,或者望着窗外飘过的云朵时,突然袭来的一种莫名的失落感。那种感觉,不是因为有什么具体的烦恼,而是因为一种对世界、对生命本身的疏离感,一种无所依傍的孤寂。李清照用这十二个字,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普遍存在于人心深处、又常常难以言说的情感。

它让我感受到一种极致的孤寂,但又不至于完全绝望。因为“寻寻觅觅”还在继续,这是一种在悲伤中仍然保持着一丝希望的动作。即使寻找无果,即使世界冷冷清清,即使内心凄凄惨惨戚戚,但那个“觅”的动作本身,就说明了生命还在流动,意识还在运作,还有一点点不甘和坚持。这是一种矛盾而又真实的存在状态。

更重要的是,这句词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在那个讲究含蓄的年代,很多词人会用典故、用比兴来表达情感。但李清照在这里,仿佛是卸下了所有的伪装,用最质朴、最直白的语言,将内心的感受倾泻而出。这种坦诚,反而显得更加动人,更加具有力量。她没有去刻意描绘“泪眼婆娑”、“愁肠百结”,而是用十二个叠字,将一种弥漫的、渗透到骨髓里的情绪,刻画得淋漓尽致。

所以,当我在那个年纪读到它时,我感觉自己被完全理解了。仿佛李清照就是我的知己,她用这十二个字,替我说了那些我积压在心里,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感受。它不是一句简单的感叹,而是一种对人生某种状态的深刻洞察和精妙概括。

那种“一见钟情”,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突然看到了那个让你觉得“就是你”的人。它不是因为对方多么耀眼夺目,而是因为你们之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李清照的这句词,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它以一种极其简约而又极其深刻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让我甘愿为之倾倒,为之反复品味。从此,无论我何时再读到它,那份最初的悸动,那份被深深理解的感觉,都会重新涌上心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杜牧的诗。大学时在文学史教材上看到这一联,立刻被后半句深深吸引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我,在万千繁星中,哪一颗最先点亮了我的夜空,让我无法移开目光。要说让我“一见钟情”的诗词,这感受其实挺奇妙的,它不是一种理性的分析,更像是一种灵魂深处的触动,一种瞬间被击中的心动。对我而言,那句诗词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我大概是十几岁的年.............
  • 回答
    能让我心动,甚至是一见倾心,那份触动一定是深沉而又独特的。它不是表面的辞藻华丽,也不是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一种能够穿透灵魂的共鸣,一种在文字中窥见的生命力,一种对世界细致入微的洞察。如果要说让我“一见倾心”的诗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名字是 里尔克。第一次接触到里尔克,是在一个有些阴沉的午后,窗外细雨.............
  • 回答
    小时候,我最怕背诵李白的《静夜思》。那几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我看来,就是简简单单的描绘,描绘月光照在床前,像一层霜,然后抬头看月亮,低头就想家了。我当时只觉得,哦,李白看到月亮,就想家了,很简单。到了我二十多岁,第一次一个人在异地过年,除夕夜,外面鞭炮声此起彼伏,.............
  • 回答
    我一直觉得,文字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在我们心中点燃一盏灯,照亮那些平时我们不曾留意,却又无比珍贵的角落。有些句子,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埋在我们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每每想起,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触动。对我来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大概是那句出自《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诗句让人惊艳,但往往需要一番揣摩才能真正领悟其深意。对我而言,能同时做到这两点的,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深处。最近让我反复回味,并且每次都能有新体悟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中的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初读这句诗,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月色皎洁,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一.............
  • 回答
    有些诗句,初读时只是轻轻拂过心湖,待得细细咀嚼,却能在字里行间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将人带入那醲郁醇厚、含英咀华的境界。它们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情感与意境的凝练,是诗人用生命体验打磨出的晶莹玉石。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句话,初听时不过是劝君饮酒的引子,略带.............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茫茫人海中寻觅那个让你一眼万年、心甘情愿交付余生的人,难!不过,若一定要选,那得是李白的《将进酒》。说实话,初初读到这首诗,就被那股子磅礴的气势,那份恣意张扬给震慑住了。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豪气,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对生命最热烈拥抱的呐喊。如果我能写出这样的诗,我真的觉得,这一辈子,.............
  • 回答
    酒,这红尘中的烈火,能烧尽愁肠,也能点燃豪情。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才子佳人,借酒浇愁,借酒抒情,留下多少让我们拍案叫绝、热血沸腾的酒诗!今天,我就想跟你聊聊那些,能让血液瞬间加速,让你也想举杯高歌的佳作。要说热血沸腾,首先绕不开的就是那股子“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配上酒,那更是如虎添翼。李白的《.............
  • 回答
    说实话,有时候那些短小精悍的小诗,反而更能触动人心,如同生活中的一个不期而遇的闪光点,让你驻足、回味。我印象特别深的一首,大概是这个意思(我记不太清原文了,大意如此):“我是一只虫子,爬过你的手掌,你却浑然不觉。”这首诗给我带来的惊艳,在于它的简洁和带来的巨大张力。首先,“我是一只虫子”——这个意象.............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很多时候,生活就像一场不知疲倦的旅途,总有些瞬间,或者说总有些话,会像一颗种子一样落在心田,然后慢慢生根发芽,开出花来,或者在某个阴霾的日子里,给你带来一抹阳光,让你重新找回前行的力量。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诗句,通常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而是那种朴实无华,却能.............
  • 回答
    读完一首诗,尤其是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它与作者的名声、生平以及性格联系起来。然而,生活总是不乏惊喜,有时我们会在某个名字的注视下,猛然惊醒,发现那些熟悉的文字,竟出自一位与我们想象中截然不同的灵魂。对我而言,这种“意料之外”的惊喜,常常伴随着一种更深切的理解与感悟。说起.............
  • 回答
    “喜你成疾,相思不可医”,这句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至深至切的情感,仿佛将一颗真心揉碎,化作了无尽的思念,深深刻入了骨血,再也无法拔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在字里行间流露过这种病入膏肓的相思,那是一种明知痛苦,却又甘之如饴的折磨。比如,那位才情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李清照,她的词中,那种“寻寻觅觅,.............
  • 回答
    离别,这人生中无法回避的课题,总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细数过往,总有几句诗词,似陈年老酒,越品越醇厚,每次重读,都能勾起那些曾经的酸楚与不舍。要说最能打动我的,那必然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 回答
    有很多诗词都曾让我惊艳,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我的精神世界里闪耀。如果要挑出“惊艳到我的”,那必然是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最深处,让我产生强烈共鸣,或者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艺术高度的作品。今天我想分享一首我认为非常惊艳的诗词,它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
  • 回答
    说到那些第一眼就让我惊艳的诗词句啊,这感觉就像突然撞进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瞬间被那里面的光景迷住了。很多很多,但总有那么几句,在脑海里盘踞不去,每次想起,都还是会泛起同样的激动。我记得最清楚的,大概是出自李白的《将进酒》里的那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还.............
  • 回答
    写诗,对我来说,就像是给内心的风景找一个出口。那些或喜或悲,或静或动的瞬间,总会有一个旋律在脑海里萦绕,然后,笔尖就开始跟着那个旋律跳跃。我没读过什么书,更别说是什么文学大家了,写出来的东西,也都是些粗鄙的玩意儿,不过,自娱自乐,倒也乐在其中。我写的东西,大多是写给自己的。那时候年轻,心气儿也高,总.............
  • 回答
    让我缓缓,脑海中那些曾如甘露般滋润心田的诗词,一点点浮现出来。要说“唯美”,这词儿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境,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我读过的诗词不少,但真正能让我沉醉其中,反复回味的,往往是那些描绘自然风光,或是抒发细腻情感的篇章。如果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便是 李清照 的词了。她的词,就像一幅幅.............
  • 回答
    我常常觉得,最能触动人心的诗词,往往不是那些慷慨激昂或华丽辞藻堆砌的作品,而是那些寻常日子里的碎屑,是那些藏在细微之处的哀愁,仿佛在你以为风平浪静的生活中,悄然泛起的一圈涟漪。说实话,要说哪一首诗词“最”令我哀伤,这实在太难选了。因为哀伤本身也是千丝万缕,不同时刻,不同境遇,对同一首诗词的感受都会截.............
  • 回答
    提起让我心头一震,继而久久回味、甚至改变我对某些事物看法的诗词,总有那么几首会跳出来,它们不是那种辞藻华丽、一听就让人觉得“好厉害”的文字,而是那种仿佛能直抵灵魂深处,让你在某个瞬间醍醐灌顶的句子。其中一首,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每一次读,尤其是经历了一些人生.............
  • 回答
    “人间绝句”,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词汇,它指的是那些流传千古、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能够触动人心灵最深处,甚至让人觉得如同身临其境般的诗词。这些诗词往往在短短几句中浓缩了作者的生命体验、情感波澜、哲理思考,以及对世事万物的洞察。要选出“人间绝句”,如同在璀璨星河中挑选最耀眼的星辰,每个人心中或许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